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化学习视角下的高中语文跨学科阅读教学
作者: 罗娟项目化学习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正在逐步展现其独特魅力,悄然改变着传统的教学方式。高中语文跨学科阅读教学是项目化学习的一个应用领域,致力于通过跨学科的知识融合,为学生打造更加全面、深入的学习体验。在项目化学习视角下,跨学科阅读教学注重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联与互补,强调设定明确的项目主题,整合多个学科的优质资源,构建一个开放、互动、充满探究味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一、设定项目主题,明确阅读方向
一个恰当的项目主题能够为学生提供清晰的阅读方向,引导他们深入探究文本的内涵和外延。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跨学科教学的需求,确保项目主题既具有吸引力,又能够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教师设定项目主题,可以有效地整合语文与其他学科的知识,明确学生的阅读方向,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在项目主题的引领下,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探究文本的思想内涵和文化价值。
以《故都的秋》教学为例,教师可以设计“秋之韵:文学与地理中的秋意”的项目主题。在这个项目主题引导下,学生思考文学作品中的秋天与地理学科中的秋天之间的区别。有的学生聚焦文本中作者对北平秋天景色的描写,探究“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蕴含的文化与作者的思乡之情;有的学生则从地理学科出发,研究北平的地理位置、气候类型,深入探究北平的秋天清冷、寂寥的特点。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相关的阅读资料,帮助学生理解郁达夫的创作风格,以及华北地区秋季的气候特点。学生阅读《故都的秋》,深入品味文本中描写的北平的秋意,了解秋意形成的自然因素,明确跨学科阅读的方向。
以上教学案例中,教师设计“秋之韵:文学与地理中的秋意”的项目主题,有效地整合了语文与地理学科知识,为学生提供明确的阅读方向,提高了阅读效率。
二、整合学科资源,丰富阅读内容
跨学科阅读教学的核心在于整合不同学科的资源,丰富学生的阅读内容,拓宽学生的视野。教师要打破传统学科界限的束缚,将语文与其他学科的知识融合起来,为学生提供多元的学习资源。教师引入其他学科的知识和观点,可以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地理解文本内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使他们在阅读过程中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形成独特的见解。
以《琵琶行并序》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巧妙地融合音乐与历史学科资源,设计“穿越时空的琵琶声”的项目主题。在《琵琶行并序》中,作者以细腻生动的笔触描绘了琵琶演奏的动人场景,这是音乐与文学完美结合的体现。教师可以让学生搜集并观看《十面埋伏》《阳春白雪》等经典的琵琶曲的演奏视频,感受琵琶独特的音色、丰富的表现力以及深邃的文化底蕴。通过观看琵琶演奏视频,学生能够体会到琵琶演奏的技巧,加深对“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等诗句的理解。学生要全面理解《琵琶行并序》,还需要了解其创作背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历史学科的角度,探究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状况。教师可以推荐学生阅读唐朝音乐方面的书籍、论文,观看讲述唐朝社会生活的纪录片,进而了解到唐朝政治上的相对稳定,为文化艺术的发展提供了肥沃土壤,经济上的繁荣则促进了音乐艺术的繁荣。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收集唐朝的地图、不同阶层人物的服饰等资料,构建唐朝社会的立体图景。针对文中琵琶女的身世之谜,学生可以通过对比不同社会阶层的生活状态,深刻地理解琵琶女“老大嫁作商人妇”的无奈与悲哀。
以上教学案例中,教师通过让学生观看琵琶曲的演奏视频,不仅丰富了他们的音乐体验,还加深了对文本中琵琶演奏描写的理解。此外,学生深入探究唐朝社会的历史背景,能够从更广阔的角度理解文本的内涵。
三、设计驱动任务,激发阅读欲望
教师设计的驱动任务应该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和吸引力,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促使他们主动投入阅读活动中。此外,教师设计的驱动任务还要与项目主题和阅读内容紧密地结合起来,确保学生能够深化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在设计驱动任务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情,确保任务既不过于简单,也不过于复杂。因为过于简单的任务无法激发学生的挑战欲,过于复杂的任务则可能让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影响他们的阅读积极性。
以《赤壁赋》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设计“重现赤壁之战:从《赤壁赋》到历史真相”的项目主题,让学生通过文学与历史的双重视角,探索赤壁之战的历史背景、战争细节。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地阅读文本,了解作者描绘的赤壁景色,比如“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宁静之美,“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的壮阔之景。通过阅读文本,学生可以感受到苏轼笔下的赤壁不仅是自然景观的再现,更是历史情感的寄托。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设计驱动任务,让学生绘制赤壁之战的场景图。在任务的驱动下,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深入研究。有的小组反复研读文本,搜集赤壁地理位置、自然景观的图片,探究文中的景色描写与战争氛围,准确地还原苏轼笔下的赤壁景象,巧妙地融入战争元素,营造既宁静又紧张的氛围,力求在画作中精准地传达苏轼的情感。有的小组则专注于研究赤壁之战的历史真相,查阅《三国志》等资料,力求在画作中还原这场战役的真实面貌。
以上教学案例中,教师设计“重现赤壁之战:从《赤壁赋》到历史真相”的项目主题,将文学与历史结合起来,富有创意又贴合文本内容。教师设计驱动任务,促使学生深入研读文本,引导他们广泛地搜集资料,从不同角度探索赤壁之战,深化了对《赤壁赋》的理解,锻炼了他们的团队协作和探究能力。
综上所述,项目化学习视角下的高中语文跨学科阅读教学具有多方面的积极意义。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采用行之有效的策略,不仅打破了传统语文阅读教学的局限,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加深了他们对文本内涵的理解,还培养了他们的语文综合素养。
[本文系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2023年度一般课题“素养导向下高中大概念单元教学的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23JB336]
作者简介: 湖北省武汉市关山中学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