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美术教学问题情境创设研究

作者: 舒翼

摘 要: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培养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和“创设问题情境,倡导探究式美术学习”的基本理念。而高中美术学科课程内容具有组织性和生成性的特点。因此,要想将这种基本理念有效落实到高中美术课堂教学中,要积极创设问题情境,以助力美术教学的组织和创作,强化学生的美术训练,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进而激发学生对美术学科的学习热情,促进美术核心素养形成。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美术;问题情境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4)49-0164-03

美术是高中阶段艺术学习领域中的必修课程之一,既与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课程相衔接,又具有自己的独特性,是更高一层次的美术课程。在核心素养指引下,在高中美术教学中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不仅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力,更通过实践操作和理论学习,让学生亲身体验感受艺术的魅力和乐趣,提高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

一、 高中美术教学现状分析

(一)课程设置与内容存在局限

就目前高中美术教学分析,大多数学校虽然已经提高了对美术学科的重视程度,但是在美术课程和内容设计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高中美术课程往往作为选修课程存在于教学体系中,因此课程安排相对较少,很难保证学生的学习时间和学习深度。另外,教学内容更多的时候还以传统的绘画技巧和色彩处理等基础教学为主,对现代绘画、传统绘画融入不足,难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二)师资力量与结构不够健全

高中阶段的美术教师,对其学历和专业技能的要求都有严格的专业标准,但并不是所有学校都具备完善的师资力量和结构。由于高中美术课程涉及知识文化比较杂,但并不是所有教师都拥有专业的教学经验和创新能力,这严重影响了高中美术教学水平。目前,虽然年轻教师的引入,为高中美术教学提供了新的活力和激情,但在教学方法和课程设计上尚需积累,从而很难为学生提供专业的美术指导,更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美术学科核心素养水平。

(三)教学资源与配置投入不足

在高中美术教学中,教学资源与配置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目前,大多数学校存在美术教室、美术专业教学设备方面的投入不足的问题,使得学生在实践操作中严重受制。这不仅严重限制了教学活动的开展和教学效果提升,同时还影响了学生的学习体验。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缺乏创新

当前高中美术教学,虽然已经逐渐从传统讲授式向探究式、合作式转变,但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创新性仍显不足。在高中美术教学中,仍有部分教师依赖教材,沉浸于传统美术教学的固化思维与单一教学手段中,缺乏对教学策略的深入探索和更新,从而导致美术课堂氛围缺乏活力,难以激发学生的艺术兴趣和创造力。

二、 核心素养下高中美术教学“问题情境”创设

(一)根据教学内容,确定问题情境主题

伴随着教学的改革,越来越提倡以主题为统领。因此,在高中美术“问题情境”教学中,教师也要顺应改革趋势,根据教学内容,确定问题情境主题。而问题情境的关键在于“问题”,这些问题不仅要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相匹配,同时还要包含与课程核心素养发展目标相关的内容要素。这样的问题情境主题既能抓住课堂教学的重点,也能使学生萌发对美术学科的学习热情。

例如,在高中美术“书法”鉴赏课程教学中,首先要让学生了解书法是汉字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汉字文化的重要载体,更是传统艺术和文化的传承。而其核心目标除了书法技术的培养,更在于弘扬书法的文化价值。因此,教师提出的问题要重点体现在弘扬书法文化价值的主题上。具体来说,教师可以从书法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以及其在现代社会的应用等多个方面入手创设问题,引导学生全面地了解书法的多维度价值。此时,教师可结合不同历史时期的书法风格和特点,设计问题情境。如“古代书法都有哪些表现风格,这些风格是在什么样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在当今社会,书法如何与现代科技、现代艺术相结合,能发挥出其怎样的价值?”这些问题既能够全面反映书法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又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学生结合这些问题,自主思考和探究,理解书法艺术的历史演变和不同时期的特点。另外,书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背后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教师还可从书法与诗词、绘画等艺术形式的关系,以及书法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等角度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挖掘书法的文化内涵。除此之外,教师还要结合学生个性发展,由于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兴趣爱好。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问题情境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如让学生谈一谈自己喜欢的书法家、他们具有怎样的写作风格等。通过这样的问题,能够引导学生展示自己的个性和思考,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二)结合生活实际,创设真实问题情境

美术核心素养蕴含了基本的美育理念,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审美意识,使其能够真正体会到美术学科的艺术魅力。而在高中美术教学过程中创设问题情境,关键在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这也是解决问题的前提。那么问题来自哪里呢?毋庸置疑,问题更多的时候是来自现实的生活情境。因此,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以此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解决生活中的现实问题。

例如,在高中美术“书法”教学中,其核心素养强调的是艺术性展现。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书法基本的书写技巧,更要注重作品的艺术性,并尝试创作出具备风格导向的书法作品。而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是为了让学生面临的问题情境,与自身的生活情境息息相关时,他们更容易产生好奇心和兴趣,继而转化为知识研究的内驱力,进而自主探究这个问题。如教师可先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常见到的书法艺术”。这时学生会联想到春联、店面招牌、家居装饰等元素中都存在书法内容。此时,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到书法不仅是一种技能,更是一种文化和艺术表现形式。然后,教师可结合这些生活中常见的书法内容,为创设与书法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引导学生利用书法艺术,为学校的某个活动设计宣传海报,或亲手设计并书写一张春节贺卡等。通过这样真实生活情境创设,能够让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兴趣,从而产生进行研究的内驱力。

(三)利用现代资源,丰富问题情境内容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和发展,越来越多的资源被引入教学中来。这些资源不仅为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还为问题情境的创设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在高中美术教学中,教师也要顺势而为,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辅助教学,并结合传统教学内容,有效将两者进行融合,以丰富问题情境内容,使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问题,理解和学习美术知识,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体验,增强高中美术教学效果。

在高中美术“书法”实践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数字媒体、网络平台、虚拟现实技术、在线书法数据库等现代资源,丰富问题情境的内容,使学习过程更加生动有趣,加深学生对书法艺术的理解与掌握。例如,教师可利用学校或网络上的书法展览资源,组织学生线上或线下的虚拟参观,让学生通过数字导览系统,近距离观赏古代名家的书法作品,并利用触摸屏或平板电脑上的互动功能,对作品中的笔画、结构进行临摹。这种直观、互动的学习方式,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他们更深入地理解书法艺术的细节和魅力;然后在这基础上,还可选取优质的在线书法教学视频或教程,如专业书法家的演示视频、书法教学App中的分步教程等,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和爱好,选择相应的学习资源,反复观看学习,并随时暂停、回放,确保掌握每个笔画的正确写法,有效提升学习效果;同时还可引入虚拟现实技术,将学生置身于不同的学习环境中,如古代书房、现代书法工作室等,并在这一环境中,与虚拟古人或书法大师进行互动学习,体验不同风格的书法创作过程。

(四)结合美术作品,设计探究问题情境

美术作品是美术教学的重要资源。在高中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充分结合美术作品,设计探究性问题情境。这些作品不仅是视觉艺术的瑰宝,也是理解历史、文化、社会的重要载体。结合这些经典的美术作品展开教学活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思考和探索,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作品背后的含义和价值,进而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思维。

在“书法”临摹教学中,教师可针对教学内容,为学生选择经典的书法作品,引导从不同角度设计探究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与兴趣。如选择颜真卿的《多宝塔碑》作品教学,然后针对这一作品向学生提问。问题一:颜真卿的书法风格及其在中国书法史上的地位如何?问题二:请分析《多宝塔碑》的笔画特点及其所蕴含的意境。问题三:如何理解《多宝塔碑》的章法布局?问题四:结合历史背景,分析《多宝塔碑》的创作动机和目的?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能够使学生在美术学习中更加投入,同时也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如在解决问题一时,可引导学生从宏观的角度了解作品及作者,分析颜真卿书法风格,知其独特的气质和魅力,从而理解真卿书在中国书法史上的地位,进而理解书法艺术的传承与发展。而在解决问题二时,则需要学生仔细观察作者书法笔画,从细节出发,探究笔画的形态、力度、节奏等,并尝试理解其背后所蕴含的意境和情感,这对提升学生的观察力和审美感知力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

(五)注重学生主体,促进问题合作探究

每一位学生都是独立的学习者,他们拥有不同的学习动机、能力和方式。在高中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注重学生的主体性,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为他们营造互动的学习氛围,并引导学生对教学问题进行合作探究,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从而更好地促进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学习风格和兴趣特点,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然后引导小组成员自行选择相关主题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小组成员之间需要共同制订学习计划,分工合作,收集资料,分析讨论,共同完成研究报告;并且学生还要主动观察、思考,及时发现问题,提出自己感兴趣或困惑的问题。针对问题在小组内积极讨论,不仅能激发他们的团队协作和创造力,同时还能促进他们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在提升团队合作精神的过程中,促进美术核心素养发展。

三、 结论

核心素养下高中美术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设计具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和解决问题。这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有着积极的引导作用,让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得到更深层次的提升,最终达到提升其核心素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黄瑞棣.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J].百科知识,2024(15):80-82.

[2]罗明胜.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美术“问题情境”教学探究[J].高考,2024(14):167-169.

[3]卢丹香.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策略研究[J].教师,2023(25):69-71.

[4]刘欣冉.“一体化”理念下高中“中国书画”模块书法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23.

[5]李昱平.探究书法教学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的运用[J].艺术大观,2022(16):124-126.

作者简介:舒翼(1977~),男,汉族,江西龙南人,东莞市第四高级中学,研究方向:高中美术教育。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