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研修手册为抓手,推动语文教师专业发展

作者: 蔡静 王伟

以研修手册为抓手,推动语文教师专业发展0

【摘   要】为提升语文教师专业水平,学校语文组围绕“教学求美”这一核心目标,以《求美护照》为研修载体,基于21世纪核心素养5C模型,从“文化理解与传承、审辩思维、创新、沟通和合作”五个维度出发,精心设计项目化校本研修内容。《求美护照》包括“成长导航图”“成长路径卡”“成长记录册”“成长报告单”四大板块,为语文教师提供全面而有个性的专业成长路径。

【关键词】校本教研;研修手册;5C模型;专业成长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教学研究与教师培训”板块强调了推进校本教研的重要性,指出要根据教师的研究兴趣和专长,组建形式多样的校本教研共同体,有计划地开展主题式校本教研活动。基于校本教研通识类集训多、个性化选择少,集体听讲多、个体实践少,单一性评价多、多元化评价少等困境,笔者所在学校的语文组以“教学求美”为核心研修目标,借助《求美护照》这一载体,创新教师的专业成长路径。

一、依据研修目标,确定语文研修的脚手架

“教学求美”是一种追求教学艺术化的教育理念。在该理念的指导下,学校语文组以项目化研修的形式设计《求美护照》。《求美护照》是一本纸质的研修手册,包含成长导航图、成长路径卡、成长记录册及成长报告单四大板块。该手册作为研修的核心媒介,能很好地帮助教师明确研修任务,系统地引导教师追求教学之美,并使教师的成长过程可视化。该手册的使用,不仅可以强化教师的专业素养,还能促进研修内容的特色化构建,最终达成提升教师综合能力、打造独特研修品牌的重要目标。

二、搭建整体框架,展示语文研修的全景图

要想实现“教学求美”,需要有坚实的理论支撑与多元化的实践路径。为此,学校语文组借鉴了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提出的21世纪核心素养5C模型(以下简称“5C模型”),它具体涵盖文化理解与传承(Cultural Competency)、审辩思维(Critical Thinking)、创新(Creativity)、沟通(Communication)、合作(Collaboration)五大核心素养。

基于5C模型,学校语文组绘制了一幅具有高度协同性和明确目标导向性的语文教师研修全景图(如图1),致力于彰显教师教学之美,力求培养出兼具文化底蕴、创新能力、合作精神、审辩思维能力及卓越沟通能力的优秀语文教师群体。研修时不仅要坚持问题导向与需求为本的原则,而且聚焦实践,注重项目驱动。

三、选择合适策略,用好语文研修的主抓手

学校语文组紧扣5C模型,借助《求美护照》,在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校本研修活动中不断追求教学之美。下面以“小学语文跨学科学习的实践探索”项目为例,阐述如何开展项目化研修。

(一)导航图定标:设计项目

研修伊始,学校语文组将学期的研修目标、研修主题制作成导航图,确保每位语文教师都能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专业发展方向。

1.依据素养确定语文研修目标

学校语文组在5C模型导向下细化素养指向,并厘清其内涵,将其作为本次项目化研修的目标(如表1)。

2.根据目标确定语文研修主题

项目化研修要素的确定回应了教师个人的发展需求。在此基础上,学校科研室通过问卷调查,进一步搜集语文教师的研训需求,筛选出共性问题。如:如何有效整合不同学科的资源,设计语文跨学科教学活动?如何在语文跨学科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审辩思维和创新能力?如何提升语文教师在跨学科合作中的沟通与协调能力?围绕这些问题,科研室携手语文组根据研修项目,设计若干子项目,如“古诗词与艺术的融合教学”“综合实践与语文知识的联动学习”“科学小实验在语文课堂的应用”等。每个子项目都明确指向5C模型中的一个或多个核心素养。

为使研修项目更贴近教学实际与个人发展愿望,学校还进行了初步的项目设计,并邀请校外专家、本校语文名师与普通教师组成“项目共同体”,对项目进行分组审核和论证,由此生成语文项目化研修主题序列表(如表2)。

(二)路径卡指路:择选项目

为了满足不同语文教师的发展需求,围绕5C模型可设计普适性(必修)和个性化(自选)两类成长路径卡,助力其在研修过程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成长路径,不断彰显教学之美。

1.根据能力择选普适性研修项目

普适性研修项目可分为“本体性知识学习”“教学技能提升”“课例研究”三类。可根据教龄设计成长路径卡(如表3),让每一位语文教师都能根据自身情况找到合适的培训内容,实现精准研修。

如,围绕跨学科学习,根据实际需求,为语文教师提供不同研修项目——跨学科教学理论研读(本体性知识学习)、跨学科教学设计解读(教学技能提升)、经典跨学科课例解析(课例研究),旨在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帮助语文教师构建跨学科教学的理论框架,提升实际操作能力。通过成长路径卡的清晰展示,语文教师可以明确自己在不同阶段的研修重点和目标,从而更加有针对性地规划自己的专业发展道路。

2.依据特长择选个性化研修项目

个性化研修项目由语文教师根据自身经历与规划,基于5C模型自主选择,以满足不同的学习需求。语文教师通过填写成长路径卡(如表4),明确自己的研究方向、预期成果及所需资源。学校则根据教师的选择提供相应的支持与指导,确保个性化研修项目能够顺利推进。

表4 某教师的个性化成长路径卡

[类别 内容 备注 研究主题 文学与影视融合教学探索 研究方向 探索文学与影视结合的教学方法,提升审美和创造力 预期成果 开发系列融合文学与影视的课程资源 所需资源 影视素材、教学设备等 支持与指导 教学设计指导、资源库建设、专家咨询等 ]

(三)记录册支持:实施项目

成长记录册作为研修过程的重要记录工具,承载着语文教师的点滴进步与深刻反思。通过普适性和个性化的成长记录册,语文教师能够清晰地看到自己的成长轨迹。

1.完成普适性成长记录册

普适性成长记录册主要记录教师在问题的驱动下开展普适性研修的过程和成果,主要涉及课标研读、说课实践、教案撰写等。如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说课展示大赛”时,针对说课这一主题,参训教师在项目准备阶段完成知识储备,制订相应计划,在研修阶段以核心问题为驱动,经历导师培训、分组研讨、实践探索等过程。最后由项目导师进行反馈梳理,项目组长组织组员反思总结,并将总结的情况登记在成长记录册中,形成物化的评价成果。

在具体实施中,语文教师紧紧围绕5C模型进行分级分类评价。如教师A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参与跨学科主题学习,展现了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在教案撰写方面,教师B能够将跨学科理念融入教学设计,体现了创新思维和审辩思维。基于5C模型开展的评价不仅能够全面反映教师在研修过程中的表现,还能够为教师提供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这些内容也应记录在成长记录册内。

2.完成个性化成长记录册

个性化成长记录册主要记录心理研习项目、教师跟岗学习等内容。相较于其他内容,这些内容时间跨度大,并且会深深地融入语文教师的教育教学生活。

例如,挑选跟岗导师时,教师A选择语文教研组长,教师B选择备课组长,教师C则选择教龄20年的资深教师。这些教师在完成各自日常实践后,参与论坛交流,分享在跟岗期间积累的工作经验,并从中挑选出优秀的经验,在沙龙上进行分享,从而在小组内部和小组之间的交流中,不断提升综合能力。在此过程中,语文教师与导师形成“成长共同体”。在“成长共同体”的框架下,语文教师不仅是学习者,还是教学创新的实践者和推动者。他们的每一次尝试与探索都被视为宝贵的资源,为学校注入了新的活力。为了确保个性化研修项目的深入实施与有效评估,每位语文教师需要详细记录研修过程中的点滴成长与反思,形成个性化成长记录册。

(四)报告单反馈:评价项目

成长导航图、成长路径卡、成长记录册为成长报告单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依据。成长报告单中的评价勋章和成长轨迹图不仅是对教师个人成长情况的客观评价,还是激励教师有针对性地制订下一阶段成长计划,实现持续进步的重要工具。

1.颁发评价勋章

学校依据柯克帕特里克的四层次评估模型,设计项目化研修中使用的过程性评价量表,从反应层、学习层、行为层、成果层四个层面分别考核语文教师的研修表现。其中:反应层对应反思过程,关注教师是否具有良好的反思和自省能力;学习层对应学习的过程,涉及学习习惯、学习热情等;行为层关注教师能否将研修所学运用于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成果层考查教师通过研修完成成果的影响力。

在经历一学年的系统研修后,语文教师可以依据自身的研修成果,申请相应的评价勋章。如:“新锐之星”针对初入职场的教师,关注其教学态度、师德师风及基本教学技能,评估其能否快速适应教学岗位,展现出良好的教学潜力;“实践先锋”面向有一定教学经验的教师,重点考查其在教学实践中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其能否将研修所学有效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创新达人”针对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勇于探索的教师,注重其在教学方法、课程开发、教育资源整合等方面的创新与贡献。这些勋章不仅是对语文教师专业能力的认可,还是激励他们持续追求教学之美的重要动力。

2.描摹成长轨迹

引入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可为每位语文教师量身定制成长轨迹图。这张图直观反映了语文教师在研修过程中的具体学习情况,通过算法分析,将相关数据转化为可视化的成长曲线或雷达图。这样设计,使得语文教师可以直观地看到自己一学年内在教学研修路上的成长速度、优势领域及提升空间。某教师的成长报告单如图2所示。

基于5C模型的《求美护照》有效激发了语文教师的内在动力,使他们持续体验到追求教学之美的喜悦与满足,进而强化个人专业发展意识,并对未来的职业发展进行合理的规划与定位。在此过程中,学校亦成功探索出一条以“教学求美”为核心目标的校本研修新途径,构建了更加精细化、个性化的研修模式,最终形成了一种目标明确、方法创新、效果显著的校本研修文化。

(浙江省杭州市大关小学教育集团)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