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教育·教育教学2024年第9期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2024年第9期

月刊 教育教学

简介

《湖北教育》杂志创刊于1949年,是一份和新中国同时诞生的教育期刊,虽历经半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但服务教学、服务教师、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风格愈久弥新,呈现出与时俱进、勇立潮头的期刊形象,进入中国期刊方阵,获双效期刊、湖北省优秀期刊。作为湖北省教育厅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和管理的指导性刊物,《湖北教育》以服务课堂教学,推动教育创新为办刊宗旨,以编研结合,以研促编为编辑方针,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交流教育教学改革成果,指导教育教学实践,为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和教学质量作出自己的贡献。

目录

卷首 | 艺术与科技融合赋能创新能力培养

人类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人类的造物史,人们不断通过创造器物满足生存需求。在造物实践过程中,人们不但逐渐掌握了材料加工、产品生成等工程技术,而且积累了对美的认知,发现了美的形式和规律,使造物活动成为具有形式

聚焦 ·本刊视点 | 艺术与科技融合教学探析

艺术追求美,是人类对客观世界内在美感的外在表达;科技追求真,是人类对客观世界内在本质的真实反映。美与真统一于人类实践,艺术与科技在人类实践活动中相辅相成。艺术教育可以培育和健全人的审美心理结构,培养人

聚焦 ·本刊视点 | 数字技术为现代美术教育赋能

科学发展和艺术创造息息相关,绘画中的透视、色彩搭配,雕塑中的结构力学等都涉及科学知识,而艺术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对科学具有启示作用。许多科学发现都是通过科学家的直觉和灵感获得的,这些直觉和灵感往往具有艺术

聚焦 ·本刊视点 | 借助AI绘画平台实施美术教学

人美版美术四年级下册第17课《画家凡·高》以“欣赏·评述”“模仿·表达”两大模块为主,旨在引导学生分析画家的艺术风格及作品特点,感知画家的艺术热情与创新精神,感悟情绪的艺术表达,并在模仿创作的过程中体

聚焦 ·本刊视点 | 欣赏现代艺术与科技融合的魅力

岭南版美术七年级上册《现代艺术与科技融合的魅力》的教学目标是:感受现代艺术与科技融合的魅力,了解现代艺术的形式感和美感,发展艺术创造力与艺术表现力。教学重难点是:理解现代艺术与科技结合的重要性,感受现

专栏 | 基于错例分析的教学诊断与干预

张春莉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课程与教学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学会数学教育专业委员会

专栏 | 小学语文水平标准研制途径与样例

蔡伟浙江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国培计划”名师培养与名校长培养专家库入选专家、教育部“领航工程”首批名师培养浙师大基地首席专家、“国培计划”明星讲师,湖南省国培优秀导师,浙江省首届优秀培训教

专栏 | 指向五育融合的跨学科主题学习案例设计(二)

魏善春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小学教育系主任,小学教育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负责人,兼任全国教学论专业委员会理事、江苏省社会心理学学会生涯教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

实践 | “泉文化”扮靓诗意美好乡村学校

龙泉小学在“办一所诗意而美好的学校”办学愿景下,结合92年办学历史和地域特色,构建了以“泉文化”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形成了“龙腾泉涌,学乐无穷”的校训、“温润和美,泉流不息”的校风,以及“博雅厚智,思如

实践 | 在美育中培育研究品质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包括创新能力与创新品格的培养,涉及?课程体系设计、?教学模式创新、?教学评价制度改革、?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其中,德育居于核心位置,因为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如果没有德育为其铸就人格底色,其

实践 | 依托结构化活动发展整体性思维

作为拔尖创新人才的核心能力之一,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而思维能力培养离不开结构化的课程设计。笔者以人教版数学四年级《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教学为例,谈谈如何通过设计结构化活动帮助学生形成整体性思维。

实践 | “异境•童成”德育体系构建与实施路径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为落实这一根本任务,育才二小构建了“异境·童成”德育体系,为拔尖创新人才的早期培育保驾护航。“异境”包括融合课程育人的边境、升华学校文化的佳境、创设仪式体验的实境、建设“三位

实践 | 礼乐弦歌校本课程构建与实施策略

为推动新时代学校美育高质量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三角湖小学开发了礼乐弦歌校本课程,将礼乐弦歌琴弹唱与中国古诗词、古典舞、民族舞、戏曲唱腔等融合,既培养

实践 | 音乐课堂中的非遗舞蹈传承

在小学音乐课堂中融入非遗舞蹈,可以促进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让学生在接受舞蹈教育的同时潜移默化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彝族烟盒舞是云南省红河彝族自治州的传统舞蹈,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

实践 | 器乐创编教学实践与探索

《马马嘟嘟骑》改编自湖南常德丝弦曲目,是一首旋律优美、歌词朴实的童谣。歌曲中描述的孩子在外公外婆家骑着木马玩耍的场景充满乡土气息,既有趣味性,又有教育性,让人不禁回忆起美好的童年时光。小学生好奇心强、

实践 | 学习中心课堂助力核心素养提升

为适应新课标、新教材背景下的基础教育新形势,落实国家深化育人方式改革的新要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推进区域中小学教育高质量发展,孝感市孝南区在全区范围内推行“学习中心课堂”教学理念,构建区域学习中心课堂

实践 | 初中语文写作升格教学的关键策略

刘盛云,松滋市教育科学研究中心初中语文教研员,松滋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工作室以“类型化的学习、序列化的活动、梯级化的成长”为工作重点,引领成员内修“输入”,涵养学识,外练“输出”,转化成果,致力达成“

实践 | 联想想象 造境抒情

现代诗歌写作是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活动·探究”的任务三。本任务是在欣赏、朗诵本单元诗歌之后进行的诗歌创作实践。以下教学活动重在引导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精选诗歌意象,营造诗歌意境,进而抒发情志

实践 | 聚焦文体特征的演讲稿写作升格教学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第四单元是“活动·探究”单元,这个单元围绕“演讲”安排了三个循序渐进的任务:任务一是学习演讲词,任务二是撰写演讲稿,任务三是举办演讲比赛。任务二是在任务一的基础上教学的,教师要着眼交际

实践 | “知行融创”研学模式探析

黄石地方研学实践课程紧扣学生经验和社会生活,强化学科内知识整合,统筹设计综合课程和跨学科主题学习,基于让学生依托真实情境、真实任务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发展核心素养的目标,提出了“知、行、融、创”研学模式。

实践 | 走进1907文化公园,探寻百年华新发展历程

华新1907文化公园坐落于黄石市黄石大道145号,主体为华新水泥厂旧址,旨在保护与展示华新水泥厂厂房建筑、生产设备以及档案资料。为充分认识华新水泥旧址在科学普及教育和遗产保护教育方面的价值,深入挖掘华

实践 | 初中语文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探究

群文阅读教学也称组文阅读教学,是从学习目标出发,围绕某一特定的学习主题,科学、合理地选取一组与学习目标紧密相关的教材文本或课外文本,在单位时间内针对目标进行整体建构学习,进而达成学习目标的多文本阅读教

实践 | 例谈群文阅读教学的设计原则与阅读方法

群文阅读教学是选取一组与所教文本有一定联系的教材文本或课外文本进行比较阅读教学的一种教学方式。笔者以统编版语文四年级的一组课文为例,探析群文阅读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和阅读方法。一、群文阅读教学设计的基本

实践 | 群文阅读教学设计与实施策略

单元整合阅读教学是群文阅读教学较为直接、简便的组织形式。运用这种形式开展教学有利于单元内“群文”的有机整合,有利于教师围绕单元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设计、实施教学活动,有利于学生在课堂学习时聚焦单元人文主

实践 | 基于特定文本的自主性群文阅读教学路径

“自主性群文阅读”就是基于特定文本、围绕阅读主题选择一组相关联的文章,引导学生围绕这一主题自主展开对比阅读,在阅读中形成自己的观点,进而提升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的阅读教学方式。与单篇阅读相比,自主性群文

实践 | 小学语文结构化教学设计路径

语文结构化教学设计是以语文要素学习“能力化、素养化”为目标,对教学内容、学习过程等进行系统化、序列化改造与预设的一种教学设计方式。教师进行结构化教学设计,需要明确学习目标,并根据目标整合教学资源,设计

实践 | 趣味设计整本书阅读交流分享课

整本书阅读指导课一般分为导读课、推进课和交流分享课三种课型。本文以著名科普作家米·伊林的《十万个为什么》为例,谈整本书阅读交流分享课的活动设计。设计闯关游戏,检测知识。《十万个为什么》内容丰富,向读者

实践 | “三读激趣”引领学生走进《红楼梦》

“三读激趣”就是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统编版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单篇文章)、与之相关的组文以及整本书,激发学习兴趣,提升阅读能力。笔者以《红楼梦》为例进行阐释。读单篇寻趣。教师精心选取统编教材中与《红楼梦》相

实践 | 单元整体教学视域下阅读教学策略探究

如何通过单元整体教学的实施真正落实语文要素,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笔者以统编版语文三年级《赵州桥》教学为例,探析单元整体教学视域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一、厘清单元要素,明晰教学目标统编版语文

实践 | 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单元整体教学

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单元整体教学是从特定学习任务群出发,围绕单元人文主题或语文要素实施的教学活动。统编版语文五年级第六单元编排了《自相矛盾》《田忌赛马》《跳水》三篇故事类文本,对应的学习任务群是“思辨性阅

实践 | 指向核心素养的文言文教学策略探究

《张衡传》是湖北省职教技能高考语文考纲规定的4篇课外文言文考查篇目之一。它言简意丰,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用词精准,是一篇经典的古代人物传记。教学时,笔者引导学生在疏通文意后深入研读,学会分析张衡的性格

实践 | 比喻句教学“三部曲”

比喻修辞格作为一种常用的语言表达手法,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笔者以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篇课文《观潮》中的句子为例,阐释比喻句教学的“三部曲”。一、摒弃模式思维,理解句子大意比喻就是打比方,就

实践 | 古诗整合教学策略

为引导学生深入领会古诗的情感内涵,笔者采用整合方式教学古诗,下面以统编版语文五年级的《示儿》《题临安邸》的教学为例做具体阐释。联系背景资料,初步领会情感。诗歌字字句句总关情,其情与诗人所处的时代以及诗

实践 | 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深度学习”强调学生对知识的深层次理解和思考,重在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本文以统编版语文一年级课文《乌鸦喝水》为例,从生字识记、文本理解、探究领悟三个层面,探讨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帮助学生实现深度学习目

实践 | “汉绣”特色课程建设与实施

汉绣是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是一种融绘画艺术、手工技艺于一体的刺绣,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价值。武汉关小学将汉绣融入美术特色课程,带领学生深入了解汉绣的历史文化和工艺特点,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美

实践 | “楚凤图腾”美术主题学习任务设计

艺术与地域文化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二者相互交织。在执教人美版美术《我喜欢的鸟》《艺术品中的动物》等课程内容时,笔者发现学生的作品中经常出现凤鸟元素。崇凤是楚国习俗之一,楚凤图腾作为楚文化的重要象征,

实践 | 基于教育目标分类学的学习活动设计

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认为,认知领域目标指向认知的结果,分为知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等由低到高的六级水平。执教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三《耕地资源与国家粮食安全》时,为让学生理解耕地资源和粮食安全

实践 | 本质理解助运算能力提升

小学数学教学中,简便计算贯穿各个学段,涉及整数、小数、分数等的运算,涵盖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类型,要求学生灵活运用运算律、运算性质和运算顺序相关知识简便地解决计算问题,提高计算效率,发展运算能力。

实践 | 建好“承重墙” 打通“隔断墙”

吴正宪老师说,要建立知识的“承重墙”,打通知识的“隔断墙”。笔者以为,建好“承重墙”就是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的核心知识、核心概念、关键能力和思想方法等,为学生构建数学大厦奠定坚实基础;打通“隔断墙”的关键

实践 | 解开估算密码 增强简算意识

估算是学生应当具备的一种基本运算能力。它不仅是培养学生数感、提高学生运算能力、发展学生推理能力的重要途径,还是简便运算的一种体现。教师可以依托生活情境,让学生生成估算的需要,感悟估算策略的合理性,积累

实践 | 基于学习起点的深度探究学习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将第一、二学段“位置”相关内容从“图形与几何”领域调整到“综合与实践”领域。这意味着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在落实显性的知识技能目标的基础上,要更加关注学生参与活动过程

实践 | 走出认知误区 强化解题能力

教师引导学生利用物理观念和科学思维辨析物理概念和公式,有助于他们走出认知误区,更好地分析、解决相关易错题,强化解题能力。运用物理观念走出概念认知误区,解决易错题。物理观念是从物理学视角形成的对物质、运

视野 | 教科研活动简况

湖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与学前教育研究所立足全省基础教育教研工作实际,带领各地市(州)教科院加快推进新教材培训工作,围绕课程变革与课堂教学改革,推动新课标、新教材背景下课堂教学的研讨、重建工作,鼓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