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文阅读教学设计与实施策略
作者: 张雪琴
单元整合阅读教学是群文阅读教学较为直接、简便的组织形式。运用这种形式开展教学有利于单元内“群文”的有机整合,有利于教师围绕单元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设计、实施教学活动,有利于学生在课堂学习时聚焦单元人文主题,落实语文要素,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笔者以统编版语文三年级第七单元的群文阅读教学为例,谈谈其设计与实施的策略。
一、群文阅读“读什么”
第七单元是说明文单元,教材围绕“奇妙的世界”主题编排了《我们奇妙的世界》《海底世界》《火烧云》三篇文章。其中,《我们奇妙的世界》展现了天空与大地的神奇和活力,《海底世界》揭示了海底世界景色的奇异和物产的丰富,《火烧云》描绘了火烧云的奇特和瑰丽。
基于单元整合的群文阅读读什么?一般情况下,教师会根据教材单元导语中的提示设计群文阅读的目标或任务。这种教学思路未尝不可,但现行教材采取的是双线组元的编排方式,双线组元的多篇课文并不一定具有同一个阅读意义上的主题,这与群文阅读“围绕一个特定主题”进行阅读的要求有差异。基于此,笔者结合文本内容、单元导语和学生认知实际,确定了“海、陆、空的奥秘”群文阅读主题,并设置了相应的知识目标:①通过阅读,掌握36个生字,读准34个字音;②初步学习整合信息,了解海底、天空和大地的神奇之处,比较三篇文章的异同点;③学会想象,初步认识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④学会“总—分—总”的构段方式;⑤学会按时间顺序介绍一个变化的事物,能在说清楚的基础上“写清楚”。
围绕知识目标,笔者根据三篇文章共有的语文要素,确定了群文阅读的核心目标: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把事物写清楚的。同时,笔者将核心目标“写清楚”细化为两个学习任务:一是通过阅读,梳理三篇文章分别写了“海、陆、空”的什么特点;二是通过阅读,分析三篇文章分别是从“海、陆、空”的哪几个方面写的。在此基础上,笔者结合三年级学生的认知实际,确定了群文阅读的任务:请你给其他同学口头介绍你所看到的或者听说过的有海、天、地景色的地方,并借鉴本单元课文将事物写清楚的写法,写一篇生动形象的习作。这样设计群文阅读任务,既凸显了阅读主题,又紧扣了文本内容,学生在阅读三篇文章时就有了抓手。
二、群文阅读“怎样读”
确定了群文阅读的主题,师生即可围绕主题,结合群文承载的知识目标实施教与学的阅读活动。笔者结合群文阅读教学研究成果,根据自己的群文阅读教学经验,总结出群文比较阅读、群文主题阅读、群文要素阅读、群文圈点勾画阅读等阅读方法。群文比较阅读是一种操作性强、便捷、直观的阅读方法,笔者以这种阅读方法为例解说“怎样读”。
群文比较阅读是引导学生围绕阅读主题分析、比较阅读对象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的阅读方法,其学习支架一般有表格支架、图解支架、关键词比较支架等。在引导学生比较阅读《我们奇妙的世界》《海底世界》《火烧云》时,笔者选用了关键词比较支架:首先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概括各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及写法,然后通过同伴互学提取反映各篇课文主要内容的关键词,归纳各篇课文的写法;最后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归纳出各篇课文共有的关键词和不同的关键词。比如,在第二课时的比较阅读学习中,学生从《我们奇妙的世界》中提取“奇妙的世界”“天空的珍藏”“大地的珍藏”等关键词,归纳出“总—分—分—总”写法;从《海底世界》中提取“声音”“色彩”“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等关键词,归纳出“总—分(声音)—分(动物活动方法)—分(植物颜色)—分(海底物产)—总”写法;从《火烧云》中提取“晚饭过后”“颜色”“形状”“变化”等关键词,归纳出“按照时间顺序写,想象丰富,善用比喻、叠词和排比”的写法。结合学生的比较阅读收获,笔者引导:“第一篇文章写了天空和大地的神奇,第二篇文章写了海底世界的神奇,第三篇文章写了天空的神奇,这就是我们阅读的——”笔者话未说完,学生抢答“主题”。笔者继续引导:“前两篇文章都采用了‘总—分—总’的写法,第三篇则按时间顺序介绍火烧云,并且通过丰富的想象,借助比喻和排比手法写火烧云的神奇,这些告诉我们——”笔者说到这里,学生回答:介绍事物时可以用“总—分—总”的写法,介绍事物时要合理想象,介绍事物时可以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要围绕最能表现事物特征的关键词介绍事物。
三、阅读收获“怎么用”
学以致用是实施群文阅读教学的主要目的。在师生共同完成群文阅读目标后,笔者设计了相应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迁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拓展学习。
针对群文阅读主题,笔者设计了如下拓展学习任务:“我们了解了‘海、陆、空的奥秘’,是否说明我们就掌握了大自然的奥秘呢?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学生结合群文阅读收获,都能回答出相关内容,如“‘海、陆、空的奥秘’只是大自然的一小部分,大自然的其他奥秘还等着我们去发现”“课文中‘海、陆、空的奥秘’只写了海底的神奇,而陆地上花、水果、鸟儿等的神奇,天空中云彩、落日、群星等的神奇,还有很多神奇之处没有写到。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认真观察,努力从大地、天空和海洋中寻找更多的神奇之处”等。这一教学活动不着痕迹地落实了本单元的学习任务。
接着,笔者设计了相应的迁移、运用的学习任务。如,笔者以粉笔为载体,要求学生认真观察粉笔,想象粉笔像什么,思考如何用比喻、排比修辞手法介绍粉笔;要求学生用“总—分—总”的构段方式描写家里的宠物,并提示开头可总述宠物的可爱之处,中间可分写宠物的外形、进食、玩耍过程等,末段可再次总述宠物的可爱,或总述自己对宠物的喜爱之情;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夏日早晨太阳的变化情况,从太阳初升时颜色的变化、自己体感的变化两个方面进行口头表达,再通过想象,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按时间顺序写清楚“早晨的太阳”;要求学生绘制奇妙世界导游手册,分“看”奇妙的世界、“游”奇妙的世界、“赏”奇妙的世界、“话”奇妙的世界四个子任务,进一步细化、重组单元学习内容……这一系列的学习活动不但巩固了群文阅读的学习成果,而且将学以致用落到了实处。
(作者单位:枣阳市太平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