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幼儿园融合教育的思与行

作者: 洪海婴

摘 要:融合教育是指将普通儿童和有特殊需要的儿童放在同一教育环境中,让他们共同学习、生活和成长的一种教育理念。通过融合教育,普通儿童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接受有特殊需求的儿童,增强他们的同情心和社交能力,有特殊需求的儿童也可以得到更好的教育和支持,提高其自尊心和学习能力。对此,幼儿园教育工作者应当正确理解融合教育的概念、价值,并从实际出发采用适当的方法和策略,以切实将融合教育这一彰显教育公平的先进教育理念贯彻、落到实处。文章立足幼儿园教育实践,首先对融合教育的概念进行了阐述,接着对幼儿园推行融合教育的价值进行了详细分析与论证,最后又结合具体的实例探讨了幼儿园推行融合教育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幼儿园;融合教育;价值;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4)07-0147-04

一、 融合教育的概念

融合教育是指将具有特殊需求的学生与正常学生共同纳入同一教育环境中,采取多元化的教育方式和措施,促进特殊学生与正常学生之间互相支持,共同进步与发展的一种教育形式。融合教育强调不同学生之间的平等和尊重,注重发掘和发展每个学生的潜能,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宜的教育和发展机会,很好地保护了特殊学生群体,切实体现了教育公平、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二、 幼儿园推行融合教育的价值

幼儿园在教育实践中引入融合教育的理念,积极吸取特殊幼儿,促使其与其他幼儿一起接受教育,对特殊幼儿、一般幼儿以及幼儿教师三方来讲都有突出的意义及其价值,具体如下:

(一)对特殊幼儿的价值

融合教育使得特殊幼儿不再局限于家庭这一较小的区域,而是真正得以初步接触外界社会,他们与普通幼儿一起共同学习、游戏和互动,在这一过程中,特殊幼儿将逐渐学会如何与他人正常、友好相处与沟通,有助于提高他们的社交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同时,他们能学会一些生活中必备的素质、技能与习惯等,进而显著提升其融入与适应社会生活的实际水平与能力。此外,特殊幼儿还能感受到被接纳和支持,这也有助于他们自信心、自尊心的保护与发展……可以说,融合教育使得特殊幼儿拥有同正常幼儿置身同一环境之中接受教育的权利与机会,有助于特殊幼儿的全面进步与发展。

(二)对普通幼儿的价值

在与特殊幼儿相处、互动的过程中,普通幼儿得以更好地了解和关注特殊幼儿的情况,学会去给予他们关心、呵护与帮助,这有助于增强正常幼儿的同理心和包容性,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关爱精神。可以说,融合教育中正常幼儿也获益匪浅,能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发展。

(三)对幼儿教师的价值

在融合教育实践中,幼儿教师需要具备更加全面和深入的教育知识和技能,需要具备更加细致和周到的关注和支持能力,更需要根据不同幼儿的不同需求,灵活调整自身的教育策略和方法,例如,针对普通幼儿如何施教,如何引导特殊幼儿,等等。可以说,融合教育的实践本身便是幼儿园教师不断学习、不断丰富与提升自我的实践,这有助于促进幼儿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坚定其教育初心,涵养其教育情怀。

三、 幼儿园推行融合教育的策略

要想更好地将融合教育的理念落实、普及到幼儿园教育中,无论是幼儿园、教师、家长还是幼儿都应当积极参与其中,从细节入手,从关爱出发。具体来讲,幼儿园推行融合教育的具体策略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园方加大宣传,奠定融合教育基础

只有得到家长的理解和支持,融合教育才能够顺利地实施。因此,幼儿园应该通过各种途径,向家长宣传融合教育的理念、目标和实施方法,让他们了解融合教育的重要性和价值,从而增强他们对融合教育的认知,获得他们的支持。

例如,部分家长对接受特殊幼儿入园持有怀疑或否定态度,究其根本在于其担心特殊幼儿会对普通幼儿成长带来不利影响。针对家长的这一错误认知,幼儿园便可以通过线上或线下等不同的方式将融合教育的理念正确诠释给家长,让家长意识到融合教育是一种先进的充满人性色彩的教育理念,其尊重与保护了特殊幼儿受教育的权利,传递了平等、公平的理念,与此同时,还能促进特殊幼儿与正常幼儿积极、正向的互动与交往,即既能提升特殊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而且还有助于正常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家长内心的疑虑打消,其自然能更好地配合与支持幼儿园的融合教育,从而共同推动融合教育的发展。

(二)教师加强学习,提升自身融合教育水平

教师是教育的推行者、实践者,其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与作用。因此,幼儿园推行融合教育的实践中,幼儿教师应当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与价值,充分将融合教育理念切实落到实处。而要想更好地达到这一效果,幼儿教师需要加强学习,以不断提升自身融合教育的能力与水平。

1. 学习特殊教育知识,不断丰富与发展自身

在融合教育实践中,幼儿教师需要加强学习,了解更多有关特殊教育的丰富知识,这样他们才能更精准地把握所教授特殊幼儿的实际情况,并根据不同幼儿的特殊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教育和支持。

例如,在融合教育实践中,特殊幼儿是一个统称,其是指在身体、智力、情感、社交等方面存在缺陷或障碍的幼儿,但具体来讲,不同的特殊幼儿存在不同的特殊情况,有的幼儿智力发展异常,如智力低下、孤独症、多动症等;有的幼儿行为和情感存在障碍,如情绪不稳定、沉默寡言、孤僻、焦虑等;有的幼儿社交困难,如交友困难、不善于沟通、社交技能较差等。幼儿教师应当通过学习精准把握特殊幼儿的不同类型,及导致其形成的原因,探索有效的教育方式方法。只有前期充分了解与掌握这些特殊教育的知识,幼儿教师才能在融合教育实践中知道如何科学、合理有效地给予特殊幼儿特别的关心与呵护,赋予他们个性化的教育和支持。

以一名年轻的幼儿教师为例,前期其对孤独症缺乏深刻了解,在接触孤独症幼儿之后,积极加强查阅资料、搜集文献,了解了有关孤独症的众多知识,知道了孤独症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主要表现为社交互动、语言和非语言交流以及行为上的缺陷;了解了孤独症患者通常在早期就出现异常行为,如不喜欢与人接触、不会使用眼神进行交流、缺乏表情和感情交流等;明白了孤独症患者可能表现出刻板重复的行为模式,像重复做某些动作、坚持某些固定的行为方式等。正是基于这些已掌握到的信息与素材,该年轻教师才知道在融合教育中面对孤独症幼儿应当尽量为他们创造一个稳定、安静和温馨的教育环境,教室的布置和材料选择也要考虑到孤独症幼儿的感官特点和需求,因为孤独症幼儿通常对环境变化和感官刺激比较敏感;知道孤独症幼儿往往对外界刺激反应不够明显,因此在融合教育实践中需要采用正面的强化方法来鼓励他们的积极行为和努力,可以使用奖励和表扬等方式,让幼儿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成就;知道孤独症幼儿通常缺乏社交技能和兴趣,因此融合教育实践中可以通过模仿、游戏和角色扮演等方式,引导孤独症幼儿尝试多与他人进行互动,在良好互动的过程中帮助他们逐步学习社交技能、提高其情绪认知水平与能力。可以说,对孤独症相关知识的学习,使得该名年轻幼儿教师自身在融合教育实践中更有“底气”,知道教什么,知道如何教,而这形成了融合教育理念更好落实到教育实践之中的有效推动力。

2. 平时加强认真观察,了解特殊幼儿实际需求

在融合教育实践中,幼儿教师需要面对众多幼儿,教师需要充分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与此同时,要加强认真观察,更好地了解不同幼儿的成长实际需求,特别是精准把握特殊幼儿成长过程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并找到科学、正确的教育策略及其方式方法。

例如,唐氏综合征患者是一种常见的染色体异常症,由于第21号染色体上的一个额外的复制导致,这种症状通常会导致智力发育迟缓和身体发育异常。在融合教育中,某教师接触过一名“糖宝宝”,该教师有意识地加强对这名特殊幼儿的关注与观察,也正是由此她发现这名幼儿的智力发育受到了影响,同一个简单的知识与内容,其往往需要比正常孩子多很多的时间来学习和理解。此外,这名幼儿的语言和社交技能发展也较为缓慢,在与他人交际与沟通的过程中表现得较为吃力。针对大量观察中了解到的实际情况,该教师有针对性地制订了符合其成长需求的个性化教育计划及其方案。她会有意识地同这名“糖宝宝”进行“一对一的倾听”,即在两人面对面的交流与沟通中尽可能地引导他多说、多表达,这一过程便是在模拟正常的社交过程,有助于将一些交际知识与内容巧妙传递给该幼儿,如与人说话时不要东张西望,不要吞吞吐吐,要想好了再说,说话语速不要太快,要慢慢地说,这样别人才能听懂、听清楚。与此同时,该名教师也会考虑这名“糖宝宝”渴望与他人互动的实际情况,引导班级其他正常幼儿要温柔、善良,做游戏、玩耍时尽量带着这名“糖宝宝”,大家一起参与到游戏中来。如此,在融合教育实践中,从特殊幼儿的实际需求出发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及其引导策略,更能满足其成长的个性化情况,也才能更好地推动其更好进步与成长。

3. 积极沟通与交流,不断发现教育中的问题

正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教师在融合教育实践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得到纠正,当然,也会积累一些经验与智慧,这都是极为正常的事情。也正因此,在推行与践行融合教育的过程中,教师间的互动与交流便显得至关重要,其有助于教师取长补短,促进自身专业素养及其水平的进一步发展,更有助于教师提供给普通幼儿、特殊幼儿更加科学、高效的教育教学。

例如,多动症也叫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行为障碍,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过度活跃和冲动等症状,多动症通常在儿童时期开始出现,但也可能持续到成年期。在融合教育实践中,部分幼儿教师由于缺乏专业的知识积累,导致他们在教导多动症儿童时总是不得其法,未能很好地促进多动症儿童的进步与发展。针对这一问题,幼儿教师便可以加强同其他教师、前辈或专家的交流与沟通,以发现自身在教导多动症儿童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与问题。如有的幼儿教师注意到了多动症儿童与正常孩子性格活泼开朗之间的区别,但除此之外,并未采用有效的教育及其引导方式方法,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多动症儿童的实际教育效果。在“走出去”与他人互动的过程中,幼儿教师会明白对多动症儿童来说,需要大量的体能活动来消耗过剩的能量,这样有助于帮助他们更好地集中注意力,对此,在融合教育实践中便可以提供适当的运动;多动症儿童容易分散注意力,教师便可以提供有趣的学习环境,结合实际情况尽可能多地使用多媒体教具、教学游戏等;多动症儿童需要清晰的规则和纪律来引导他们的行为,对此,教师可以使用积分、奖励等方式来鼓励他们遵守规则。当然,不同的孤独症幼儿各自存在的问题不同,因此,幼儿教师便需要了解每个孤独症儿童的实际情况和需求,为他们制订相应的个性化教育计划,以显著提高其学习效果,这相较于“一刀切”的教育及其引导显然也更为科学、有效。就这样,在沟通与交流中,幼儿教师得以发现自身在多动症儿童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也掌握了一些来自他人的教育智慧及其经验,而这都为他们日后更加科学、合理地面向多动症儿童实施更有针对性、高效性的教育奠定了基础。

(三)家园合作,积极争取家庭教育力量

教育特殊幼儿时家园合作非常重要,在家园合作中,家长和教师共同了解特殊幼儿的情况和需求,并据此制订相应的教育计划和支持措施,可以更好地促进幼儿的成长和发展。可以说,加强家园合作,积极争取家庭教育力量,是融合教育实践中不容分割的重要一环,有着突出的作用与价值。

例如,在融合教育实践中,教师和家长之间应该互相理解、互相支持,这是因为教育与引导特殊幼儿成长是一个缓慢的过程,需要耗费极大的精力、心血,需要持续关心、呵护幼儿,而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都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身心疲惫、茫然、崩溃等不良情绪,这时来自对方的理解与支持便显得温暖与有力。如所在幼儿园有名确诊多动的孩子智力发育迟缓2年,这名儿童外表看起来与正常儿童无异,但是其智力水平远远低于同龄正常孩子,他理解事物速度极慢,简单的知识需要教师重复进行讲解。对这名儿童,家长表现得有些无奈,有心疼,也有焦虑,在与这名儿童妈妈进行沟通的过程中,该教师曾听过她几次表露出来懈怠想法,针对这一情况,该教师一方面坚定地告诉这名儿童的妈妈,懈怠或者放弃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作为父母应当理解和接受孩子的特殊情况,放平心态,不攀比、不盲目悲观,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他们的成长与发展提供相应的支持和帮助。另一方面,该教师也会向家长介绍有关此类智力发育迟缓儿童的科学教育方式方法等,如家长应该创造一个宽松、温馨、安全的家庭氛围,让孩子感受到家人的关爱和支持,这样可以更好地促进他们的发展和学习;对待智力发育迟缓的孩子,不要急于求成,可以采用大量重复的方式引导幼儿反复建立认知、加强记忆;还可以通过一些寓教于乐、寓教于趣的亲子阅读、游戏、手工制作等活动吸引幼儿参与,在亲子互动中巧妙将一些知识与道理传递给幼儿;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活动,如洗衣、做饭、清洁、购物等,培养孩子的生活技能和自理能力;家长可以鼓励孩子参加一些社交活动,如社区活动、亲友聚会等,以提高其社交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当然,如果家长无法满足孩子的需求,可以寻求诸如专业的教育机构、医疗机构等的帮助,以为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和治疗。来自教师的鼓励与支持,让这名儿童的家长得以逐渐摆脱了不良情绪,摆正心态,积极融入教育孩子成长的过程。由此充分表明了在融合教育中,教师和家长之间应该互相支持,共同促进特殊幼儿的发展。

四、 结论

总而言之,幼儿园推行融合教育具有很大的价值,可以促进正常儿童的全面发展、提高教育质量、促进社会的包容性,并为特殊儿童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为此,在日后的教育实践中,我将进一步加强对幼儿园融合教育理念的研究与探讨,切实让融合教育理念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之中扎根、发芽,结出丰硕的教育果实!

参考文献:

[1]杨健.幼儿园教师开展融合教育具备的专业素养探究[J].幼儿教育科学,2021,3(2):5-7.

[2]林苏红.幼儿园融合教育背景下幼儿的社会性情感支撑探讨[J].读与写(上,下旬),2021(16):281.

[3]秦奕,孙荣宝,邓晓凌,等.两省八市幼儿园教师融合教育胜任力的调查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20(2):8-14.

[4]侯敏,杜晓燕.高质量融合教育资源中心助力幼儿园融合教育——“爱时光”融合教育资源中心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早期教育:教育教学,2022(5):20-23.

[5]刘玲潇.三阶互融:幼儿园融合教育课程探究[J].全视界,2022(7):57-59.

[6]卢艳.“一起玩吧”幼儿园融合教育支持系统的构建[J].现代特殊教育,2023(1):61-62.

课题项目:文章系泉州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第一批)《基于园本实际的学前融合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课题编号:QG1451-235)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洪海婴(1985~),女,汉族,福建晋江人,福建省晋江市第三实验幼儿园,研究方向:学前教育。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