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作者: 程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倡“增强课程实施的情境性和实践性,促进学习方式变革”。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是教师贯彻新课标指导思想的重要途径。新课标背景下,教师应重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对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支持作用,在古诗文教学中,通过人机交互优化学生的认知体验;在文言文教学中,通过虚拟课堂教学场景提高课程实施的情境性;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使用电子阅读工具,保证整本书阅读的持续性。
一、信息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思路
信息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属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一种深度融合,是教师用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的关键路径。教育信息化侧重信息技术与教材、教学方法、教学媒体、教学环境等的紧密结合。现阶段,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虽然能够丰富初中语文“教”与“学”的资源,但是教师需要在教材的基础上打破教材的局限性,丰富教学资源,而非脱离教材内容。此外,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主要发挥的是教育支持作用,在新课标背景下,教师应用信息技术开展初中语文教学,仍需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信息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借助人机交互,优化认知的体验
在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教师常将课堂教学空闲时间用于学生背诵古诗文,甚至要求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古诗文的背诵任务,虽然这一学习任务是建立在学生已经逐句了解古诗文大意的基础上,但严肃而紧张的背诵任务于学生而言是一种隐性的学习压力。对此,教师应用信息技术开展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可以借助人机交互的方式创建“古诗文接龙”课堂游戏,优化学生的学习体验。以七年级上册《古代诗歌四首》为例,首先,教师设置较为轻松的、没有学习压力的学习任务“快速阅读《观沧海》《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次北固山下》《天净沙·秋思》,每首古诗文至少阅读3遍”,为课堂游戏的开展打下基础。接着,教师应用课堂抽签工具,从本班学生中随机抽取学生的姓名,作为游戏的“接龙者”,比如,教师念出“东临碣石”,“接龙者”便说出下一句“以观沧海”,依此类推。待学生完全把握游戏规则后,教师可以缩短随机点名的间隔时间,加快古诗词接龙的节奏,提高课堂游戏的趣味性,优化学生的学习体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上述教学环节中,学生参与课堂游戏的过程即学生快速记忆古诗文的过程,趣味性的学习环境有利于优化学生的学习体验,而课堂点名的随机性则能够保证全体学生始终处于注意力集中的状态,大家都会主动记忆古诗文内容,有助于完成古诗文背诵的学习任务。
2.引入虚拟现实技术,虚拟教学的场景
初中语文文言文学习内容有别于白话文,学生的学习难度较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为学生解释文言文的词义,引导学生联想和想象文言文描绘的画面、事物,教学效率较低。对此,教师可以引入虚拟现实技术开展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创设虚拟的学习场景,发挥虚拟现实技术的沉浸式特点,将抽象的文言文内容形象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帮助学生快速理解文言文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以八年级下册《桃花源记》一课为例,教师可以应用虚拟现实技术,创设桃花源的外部环境(渔人一路发现桃花源的所见)与桃花源的内部环境(如土地平旷、屋舍俨然等),为学生打造“桃源漫游”的教学场景,展示桃花源的全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文言文教学释义的进度,通过预先设置的按钮移动、跳转和切换桃花源的场景,使学生能够感受到“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等情景,形象直观地看到交错的林间小路,帮助学生快速理解“陶渊明”笔下世外桃源的真实模样。
上述教学环节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引入虚拟现实技术,呈现桃花源的场景,能够使学生感受到世外桃源的美,获得个体的审美经验,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审美创造”素养。
3.使用阅读工具,促进整本书阅读
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任务的完成以教师的阅读指导为辅,学生课下的自觉阅读为主。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编入的篇目较多,且绝大多数的篇目均需要精讲精练,因此教师很难每周给学生安排固定的整本书阅读时间。如果学生具有较强的学习自觉性,能够在课后完成整本书阅读,教师则可以利用阅读拓展课组织学生讨论整本书阅读的情况,交流阅读成果。如果学生在课后不进行整本书阅读,或者家长不给学生准备教师指定的书籍,学校也无法为学生提供足够数量的书籍,整本书阅读教学计划就难以落实。对此,教师可以应用信息技术开展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指导学生应用电子阅读工具完成整本书阅读。以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名著导读为例,该单元的名著导读书籍为《水浒传》,虽然学生在之前的文言文学习中形成了一定的语感,能够凭借既有的认知经验分析和理解文言文,但是学生阅读古典文学名著还存在一定的难度。为使学生完成《水浒传》的阅读任务,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应用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阅读工具,下载并安装可以免费阅读名著的软件,达成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目标。
总体来看,信息技术对于初中语文“教”与“学”实效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教师若想将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深度融合,仍需在日后的工作中积极提高自身的素养,进一步发挥信息技术对初中语文教学的支持作用。
作者简介:江苏省海安市开发区实验学校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