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音乐教学策略探究

作者: 郭群万

作者简介:郭群万(1990~),男,汉族,贵州毕节人,贵州省毕节市金沙县高坪镇初级中学,研究方向:初中音乐。

摘  要:文章从初中音乐核心素养的概念出发,探讨了培养核心素养的重要性,并分析了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音乐教学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当前初中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如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陈旧、忽视音乐教学的德育功能、缺乏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以及缺乏对学生音乐兴趣的培养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音乐教学策略,包括创设音乐教学情境、重视基本功训练、注重德育教育、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等。这些策略的实施将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音乐;核心素养;教学策略;差异化教学;音乐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4)09-0127-06

初中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创新思维、道德素养和人际交往能力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当前初中音乐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陈旧、忽视音乐教学的德育功能等。因此,文章从核心素养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初中音乐教学的新策略,旨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 初中音乐核心素养的概念

初中音乐核心素养指的是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综合性的音乐能力和音乐素养。它包括对音乐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对音乐情感、审美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及音乐行为和态度的形成。初中音乐核心素养是学生音乐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关键。首先,初中音乐核心素养涉及音乐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这包括乐理、和声、曲式、乐器演奏等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是学生进一步学习音乐的基础。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音乐,为今后的音乐学习和创作奠定基础。其次,初中音乐核心素养注重音乐情感、审美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音乐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聆听、演唱、演奏等多种方式,体验音乐所带来的情感共鸣和审美愉悦。再次,音乐学习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使他们在音乐创作和表现方面有所突破。最后,初中音乐核心素养还涵盖了音乐行为和态度的形成。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应该树立正确的音乐观念和态度,尊重音乐文化,注重音乐道德,培养良好的音乐行为习惯。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也有利于他们的全面发展和社会交往。

二、 初中音乐学科培养核心素养的重要性

(一)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与审美情趣

音乐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通过音乐学科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提升人文素养与审美情趣。人文素养指的是对人类文化、艺术、伦理道德等方面的理解和欣赏能力。音乐作为一门艺术,融合了音调、旋律、节奏、和声等要素,可以通过音乐的欣赏和学习,让学生感受到各种不同的情感和美感。例如,通过学习古典音乐作品,可以了解到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背景和艺术风格,从而培养学生对人文艺术的理解和欣赏能力。另外,通过演奏乐器、合唱等音乐活动,可以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去感受音乐的魅力,培养审美情趣。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音乐学科的学习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音乐创作是一个融入了创造力和想象力的过程,通过音乐学科的学习,学生可以尝试自己创作音乐作品,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例如,学生可以通过改编一首曲子、创作歌曲等形式,展现自己的创作才华。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不断尝试和创新,培养自己的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音乐学科也需要学生积极参与各类音乐活动,如学校音乐会、合唱比赛等,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学生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表演技巧和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实践能力。

(三)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音乐学科的培养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音乐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学科,需要学生综合运用多种技巧和知识进行学习。音乐学科的学习,可以促进学生综合运用多元智能,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素养。例如,学生可以通过演奏乐器培养运动智能,通过参与音乐创作培养创造智能,通过音乐欣赏培养感知智能等。另外,音乐是一种语言,通过音乐的表达,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情感和情绪。学生可以通过音乐的欣赏和表演,表达自己的情感,培养情感敏感性和情感管理能力。

(四)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和人际交往能力

音乐学科的学习也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和人际交往能力。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具有独特的道德教育功能。通过学习音乐,学生可以接触到各种优美的音乐作品,感受到作品中传达的正能量和道德价值观。这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道德素养,使他们成为具有良好道德品质的人。此外,音乐学科的学习和实践活动也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在音乐课堂上,学生需要与老师和同学进行合作,共同完成音乐作品的学习和表演。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学会倾听、沟通、协作和包容,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同时,参加音乐会、合唱比赛等音乐活动,也能让学生在更大的舞台上展示自己,锻炼他们的社交技巧和自信心。

三、 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音乐教学的特点

(一)因材施教

初中音乐教学的一大特点是因材施教。核心素养的提出,使得音乐教学不再是单一的歌唱或欣赏,而是强调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例如,对音准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采用钢琴伴奏或乐器辅助的方式,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音准;对节奏感较弱的学生,教师可以采用节奏游戏或肢体语言的方式,帮助他们更好地感受音乐的节奏。此外,教师还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为他们提供更多的选择和机会,让他们在自己喜欢的领域得到更好的发展。

(二)跨学科融合

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初中音乐教学的另一个显著的特点便是跨学科融合。音乐作为一门艺术学科,与其他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在音乐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例如,在音乐教学中可以融入文学元素,通过欣赏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的文化背景和内涵;可以融入历史元素,通过介绍音乐家、音乐风格的历史背景和演变过程,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音乐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可以融入美学元素,通过引导学生欣赏音乐作品的美感,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这种跨学科融合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以学生为中心

在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音乐教学以学生为中心,这意味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需求和兴趣,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给予他们展示和发挥的机会。教师还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此外,教师还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让他们在音乐学习中获得更多的体验和感悟,从而更好地实现自我发展和成长。

(四)重视音乐实践与合作

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音乐教学还特别重视音乐实践与合作。音乐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艺术形式,需要通过不断地实践和练习才能掌握。在音乐教学中,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音乐实践机会,例如歌唱、演奏、舞蹈等,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音乐的魅力,提高自己的音乐技能和表现力。同时,音乐也是一种需要合作的艺术形式,需要通过与他人的合作才能更好地表达音乐作品的意义和情感。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例如组织小组讨论、合作表演等活动,让他们在合作中感受到音乐的乐趣和价值,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这种重视音乐实践与合作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还可以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

四、 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陈旧

初中音乐教学方式和内容陈旧是当前音乐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一方面,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过于注重技能训练,忽略了音乐文化的传承和音乐素养的培养。许多教师在课堂上仅仅局限于教授音符、节奏、和声等基本音乐知识,而忽视了音乐作品背景、风格、情感等方面的讲解。这种过于注重技能训练的教学方式容易使学生对音乐产生枯燥、无趣的印象,进而影响他们对音乐的热爱和兴趣。另一方面,教学内容陈旧,缺乏时代感和创新性。一些教师在音乐教学中,长期沿用旧的教学曲目和教材,不注重更新教学内容。这种现象使得学生在音乐课堂上难以接触到新鲜、有趣的作品,导致他们对音乐的热情和兴趣逐渐减弱。

(二)忽视音乐教学的德育功能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有一些教师忽视了音乐教学的德育功能,只注重音乐技能的培养,而忽略了学生的品德教育和人文素养的培养。音乐作为一门艺术,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审美和创造力,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然而,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教授音乐技巧,很少让学生思考音乐作品背后的情感、思想和价值观,也很少让学生参与音乐创作和表演的过程。这种忽视音乐教学德育功能的现象,使得学生对音乐的理解仅限于技巧层面,而没有真正体验到音乐对人的感染力和艺术的力量。

(三)缺乏与其他学科的融合

初中音乐教学往往与其他学科相对独立,缺乏与其他学科的融合。音乐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与语言、数学、历史、地理等学科都存在密切的联系。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很少有教师将音乐与其他学科进行有机融合。这种现象使得学生很难将音乐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进行关联,使得他们对音乐的认识和理解相对片面。同时,缺乏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也使得学生无法体验到跨学科学习的乐趣和意义,影响了他们学习积极性和创造力的发展。因此,初中音乐教学应该加强与其他学科的融合,打破学科边界,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他们的跨学科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

(四)缺乏对学生音乐兴趣的培养

在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音乐教学需要注重对学生音乐兴趣的培养。音乐兴趣是学生学习音乐的动力和源泉,只有对音乐产生兴趣,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地学习音乐,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和综合能力。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一些教师往往只注重技能训练和知识传授,忽略了对学生音乐兴趣的培养。这导致学生对音乐的学习缺乏动力和热情,难以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例如,教师可以组织音乐游戏、音乐会、合唱比赛等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感受音乐的魅力,培养他们的音乐兴趣和爱好。此外,教师还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让他们在自己喜欢的领域得到更好的发展。

五、 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音乐教学策略

(一)创设音乐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1. 引入生活实际

生活是最好的老师,将生活实际引入音乐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音乐源于生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音乐元素,如民间音乐、流行音乐等,让学生了解音乐在不同场景中的应用,从而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敏感度。此外,教师还可以将生活中的情境转化为音乐教学内容,如以大自然的声音为灵感创作的音乐作品,让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通过引入生活实际,学生更容易产生共鸣,从而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

2. 利用多媒体手段

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手段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多媒体手段能够将音频、视频、图像等多种信息载体融合在一起,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视觉和听觉体验。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音乐家的生平事迹、音乐作品的历史背景和相关知识,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多媒体手段还可以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音乐作品的韵律、节奏和和声,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通过利用多媒体手段,教师可以将音乐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教师开展《十面埋伏》音乐教学活动时,可以先通过多媒体展示这首作品的创作背景,如战国时期的战争场面,以及音乐家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创作出这部作品。接下来,教师可以播放《十面埋伏》的音频,让学生在聆听的过程中感受作品的韵律和节奏。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音乐家的演奏技巧和音乐理论,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这部作品。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