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研究

作者: 郭春艳

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研究0

摘 要:现代化教育的发展改变了传统教育理念,在初中数学课堂中,数学教师便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进行提问,针对性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以有效提升课堂品质,引导学生深入探究知识内容,促进学生数学学习。文章以初中数学教学为中心,对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进行探究。

关键词:初中数学;有效提问;问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5)01-0095-03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中明确提出:“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当具备的基本素养。数学教育承载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施素质教育的功能。”在初中数学课堂中,数学教师应当以新课标的要求为核心,灵活采取现代化教育手段,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探究。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推动立德树人落实,优化初中数学课堂环境。

一、 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概念及优势

(一)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概念

有效提问本质属于问题教学策略,在初中数学课堂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学习需求设计数学问题,然后通过数学问题引导学生,让学生以问题为线索,探究数学知识。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能够快速掌握课堂知识内容,对数学核心内容进行深入挖掘,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有着很好的帮助。在初中数学课堂中,数学教师需要灵活利用有效提问的方式,根据学生情况设计问题,让学生围绕问题探究学习,从而全面掌握数学知识。

(二)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优势

1. 启发性

启发性是初中数学课堂中运用问题教学策略的优势之一。在运用有效提问时,教师需要深入了解学生的数学思维,然后借助问题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在问题的启发下深入分析数学知识,以有效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

2. 探究性

自主探究能力是学生应当具备的基础学习能力,然而受限于传统教育手段的限制,部分学生无法主动对数学知识进行探究学习,会给学生的数学学习带来严重阻碍。利用问题教学的探究性优势便能够改变上述情况,初中数学教师可以借助问题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围绕数学问题进行探究,灵活运用数学知识,充分发挥问题教学的优势,在实现有效提问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数学探究能力。

3. 自主性

学生需要具备自主学习能力,然而受限于传统教育手段的限制,部分学生在数学课堂中过度依赖教师,无法主动对数学知识进行探究学习。利用有效提问的优势能够避免这种情况出现,教师可以借助有效提问对学生进行引导与启发,组织学生对数学知识探究学习,自主完成数学知识的分析,以有效改变学生的数学学习态度,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知识夯实基础。

二、 初中数学课堂问题教学的应用方向

(一)以学生为主导

要充分发挥问题教学的优势,提升数学课堂的品质,那么就需要在初中数学课堂中明确以学生为主导的教育方向。在初中数学课堂中,数学教师需要尊重学生的想法和需求,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调整数学教学,让学生在问题引导下深入掌握数学知识,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

(二)以课标为背景

新课标明确了初中数学教学培养方向,教师应当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需要运用以数学核心素养为方向,从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模型观念、直观想象、数学运算、数据分析的角度对学生设计数学问题。这样教师便能够以新课标为背景,全面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三)以问题为线索

在运用问题教学策略的时候,教师应当避免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而是以问题为线索,不断为学生提供引导,鼓励学生自由探究数学知识。这样才能明确问题教学的运用方向,促进学生数学学习,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助力。

三、 初中数学课堂面临的问题

对学生进行有效提问可以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然而在实际的落实过程中,由于多方面原因,数学教师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数学学习。

(一)缺乏探究兴趣

兴趣是保障学生数学学习积极性的核心,可是并不是所有学生对数学学习都有兴趣,在实际的初中数学课堂中,部分学生的学习态度较为消极,甚至排斥数学学习。在面对这部分学生的时候,教师很难有效发挥问题教学的优势,盲目设计问题反而会影响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探究与学习,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极为不利。

(二)无法独立解题

要充分发挥问题教学的优势,对学生进行有效提问,那么就需要学生可以独立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然而部分学生无法独立解决数学问题,缺乏应对数学问题的策略,影响学生的数学学习体验,对学生数学学习不利。

四、 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运用策略

初中数学课堂在构建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但这些问题并非无法解决。教师可以深入了解学生状况,然后根据学生的情况对数学课堂进行调整,以有效解决问题,实现初中数学教学的优化。

(一)游戏融入,激发兴趣

兴趣是保障学生积极学习态度的关键,可在班级中,总有少部分学生缺乏学习兴趣,课堂表现消极。这不仅会影响学生自身数学学习,还会降低课堂学习氛围,阻碍学生数学学习。对此,数学教师便可以设计游戏引导,采用游戏教学的方式提升课堂兴趣,让学生在游戏提问中积极主动回答问题,从而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为学生数学学习夯实基础。

游戏教学是一种借助游戏展开教学的策略。在运用游戏教学的时候,教师将教学内容与游戏结合在一起,学生只需要参与游戏,便能够从游戏中掌握其中知识,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游戏兴趣。例如,在学习北师大版《数学》(以下均为该版本教材内容)八年级上册“二元一次方程组”时,教师便可以通过问题设计游戏,然后总结学生在游戏之中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并针对性为学生提供教育内容。具体游戏规则如下:

教师可以由简至难为学生整理一组二元一次方程习题,提供给学生,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习题。在学生完成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将完成速度快、效率高的学生评为优胜,并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奖励。

上述方式,能够提升课堂的趣味性,让学生在游戏中进行互动与竞争,灵活完成学习任务。在游戏结束后,数学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游戏表现分析学生对二元一次方程的掌握情况,从而更好地把控教学节奏。这不仅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发挥问题教学的优势,以问题呈现数学知识,促进学生学习,优化初中数学课堂效果。

(二)小组合作,积累经验

部分初中学生存在无法独立解决数学问题的状况,这部分学生过度依赖教师,难以主动对数学问题进行深度分析,长此以往,不利于自身的学习及成长。对此,初中数学教师便可以充分利用小组教学,借助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可以共同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帮助学生积累经验,为学生独立解决数学问题提供助力。

小组合作是一种以团队为核心的教育手段,在使用的时候,学生需要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对知识内容进行探究与学习,可以避免学生个人能力的不足,让学生融入整体之后完成问题分析。例如,在学习七年级下册“生活中的轴对称”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师便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策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探究学习。具体小组分配如下:

教师可以将3~4名学生分成一个小组,每个学生小组内需要同时有探究能力较强的学生和探究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需要指定其中一名学生担任小组长。

完成小组分配之后,数学教师便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究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了解不同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分析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小组成员会互相帮助、取长补短,一起解决问题,有效培养学生的探究经验。在学生逐步积累经验之后,数学教师便可以围绕小组设计相应的数学问题,如轴对称图形的特点、轴对称图形在生活中的应用等。这些问题能够进一步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深入了解轴对称图形,能够充分发挥有效提问的优势,促使学生深入学习,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三)微课引导,夯实基础

在初中阶段,部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不够深入,缺乏良好的数学学习基础,在教师的提问过程中难以对问题进行正确分析,长此以往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极为不利。对此,数学教师可以利用微课视频对学生进行启发,借助微课帮助学生梳理课堂知识点,夯实学生数学基础,为学生解决问题提供帮助。

微课是一种以短视频为载体的教育手段。在使用微课教学时,教师需要提炼课堂中的知识点,然后将知识点的讲解过程制作成5分钟左右的视频,让学生通过观看短视频的方式便能够快速掌握其中的知识内容。例如,在学习八年级下册“平行四边形”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微课视频,对课本内的知识内容进行讲解,然后配合问题分配给学生,具体制作形式如下表所示。

知识点微课方向数学问题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快速讲解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帮助学生快速记忆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基础知识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吗

平行四边形的判断讲解平行四边形的判断方式和判定定理为学生提供图形,要求学生判断平行四边形

以上便是微课设计的两个方向,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根据课本中的知识内容灵活设计微课与问题。这样学生便能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参考微课内容,逐步夯实基础,熟悉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促进数学学习。

(四)单元主题,线性提问

初中数学问题在设计的过程中存在过于混乱的状况。这会导致课堂内容缺乏明确主题,学生面临的问题不成体系,最终影响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与判断。对此,教师便可以采取大单元教学策略,围绕大单元主题开展专项教学,实现线性提问,对学生进行引导与探究,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大单元教学是一种以合作探究为核心的教育手段。在使用大单元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拟定大单元主题,然后从单元整体角度引导学生探究学习,能够有效提升课堂教学的系统性。例如,在学习七年级上册“数据的收集与整理”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师便可以以“数据”为大单元主题,然后围绕这一主题设计不同的问题,如下表所示。

问题目的

收集同学的身高、体重、肺活量等信息初步掌握“数据”的内涵与意义

通过不同方式,如调查问卷、抽样等数据掌握高效的数据收集方式及其特点

借助不同的统计图表达数据了解数据表示的方法,高效呈现数据

以上便能围绕大单元,逐步加深学生对数据的认识。这样的问题设计可以提升课堂效率,带领学生系统性学习并掌握数据相关的知识,对学生数学学习有着很好的帮助。

五、 结论

综上所述,有效提问可以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识与理解,启发学生的探究思维。因此,在初中数学课堂中,数学教师应当充分发挥有效提问的优势,借助微课、小组合作、大单元教学等策略调整提问方式,优化课堂环境,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利.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策略解析[J].试题与研究,2024(26):67-69.

[2]陈斌.问出精彩:浅析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策略[J].数学之友,2024(3):31-34.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