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母情深》中前景化语言的解析及教学策略

作者: 彭德正

【摘   要】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中,前景化语言的运用尤为突出,成为表达主题的重要手段。对此,从语言前景化的视角深入解析《慈母情深》的文本特色,明确语言偏离和语言平行在文本中的具体表征,通过剖析多种语言形式,明确其教学价值。在此基础上,提出“读”“议”“用”的教学策略,探寻学科知识在教学中的有效转化路径。

【关键词】《慈母情深》;前景化语言;文本解读;教学建议

前景化语言是以违反常规的语言方式引起读者的关注,取得特殊的表达效果的一种语言现象。[1]具体而言,就是将一部分语言从作为“背景”的常规语言中凸显出来。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中,前景化语言的运用尤为突出,成为表达主题的重要手段。文章通过生动的场景和细节描写,展现了母亲在艰苦环境中对子女的深沉爱意。从语言前景化的视角深入解析《慈母情深》的文本特色,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有助于学生提升语文素养。

一、前景化语言的类型与教学价值

前景化语言的表现方式多种多样,主要归结为两大类:偏离和平行[2](也有人称作变异和过分规则)。借助这种分类,可以深入地了解《慈母情深》的语言特色。

(一)语言偏离及其教学价值

语言偏离可分为八种情形,涉及语音、词汇、语法、书写、语义、方言、语域以及历史时代等多个方面。[3]在《慈母情深》这篇课文中,语言偏离的现象尤为显著,为文本增添了丰富的情感色彩和深刻的内涵。

以课文第4自然段中的句子为例:

那时我家的破收音机已经卖了,被我和弟弟妹妹们吃进了肚子里。

这里的“吃”字虽明显偏离了常规语义,但生动形象地反映了作者家庭的贫困。这种语义偏离不仅增强了语言的冲击力,还深刻揭示了作者当时的困境,为他对丰富精神生活的渴望埋下伏笔。这种独特的表达方式,还为下文母亲不顾一切为作者买书做了有力的铺垫,更能凸显母亲的伟大和母爱的深沉。

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这些语言偏离现象,让学生通过分析、讨论和品味,理解语言偏离在文本中的作用和价值。同时,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尝试运用语言偏离的手法进行创作,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语言平行及其教学价值

语言平行,是前景化语言的另一种重要形式,表现为语言单位超过常量的重复或排比。[4]在《慈母情深》中,语言平行的运用十分普遍,为文本增添了节奏感和韵律美。

1.运用反复达成的语言平行

课文在对环境的描写和人物的塑造中,多次用到反复的修辞手法,加强了语用效果。

如课文的第7自然段中这样写道:

七八十台破缝纫机一行行排列着,七八十个都不算年轻的女人忙碌在自己的缝纫机旁。因为光线阴暗,每个女人的头上方都吊着一只灯泡。正是酷暑炎夏,窗不能开,七八十个女人的身体和七八十只灯泡所散发的热量,使我感到犹如身在蒸笼。

一段文字中四次使用“七八十”,不仅毫无乏味之感,还带给人一次次震撼。“七八十”的反复出现,不仅强调了母亲工作环境的拥挤和恶劣,也凸显了母亲对家庭的付出。这种反复的修辞手法,使得文本极具感染力,让学生能够深刻感受到母亲的不易和伟大。

2.运用排比达成的语言平行

文章第32自然段中这样写道:

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手脚并用的机械忙碌状态……

四个“立刻”写出了母亲的忙碌,写出了挣钱的不易,写出了母亲对家庭的担当,也写出了母亲吃苦耐劳的品格,更写出了作者见母亲时内心受到的巨大震撼。

文中的第19自然段也使用了类似的手法:

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的眼睛……

这是一段近似于慢镜头的描写,通过排比和反复的手法,将作者对母亲的复杂情感展现得淋漓尽致,使读者能够深刻体会到作者的内心感受。“我的母亲”的三次出现,写出了对母亲恶劣的工作环境的吃惊,对母亲辛苦劳作的心疼,对只想着自己花钱买书而不知道母亲如此辛苦挣钱的惭愧……

3.运用对偶达成的语言平行

课文的第2自然段这样写道:

母亲还从来没有一次给过我这么多钱。我也从来没有向母亲一次要过这么多钱。

“没有一次给过我这么多”“没有向母亲一次要过这么多”,说明对这个贫困家庭而言,一元五角算得上一笔“巨款”了。这也为下文母亲毫不犹豫地掏钱做了铺垫,反衬出母亲对“我”读书的支持,对“我”学习的重视,对“我”精神成长的看重,表现出母亲的伟大。

课文第33自然段这样写道:

那一天我第一次发现,母亲原来是那么瘦小!那一天我第一次觉得自己长大了,应该是一个大人了。

在看到母亲艰苦的劳动环境后,在看到母亲辛勤的劳作后,在接到母亲毫不犹豫地掏出的钱后,作者长大了。他的成长是在瞬间完成的,是在伟大的母爱感召下完成的。

4.通过前后对应达成的语言平行

文中有这样两处语句:

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

……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

文中这两个语段遥相呼应,呈现一种结构上的平行。在即将完成对母亲的特写时,作者连用四个“立刻”将母亲工作的忙碌和任务的繁重,淋漓尽致地呈现在我们面前。母亲起身是如此缓慢,让我们看出她是多么劳累,由于长时间的伏案,身体很难一下子直起来;母亲俯身是那么迅速,让我们看到她投入工作是如此之快。这一慢一快间,勤劳、善良的母亲形象已经展现在我们面前。

上述手法不仅增强了文本的艺术效果,也为学生提供了学习语言平行手法的优秀范例。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仔细品味这些语言平行现象,感受其艺术魅力。同时,教师可以设计相应的语言实践活动,如仿写、扩写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语言平行的运用技巧,提升他们的语言表达水平。

二、前景化语言的教学策略

通过对《慈母情深》中语言偏离和语言平行现象的分析,可以看出前景化语言在文本中的重要价值。它们为语文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前景化语言,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语言素养。为有效实施教学,本文提出以下策略。

(一)以读为基,感知前景化语言之美

朗读作为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对前景化语言的学习尤为重要。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自由读、对比读、有感情朗读等多种方式,深入文本,感知前景化语言的魅力。

一是自由读,发现文中的前景化语言。在初读阶段,教师要求学生不仅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还能敏锐地捕捉文本中独特的词句。带着这样的意识阅读,“被我和弟弟妹妹们吃进了肚子里”这样的表达自然而然就能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

二是对比读,赏析前景化语言的妙处。教学中,可让学生将前景化语言替换成常见的词句,改变语言表达方式,品味前景化语言的作用和表达的效果。

原文:那时我家的破收音机已经卖了,被我和弟弟妹妹们吃进了肚子里。

修改版:那时我家的破收音机已经卖了,卖收音机的钱都买了粮食,被我和弟弟妹妹们吃了。

通过对比可以发现,文中的前景化语言不仅简洁、明了,而且写出了当时生活的窘况。在物资极度匮乏的情况下,一切都要以填饱肚子为前提,其他的精神追求根本不可能考虑。这样就更能体现出妈妈支持“我”买书的可贵。

三是有感情朗读,展示前景化语言学习的效果。学生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不仅能够展示自己对前景化语言的理解,还能够将前景化语言的魅力传递给其他同学。

(二)议中求真,深入探讨前景化语言之韵

《礼记·学记》中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讨论作为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对前景化语言的学习具有重要意义,是突破教学难点的好方法。这是因为前景化语言属于高品质的语言材料,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能够相互启发、补充,形成对前景化语言的全面认识,更好地理解其含义和作用。教师可以设计相关问题,引导学生逐步明晰前景化语言的意思、效果。同时,在讨论过程中,教师也应及时给予指导和点拨,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

首先,出示前景化语言材料和讨论要求。举例如下。

“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

讨论:

(1)用一句简洁的话表达作者的意思,你会怎么说?

(2)作者这样写是不是很啰唆?为什么?

(3)你认为作者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其次,由学习小组组长组织开展讨论。如针对第一个问题,学生会给出不同的答案。

学生甲:背直起来了,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她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

学生乙:我的母亲直起了背,转过身来。她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

学生丙:在我的母亲直起背,转过身来的时候,我看到她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疲惫的眼睛在吃惊地望着我。

组长在组内讨论过程中,注意整理记录同学发言中的关键信息。

最后,由组长代表本小组作汇报交流。通过各小组的交流,学生能更加深入、全面地了解前景化语言的表达效果。

(三)实践运用,深化理解前景化语言之魂

学用转化,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用”能更好地检验“学”的效果。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设计“用”的情境,让学生通过迁移运用达到掌握前景化语言的目的。“用”的形式灵活多样:可以说,在情境中用上前景化语言对话;可以写,练习仿写含有前景化语言的句子……

本课中,可以设计这样一个情境,要求学生用上前景化语言练习说写。

暑假里的一天,在妈妈快下班的时候下起了大雨。妈妈没带雨伞,你冒雨到妈妈的单位去给她送伞。当你走进妈妈办公室的那一刻,你看到……

和课文相似的情境,和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情境,会助力学生对前景化语言的学习。学生易于接受,不会陷入无话可说的困境。

需要说明的是,感悟贯穿前景化语言学习的始终。读,是感悟的基础。通过朗读、默读等多种形式,学生深入文本,感受前景化语言的魅力。议,是感悟的深化。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分享,学生在思想的碰撞中深化对前景化语言的理解。用,则是感悟的内化。学生在实际运用中体验前景化语言的表达效果,进一步提升感悟水平。值得一提的是,感悟是一个不教胜教的过程。教师不需要过多地讲解和灌输,应善于引导学生,为他们提供足够的自主思考的空间和时间,凸显其学习主体地位,使其提升语文素养。

前景化语言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资源,具有丰富的教学意义。教师应充分重视前景化语言的教学,深入挖掘前景化语言的语用价值,将其巧妙地融入语言文字训练中。这样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还能够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彭德正.前景化语言的表征、教学价值及教学策略:以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为例[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23,24(1):52.

[2]赵轮江.诗歌语言的前景化现象分析[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2008:14.

[3]胡壮麟.理论文体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4]岳德华.语言前景化现象中的平行语言及其翻译:以《生死疲劳》为例[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5):34.

(江苏省徐州市鼓楼区教师发展中心)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