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大单元主题教学思考
作者: 马如彩作者简介:马如彩(1978~),女,壮族,广西崇左人,崇左市江州区第一小学,研究方向:小学英语教育。
摘 要: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中,小学英语教学逐渐将重心转向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力求在知识的传授中融入更深层次的教育内涵。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大单元主题教学逐渐受到广泛关注。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以及文化意识和思维能力。文章将基于核心素养的内涵与小学英语教学的关系以及小学英语大单元主题教学的特点与优势,深入探讨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大单元主题教学实践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英语;大单元主题教学;优势;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4)18-0094-05
英语,作为人类沟通的桥梁,具有深厚的实践与应用价值。然而,传统的小学英语教学往往聚焦于词汇和语法的灌输,却忽略了英语的实践与运用。为了打破这一局限,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大单元主题教学思考应运而生,致力于资源的深度整合,使语言知识与实际活动珠联璧合,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际语言运用能力。它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通过设计大单元主题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思考,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思维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等。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英语教师需要深入理解核心素养的内涵,掌握大单元主题教学的理念和方法,不断探索和实践有效的教学策略。
一、 核心素养的内涵与小学英语教学的关系
(一)核心素养的定义和构成要素
核心素养是指个体在面对复杂、不确定的生活情境时,所表现出的必备品质和能力。这些品质和能力是跨学科、跨情境的,对一个人的终身发展具有关键作用。对小学英语学科来说,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四个方面。
语言能力是指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英语进行听、说、读、写等交际活动。文化意识是指学生能够理解和尊重中外文化,具备一定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思维品质是指学生能够运用英语进行逻辑思考、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学习能力则是指学生能够积极运用和调整学习策略,提升英语学习的效果。
(二)核心素养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体现和要求
在课堂教学目标方面,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英语教学,应将语言知识、文化知识、学习策略和情感态度等多维目标整合在一起,形成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在教学内容选择方面,教学内容应涵盖语言知识、文化知识、思维能力等多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语言运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在教学方法和手段方面,教师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如情境教学、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培养其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在评估方式层面,评估方式应当多元化,注重对过程的评估和对结果的评估的完美结合,包括语文技能、文明修养、逻辑思考等多个层面,全面展示学生的核心素质发展状况。
(三)核心素养与小学英语大单元主题教学的关联性分析
大单元主题教学是指以单元为单位,以主题为核心,整合教材内容、教学资源和学生经验,通过多种学习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核心素养与小学英语大单元主题教学的关联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共同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核心素养和大单元主题教学都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多方面的素养。因此,在实施大单元主题教学时,教师应充分考虑核心素养的要求,将核心素养的培养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第二,强调主题引领下的整合教学:大单元主题教学强调以主题为核心,整合教材内容、教学资源和学生经验。这种整合教学方式有助于学生在学习中建立起知识之间的联系,促进知识的系统化掌握,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跨学科素养,提高其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核心素养导向下,实施大单元主题教学,教师应注重在主题引领下整合教学内容,使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和认知水平,提高学生的实际语言运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第三,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合作学习:大单元主题教学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合作学习,通过多种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创新精神。在核心素养导向下实施大单元主题教学,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通过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提高其思维品质和文化意识。
二、 小学英语大单元主题教学的特点与优势
(一)小学英语大单元教学的定义与特点
小学英语大单元教学是指以单元为单位,对教材内容进行整体规划,整合教学资源,优化教学结构,形成有逻辑联系的系列教学活动。
其特点主要表现在:其一,大单元教学注重整体性。在传统的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往往按照教材的编排顺序,逐课进行讲解,知识点相对分散,学生难以形成系统性的知识体系。而大单元教学则将分散的知识点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进行整合,形成有机的知识体系,有助于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提高学习效果。其二,大单元教学注重探究性。传统的小学英语教学往往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而大单元教学则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探究学习,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探究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创新精神,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其学习品质。其三,大单元教学注重实践性。小学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需要在实际运用中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大单元教学注重学生的实际语言运用能力,通过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组织实践活动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英语。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同时也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其四,大单元教学注重文化性。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学习一门语言离不开对其文化的了解。大单元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通过引导学生探究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现象和文化内涵,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文化包容心态。其五,大单元教学注重资源整合。大单元教学不仅整合教材内容,还整合教学资源和学生经验,将多种学习资源和学习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与品质,同时带动教师的专业进步与教学能力的提升。
(二)大单元主题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所具有的优势与作用
首先,大单元主题教学注重学生的实际语言运用能力。传统的小学英语教学往往过于注重语法和词汇的掌握,而忽视了实际情境中的语言运用。大单元主题教学通过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在仿真的或真实的环境中运用英语进行沟通,有效提升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这种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实际运用中感受和理解英语,使语言学习更加生动和有意义。其次,大单元主题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这种教学方式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通过观察、思考和实践,发现语言规律和知识。同时,大单元主题教学也强调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其合作意识和协作能力。这种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是学生未来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品质,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和学习环境。此外,大单元主题教学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思维能力。语言是文化的媒介,深入学习一门语言离不开对相关文化的探索。大单元主题教学通过引导学生探究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现象和文化内涵,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提高其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大单元主题教学实践策略
(一)精准定位,明确目标
首先,教师需要对大单元主题进行精准定位,明确教学目标。在设定教学目标时,教师应充分考虑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针对每个单元的主题,教师需要明确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等方面的具体目标。针对外研版(三年级起点)六年级上册Module 2的主题,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设定教学目标:第一,语言能力:学生能够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型描述中国传统文化和风景,如“Theres Chinese dancing.”“There are lots of beautiful lakes in China.”并能在实际情境中运用。第二,文化意识:学生通过学习Module 2的内容,能够了解和欣赏中国的传统文化和风景,增强文化自信和爱国情感。第三,思维品质: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逻辑思考和创新思维,如分析中国传统文化和风景的特点,并提出自己的见解。第四,学习能力:学生能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习效果。
在Module 2 Unit 1的教学中,设定以下具体目标:首先,学生能够听懂、认读并正确书写词汇dancing(跳舞,舞蹈)、Chinatown(唐人街,中国城),shop(商店)、sometimes(有时),then(既然是这样,那么)等,这些词汇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描述中国文化元素。其次,除了词汇,学生需要能够运用相关句型和表达方式,如“Theres a Chinatown in New York.”表达某地有某人的句型;— Are there any Chinatowns in China?, there be句型的一般疑问句,用来询问某地是否有某物,且相应句型能够举一反三。通过这些句型和表达方式的学习,学生能够更加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描述和表达。另外,学生能够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培养文化自信和爱国意识,锻炼学生良好的兴趣爱好,激发学生学英语的积极性。
在Module 2 Unit 2的教学中,设定以下具体目标:第一,学生能够听懂、认读并正确书写词汇“strong(坚固的,强壮的)”“postcard(明信片)”“lake(湖泊)”“mountain(山脉)”“river(河流)”“beautiful(美丽的,漂亮的)”等,这些词汇可以帮助学生描述中国美丽的风景。第二,学生能够运用句型“There are...”描述中国美丽的风景,如“There are lots of beautiful lakes in China.”“There are many beautiful mountains in China.”“This is the Great Wall.”。第三,学生能够了解并欣赏中国美丽的风景,进而增强对祖国的热爱。整合来讲,本单元主要学习使用“there be”句型描述事物。
(二)精选内容,系统整合
在明确教学目标后,教师需要精选教学内容并进行系统整合。教学内容的选择应紧扣单元主题,同时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和认知水平。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教学资源和学生经验等,将与主题相关的知识点和技能进行整合,形成有逻辑联系的教学序列。仍以六年级上册Module 2为例,首先,教师需要仔细分析教材中与Module 2相关的内容,了解每个单元的主题、知识点、技能要求等,明确每个单元的重点和难点,以便于有针对性地选择和整合教学内容。其次,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取教学资源,如网络、图书馆、博物馆等,选择与Module 2主题相关的、具有实际意义的教学资源,如长江、黄河、长城的图片、唐人街的视频、音频等,以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例如,教师可以准备一些有关唐人街和中国的山海湖川自然风光相关的资料,如图片、视频或文章,让学生了解中国的唐人街文化和美丽的风景,包括唐人街的起源、背景、发展以及中国著名的风景区等,如中国的长城、故宫、西湖。同时,教学内容的选择应该紧扣教学目标,也要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和认知水平。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兴趣爱好、个性特点等,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补充,使其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另外,教师需要将与Module 2主题相关的知识点和技能进行整合,形成有逻辑联系的教学序列,使教学内容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师也可以根据知识点的难易程度、学生的接受能力等因素,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安排和调整。Module 2只有两篇文章,分别是“Theres Chinese dancing.”和“There are lots of beautiful lakes in China.”虽然文章数量较少,但教师仍然可以通过一些方式进行整合,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将两篇文章的主题进行联系,形成一个更大的主题“talking about Chinatowns and places in China”。这样可以将两篇文章的内容进行整合,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中国的文化和风景。教师还可以选取两篇文章中的共同点或相似点,进行内容整合,如两篇文章都提到了中国的美丽风景。教师可以以此为主题,让学生比较两篇文章中描述的风景特点,加深对风景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