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的育人价值及其实现策略
作者: 刘文婷【摘 要】英语教学不仅要传授语言知识,还要实现其背后的育人价值,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文章以译林版英语四年级上册Unit 6 At the snack bar一课的教学为例,探讨在单元整体教学下如何发掘育人元素、构建育人框架和创设育人场域,从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实现学科育人的最佳效果。
【关键词】英语教学 单元整体教学 学科育人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新课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教师要时刻怀有育人意识,在日常课堂教学中,除了关注语言知识外,还需注重发掘语言知识背后的育人价值,并将其渗透于课堂教学中。面对具体的学习内容或课程知识,教学需要追问的不是学生知道了什么,而是懂得了什么、悟到了什么,并获得进入世界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处世的能力。
新课标指出,推动实施单元整体教学,教师要强化素养立意,围绕单元主题,充分发掘育人价值。通过单元整体教学,将英语知识结构化,使学生在单元主题语境中不断发展语言能力、思维品质和文化素养。同时,在学习英语语言的同时,逐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一、提炼单元主题,发掘育人元素
新课标明确指出,主题具有联结和统领其他内容要素的作用,为语言学习和育人提供语境范畴。主题是一个单元的灵魂与核心所在。在分析教材时,教师应考虑该语言内容的前后联系,提炼单元主题,并发掘其中的育人元素。
(一)整体分析教学内容,提炼单元主题
单元主题的提炼需要教师反复研读整个单元的教学内容,理解该内容与整册书甚至是整个小学阶段英语教材的联系,探究编者的写作意图,了解学生的学情,考虑通过学习学生将达成何种能力等一系列工作,最终提炼适合学生发展的单元主题。
本单元,学生主要通过“点餐”的情境,学习如何“征求别人的意见”。从教材纵向看,关于“征求别人的意见”的简单表达学生在三年级上册Unit 7 Would you like a pie?中已学习过,本单元则是对该内容的进一步提升。从教材横向看,整个单元的情境都是在Snack bar中通过顾客与服务员的对话展开的,属于“人与社会”的范畴。这就要求学生在餐馆点餐、就餐时要懂礼貌、讲文明,懂得尊重他人;反之,服务员也要懂得用心服务。鉴于此,笔者将本单元的主题定为Politeness and Respect。
(二)多方位思考,发掘育人元素
育人元素的发掘要紧紧围绕单元主题。根据已设定的单元主题,在发掘育人元素时,笔者产生了疑问:本单元的主要场景都是Snack bar,难道Politeness and Respect仅适用于此场景中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我们需要时时、处处讲礼貌和尊重他人。因此,通过全盘考虑,笔者将育人元素定为:时刻与人为善、尊重他人,成为受欢迎的人。
通过综合分析与思考,充分发掘文本,使单元主题基于文本,却又超越文本,其育人元素更符合学生的实际生活,从而使学科育人价值真正落地。
二、整合学习内容,构建育人框架
译林版英语每个单元各板块内容虽都是围绕单元主题展开,但是,如果教师按部就班地依照顺序教学,通常会出现主题意义不突出,学习活动缺乏逻辑性和层次性等问题,学科育人价值会杂乱松散,不能完整体现。因此,教师需分析各板块的教学内容及其在单元中的定位,寻找板块间的关联点,将单元教学内容整合、重组、再加工,这有利于学生梳理零散信息并与旧知识建立联系。
(一)围绕主题,整合学习内容
通过仔细分析本单元各板块内容,并围绕单元主题Politeness and Respect及学生的发展需求,笔者将教学内容整合如下:第一课时为Story time;第二课时为Fun time和Rhyme time;第三课时为Cartoon time和Sound time;第四课时,为了进一步丰富学生的语言,提升学生的能力,更好地凸显单元主题意义,除了学习Checkout time和Ticking time以外,还进行了课外阅读的融合,加入北极星分级绘本Dinning with Dragons。
以上学习内容的划分,使学习的知识更为结构化,学习活动更有层次性与递进性,也能为搭建育人框架服务。
(二)巧设话题,搭建育人框架
根据以上整合的学习内容,为每一课时设置话题,并以话题为基础,设置每一课时的育人目标,搭建逐级发展提升的单元育人框架。
第一课时:Story time
话题:Be polite guests
育人目标:以Story time中 Mike,Helen和Dad在快餐店点餐为情境,通过学习,初步感知如何有礼貌地点餐,如何成为一名文明的顾客。
第二课时:Fun time & Rhyme time
话题:Be knowledgeable guests
育人目标:设置Mike和Liu Tao来到餐馆点餐的情境,练习礼貌点餐,通过情境学习更多的食物类单词,并在其中了解中西不同的饮食文化,接着尝试用句型练习点餐。
第三课时:Cartoon time & Sound time
话题:Be considerate waiters and waitresses
育人目标:通过Cartoon time中的服务员和拓展的语篇中的服务员Madull的对比学习,了解服务员要尊重顾客,用心、热情服务顾客。
第四课时:Checkout time, Ticking time和绘本Dinning with Dragons
话题:Be welcome persons
育人目标:通过丰富Checkout time的文本及学习绘本中Dragons在餐馆的经历,懂得时刻讲礼貌,以及互相尊重的重要性,悟得如何成为受欢迎的人。
各课时以课时话题为依托,设置具体的情境,在具体的情境中逐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在一系列的活动中初步感知礼貌,参与礼貌点餐,懂得与人为善及互相尊重,在这一螺旋式提升的课时育人目标下,构建完整的、指向课堂实践的育人框架,使育人价值根植于课堂。
三、丰富语言实践活动,创设育人场域
英语课堂是学生学习语言知识的主阵地,同样也是育人价值生长的主要场域。因此,教师需设计以单元主题为核心、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和德育发展的语言学习实践活动。学生完成英语语言实践活动的过程也是学生学习育人交往、学会做人做事、发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过程。
(一)链接生活,拓宽育人情境
结合学生实际生活开展育人教学活动,是育人的重要原则。
本单元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是Story time。该板块的情境是贴近学生生活的餐馆点餐活动,根据这一情境,学生通过学习语言和观察图片,能初步感受如何文明点餐。但是该板块在“爸爸向服务员点餐”的过程中出示了如下语言。
Dad: A hamburger, noodles and a glass of milk, please.
Waitress: Anything else?
Dad: A sandwich and a cup of coffee.
由上面的句子可见,教材中的单词较为单一,不适合现在食物种类多样的时代背景;同时,点餐时的语言也较为简单,不符合实际生活。考虑到以上情况,在开始学习该板块语篇时,笔者根据现在生活中的食物为学生适当拓展,如egg noodles、beef hamburger、bacon sandwich、black coffee、Latte等 ,以丰富学生与实际生活相关的语言。当学习到“爸爸向服务员点餐”时,适当拓展,教师可以与学生作角色扮演,进行如下对话:
Waitress: Good morning. Welcome to my snack bar. What would you like?
Dad: Good morning. I’d like a beef hamburger, egg noodles and a glass of milk.
Waitress: OK. Anything else?
Dad: A bacon sandwich and a cup of coffee, please.
Waitress: OK. Black coffee or Latte?
Dad: Black coffee, please.
Waitress: Got it. Anything else?
Dad: No, thank you.
Waitress: All right. Wait a minute.
接着,给出以上对话的语言框架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
经过拓展,以上的对话内容更丰富,更接近现实生活中的点餐场景,同时在点餐中加入丰富的食物和服务员的询问,拓宽学生的思维。基于丰富的对话练习,学生能够充分感受到如何文明点餐。
(二)拓展中西文化,丰富育人情感
学习英语就不可避免地要涉及与英语国家密切相关的文化。文化的学习能充实学生的英语学习,也能丰富学生的情感。
在教学本单元第二课时Fun time、Rhyme time时,基于课时目标和教学内容,教师可以设置Mike,Liu Tao等来到Snack bar的“点餐” 情境,引导学生根据给出的语言支架,练习点餐。在此过程中,从Mike所点的餐中,学生进一步了解了西方的饮食文化,如西方人的主食之一是potato,并拓展他们有此饮食习惯的原因。在Liu Tao点餐时播放我国一些美食的制作视频,增强对我国丰富多样的美食及复杂的制作工艺的自豪感。
在这一具体情境中,学生在实践中运用“点餐”,并使本单元的育人价值进一步落实于课堂中。此外,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学习,能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提升学生的文化意识。
(三)对比追问,深化育人内涵
课堂中将所学内容进行对比并加上教师的适当追问,能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发展其思维的灵活性与批判性,同时也能进一步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在本单元第四课时绘本Dining with Dragons的学习中,笔者一开始向学生提问“Would you like to dine with the Dragons?”由于对Dragons的初步认识是凶猛,学生的回答是“No”。当学完绘本,了解了Dragons一家在餐馆的表现后,笔者再一次询问学生“Do you want to dine with them?”学生的回答是“Yes。”笔者紧接着追问:“Why?”学生说出了理由,如Dragons有礼貌,乐于助人等。这些正是绘本要传达给学生的育人价值。在学前学后的对比中,学生更能理解并懂得其中的道理,即“How to be welcome persons”。
若育人教育在这里就结束是不够的,这会使一些学生认为仅仅只有在餐馆中需要礼貌待人和尊重他人。于是,笔者继续追问:
T: Should we only be polite, be helpful and respect others at the snack bar?
S1: No.
T: Where should we be polite and respect others?
S1: In the classroom.
S2: In the library.
S3: At home.
T: That’s it. We should be polite and respect others everywhere and at any time.并出示相关场合的图片,加深学生的认知。
教师的追问,不仅促进学生进一步思考,也是学科育人在课堂、在学生的心田进一步成长、延伸,育人内涵也得到了更进一步深化。
【参考文献】
[1] 郭元祥.论学科育人的逻辑起点、内在条件与实践诉求 [J]. 教育研究,2020(4).
[2] 杨靓.基于大观念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与实施 [J]. 江苏教育,2021(69).
[3] 程晓堂, 丛琳.义务教育英语课程的育人目标及实施策略 [J]. 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篇),2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