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想象类课堂教学示范策略探究

作者: 李进

【摘 要】义务教育美术新课程强化了想象类课型,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在想象类美术课堂中运用好教学示范方法,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开放脑筋、开发想象力。文章对一节想象类型的课中教师示范的意义、示范的比重、示范的方式、示范的内容、示范的时机、不同示范内容在不同的时机出现会给学生带来的影响进行了详尽的阐述。

【关键词】小学美术 想象类课型 教学示范 示范方式 示范时机

自课程改革以来,自主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占据了主流地位,它倡导最大程度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倡导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倡导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美术课程也有很大改革,一改以往教师讲学生听、教师画学生学的模式。新课程的内容设置大多以想象类课型为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美术课堂上得到极大的启发和提升。有人说想象类型的课不需要太多示范,过多示范会限制学生的想象力。其实,不同方式的示范科学地运用在每节课的不同时机,不仅不会扼杀学生的想象力,反而会更加有层次地、递进式地拓宽学生的思路,让不同能力的学生在写作业时不再无所适从,作业画面的呈现效果也会更好。

一、美术课堂示范的方式

美术课堂的示范方式有很多种,大致可以分成以下几类:

(一)教师现场示范

课堂现场示范的目的是让学生知道这一课的主要内容和表现方式,教师通过现场示范、指导画法,解决学生绘画时的重难点。在揭示这节课的课题后,学生基本上不理解课题意思,也不知道该做什么,这时教师的现场示范就起到了一个非常好的引领作用。教师的现场示范一定要提前到新授课程内容之前,示范的内容不必太过详细,只需要告诉学生这节课的重点内容。例如,学生在学习“怪兽”这节课时,并不理解“怪兽”的含义。教师揭示课题后在黑板上简单勾勒出怪兽的外形,并告诉学生:怪兽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老师是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象画出心目中的怪兽的样子,当然你也可以跟老师想得不一样。教师通过简单的现场示范,学生立马理解了怪兽的含义,还产生了创作的欲望。

(二)教师范画示范

这个部分是教师利用课前时间精心准备范画,作为课堂示范内容的补充。因为课堂示范时间有限,很难展示教师的基本功,课前示范的目的一是展现美术教师的风采;二是进一步对学生起到启发和引导的作用。以教学“怪兽”这一课为例,学生知道本课学习内容,知道怪兽是现实生活中没有的,是人们想象出来的一种生物,这时学生只是知道了怪兽的含义,对怪兽的理解和想象不够深入。教师通过一些语言引导,让学生充分想象怪兽的样子和技能。随后,教师出示几幅精美的、完成度较高的怪兽图案,一下子提升了学生的眼界和审美。最后,指导学生自己完成作品时也要尽量让作品完成度更高、呈现内容更精彩。

(三)媒体拓展示范

多媒体示范的内容是在教师现场示范和范画示范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和延伸的。内容包括一些网络上优秀的同龄人作品、名家大师作品、博物馆作品等,目的是供学生欣赏和借鉴,拓宽视野和思路、提升审美能力。多媒体示范的内容尽量安排在新授课程中和新授课程刚结束的时候,这是对课堂内容的拓宽和提升。在新授课程内容中展示一些同龄人作品,可以拓宽学生的思路;新课结束后展示一些大师作品,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当然,再好的媒介也要运用得当有度。对每一幅画的选择,教师都要深思熟虑,要选一些具有代表性、能起到很好的引领作用的图片,内容在精而不在多。

(四)学生作品示范

学生示范的内容是他们最后作业的呈现,部分优秀的学生作业可以启发其他学生的思维。学生完成作品后,都会有很强的展示欲望,想和别人分享自己的创作思路。这时,教师安排一些学生展示作品。学生上讲台介绍自己的作品,既满足了表现欲望又锻炼了表达能力,更激发了他们以后继续创作更好作品的欲望。其他学生在欣赏同班同学作品的时候,也会受到一些触动和启发。

每个学生的思维模式和学习能力不同,通过这四个层次的示范,每个不同层次的学生都真正地参与课堂中,实实在在地开动脑筋、开发想象力、拓展思维。

二、美术课堂示范的时机

(一)揭示课题,现场示范

刚刚揭示完课题,马上就进入新授课的环节,这时对学生来说,新课的内容是非常陌生的。教师此时进行课堂示范可以清晰明了地告诉学生这节课要学什么。例如,在教学二年级上册“虾和蟹”这一课时,教师揭示课题“虾和蟹”之后,紧接着就进行了课堂示范,在极短的时间内快速勾画出虾和蟹的基本形状,并告诉学生这节课的表现形式就是画虾和蟹。学生看完教师的课堂示范,对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就更清晰明了。

课堂示范还有一个重要作用就是解决这节课绘画技法上的重难点。蟹的结构非常简单,教师可以在示范的时候简单讲解一下。而虾的结构比较复杂,学生容易画错虾脚的位置,对尾巴的特殊画法也很陌生,这些是这节课的难点。教师可以把示范的侧重点放在画虾上,一边示范,一边告诉学生虾的结构特点和容易画错的地方。教师在这里的示范就是直接向学生阐述自己的意图和想法,因为课堂示范的目的是引领学生。这节课的重难点就通过现场示范解决了,学生从中可以获得直观的感官体验,学到一些技能技法。示范后,学生已经明白这节课的内容,这时就可以出示课前示范了。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课堂示范的内容不宜太完整和具体,否则容易限制学生的思维;更不能出现得太迟,否则学生容易产生模仿的心理。

(二)导入激趣,范画示范

课堂示范的时间非常有限,只有短短的一两分钟,甚至几十秒钟,展示的内容都是简洁的半成品。美术课堂如何区别于语文、数学等其他学科,美术教师的素质如何展现?怎样让学生对教师的专业素养产生崇拜之情?这时,课前示范就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接着以“虾和蟹”的学习为例,在简单的当堂示范后,紧接着教师出示了几幅内容精美、色彩丰富的课前范画,有螃蟹一家人幸福生活的场景、有一群虾和一群螃蟹拔河比赛的场景、有虾蟹在课堂上上课的场景。出示范画的一瞬间,学生忍不住发出了阵阵惊叹声。

课前示范画还有一个重要作用是补充和提升教师课堂示范的内容。教师在课堂示范后,学生已经听懂了这节课的内容,这时再展示几幅教师课前准备好的精美的示范画供学生欣赏,无须过多的语言,学生就能确定这节课的内容。

(三)巩固拓展,媒体示范

多媒体示范可以拓宽学生的思路。现代多媒体的运用丰富了课堂教学,尤其是对美术学科来说,多媒体的作用更是不言而喻。有效地运用多媒体示范,将丰富的网络资源引入课堂,不仅能开阔学生眼界、增长见识、培养审美能力,还能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发散性思维发展。在“虾和蟹”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把多媒体的示范安排在新授课快要结束时。新授过程中,学生通过教师的两个层次的示范和一些具有发展性的语言引导已经了解了这节课,也表达了自己的创作想法。这时,多媒体出示一些其他学生优秀的虾和蟹作品、名家大师的虾蟹作品(齐白石的虾蟹)、不同绘画方式表现的虾蟹作品(水墨、油画、水粉、铅笔写生等)、不同造型的虾和蟹作品(长毛蟹、寄居蟹、帝王蟹)供学生欣赏。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思维在发散、审美在提高,这时便是最佳创作时机,可以让他们尽情创作了。

(四)总结激励,作品示范

学生在作业时,教师要利用好最后的示范时机。这里的示范是利用学生的作业进行示范,可以是正面示范,也可以利用错误示范寻找共性问题。

如一些富有创造性的学生作业,教师通过展示作品,引导其他学生学习这种富有创意的创作方式。处于模仿阶段的学生,教师可以通过展示其作业,鼓励他,调动他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其加入一些创意的内容。对于一些存在共性问题的作业,教师可以通过展示,引导其他学生寻找问题、解决问题。课堂结束之后,从作业的效果来看,不管是美术基础比较好的还是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他们都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教师还可以利用四种不同层次的示范法多次在美术想象类型的课堂进行实验,实践证明利用这种分层示范的方法,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课堂中,创作欲望也很强烈,作业很少出现模仿的现象,并且表达的内容也十分有趣、富有想象力。

三、结语

美术新课标指出,在教育教学中要突出人本、潜能、个性、主体。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的个性,开发学生的潜能,利用艺术教育的阵地,培养创新型人才。美术课程将学生的学习活动划分成“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个领域,是一个开放性的美术课程结构。教师要利用好教材教学生,而不是教教材。课堂的每一个环节怎样设置才科学,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作为一线教师,我们责任重大。

科学示范的意义就在于此。现在美术课堂上的示范绝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师画生学,它包含了很多新的含义,示范的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在一节想象类型的美术课教学中,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科学地运用好不同的示范方法,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动脑筋、开发想象力。我们上的是美术课,而不是图画课,不同层次的学生是否都能真正地参与课堂中,他们的思维是否都得到了训练和发展,他们是不是课堂真正的主人,才是美术教师需要好好思考的内容。

【参考文献】

[1]夏军芳.示范教学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探讨[J].美术教育研究,2016(22).

[2]朱娟.浅谈小学美术示范教学生成性策略[J].学苑教育,2016(23).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