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历史概念教学探究

作者: 苏容

摘 要:核心素养的培养是高中教育的重要目标。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历史概念教学与之紧密相关。历史概念是构建历史知识体系的基石,对学生理解历史进程、分析历史事件等有着关键意义。从核心素养培养角度看,高中历史概念教学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时空观念,让学生在特定的历史时空下理解概念内涵;有助于培养学生史料实证能力,通过对历史概念相关史料的探究深化认识;还能增强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准确把握概念所反映的历史现象本质;有助于形成正确的家国情怀价值观,从历史概念中汲取智慧与力量。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历史;历史概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5)01-0153-03

高中历史教学承载着多重使命,在教育不断发展的当下,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为教学的关键导向。历史概念教学是高中历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历史概念教学能够为学生打开历史知识的大门,帮助他们深入理解历史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在核心素养培养的视域下,探究高中历史概念教学,是提高历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 核心素养与高中历史概念教学的关联

(一)核心素养的内涵与高中历史教学要求

核心素养是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核心素养有着深刻的内涵体现。从唯物史观角度看,要求学生能够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认识历史发展规律,理解历史发展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例如,认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表现。在时空观念方面,学生要能够将历史事件、人物等置于特定的时空框架下进行理解和分析,明确历史的纵向发展脉络和横向联系。例如,在学习中国古代史时,要清楚不同朝代在时间轴上的先后顺序以及同一时期与世界其他地区的关联。

(二)历史概念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地位

历史概念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首先,历史概念是构建历史知识体系的基石。高中历史知识体系庞大而复杂,众多的历史事件、人物、制度等都是通过历史概念来进行概括和表述的。例如“封建制度”这一概念,它涵盖了从政治、经济到文化等多方面的内涵,是理解中世纪欧洲或者中国古代社会结构的关键。其次,历史概念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对历史概念的剖析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归纳、演绎、比较等思维方法。比如,在学习“工业革命”概念时,通过比较英国工业革命与其他国家工业革命的异同,学生的比较思维得到锻炼。最后,历史概念教学是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准确理解历史概念是时空观念形成的基础,只有明确了历史概念所涉及的时间和空间范围,才能更好地构建时空框架。

二、 高中历史概念教学对核心素养培养的价值

(一)历史概念教学对时空观念培养的价值

历史概念教学对时空观念的培养具有多方面的重要价值。每一个历史概念都有其特定的时空定位。例如“古希腊城邦”这一概念,从空间上看,它限定在希腊半岛及其周边岛屿的特定区域;从时间上看,主要存在于公元前8—6世纪到公元前2世纪。通过对这一概念的教学,学生能够明确古希腊城邦在历史长河中的位置和范围,从而构建起基本的时空框架。历史概念中的时间和空间要素相互交织。以“新航路开辟”概念为例,15—17世纪这一时间段内,欧洲航海家从不同的地点出发,探索新的航路,连接起了欧洲、亚洲、非洲和美洲。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对这一概念的深入学习,理解这一时期世界地理空间的拓展与时间进程的同步性。而且,历史概念教学能够让学生学会在时空框架内分析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比如,在学习“冷战”概念时,学生可以从20世纪40年代末到90年代初这一特定的时间跨度,以及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在全球的分布这一空间布局出发,分析冷战产生的原因、发展过程和最终结束的因素,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时空观念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二)历史概念教学对史料实证能力培养的价值

历史概念教学是培养学生史料实证能力的有效载体。历史概念的形成往往依赖于大量的史料支撑。例如在构建“文艺复兴”这一历史概念时,教师会引导学生接触大量的文学作品、艺术作品、历史文献等史料。这些史料是对当时社会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反映。学生通过对这些史料的搜集、整理和分析,逐渐明确文艺复兴的内涵,如人文主义思想的兴起、对古典文化的复兴等。在历史概念教学中,学生需要对史料进行辨析。以“辛亥革命”概念为例,对辛亥革命的性质、意义等方面的理解,不同的史料可能会有不同的观点。学生要学会判断史料的来源、作者的立场等因素,从而筛选出可靠的史料。

(三)历史概念教学对历史解释能力培养的价值

历史概念教学在培养学生历史解释能力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价值。历史概念本身就是一种历史解释的结果。例如“启蒙运动”这一概念,是对17—18世纪欧洲思想解放运动的概括性解释。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这一概念,就是在培养学生对这一时期思想变革的解释能力。历史概念的内涵丰富,需要学生进行多维度的解释。以“工业革命”概念为例,学生不仅要解释工业革命发生的原因,如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海外市场的开拓等,还要解释工业革命带来的影响,包括经济结构的改变、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化以及对世界格局的影响等。而且,历史概念教学能够让学生学会比较不同的历史解释。

(四)历史概念教学对家国情怀培养的价值

历史概念教学对家国情怀的培养具有深远意义。许多历史概念都与国家、民族的发展息息相关。例如“中华民族”这一概念,它蕴含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承、共同的民族心理和民族认同。通过对这一概念的教学,学生能够深刻感受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增强民族自豪感。历史概念中的民族英雄、重大历史事件等元素能够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以“岳飞抗金”概念为例,岳飞的英勇事迹和爱国精神能够唤起学生对国家的热爱和对英雄的崇敬。同时,历史概念教学能够让学生从历史的角度理解国家的发展历程和面临的挑战。在学习“近代中国的民族危机与救亡图存”概念时,学生可以了解近代中国遭受列强侵略的屈辱历史,以及中国人民为了挽救民族危亡所进行的艰苦卓绝的斗争,从而激发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历史概念教学策略

(一)教学目标的重新定位

在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历史概念教学中,教学目标需要重新定位。要将核心素养的培养明确纳入教学目标。不再仅仅局限于让学生记忆历史知识,而是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例如,在教授“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时,教学目标不仅要让学生了解各个朝代的政治制度的具体内容,还要让学生运用唯物史观分析这些制度产生的根源和发展的规律。通过时空观念理解不同朝代制度的演变顺序和相互影响,利用史料实证探究制度背后的史实依据;通过历史解释对这些制度进行客观评价,并且从家国情怀角度体会古代政治制度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

(二)教学内容的优化选择

教学内容的优化选择是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历史概念教学的关键环节。一方面,要精选具有代表性的历史概念。高中历史教材中的历史概念众多,要选择那些能够体现核心素养培养要求的概念。例如,在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时,可以选择“古代丝绸之路”这一概念。它涉及从中国到中亚、西亚乃至欧洲的广阔空间,以及从汉代到唐代等不同的历史时期。通过对这一概念的深入学习,学生能够很好地构建起时空框架。在培养史料实证能力方面,可以选择“戊戌变法”这一概念,因为关于戊戌变法有大量的史料可供学生搜集、分析,如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著作,当时的官方文件等。另一方面,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将相关的历史概念进行系统整合,形成知识网络。比如,将“君主专制”“民主共和”“社会主义制度”等概念进行整合,让学生理解不同政治制度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演变关系,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

(三)教学方法的创新运用

在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历史概念教学中,教学方法的创新运用至关重要。首先,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法。创设与历史概念相关的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例如,在教授“美国独立战争”这一概念时,可以创设美国殖民地人民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情境,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如殖民地居民、英国士兵等。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美国独立战争的原因、过程和意义,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其次,运用问题驱动教学法。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对历史概念进行深入探究。比如在学习“文艺复兴”概念时,教师可以提出诸如“文艺复兴为什么会在意大利兴起?”“文艺复兴对欧洲社会产生了哪些深远影响?”等问题,促使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思考分析等方式来回答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能力。

四、 高中历史概念教学在核心素养培养下的发展方向

(一)与现代教育技术的深度融合

高中历史概念教学在核心素养培养下与现代教育技术的深度融合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现代教育技术为历史概念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例如,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可以为学生创造身临其境的历史场景。在学习“古代埃及金字塔”这一历史概念时,学生可以通过虚拟现实技术仿佛置身于金字塔建造的现场,直观地感受金字塔的宏伟和建造的艰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能力。多媒体教学软件能够整合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元素。在教授“第二次世界大战”概念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展示战争中的重要战役视频、士兵的口述记录等,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战争的全貌,提高史料实证能力。

(二)跨学科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在核心素养培养下,高中历史概念教学的跨学科教学探索与实践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有着广泛的联系,跨学科教学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加深对历史概念的理解。例如,历史与地理学科的结合。在学习“古代文明的起源”这一历史概念时,地理环境对文明起源有着重要的影响。学生可以从地理学科的角度分析不同地区的地形、气候等因素对古代文明产生的作用,如尼罗河的泛滥对古埃及文明的影响,从而更好地理解古代文明起源的多样性。历史与政治学科的结合也非常紧密。在探讨“近代西方民主制度”这一历史概念时,学生可以借助政治学科的理论知识,如三权分立学说等,解释西方民主制度的结构和运行机制,提高历史解释能力。

五、 结论

在核心素养培养的大背景下,高中历史概念教学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和重要的意义。通过深入探究两者的关系,明确历史概念教学对核心素养各方面的价值,实施有效的教学策略以及探索未来的发展方向,能够让高中历史概念教学不断发展进步,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成长和教育的目标。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效果,更能让学生在历史学习中全面提升自身的核心素养,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闫海冰.新课改背景下普通高中历史教学核心素养的培育[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9):280.

[2]杨娟.基于高中历史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以人民教育版《新航路的开辟》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20(30):213-216.

[3]方立平.谈如何深化新课改、提升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J].才智,2020(17):127.

[4]余祯银.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主题式”教学优化策略研究[J].科教导刊(上旬刊),2020(6):136-137.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