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语文大单元与学习任务群的深度融合探究
作者: 裘雅萍摘 要:在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语文教学面临新的挑战与机遇。文章基于小学语文大单元与学习任务群的深度融合,深入剖析了核心素养、大单元和学习任务群各自的内涵;阐明了融合的必要性;提出了涵盖目标设定、内容规划、方法运用、评价实施等多方面的融合策略,以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学习任务群;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5)02-0059-03
教育改革深化背景下,小学语文课程肩负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重任。大单元教学与学习任务群理念应运而生且深度融合,为小学语文教学开拓了新思路,这有利于落实核心素养培养要求,提升教学质量与效率。
一、 核心素养、大单元教学与学习任务群的内涵
(一)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段受教育时形成的、满足个人终身与社会发展需求的品格和能力。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等相互关联渗透的维度,旨在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基。
(二)大单元教学
大单元教学是以单元为基本单位整合优化教学内容的方式,突破单篇教学限制,将单元内多种内容视为整体,通过整体设计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在广阔情境中理解运用知识,培养综合能力。
(三)学习任务群
学习任务群是基于语文学习任务整合情境、内容、方法和资源的课程组织形式,在小学语文中有基础型、发展型、拓展型等类别,以任务驱动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二、 大单元教学与学习任务群融合的必要性
(一)落实核心素养培养的需要
核心素养培养需落实于教学实践中。大单元教学为学习任务群提供了载体,学习任务群为大单元教学开辟实施途径,二者融合能将核心素养培养目标融入教学各环节,使学生在多样学习活动中全面提升核心素养。
(二)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
当前小学语文课改突出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大单元教学与学习任务群的融合契合此趋势,可突破学科壁垒、整合多种资源,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学习语文,提高语文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合作能力。
(三)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的需求
传统小学语文教学碎片化、孤立化。大单元教学与学习任务群融合能系统梳理和优化教学内容,避免重复教学,提升教学资源利用效率,且任务驱动式教学可激发学生兴趣与主动性,提高教学质量。
三、 小学语文大单元与学习任务群融合教学的现状
(一)教师观念与能力的不足
部分教师未能深入理解核心素养、大单元教学和学习任务群,缺乏融合教学意识与能力。在教学设计和实施时,他们依旧遵循传统教学模式,很难把新的理念转变为有效的教学行为。
(二)教学资源整合的困难
大单元教学和学习任务群的融合要求对多种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像教材、课外读物、多媒体资源都涵盖在内。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比如资源获取的途径比较少,而且资源筛选与整合的难度较大,这些情况对融合教学的有效推进产生了不良影响。
(三)评价体系的不完善
当前,有的小学语文评价体系仍以考试成绩为核心,这种方式难以对学生基于大单元与学习任务群融合教学的学习成果进行全面评估。由于缺乏契合融合教学特点的评价指标和方法,无法精确呈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状况,这对教学的改进与优化是不利的。
四、 核心素养视域下大单元与学习任务群融合教学的策略
(一)融合教学目标的设计
1. 依据核心素养确定目标维度
语言维度目标:以提升学生语言表达的准确性、流畅性和丰富性为核心。例如,在描写类单元,要求学生不仅能生动描绘事物的外观,还能运用多种修辞手法传达情感,像在学习描写春天景色的内容时,让学生创作一段融合多种感官描写的短文,展现春天的生机。
思维维度目标:注重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例如,在故事类单元,引导学生对故事中的人物行为和情节发展提出质疑、设想不同结局,像学习《司马光》时,让学生思考除了砸缸,还有什么办法能救出掉进缸里的小朋友。
审美维度目标:使学生能够感知语文之美。在诗词单元,目标是让学生领会诗词的韵律美、意境美,通过配乐朗诵、绘画描绘诗词意境等方式,让学生体会“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美。
文化维度目标:加深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和多元文化的理解。在传统节日单元,要求学生了解节日背后的历史渊源、习俗意义,同时对比不同地区庆祝同一节日的差异,增强文化认同感。
2. 体现任务群的层次性和关联性
基础型任务群目标:以字词积累和简单运用为起点。例如,在识字单元,设置任务让学生准确认读、书写生字,并能用生字组词、造句,为后续学习打基础。
发展型任务群目标:培养文本理解与分析能力。例如,在阅读理解单元,先让学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再分析人物形象、理解主题思想,逐步提升理解层次。
拓展型任务群目标:鼓励知识拓展和实践创新。例如,在神话故事单元,让学生收集不同文化中的相似神话,对比异同,然后改编或创作神话故事,将所学知识与创新能力培养相结合。
(二)融合教学内容的整合
1. 跨教材内容整合
主题关联整合:依据主题线索整合不同册教材内容。比如,以“成长”为主题,将不同年级教材中关于儿童成长经历、心理变化的课文集中起来,如《童年的水墨画》《小英雄雨来》等,让学生全面感受成长主题下不同的文学呈现。
体裁关联整合:针对某种体裁进行跨册整合。如将童话体裁的课文整合,从简单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到更复杂的《宝葫芦的秘密》,使学生系统了解童话的特点和发展变化,提升对该体裁的鉴赏能力。
2. 教材与课外资源整合
引入数字化资源:利用在线语文学习平台,如“一起作业”中的动画讲解、趣味互动游戏等资源,辅助教材内容学习。比如,在学习拼音时,通过平台上的拼音儿歌动画,让学生更轻松地掌握发音和拼写。
融合生活资源:将生活中的语文元素引入教学。在写作教学中,组织学生观察学校或社区的环境,记录所见所闻所感,把生活场景转化为写作素材,使作文更具真实感和生活气息。
(三)融合教学方法的创新
1. 情境教学法
角色扮演情境:在《将相和》等历史故事教学中,让学生扮演蔺相如、廉颇等角色,通过模拟将相和解等场景,深入理解人物性格和故事内涵,同时锻炼口语表达能力。
实地体验情境:对写景类课文,如《桂林山水》,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组织学生实地观察山水风光,在真实情境中感受课文所描绘的美景,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 合作学习法
项目式合作学习:在综合性学习单元,如“遨游汉字王国”,以小组为单位开展项目式学习。每个小组负责一个子项目,如汉字演变历史研究、趣味汉字游戏设计等,最后以展示会的形式呈现成果,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资料收集与分析、创新设计等多种能力。
跨学科合作学习:结合美术、音乐学科开展语文教学。在学习古诗《绝句》时,小组合作进行古诗配画、配乐朗诵等活动,将语文与艺术学科融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四)融合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
1. 评价主体多元化
一方面,教师可以邀请家长参与部分评价活动,形成家校共育的评价模式。另一方面,可以重视社区评价元素引入。对一些与社会实践相关的语文学习内容,如社区宣传语创作,可引入社区工作人员或居民的评价,从实际应用效果的角度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2. 过程性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
为每个学生建立学习过程档案,记录课堂表现、小组合作参与度、作业完成情况等过程性信息。同时,将阶段性测试、作品创作成果等结果性评价内容纳入档案,综合评估学生的学习发展情况。
五、 核心素养视域下大单元与学习任务群融合教学的实践案例
(一)案例背景
以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民间故事”单元为例,该单元包括《猎人海力布》《牛郎织女(一)》《牛郎织女(二)》等课文。传统教学往往是逐篇讲解课文,学生对民间故事的理解和体验较为有限。为了更好地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采用大单元与学习任务群融合的教学方式。
(二)教学目标设计
1. 语言建构与运用
学生要能够掌握民间故事口语化、简洁生动等语言特点,进而运用这些特点讲述民间故事,以及进行创作。
2. 思维发展与提升
分析民间故事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以此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想象力。
3. 审美鉴赏与创造
使学生感受到民间故事奇幻情节、鲜明人物形象等独特魅力,并且能够对民间故事进行简单改编和表演,从而提升审美能力。
4. 文化传承与理解
让学生了解民间故事蕴含的传统文化内涵,如价值观、道德观念等,进而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三)教学内容整合
1. 教材内容整合
将本单元的课文作为主要教学内容,同时拓展阅读《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哭长城》等经典民间故事,让学生在比较中理解民间故事的共性和个性。
2. 课外资源整合
引入与民间故事相关的动画视频、音频资料,如《哪吒闹海》动画片段,以及《中国民间故事集成》中的部分内容,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
(四)教学方法应用
1. 情境教学
创设“民间故事大会”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完成讲述、表演民间故事等任务。例如,在课堂上布置故事大会的场景,学生扮演讲故事的人、评委等不同的角色。
2. 合作学习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民间故事进行改编和表演。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包括编写剧本、制作道具、排练等环节。
(五)教学评价实施
在“民间故事大会”结束之时,教师、学生自身以及其他小组的同学都要参与到评价当中。教师负责从语言表达是否流畅、故事是否完整等角度进行评价;学生则对自己在小组内的贡献大小和表现好坏进行自我评价;而其他小组的同学主要针对表演的精彩与否和创新性高低来评价。
六、 结论
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大单元与学习任务群深度融合是教学改革的关键。实施相关策略可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但实践中存在教师观念及能力不足、资源整合难、评价体系不完善等问题。教育者还需强化理论和实践探索,完善教学模式,以适应教育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白雪迎.学习任务群理念下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实践研究[J].课堂内外(高中版),2024(39):22-23.
[2]黄智群.任务群理念下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与实践策略[J].教育观察,2024,13(26):62-64.
[3]张丽钦.基于大单元整体教学的小学语文学习任务群的构建策略[J].新课程导学,2024(23):103-106.
[4]王丽雪.学习任务群视域下小学语文“智趣课堂”构建策略[J].亚太教育,2024(16):127-130.
[5]李樱.学习任务群视角下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策略[J].读写算,2024(19):5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