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核心素养的文言文教学策略探究
作者: 李继平《张衡传》是湖北省职教技能高考语文考纲规定的4篇课外文言文考查篇目之一。它言简意丰,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用词精准,是一篇经典的古代人物传记。教学时,笔者引导学生在疏通文意后深入研读,学会分析张衡的性格、志趣和成就,有效掌握说明文的写作技巧,实现语文核心素养的综合提升。
一、追问点拨,引领思维发展与提升
课始,在学生借助注释读懂本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笔者请学生找出文中体现人物性格特征的两个短语。一名学生找到“从容淡静”和“不慕当世”。另一名学生补充:“‘从容淡静’写出了人物的外在性格;‘不慕当世’写出了人物的内在性情。”笔者肯定了学生的回答,并点拨:“这两个短语高度概括了张衡的性情,反映了他刻苦求学、不慕名利、善于创新、勇于实践、追求真理的精神。作者把它们放在前面写,起突出、强调的作用。”随后,笔者引导学生品读课文,分析、概括张衡的三种志趣,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与提升。学生根据张衡在文学、科技、政治三个方面的成就,概括出张衡善属文、善机巧、为政理三种志趣。为进一步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与提升,笔者提示学生结合课文中“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称为政理”两句提炼文眼。学生发现:“‘奇才’包括张衡的文学才华和科技成就,‘政理’指他的政治才干和为官贡献。全文都是围绕这两个词语展开的。因此,‘奇才’‘政理’是《张衡传》的文眼。”以上教学,笔者引导学生在分析人物形象和成就的过程中不断提炼与概括,进而探寻出文眼。
二、品文悟道,渗透审美鉴赏与创造
研读环节,笔者提问:“从张衡的生平事迹和成就中,你能看出他具有怎样的人格美呢?请再次研读课文,谈谈自己的理解。”学生深入阅读并交流后,总结出张衡的人格美主要体现为:从容淡静,勤勉谦虚,细心严谨,不慕名利,果敢机智。这种优秀的品质和人格,为他在多个研究领域取得杰出成就奠定了基础。在学生能够准确地鉴赏张衡的人格美后,笔者适度拓展延伸:“在东汉时代,张衡是科学家,我们用一副对联概括他的品质和贡献,诠释张衡的精神世界。对联如下——从容淡静一生勤奋,万民景仰九州科圣;地动浑天两仪精良,技术文学一代巨人。”一名学生受到笔者的启发,也为张衡撰写对联:“‘天才、全才、奇才,才高八斗;人品、文品、官品,品冠九州’。横批是‘才品双馨’。”学生创作的对联紧扣张衡的品质特点。
三、仿写训练,促进语言积累与运用
关于张衡在科学方面的辉煌成就,文章主要是通过具体、详细介绍候风地动仪说明的。笔者让学生说出介绍候风地动仪段落的说明顺序。学生细读文本后,发现该段按照“时间→名称→材料→外形→构造→作用→效果→评价→验证→使用”的顺序说明,层次清晰。由于笔者所任教的是汽修专业班,汽车有发动机、底盘、电气设备、车身四大件,所以,在布置课外作业环节,笔者让学生自主选择一种汽车大件作为写作对象,结合所学的专业知识,写一篇短小的说明文。具体要求如下:按照合理的说明顺序,写出汽车某大件的组成部分,包括系统、结构、零部件等;交代清楚各系统和部件的功能;描述一下汽车的未来发展方向;字数不少于500字。
学生活学活用,迁移运用打比方、分类别、作比较等说明方法,对汽车的某一种大件进行介绍和说明。有的学生在介绍汽车发动机时写道:“发动机是汽车的核心和主要部件,它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活塞运动的机械能并对外输出。它好比心脏,为汽车提供动力。”学生把发动机比喻成人体的心脏,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介绍发动机的原理和功能,具体形象,通俗易懂。有的学生这样介绍汽车底盘:“汽车底盘由传动系、行驶系、转向系和制动系四部分组成。传动系一般由离合器、变速器、万向传动装置、主减速器、差速器和半轴等组成;行驶系由车架、车桥、车轮和悬架等组成;转向系由方向盘、转向器、转向节、转向节臂、横拉杆、直拉杆等组成;制动系一般由制动操纵机构和制动器两个主要部分组成。”这里运用分类别的说明方法,详细地介绍了汽车底盘的构成,化整为零,化难为易,条理清楚。有的学生通过作比较介绍汽车车身:“好的车身具有合理的外部形状,就像鱼一样,具有流线型,能有效引导周围的气流,从而减少空气阻力和燃料消耗。而有些车身一味追求酷炫的外形却忽视了流线型,会增大车阻,增加油耗。”这样,基本上做到了介绍全面、有序,说明具体,解释形象,文字生动,较好地实现了语言输出的言语实践目标。
(作者单位:汉川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责任编辑 孙爱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