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情境实践中构建课堂新生态

作者: 薛晴

新课标特别强调,要增强课程实施的情境性和实践性,促进学习方式变革。课程实施要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创设丰富多样的学习情境,设计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求知欲,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全面提升学生的主动性、探究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着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与问题解决能力,从而构建课堂新生态,培养积极进取的学习者、问题解决者。

一、创设真实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崔允漷教授认为情境是一切认知或学习活动的基础。在接近真实日常生活的情境中,人体才能呈现真实的学习情况。学习是在真实情境中的一种实践活动。一个好的情境首先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兴趣。

以下是《回忆我的母亲》的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暑假里我们参观了朱德纪念馆,大家有没有留意朱德纪念馆对朱德的母亲的介绍?

生:朱德纪念馆对朱德的母亲的介绍并不多,只有两三张照片配上简单的文字介绍。

师:这样的介绍不能满足参观者的需求。如果你是朱德纪念馆的“小小设计师”,你将怎么结合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这篇课文来设计展示朱德的母亲的内容呢?

生:我们小组从“慈母生平”进行梳理,通过一个时间轴展示母亲的一生,着重突出母亲“勤劳一生”及聪明能干的特点。

师:哪些地方看出母亲的聪明能干呢?

生:在艰苦的生活中,母亲用桐子榨油点灯。就连地主富人家看也不看的饭食,母亲却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味。这些都能看出母亲的聪明能干。

生:我们小组抓住文中的三封书信,展现母亲深明大义的特点,以及惦记思念儿子的情感。我们称之为“红色家书”。

真实的情境就是为了打通知识世界或符号世界与生活世界的关联,把它们搭起桥来。而打通学习任务与现实情境的过程,就是教师创设真实学习情境的过程,也是使学生情感、思维、认知深度介入学习的过程,也是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过程。学习《回忆我的母亲》一课,学生对朱德的母亲的了解比较少,教师需要创设生活情境,请学生以朱德纪念馆的“小小设计师”的身份来进行设计,以参观朱德纪念馆为线,为纪念馆增加几个关于朱德母亲的板块,以便参观者能更好地了解朱德的母亲,进而更好地了解朱德。通过这样的真实情境创设,学生仿佛置身于纪念馆中,亲身经历了设计展示板的过程。他们的情感、思维、认知都深度介入学习过程中,不仅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还提升了核心素养。这样的课堂实践,将学习文本与认识朱德结合起来,正是构建新生态、培养积极进取的学习者的重要体现。新生态下的课堂,更加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自主发展,为他们提供了更多展示自我、发挥创造力的机会。

二、设计挑战性任务,促进合作实践

任务驱动是目前各科教学中普遍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师要想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设计挑战性学习任务至关重要。语文课堂中的挑战性学习任务并非任意拔高学习要求,而是根据学生的发展规律,以学习主题为导向,设计有梯度的结构化、序列化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在有意义的学习情境中完成任务,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累语文学习经验,发展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以下是《往事依依》的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当你回忆往事的时候,你会有哪些感受呢?

生:往事依依,总会拨动我们的心弦,给我们带来前行的力量。

师:请大家朗读课文,完成三个学习任务。任务一:寻“依依”往事;任务二:品“依依”语言;任务三:悟“依依”深情。

构建新生态的课堂,教师需要注重设计挑战性的学习任务,这些任务旨在激发学生的探索欲和求知欲,推动他们进行深度学习和合作实践。挑战性学习任务的设计要基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起点,同时任务的达成又要略高于学生的已有水平。对于初一学生来讲,挑战性任务更能激起学生的好胜心。学生完成学习任务需要调动多方面的知识、技能,体现不同单元语文要素的前后勾连以及同一单元内学习内容的融合。由于学习任务难度有所增加,教师可以提供一定的学习支架。比如用表格形式来梳理文章内容,给出部分答案,让学生模仿学习,仿照示例,让学生有参与探究的体验感,同时还鼓励学生参与任务设计、课堂实践、互动交流,让学生在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

三、关注个体差异,鼓励自主表达

新课标要求“学生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说清自己的观点”。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创设学生敢说的口头语言表达氛围,轻松愉悦的课堂表达环境能够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激发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形成敢于表达的氛围。这也是构建良好课堂生态的首要条件。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能力和看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注意到每个学生的差异,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展。

以下是《我的白鸽》的教学片段。

师:白鸽与“我”的相伴,让“我”的生活变得有生气,心情也变得愉悦了。现在,我们一起学习课文,去感受作者笔下的那些美丽的时刻。如果让你推荐,你会与大家分享哪一个美丽时刻呢?

生:我想和大家分享第7自然段,白鸽的信赖让我惊喜,“一种早就期盼着的信赖终于到来”。

生:我想和大家分享第8自然段,“新生命的诞生”也让作者欣喜、期待,你看,“新生命即将诞生的欣喜和某种神秘感,立即就在我的心头满溢开来”。

生:我从“幼鸽终于长成了”这句话读出了作者的惊喜。

师:其他的同学也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生:我觉得作者看到的美丽,都是关于生命的,白鸽和“我”,是两个生命,虽然是人和动物,却表现了两个生命之间的互相信赖、互相见证、相互期待,这就是一种美丽。

师: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发现,并且都能大胆地表达出来,很棒!

在课堂上,教师创设了一个轻松愉悦的表达环境,让学生能够自由地分享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和感受。在学生分享的过程中,教师认真地倾听他们的发言,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对于一些表达不够流畅或不够准确的学生,教师耐心地引导他们调整思路,完善自己的表达。同时,教师也鼓励其他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形成互动交流的课堂氛围。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不仅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还学会了倾听和尊重他人的意见。他们的自主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升,同时也更加深入地理解了文章蕴含的情感和意义。这样的课堂实践,正是丰富新生态、培养具有独立思考和表达能力的学习者的有效途径。

总之,创设真实情境、设计挑战性任务以及关注个体差异是构建新生态的语文课堂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全面发展、充满活力的教学体系。这样的教学实践,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人文情怀,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简介: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曹埠镇初级中学语文教师。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