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小学音乐大单元教学的实践探讨

作者: 林晓萍

作者简介:林晓萍(1986~),女,汉族,福建漳州人,漳州市第二实验小学龙江分校,研究方向:小学音乐。

摘  要:新课标在原基础上进行了更细化、更具操作性的调整,其中对音乐学科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都有了新的要求。音乐学科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学科,大单元教学是核心素养落实到具体实践环节的有效方法。在音乐大单元教学中,教师要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水平,创设符合学生学习需求的情境,明确目标,制订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案,并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活动。只有在大单元教学中做到“以生为本”“以学定教”“因材施教”,才能全面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文章从小学音乐大单元教学实践出发,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提出了一些具体的策略。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音乐;大单元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4)09-0133-06

新课程标准的颁布,使小学音乐教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小学音乐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课标的指引下,小学音乐教学中,大单元教学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大单元教学是在大概念的指导下,基于核心素养进行整体设计、整体实施、整体评价和整体提升。这种方式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音乐学科核心素养,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了在小学音乐大单元教学中更好地运用大单元教学方式,教师需要结合新课标对小学音乐大单元教学进行深入研究与探索,从大概念和核心素养的角度进行分析和思考,从而更好地将大单元教学方式运用于小学音乐课堂。

一、 小学音乐教学的现状

在当前新课改背景下,小学音乐课程在进行教学时,需要针对小学音乐教学活动开展有效的研究与分析,并有效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以此推动小学音乐课程的高效发展。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小学音乐课程在进行教学时,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与不足,这些问题与不足严重影响着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教学方式落后

由于部分小学教师对新课改认识不足,所以无法从根本上提升自身专业能力,无法全面落实新课改理念,也就无法从根本上提升学生学习音乐知识的能力与水平。此外,教师还没有结合自身的实际教学情况开展有效的教学工作,不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知识的兴趣。

(二)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在小学音乐教学活动中,由于小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足,无法充分调动小学生参与音乐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从而无法从根本上提升小学生学习音乐知识的能力。

(三)教师教学资源匮乏

教师在进行小学音乐教学时,对新课改认识不足以及对教师资源开发不足,导致教师对学生进行教学时所用到的资源十分匮乏。虽然部分小学教师有自己的课外活动资源库,但是无法与实际需求相结合,严重影响了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活动效果。

二、 大单元教学概述

新课改的提出,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而大单元教学则是当前音乐教学的重要手段。在新课改背景下,我国教育部门对音乐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在音乐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还需要对学生进行综合素养的培养。

大单元教学是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将课程内容划分为一个个具体的小单元,然后按照学科逻辑将教学内容整合在一起,以单元为单位开展教学活动。大单元教学主要是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解决目前小学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而产生的。在大单元教学模式下,教师通过对音乐教材进行分析,将教材内容划分成一个个小单元,并运用单元式教学方法组织教学活动。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学生对音乐知识的掌握程度。

大单元教学在实践过程中会对教材内容进行重组,并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对教材内容进行调整和修改。在大单元教学模式下,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发展规律制定出合理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大单元教学模式为小学音乐课堂注入了新活力,不仅为小学音乐课堂增加了趣味性和吸引力,还能让小学生在快乐中学习音乐知识、提高自身音乐素养。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运用大单元教学模式开展教学。首先,小学音乐大单元教学模式具有整体性特点。在开展小学音乐大单元教学时,小学音乐教师应充分考虑教材内容与学生实际发展情况,选择最适宜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以及音乐教材内容设置相应的教学目标,并依据学生学习情况制订出层次分明、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案。在开展小学音乐大单元教学时,教师应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根据学生实际发展情况开展相应的音乐实践活动,从而使学生能够对所学知识进行有效运用。因此,在小学音乐大单元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学生实际发展情况进行有效的指导和帮助。

三、 小学音乐大单元教学的价值

小学音乐大单元教学主要是指教师在对课程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将学生的音乐学习分为多个单元,进而开展教学活动,实现音乐知识与技能的综合运用。在新课标改革背景下,大单元教学成为当前小学音乐课堂的主要教学模式。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音乐知识与技能教授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大单元教学,将多个知识点进行有效串联,进而提升学生综合素养。这种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提升小学音乐课堂的实效性,还能够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

大单元教学强调学科之间的联系,将各学科知识进行融合,进而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小学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开展大单元教学活动时,要注意不同学科之间的融合度。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新课程标准,明确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这种教学模式能够充分发挥出各学科之间的联系作用,提升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教师在开展大单元教学时,要明确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与区别,通过对各学科知识进行有效融合,提升学生对各学科知识的理解度。在小学音乐大单元教学中,教师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整合与分析。在大单元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对教材内容进行科学整合与分析,以便于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效地开展大单元教学活动。

四、 小学音乐大单元教学原则

在小学音乐大单元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的培养,通过有效的课堂导入、课程互动、主题探究等活动,来引导学生在学习音乐知识的同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音乐活动中,并从中感受音乐美和艺术美。教师通过有效的课堂导入、课程互动等方式,来增强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与鉴赏能力,提高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与感悟能力。通过有效的实践探索活动,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音乐知识,并培养良好的音乐素养。从整体上来讲,小学音乐大单元教学需要遵循如下原则:

(一)循序渐进

音乐教育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例如,低年级学生应以培养音乐兴趣和基本技能为主,高年级学生则可逐步引入复杂的音乐作品和理论知识。

(二)因材施教

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特的音乐天赋和兴趣点,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制订个性化的教学方案,以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力。

(三)实践性原则

小学音乐教师在大单元教学过程中,需要坚持实践性原则,提升音乐实践活动的有效性。教师需要将课堂教学与实践活动进行有机结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激发学生对音乐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兴趣。

(四)全面发展

教师在大单元教学中需要注重对学生个性与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音乐学习观,让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感受到音乐的魅力。教师要注重将教材内容与教学目标进行充分融合,在课程内容组织、课堂导入等多个方面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五、 新课标标准下小学音乐大单元教学实践策略

伴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我国教育部门对小学音乐教育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师应及时转变教学观念,并结合学生实际发展情况,采用大单元教学模式开展小学音乐教学,这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还有利于提升学生的音乐综合素养。

(一)立足教材,挖掘大单元教学价值

大单元教学强调知识之间的联系,是对音乐课程的系统化与结构化,其具有整体性、关联性和整合性等特点。教师在大单元教学中要立足教材,从教材出发,对大单元教学进行整体设计。以新课标中“用音乐讲故事”为例,新课标将“用音乐讲故事”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理念和学习方式,这是因为“讲故事”与音乐课程中的“听”“唱”“表演”“创作”等内容有着密切的联系。比如,在学习《歌唱祖国》时,在此单元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音乐故事引领学生进行主题学习,让学生通过聆听和演唱这首歌曲感受中国革命传统教育。在这个单元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来讲述中国革命传统故事。比如,通过讲述《歌唱祖国》等故事,让学生在学唱歌曲的过程中感受到祖国的伟大和人民的团结;通过讲述《歌唱祖国》等故事,让学生在了解歌曲创作背景的同时感受到中国革命传统教育。在这个单元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引导学生学习歌曲的演唱和表演等知识与技能。这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

(二)基于学情,明确大单元教学目标

新课标明确指出,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基于学情,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明确大单元教学目标。大单元教学目标要体现学习内容的逻辑关系,体现学习目标的一致性和整体性。在小学音乐大单元教学中,教师要以大单元为单位,围绕教学主题、学情分析等进行学习资源整合、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式创新等。因此,教师在实施大单元教学时,首先需要基于学情进行分析与思考,明确学生对音乐知识的认知与掌握情况以及对音乐作品的理解与感受能力。同时,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和音乐基础等因素明确大单元的目标体系和目标要求。例如,在《祖国祖国我们爱你》一课中,教师可以基于学情对学生进行分析和思考:首先,小学生对祖国具有深厚的情感。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中国音乐文化的重要时期,教师在课堂上要通过学习民族音乐文化来加深学生对民族音乐的了解。同时,小学生喜欢唱歌跳舞等音乐活动。因此,教师在授课中可以将中国民族音乐作为主要内容。其次,小学生对“我们的中国”这一主题有较为深刻的认知。教师在授课时可以将“我们的中国”主题融入整堂课当中。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视频导入”“歌曲演唱”“讨论与探究”等方式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兴趣。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讲故事、做游戏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我们的中国”这一主题。此外,小学生在学习民族音乐时容易出现唱不准、不会唱等问题。对这样的情况教师需要将民族音乐中需要掌握的知识点融入大单元教学当中,让学生在学习民族音乐时能够听、唱、跳、表演等。

(三)以学为本,设计大单元教学流程

在音乐大单元教学中,教师要以学为本,基于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出符合学生学习情况的教学流程。在教学流程设计上,首先是明确教学目标。教师要基于对大概念的理解和把握,制定出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和认知规律的学习目标,然后制定教学策略。其次是组织学习活动。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认知来设计适合自己的学习活动,然后以小组合作的方式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活动。最后是落实评价策略。评价是音乐大单元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要结合大概念进行音乐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

比如在欣赏《欢乐颂》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如下大单元教学流程:

1. 情境导入

通过配乐演唱《欢乐颂》这首歌曲来引出《欢乐颂》这首歌曲是什么类型的歌曲?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这首歌曲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1)音乐创作

教师可以设计音乐创作的环节,让学生运用自己学过的知识来进行音乐创作,教师在这个环节中要指导学生围绕大概念进行音乐创作,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和音乐技能。例如,在进行歌曲《欢乐颂》的音乐创作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找出这首歌曲中作者用了哪些乐器,然后根据音乐要素分析出这首歌曲采用了哪些旋律和节奏,进而让学生用这些旋律和节奏进行创编。学生通过自己的创编活动来感受这首歌曲的情绪和情感。例如,在《欢乐颂》这首歌曲中,作者运用了哪些乐器来表现作者的情感?教师可以通过这个环节来让学生理解乐曲中的各种乐器所表达的不同情感。教师在这个环节中要指导学生用音乐语言表达出自己对这首歌曲的理解。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