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习共同体的小学英语课堂互动模式要素研究

作者: 刘荣梅

摘 要:文章聚焦于“基于学习共同体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互动模式”,立足当下全球化背景下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地位与传统课堂互动的局限展开探索。在构建环节中,课前经线上平台分享资料、发起讨论与线下小组自查、预演,实现知识预热;课堂采取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游戏竞赛等多元互动策略激发参与热情;课后借项目式作业、校外实践、线上线下展示汇报,延展学习时空。

关键词:学习共同体;小学英语课堂;互动模式;模式要素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5)02-0085-04

在全球化浪潮奔涌的当下,小学英语教学已成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跨文化交流能力人才的基石,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传统小学英语课堂互动深陷单向讲授、参与不均、情境单一等泥沼,难以满足新时代需求。随着教育改革深化,构建学习共同体为破局关键,它能重塑课堂生态,提升教学效能,助力学生全面成长,契合新课改“自主、合作、探究”导向,诸多教育政策文件也予以倡导,学界亦多有探索。文章旨在剖析互动模式要素、创新构建模式并验证实践成效,综合运用文献研究筑牢理论根基,借案例分析、行动研究挖掘实践逻辑,以问卷调查量化反馈,深挖该领域内涵。

一、 学习共同体与小学英语教学理论基础

(一)学习共同体核心概念界定

学习共同体,作为现代教育理念中的核心概念,其内涵丰富且深远。它不仅仅是简单的集合体,而是由一群具有共同愿景、互信互助、资源共享等特征的学习者所构成的紧密社群。在小学英语教学场景中,学习共同体展现出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围绕英语学习目标,形成共同的学习愿景,通过互信互助的学习氛围,实现资源共享,共同进步。这种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课堂的孤立性,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二)相关理论支撑

1. 社会建构主义

社会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在互动与合作中建构起来的。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这一理论为构建英语课堂互动模式提供重要指导。教师需要鼓励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在合作中建构知识,提升英语能力。

2. 合作学习理论

合作学习理论强调分工协作对学业提升的重要作用。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将其分成不同的小组,并分配具体的任务。通过小组合作,学生可以在分工中发挥自己的优势,同时从他人身上学习到新的知识和技能,从而实现共同进步。

3. 二语习得互动假说

二语习得互动假说认为,语言的掌握需要通过输入输出互动来实现;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语言输入材料,如英语歌曲、故事、电影等,并鼓励学生进行语言输出,如口语表达、写作等。通过输入输出互动,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英语,提升语言运用能力。这些理论为构建小学英语课堂互动模式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并指导着教学实践的开展。

二、 基于学习共同体的小学英语课堂互动模式要素分析

(一)成员构成与角色定位

在小学英语课堂的学习共同体中,成员主要包括教师和学生。教师的角色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者,而是转变为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和促进者。他们负责设计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并在必要时提供指导和支持。学生的角色则转变为积极参与者、共建者和知识的探索者。他们通过分工协作,共同完成任务,分享学习成果。

针对不同学习水平和性格的学生,教师需要采取不同的分工协作策略。对学习水平较高的学生,可以鼓励他们承担更多的领导角色,带领小组完成任务;对学习水平较低的学生,可以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让他们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逐渐提升能力。教师也可以多关注学生的性格特点,让外向的学生更多地参与交流和表达,让内向的学生在小组中逐渐找到归属感,激发学习热情。

(二)互动情境创设

为营造积极的互动情境,教师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首先,教室的物理布置需要有利于学生的交流和互动。例如,可以采用小组围坐的方式,让学生更容易形成小组,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讨论。此外,还可以设置英语角等区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英语学习和交流机会。其次,多媒体资源的运用也是创设互动情境的重要手段。教师可以利用动画、歌曲、虚拟对话场景等多媒体资源,为学生创造生动有趣的学习环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互动热情。这些资源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还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语言输入和输出机会。在话题选择上,教师需要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具有趣味性的故事或话题,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讨论这些话题,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英语,同时也可以在互动中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三)互动规则与规范

为确保互动的有序和高效,教师需要制订一系列的语言使用、倾听发言和合作流程等规则与规范。首先,在语言使用方面,教师需要鼓励学生以英语为主进行交流,同时容错鼓励,让学生敢于开口、勇于尝试。其次,在倾听发言方面,教师需要要求学生专注倾听他人的发言,轮流表达自己的观点,以建立良好的倾听和表达习惯。最后,在合作流程方面,教师需要明确小组分工和汇报总结等要求,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并贡献自己的力量。这些规则与规范的制订和执行,将有助于保障互动的有序和高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 小学英语课堂学习共同体互动模式构建

(一)课前预习互动环节

在现代小学英语教学中,构建课堂学习共同体已成为提升教学质量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在课前预习互动环节,教师充分利用线上资源,为学生搭建充满活力的学习平台。以学习“动物”主题为例,教师提前在专门的英语学习App或班级在线学习平台上,上传一系列与新课主题紧密相关的预习资料。其中包括一段生动有趣的英文动画视频,视频中各种动物以生动画面和地道发音呈现,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教师还分享与动物相关的电子绘本和词汇音频,供学生自主选择阅读和学习。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教师在平台上抛出开放性问题:“What animals do you think well meet in the new lesson and why are they special?”这个问题将引发学生的热烈讨论。学生在评论区畅所欲言,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猜测。有的学生认为会学到大象,因为大象是陆地上最大的动物,具有独特的智慧和力量;有的学生则猜测会学到狮子,因为狮子是森林之王,具有威严和勇气。这样的讨论不仅能激活学生的思维,还能为他们接下来的课堂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在线下小组协作环节,教师让学生按照异质分组的原则围坐在一起。每个小组都拿到一份纸质预习导学案,上面清晰罗列单词自查任务。学生运用字典、单词卡片等工具相互检测拼写和认读,熟悉新词汇的读音和词义。同时,针对即将学习的对话场景,小组内成员分角色进行预演。他们模仿语音语调,标注出难以把握的连读、升降调等发音难点。教师在教室巡回指导,对学生的发音进行纠正,并答疑解惑。这样的活动不仅能帮助学生提前感知对话情境,还能聚焦知识重难点,为课堂高效学习蓄势。

例如,在构建小学英语课堂学习共同体的过程中,小组的学生在预演对话时遇到“elephant”这个单词的发音难点。这个单词的音节较长,且包含一些学生平时不常接触的发音组合,因此成为他们学习路上的小障碍。面对这一挑战,小组成员并没有气馁,而是积极寻求教师的帮助。教师耐心地指导他们,通过分解音节、示范发音、模仿练习等方法,逐步帮助他们掌握正确的发音技巧。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还利用课余时间,在小组内反复练习,相互纠正发音,共同进步。当正式课堂到来时,这个小组的学生表现出前所未有的自信和热情。当学到“elephant”这个单词时,他们不仅能够准确地发音,还能够流畅地将其融入对话中,与其他同学进行自然的交流。这样的成功体验不仅让他们感到自豪和满足,更激发了他们继续学习英语的热情和动力。更重要的是,这次成功的经历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力量和自主学习的重要性。他们意识到,在面对学习困难时,只要勇于提问、积极寻求帮助,并坚持不懈地练习,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取得进步。这种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和精神风貌,不仅有助于他们在英语学习上取得更好的成绩,更将对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可以说,这次小小的发音挑战,不仅是一次英语学习的突破,更是一次成长和自信的积累。

(二)课堂教学多元互动策略

在小学英语课堂学习共同体中,课堂教学多元互动策略是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以下将结合具体教学案例,详细阐述小组讨论式互动、角色扮演互动和游戏竞赛互动三种策略的实施。

1. 小组讨论式互动:深度剖析知识内核

在学习一般现在时的特殊用法时,教师首先展示包含易错点的例句:“I often go to school by bike.”随后,教师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分析该句中动词形式的依据。学生纷纷结合自己的生活实例,阐述对一般现在时特殊用法的理解。例如,有学生分享自己每天骑车上学的经历,从而加深对动词形式“go”在一般现在时中用法的认识。在讨论过程中,教师穿梭于各小组之间,适时给予点拨和补充,引导学生梳理和总结语法规则。通过这样的互动,学生将抽象的语法知识转化为具象的生活实例,不仅提升了自主探究和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加深了对语法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 角色扮演互动:情境演绎促口语提升

在英语课堂上,为更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教师巧妙地运用角色扮演互动的教学方法,以“餐厅点餐”这篇课文为例,设计一场别开生面的情境演绎活动。教师可以先根据课文的情节和角色特点,精心编写短剧脚本。但并未止步于此,教师还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为短剧添加新的角色和情节,使剧本更加丰富和有趣。这一环节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还让他们更加深入地理解课文的场景和人物关系。

在准备阶段,学生积极参与,精心挑选和制作道具,如菜单、餐具等,力求还原真实的餐厅环境。同时,他们还仔细揣摩角色的性格特点和语言风格,为演绎做好充分的准备。正式演绎时,学生全程用英语进行对话,从礼貌的问候、清晰的点餐表达到结账时的交流,每个细节都处理得恰到好处。在模拟的真实情境中,他们的口语流利度和准确性得到了极大的锻炼,同时也加深了对课文场景的理解,增强了语言运用的自信心。演绎结束后,其他小组的学生进行互评,共同分析每个小组的优点和改进之处。这种互评机制不仅让学生在欣赏他人的表演中学习到新的表达方式和技巧,还培养了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通过这样的角色扮演互动,学生不仅提升了口语表达能力,还学会了如何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优势,共同完成任务。更重要的是,他们体验到了英语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从而更加热爱这门学科,愿意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这样的教学方法无疑为英语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生机。

3. 游戏竞赛互动:趣味巩固知识要点

在小学英语课堂上,游戏竞赛互动成为一种寓教于乐、巩固知识要点的有效方式。在单词拼写游戏中,教师巧妙地利用图片或释义来激发学生的思考。限时展示的规则更是让课堂充满紧张刺激的氛围。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迅速调动自己的词汇储备,竞相抢答拼写。这种竞赛形式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还促使他们在游戏中巩固所学单词,增强记忆效果。而英语接龙游戏则更加注重词汇量和反应速度的拓展。教师给出起始单词,如“apple”,学生则需要利用这个单词的尾字母来开启下个单词,如“elephant”。这样的游戏过程既紧张又有趣,学生在欢声笑语中不断挑战自己的词汇量,同时也锻炼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这些游戏竞赛互动不仅让学生在课堂上充满了活力和热情,还培养了他们的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能力。在游戏中,学生需要相互合作,共同完成任务,这让他们深刻体会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同时,游戏过程中的思考和判断也能锻炼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通过这些多元互动策略的实施,小学英语课堂学习共同体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还能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挑战自我的平台。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更学会了如何与他人合作、如何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这无疑为他们的未来学习和生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课后拓展互动延伸

在小学英语课堂学习共同体中,课后拓展互动延伸是巩固课堂知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和提升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以下将结合具体教学案例,详细阐述项目式作业驱动自主探索以及线上线下融合展示反馈两种策略的实施。

1. 项目式作业驱动自主探索

教师布置一项以“我的梦想城市”为主题的手抄报任务。各个小组分工明确,有的负责找资料,有的负责设计排版,还有的负责撰写英文介绍。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要运用绘画、书写和语言组织等技能,还需充分发挥团队合作的精神。例如,有小组决定以“环保城市”为主题,他们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了环保城市的特点和建设方法,然后设计了一份精美的手抄报,用英文详细介绍他们的梦想城市。在创作过程中,学生不仅加深了对英语知识的理解,还培养了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项项目式作业是社区英语调查,聚焦生活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调查小区公共设施英文标识的规范情况。学生自行设计问卷,访谈居民,收集、整理数据,并撰写详细的调查报告。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会了如何设计问卷、访谈和整理数据,还深刻体会到了英语在日常生活中的实用价值。例如,有小组在调查中发现,小区内有些公共设施的英文标识存在拼写错误或翻译不准确的问题,他们及时向物业反映,并提供正确的英文标识。这样的实践活动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英语使用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2. 线上线下融合展示反馈

完成手抄报和调查报告后,各个小组利用班级公众号和短视频平台展示自己的作业成果。他们分享创作思路、实践趣事和收获,并接受全校师生的点赞和评论。这样的展示不仅拓宽了学生的交流圈,还激发了他们的创作热情和自信心。回到课堂,各小组轮流汇报项目成果,讲述收获和挑战。教师则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评价,表彰优秀小组和个人,并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和指导。这样的反馈机制不仅能帮助学生反思自己的不足并寻求改进方法,还能实现知识的深度内化和实践能力的进阶。通过这样的线上线下融合展示反馈策略,使得小学英语课堂学习共同体构建了完整、持续的学习互动闭环,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 结论

文章围绕基于学习共同体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互动模式深入剖析、实践与验证,至此已明晰其脉络与价值。通过对传统课堂互动短板的审视,以学习共同体理论为基,精心构建涵盖课前、课中、课后的连贯互动模式,打破旧有教学壁垒。从理论充实到实践落地,充分证实这种互动模式契合小学英语教学本质,对革新教学路径、释放课堂活力、培育学生综合素养卓有成效,为同行教学提供切实可行的范式。

参考文献:

[1]朱剑锋.基于学习共同体构建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中学生英语,2023(40):143-144.

[2]陆维维.小学英语课堂学习共同体的构建[J].小学生(上旬刊),2023(6):10-12.

[3]徐静.生态学视角下小学英语学习共同体的构建[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23(6):59-61.

[4]丁东.围绕“学习共同体”搭建小学英语活力课堂[J].中学生英语,2022(10):117-118.

[5]薛小婷.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学习共同体中的需要用研究[J].学苑教育,2021(17):45-46.

[6]许素萍.构建英语学习共同体,培育小学阶段弱势群体学习力[J].英语教师,2021,21(6):175-177.

[7]李泳锋.“I-SEED”英语课堂学习共同体的构建[J].英语画刊(高级版),2020(7):29-30.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