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听力教学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探究

作者: 林向英

摘要:初中英语听力教学是培养初中英语听说能力的重要途径。然而,在当前英语教学中,许多教师仅关注学生成绩和分数,而忽视了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训练与提升。初中生的英语能力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并且这些因素在他们未来的英语学习和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为了有效提升初中英语听力教学效果,迫切需要进行有效的听力教学活动。笔者通过探索一系列教学策略,旨在推动初中英语听力教育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初中英语;听力教学;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918(2023)26-0104-05

英语听力的训练是提升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重要途径,培养初中生的听力能力成为初中英语教学的重点。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英语教师越来越注重听力训练,致力于提升学生的听觉能力。通过对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的研究发现,学生的英语水平与听力之间有着直接的联系,较高的英语听力水平可增强学生语言运用整合的能力。然而,目前中学英语听力教育存在一定问题,影响着学生听力理解效率的提高,不利于他们学习其他学科。为了实现英语教学的目标,教师需要有系统、有针对性地加强听力训练,以提升学生的听力水平。

一、 新形势下初中英语听力教学面临的困难

(一)缺乏语言环境

英语学习方式和汉语有较大区别,多数学生习惯于汉语听说方式,但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却总觉得非常费劲,特别是在听说过程中出现了不少问题。对初中生来说,英语基础相对较弱,辨别长音与短音等发音难度高且未学过一些单词,难以理解英语句子意思,成为当前初中英语听力教学中的瓶颈。教师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常使用中文授课,不注重听力培养,导致学生英语知识较为单薄,对英语文化理解不到位,直接造成学生不能把自己放置于恰当的语言环境之中,学生能读会写却不理解的情况不断出现。所以在初中英语听力教学中,建立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就显得尤为重要。受新形势影响,教师要给学生创设更好地进行听力训练与学习的环境,以提升英语教学质量。

(二)教学方法较为单一

初中英语听力教学中,教师使用的听力材料主要是英语考试中的听力试题,而并未考虑到学生的实际需要。部分教师使用的听力材料篇幅过长,学生难以消化,甚至会导致学生对听力训练失去兴趣。在开展初中英语教学中,听力部分通常只限于放录音内容,放完录音学生就照课本学,这样的听力练习方法比较单一,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亦不能全程用英语解释,除解释文本外,余暇均用汉语和学生沟通,使他们丧失了练口语的机会。此外,学生英语听力能力基础参差不齐,目前初中阶段英语教学中还没有专门针对学生听力展开测试的课程,大部分是以笔试为主,而这一做法也严重阻碍了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高。很多学校中,没有专门为提高听力而设立听力课,而是由教师布置大量的作业来帮助学生完成任务。随着时间的推移,听力学习在学生中的重要性逐渐减弱,这给听力教学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三)听法技能指导不到位

对初中学生而言,英语听力水平不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得到提升,教师在授课的过程当中,不应该仅仅只关注学生英语听力方面的重复实践,还应该引导学生学会听力的途径与技巧。在实践中,教师们常常只注重英语课文练习,而对听力并不太重视。教师仅仅是盲目地布置任务,由学生来做,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错误地理解内容并没有被及时纠正。学生在听力技巧方面存在严重缺失现象,导致英语听力时出现困难并进而感到焦虑,这对听力效果产生了直接影响。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英语听力能力很难得到提高,不讲方法与技巧的方法导致事倍功半。

(四)缺乏实践

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初中生不仅需要掌握基础英语知识,还需要具备实践应用的能力,尤其是在英语听力方面,因为听是获取信息、了解情况、认识事物等最基本手段之一。英语学习的终极目标在于培养与他人进行娴熟的交流和沟通的能力,以达到真正理解英语的目的。目前英语听力教学的范围通常仅限于卷面式听力训练,不能显著提高英语听力水平,导致学生缺乏实际应用英语的机会。此外,很多教师也忽视了培养学生听的习惯以及技巧。因此,在中学英语听力教学中,应当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英语技能。

二、 新形势下初中英语听力教学的解决措施

(一)情感理论在初中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以情感理论为基础设计初中英语听力教学,不仅可提高学生成绩,还能激发学习兴趣、使课堂更活跃、减轻学生的焦虑恐惧感。为了更好地利用情感理论,教师可以从多个方面入手进行教学设计。

1. 消化教材情感元素

许多教师认识到初中英语教材存在多方面的情感元素,如果要深入挖掘这些元素,则需对教材进行全面的情感因素调查。

需要关注的是新课标中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情感目标,尤其是八年级学生英语情感目标的高要求。新课标要求八年级学生表现出强烈的自信,出色地应用适宜的学习方法,以克服学习上的困难,并且要相信语言交流中文化差异的存在。具体来说,在听力方面,需要有能力回应学习任务的指令与问题,能够熟悉相关主题,能够辨别语调的变化等。英语教师应当结合新教学大纲的具体要求进行教学,不应该人为地增加难度,特别是不应该将适用于高年级学生的教学目标用于要求低年级的学生。

2. 多方位表现教材情感因素

传统观念认为,初中英语教师将“听、说、读、写”作为独立的教学内容,只注重听力教学中的“听”,这种方法既不利于学生接收情感信息,也会影响听力教学的效果,甚至压抑学生学习兴趣。随着现代教学设备的不断发展,初中英语教师应该多维度呈现教材中的情感因素。

在教学时,除了播放录音,教师还可以通过向学生展示相关灾难的图片或视频,将“听”和“看”结合起来,并且需要综合运用“听”“说”和“写”三种技能。学生需要听取录音并获取详细信息,根据信息完成录音,同时学习讲述不同地点的天气情况。因此,在听力教学中,要重视综合应用,指导学生介绍各地的四季、气候,还可介绍他们老家或曾旅游过的哪个城市的气候。除了“说”,也可要求学生写一篇小作文,以实现多维练习。

3. 以教材为支撑,增加听力材料来源

教师需要听力素材来进行听力教学。目前,初中英语教师使用的听力素材主要来自教科书和考试试卷,渠道相对局限。此外,教学具有功利性,普遍存在“应试教育倾向”,不利于唤起学生的听力兴趣。因此,在进行英语听力教学时应该结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多使用教材之外的听力素材。

首先,要从各大视频、音频网站下载最新或经典的原声英文电影片段、电视节目或歌曲。它既可用于听力课的正式开课之前的情景导入,又可用于课间的播放以供消遣。这样,学生才能感受到英语的美妙,意识到英语同样具有强大的韵律,从而更好地认识世界,进而使初中生在不知不觉中树立起学好英语的信念。

其次,针对教学目标和内容,应以课本听力材料为基础,增添更多的非课本材料。例如,在讲述节日模块时,教师可在网络上收集关于感恩节、万圣节、中秋节、端午节等主要节日的历史资料,作为听力或阅读材料。这些材料能够通过不同方式深化学生对中外文化的比较,从而更加客观地认识文化和价值观之间的异同。圣诞节和春节是西方和东方的两个重要节日,它们共同强调家庭团圆,展现出东西方文化对家庭和亲情的关怀。然而,它们在节日庆祝上有所不同。中国春节流行放鞭炮和吃饺子,而西方则习惯吃火鸡等美食。

(二)翻转课堂在初中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为了使初次接触翻转课堂模式的学生更好地掌握,教师应引导学生先通过问题预测听力内容的概要,然后再听课,有的放矢地找答案;听写时再用简写速记;对不理解之处,应多次重复倾听,并结合多种听力技巧进行训练。学完听力材料后,教师应该把时间交还给学生,要求学生再次看带字幕的听力视频并明确不理解的理由。如有词汇问题应及时查缺补漏、记好单词,注意积累话题词汇。如弱读、连读等题型,让学生随录音模拟语音语调。最后让学生朗读背诵并消化和吸收所学知识。

为进一步说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是如何应用的,笔者将以仁爱版九年级上册Unit 3 English Around the World为案例,并结合以上听力翻转课堂模式来具体说明如何实施听力翻转课堂。

1. 教情学情分析

在英语学习日常中,成立英语学习小组,致力于提升学生英语学习效率。这个小组由班长负责组织管理,并定期召开小组会议。共有25名成员被划分为5个组别,每个组别均设有一位组长。每名同学都是根据各自所学的内容进行分组讨论,并由班长带领大家进行小组活动。在研讨中,与团队成员聚集一堂,互相核对并通过全面查阅字典和深切的探讨,对存有的疑问进行了深入探究,最终得出了结论。

2. 制作微视频

根据网上现有的动画视频配套英文字幕掩盖。故事开篇前增加了对重点词汇的解释和若干听力问题的展示,使同学们能扫除听力开篇前的一些词汇障碍,也能提醒同学们要通过提问来预测听力内容和有的放矢地进行听力。视频时长约为4分钟。

3. 制作听力任务单

在对教情、学情以及教学目标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我们设计了下列听力任务单。该任务单分四个部分,内容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

首次翻转课堂听力教学开始前,教师需要详细说明学生应当遵循的程序和方法。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词汇,可以配合视频讲解,并在必要的情况下记笔记。这将有助于为接下来的听力任务打下基础。

初次观听听力视频,理解材料主旨,完成第二次作业。录像提到这些问题,需要关注题目中的特殊疑问词,预先洞察听力内容,有针对性地作答。

同学们在第二次听力视频后进行第三次作业。在完成前两个任务后,已经了解到了听力材料的主旨及一些细节。在进行第三项任务前,建议先查看标题,结合上下文语境和听力材料中的信息梳理,把一些简单填空先行做完。对做不完的内容,应结合上下文判断所需填写的词语的词性、形式等,并有针对性地在倾听中找到答案。

同学们在听前面两遍时,应该一次看完视频的全部内容,其间不应停顿,理解大意、把握好一些细节就可以了。而在第四项听写任务中,同学们可根据自身情况自主地选择听写次数及节奏,通过简写、速记、停顿、重复听写同一句子等形式,写出所有听力材料。

4. 分析答题情况

学生在家中自行完成听力任务单,并在有疑问的地方做上标记,在微信群、QQ群中与同学进行沟通或寻求教师帮助。次日交听力任务单,教师批改、收集和整理资料,并分析同学们的回答,以便了解同学们的疑点所在,课上有的放矢。时间限制或班级人数过多的情况下,可对一些同学进行抽查或对一些课题进行抽改。

如何解决好问题:①文末coast、cliff、shore等一些生僻英文单词的正确发音和拼写不明,然后是一些地方组织无法理解的异常现象,容易引起厌烦;②从某种角度来看,无法选择合适的文本工具来回答如何解决文本表达和推理问题,如“Why was she in hospital(她为什么在医院)?”。

5. 小组讨论探究

在正常英语学习中,组建学习小组,每个小组选出1名组长。讨论时,小组成员席地而坐,有问题则查字典,讨论后得出结论。对小组讨论无法解答的题目进行标注并找时间向教师求助。同时,教师用PPT演示本次听力训练的常见问题,并带领同学们共同探讨结论。在研讨过程中,笔者在各组间走动,了解他们讨论和研究情况,发现学生遇到了以下问题:有的同学思维固定,有懒惰心理,简单地将“cover”理解为“覆盖”;大多数学生不理解struck、struggle等词的意思,更不用说正确地拼写。在学生讨论后,笔者采取使用小组报告和抽查相结合的方式来验证对听力作业的回答并解释听力作业表的标题。从某种角度来看,针对学生不确定的问题“她为什么在医院”,指导学生匹配全文和关键词,例如“That was all she remembered. When she woke up a day later...”等关键字眼,得出结论“She became unconscious after struggling up the cliff and perhaps someone found her and sent her to hospital.”文末解释了cover、struck、struggle等相关关键词的含义和具体用法,消除了学生的理解障碍。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