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传统文化科学开展小学英语教学工作的思考

作者: 牟秀听

摘 要:在新时期,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小学英语学科教学目标更趋综合性,这就要求各任课教师积极进行教学革新,科学引入系列新元素,改善教学实践,提高各环节教学效果。其中,传统文化元素在众多实践中展现出了很大的价值与辅助教学作用。由此,平时针对小学生开展英语课堂教学工作的时候,教师有必要选择合适时机,以恰当形式融合传统文化,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英语;传统文化;高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4)01-0119-04

文化是一个国家与民族生存发展的土壤,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人们在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时候通常要看其软实力水平如何,这就体现了传统文化教育工作的重要性。但从实际情况看,传统文化在教育领域的传播现状有所不足,很多教师对其与专业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认知不足,很少在平时教学活动中融合传统文化元素。即使有教师加强了相关整合工作,但是因为采取的手段欠缺科学性,也无法取得预想的效果。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小学英语学科教学目标与要求进一步提高,各任课教师不仅需要尽力传授给学生丰富的英语专业知识与技能,还需培养学生多方面品质与素养,促进学生综合发展进步。综上所述,以小学阶段学生为对象进行教学活动的时候,任课教师就需充分认识融合传统文化元素的必要性,并积极改善具体整合两者的方法,在更加顺利地完成基础专业任务的同时,促进学生综合能力与素养显著提升。

一、 小学英语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的意义

由大量教育教学实践可知,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各专业教学逐渐成了一种趋势,各任课教师要加强整合教学工作,完成当下教学任务的同时,更加顺利地实现理想教学目标。具体在小学英语学科实际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的意义体现在:借助传统文化元素,教师可以为实际教学增添趣味,使学生自然而然感受到学习的快乐,进而更加积极地投入学习活动,持续丰富知识与技能积累;融合传统文化进行英语学科教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与理解,进而有效提升学生各项品质与素养,如强化爱国主义思想等;加强传授传统文化,教师可以逐步培养学生文化自信,使他们在国际交流中勇于表达,达到沟通目的;在丰富的传统文化的引导下,学生将进一步拓展学习思路,增强思维灵活性,进而高效理解吸收英语知识,在迅速夯实英语基础的同时,增强英语综合能力与素养;利用传统文化资源,教师可以营造出积极轻松的教学环境,给予学生有益影响,优化学生英语学习实践,促使学生顺利实现课堂教学目标,等等。针对小学阶段学生开展英语教学工作的时候,每个教师都需要对上述内容有一个清楚的认知,进而根据具体教学内容适时引入传统文化元素,并充分发挥其价值与作用,提高教学效果,推动学生整体综合能力与素养的大幅提升。

二、 小学英语教学中融合传统文化现状

为了进一步优化实际教学效果,小学阶段各英语教师加强了融合传统文化元素,并基于科学探究最大限度挖掘其价值与作用。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相关工作中由于种种因素影响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其中包括:有的教师自身传统文化知识比较欠缺,所以在平时教学中无法根据具体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传统文化内容,所以很难提高教学效果,进而影响课堂教学任务的顺利达成;在平时英语教学过程中融合传统文化元素是必要的,很多教师对此有了清楚认知,并付诸了实践,但是他们对整体教学计划把握不够,有些时候并不能选择合适的融合时机,无法科学把控融合传统文化的频率,所以无法真正发挥其辅助教学作用,甚至可能造成负面影响,降低教学效率;有的教师融合传统文化元素进行英语教学的时候,并没有基于学生实际学情选择具体方式,而过于依赖自己的经验与习惯,无法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与条件,无法真正发挥其作用提高专业教学效果,等等。对以上所述,每个小学英语教师都需有一个清楚的了解,并基于自我反思持续改进融合传统文化手段,尽力营造优质教学环境,有效推动学生英语综合能力与素养大幅提升。

三、 融合传统文化的小学英语教学策略

(一)借助传统文化故事导入新课

在实际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导入环节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对整节课教学计划的施行都有着很大的影响。教师如果能够在导入环节聚焦学生注意力,奠定良好环境与条件基础,之后就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顺利完成既定教学任务,否则不仅无法实现优质教学,还会阻碍基本教学目标的达成。从实践经验可知,传统文化故事对小学阶段学生有着很大的吸引力,如果能够充分加以利用,教师则可以顺利优化教学实践,提高教学效果。由此,实际针对小学阶段学生开展英语教学工作时,教师就可以借助传统文化故事导入新课,奠定优质课堂教学基础。

(二)运用传统文化元素辅助基础教学

在平时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按照计划完成基础教学任务,教授给学生尽可能多的英语知识与能力,并在此基础上推动学生英语综合能力大幅提升。在此过程中,采用科学教学手段的应用是必要的,教师需要加强对教学探究与革新。但是从传统教学工作看,一些教师所采取的教学指导措施明显缺乏一定的科学性与适用性,在很大程度上阻碍学生能力发展。随着教育教学改革发展,传统文化元素的价值与作用逐渐显现,并在很多教学活动中得到了验证。在实际小学英语教学活动中,教师有必要科学融合传统文化元素,以辅助基础教学,提高教学效果,保质保量完成教学任务。

例如,平时引导学生学习《Spring Festival》这一单元英语知识的时候,为了顺利完成基础教学计划,帮助学生完成既定学习任务,教师就有必要科学引入相应传统文化元素,辅助优化教学实践。首先,教师可以提前搜寻一些影视资料,从中截取展现春节活动的场景,包括舞龙舞狮、拜神祭祖、举办庙会、赏花灯等,指引学生形象了解本课主题春节传统文化,改善学生学习效果,使学生顺利积累丰富英语知识。其次,在完成基础性的、自上而下的授课任务之后,教师就需选择合适时机进行留白,即为学生留出充足自主时间与空间,鼓励学生主动说一下自己家有哪些春节文化习惯,如:有的学生说春节的时候,家里人会从各地回到家中,与家人团聚,一起吃团圆饭,享受亲情;有的学生说春节来临之际,他们家会扫尘,将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寓意把“穷运”“晦气”等扫出门,祈求来年清洁;等等。最后,介绍春节特色食物饺子的时候,教师需配合直观图片形象讲述其形状、用料、历史起源、发展等,如饺子起源于东汉时期,由医圣张仲景首创等。在系列传统文化资源的辅助下,教师通常可以顺利完成本课基础教学任务,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英语单词、语法等的内涵,拓展学生英语知识积累。

(三)基于传统文化创设表演情境

在新时期教育教学中,小学英语教师要想优质完成教学任务,都需要借助系列科学方法与手段,而且需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但一直以来,很多教师都坚持沿用自己所习惯的教学措施,较少进行针对性革新,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学习效果。而基于教育经验的积累,许多教师都慢慢认识到了突出学生主体作用创设表演情境策略的价值。由此,在平时工作中,教师就需适时基于传统文化创设表演情境,助力优质教学。

例如,平时引导学生学习《Family》这一单元内容的时候,教师不仅要尽力传授基础英语知识,还需引导学生领悟其中蕴含的亲情传统文化,组织学生参与相应表演活动。具体而言,教师可根据整节课教学计划选择合适时机,通过计算机等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一个个蕴含亲情文化的生活情境,如每天早晨妈妈都会为孩子做好美味的早餐让其吃完再上学;孩子生病的时候父亲会不顾一切地带其去医院就诊;晚上的时候孩子会为父母倒洗脚水;节假日孩子会和父母一起去郊游玩乐等。与此同时,教师可以根据自己对学生的了解将他们划分到一个个不同的小组当中,并为学生留出自主空间,让各小组选择感兴趣的生活场景。之后,引导各小组学生运用英语知识对话,并分角色进行演绎练习。一定时间之后,教师可以鼓励各小组积极在大家面前进行情境表演。在此项活动中,学生不仅可以进一步锻炼英语语言能力,还可以深刻感悟亲情文化,准确把握本课主要内容。

(四)借助传统文化推动英语德育整合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发展,德育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所以不但专职教师需负起相应的责任,其他各专业教师也需要担负一定的德育责任,帮助学生形成良好品质与素养,以助力其健康成长发展。实际当中,中国传统文化与德育工作息息相关,很多德育内容都来源于传统文化资源。另外,传统文化与英语教学内容之间的紧密联系需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并为其实际教学工作提供科学指引。鉴于此,在平时小学英语教学活动中,教师需借助传统文化推动英语德育整合,在高效完成专业教学的同时,促进学生培养良好思想道德品质。

例如,对《School life》这部分内容进行教学工作的时候,教师就需留出一定时间进行德育,并充分融合传统文化元素,尽量达到预想课堂教学目标。致力于培养学生集体合作意识、尊敬师长、热爱学习等优秀思想品质的时候,教师可以适当借助传统文化资源的力量。首先,教师可以提前为学生布置一项预习作业,即课前搜寻蕴含相关理念的文化故事,然后在课堂上联系本课主题生动讲述,并与同学分享相关英语单词的读音、含义等,与他们展开讨论交流。其次,教师可基于传统名人文化故事案例设置相应辩题,鼓励学生自由结成小组,尽量用英语进行辩论,以拓展思维,使学生更深切地领会相应思想品质内涵。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采取更多恰当的措施,助力英语教学与德育科学整合。

(五)组织传统文化主题写作活动

在小学英语学科教学体系中,写作教学是非常关键的部分,因为写作是学生强化基础所学的重要渠道,也是衡量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重要标准。而实际上,对小学阶段学生而言,写作是具有难度的学习内容,学生在平时学习中经常遇到问题与阻碍,无法顺利提升写作能力。在此情况下,教师采用的指导策略如果缺乏科学性与适应性,则会进一步削减学习锻炼效果,影响其写作学习目标的达成。基于此背景,在平时的小学英语教学工作中,教师需经常组织传统文化主题写作活动,提高写作教学效果,推动学生写作能力迅速提升。

例如,对《Housework》这一单元内容完成基础性的知识讲解分析任务之后,教师就需组织学生在写作教学部分花费较多精力,并适时组织学生参与传统文化主题写作活动,便于学生进行充分有效锻炼。具体而言,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述一个简短的生活故事,其中蕴含热爱劳动、劳动奉献等文化精神,并为学生留出充足时间,鼓励他们自由结组讨论以准确提取主题,而教师可适时予以提示。在此基础上,教师需通过各种渠道搜寻丰富素材,引导学生充分运用课上所学的英语知识,自主创作高质量的英语文章。最后,教师可以对各个学生的作文进行阅读批改,选出其中较优秀文章,将它们展示出来,供其他学生阅读学习,并进行讨论交流。通过参与上述融合传统文化的主题写作活动,学生可以得到充分有效的锻炼,显著提升英语写作能力,促进其英语综合素养的发展。

(六)融合传统文化布置实践作业

实践是各学科中值得应用的重要教学方法与手段,学生需要通过实践强化专业基础,也需要通过有效实践锻炼拓展综合能力。具体到小学英语学科,许多教师都认识到了鼓励实践的重要性,并付诸了行动,但是如何高效组织实践活动依然是他们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在此情况下,传统文化元素进入了教师的视野,并为实践教学指引了新的方向。基于此,针对小学阶段学生开展英语教学工作的时候,教师有必要融合传统文化布置实践作业,给予学生充分锻炼的机会,推动学生强化学科能力。

例如,平时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完成《Shopping》这一单元学习任务之后,帮助学生积累基础英语知识与能力的同时,教师还有必要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理性消费等思想意识,引导学生参与一些实践活动。快下课的时候,教师可以融合上述传统文化元素为学生布置一些实践作业:在课后阶段,学生可以带着父母给的零用钱去超市买有限的东西,尽量花最少的钱买全自己需要的东西;学生可以跟着父母去菜市场购物,了解物价,看父母如何合理采购;等等。在此基础上,学生需要将所见所闻记成英语日记,以备下节课的时候与同学分享,并大胆阐述自己的见解。通过尽量完成上述融合传统文化的实践作业,学生可以得到很好的锻炼,并大幅增强英语综合能力与素养,提升思想品质,最终成长为优秀的综合型人才。

四、 结论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传统文化与英语学科内容的紧密联系逐渐得到了广泛认可,在英语教学中融合传统文化渐渐成了一种趋势,这也对任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由此,小学阶段每个教师都需要转变教学理念,持续探究二者整合的科学方法与策略,尽力营造良好教学环境,创设有益教学条件,提高学生英语学习效果,促进学生英语水平与综合素养的显著提升。

参考文献:

[1]展之娜.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英语教学中的策略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2(4):129-130.

[2]乔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英语教学的意义、问题及路径[J].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21,41(2):187-188.

[3]万琰.教材视角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英语教学的思考[J].小学教学设计,2021(30):4-9.

[4]吴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研究[J].考试与评价,2020(7):35.

[5]汤锋娟.挖掘小学英语教材,融入中国传统文化——以译林版小学英语教材为例[J].第二课堂(D),2020(8):46-47.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