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语 | 警惕“夹生课” 《狼牙山五壮士》是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的一篇红色经典课文。听很多教师上这节课,发现他们都会套用这样的模式:课始梳理、概括故事,接着师生交流并提炼小标题,然后循着故事主线,逐步研读描写五壮士动作、神情和语
本期话题 | 打造区域研修“向心圈”助力小学语文校本教研困境突破的实践探索 校本教研校本教研是推动学校发展,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提升的重要引擎。学校作为落实课程改革的基层单位,肩负着加强校本教研体系建设、提高校本教研品质的重任。为厘清校本教研“研究什么”“怎么研究”“研
本期话题 | 以研修手册为抓手,推动语文教师专业发展 【摘    要】为提升语文教师专业水平,学校语文组围绕“教学求美”这一核心目标,以《求美护照》为研修载体,基于21世纪核心素养5C模型,从“文化理解与传承、审辩思维、创新、沟通和合作”
本期话题 | 建设高效学习共同体 探索校本教研新模式 【摘    要】为解决校本教研中存在的研习单点化、研磨单程化、研思单一化等问题,学校语文教研组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构建“成长经历圈”,让语文教师围绕共同愿景自主组成学习共同体,以此改
本期话题 | 从夯实基础到项目开发 【摘    要】为推动语文教师专业成长,提升教学质量,学校通过“夯基式教研”“养成式教研”和“项目式教研”,开展系统化的校本教研实践。“夯基式教研”帮助教师全面掌握教学内容和优化教学设
本期话题 | 依托信息技术 走向智慧教研 【摘    要】在智能时代,学校积极推进信息技术在教研活动中的应用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针对当前备课缺深度、展课缺效度、磨课缺精度等现实问题,学校可借助多样的信息技术,以备课机制、展课
本期话题 | 以问设研 以课深研 以评促研 【摘    要】高质量教研能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提高教研质量,引入“逆向设计”理念,从关键问题出发,以问设研,明确教研目标和结果;立足教师真实需求,以课深研,做到“有项目”“有结构
备课之窗 | 统整单元内容,让识字教学有趣、有序、有效 【教材解读】2024年秋季新投入使用的统编材料(以下简称“新修订教材”)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是一个识字单元,以“有趣的汉字”为主题,编排了《对韵歌》《日月明》《小书包》《升国旗》4篇课文和语文园地六。和
课堂新探 | 在理趣结合中优化拼音教学 【摘    要】汉语拼音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立足统编教材的编排特点和学情,教师尝试构建理趣结合的拼音课堂,将拼音规则等知识融入趣味的学习活动,通过“以趣激情,保障学生持续学习”“
课堂新探 | 借联结策略解锁思维 【摘    要】统编教材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以“思维方法”为主题。教学中,应结合第一学段重点关注的字词读写、文本朗读等,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将故事中的不同角色、事件的不同发展阶段,以及文本内
课堂新探 | 具身视域下第二学段习作教学路径设计 【摘    要】习作是小学生“表达与交流”能力的重要体现。然而,当下小学生害怕习作、不会习作等现象仍旧比较普遍。为解决这一问题,引入具身认知理论。它强调认知过程中身体各感官的参与以及与
课堂新探 | 指向真实问题解决的小学语文跨学科主题学习 【摘    要】以真实问题为依托的语文跨学科主题学习,能激发学生的内驱力,引导其在多元的语文实践活动中,习得语文能力。以五年级跨学科主题学习“寻印长江”为例,可通过“自主规划学习任务,
评价研究 | 单元统整视域下习作评价指标的动态建构 【摘    要】为改变传统习作教学忽视课文的示范作用和评价指标的纠偏作用的现象,教师可根据统编教材读写联动的特性,以生为本,探索出单元习作评价指标的动态建构过程:关联教材,在梳理内容中
教师发展 | 问题导向的教研策划与实施 【摘    要】教研应回归教学一线,以教学关键问题为导向,以研究的视角分析问题,并且指导教师运用科学的理念解决问题。为此,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围绕问题导向,致力于探索“解题教研”:搭建有
教海拾贝 | 例谈学习任务群视角下的古诗教学样态 【摘    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内容主要以学习任务群组织与呈现。从学习任务群的视角对统编教材加以观照,能够帮助学生树立一体化的学习观念,形成结构化的学习路径。以统编教材中的古诗为例,可
教海拾贝 | 梳理课文: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抓手 【摘    要】统编教材中的课文都是经典文本。然而,很多教师“把课文当经典”的意识不强,仅将其当作普通文本来教,导致教学效果不佳。对此,有必要学会梳理课文,从词汇运用、选材组材、写作手
教海拾贝 | 单元整组视域下普通单元的习作教学策略 【摘    要】单元整组视域下,普通单元的习作教学应关注阅读与习作之间的关系,围绕单元习作目标,统整单元材料,促进读写共生。具体可从“统整观照,建立单元整组认知”“统筹安排,实施单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