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拓展训练融入小学体育教学实践研究

作者: 詹美晶

素质拓展训练融入小学体育教学实践研究0

作者简介:詹美晶(1981~),女,汉族,福建龙海人,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区榜山中心小学,研究方向:体育教学。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我国教育教学模式、教育理念以及教学内容得到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素质教育以及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已成为现阶段社会对教育工作问题关注的焦点,亦是当下小学教育改革工作的重中之重。对此,小学在对现有教育模式进行适时调整和及时改进的同时,也要对教学手段和方法进行必要的升级和创新。然而,针对小学教学实际状况开展深入、全面思考和分析,其中仍存在诸多弊端和不足有待进一步完善。基于此,文章就现阶段素质拓展训练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现状以及融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阐述和分析,并针对素质拓展训练融入小学体育教学实践的有效路径展开深入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素质拓展训练;小学;体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3)32-0110-05

一、引言

结合当下小学体育教育教学工作状况来看,绝大多数教师将更多的关注力度放在学生体能的培养以及强化工作上,而对素质拓展方面的重视程度较为缺乏。造成此种教育现状的主要原因在于:受传统教学模式以及教育理念的影响,仅仅把体育教学工作当成了一门副课。这就导致了在体育教育和教学工作中,很难保证体育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时间和经费的投入。体育教师工作态度以及工作积极性和热情严重缺乏,同时相关教学模式以及教育理念也都相对较为落后,缺乏科学性、创新性和有效性。伴随教学改革工作不断深入发展,体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作用和价值开发利用,进一步加快素质教育体系的构建以及融合,实现学生全方位发展。

二、现阶段素质拓展训练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现状

结合实际小学教育工作状况来看,现下素质拓展训练在绝大多数小学体育教育教学工作中得到广泛应用和深入推广,但是由于相关教师对素质拓展训练的重要作用以及教育价值了解不够深入、掌握不够全面(如图1所示),致使在实际工作中素质拓展训练教学教育工作质量以及成效不理想。结合相关调查以及数据资料可以得出,师生对素质拓展训练的认识渠道存在较大差异,如表1所示。难以对其展开深入挖掘和全面了解,则会致使师生在素质拓展训练领域所呈现的积极性、活跃性以及兴趣度受到严重影响。学校在进行体育教育教学工作过程中,对有关素质拓展训练的活动以及项目占比较低。部分学校虽积极落实并设定素质拓展训练相关活动或者项目,但是在教学时间有限性以及训练次数的局限性的共同作用下,也会让素质拓展训练教育工作质量以及最终成效受到一定影响,致使实际教育需求以及发展需求难以得到有效满足,学生对相关训练活动的深层含义难以触及和掌握,从而让拓展训练的教育价值以及引导作用难以得到充分发挥。

三、素质拓展训练融入小学体育教学实践的有效路径

(一)积极采用小组合作训练模式

在开展实际教育教学工作过程中,应积极采用小组合作训练模式,鼓励学生达成合作共识,协调开展相关活动,以此让学生的团队精神以及合作意识得到显著提升。针对现阶段学生来说,应进一步提升对其团队精神以及合作意识培养,加强工作的关注力度和重视程度,这对实现学生未来全方位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并提供强有力保障,亦是素质拓展训练教育活动质量以及成效得到有效保证的关键前提条件。对此,教师在开展小学体育教育教学工作或者相关活动过程中,可将学生精细划分成若干小组,通过小组合作、协同进行的方式,让学生顺利地完成素质拓展训练。一方面,学生自身合作意识得到良好培养和相关提升;另一方面,学生团队协作意识以及精神得到进一步强化。

例如,在进行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的时候,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发展状态和特点,将他们分为几个小组,每个组都有5名成员,然后对他们进行五人六足活动竞赛,教师可以将他们在课堂之前就已经准备好的布带,将两个相邻小组成员的双脚捆绑在一起,并让他们按照小组的形式进行自由练习。而学生在自由训练期间逐渐掌握其中技巧,同时在进行相互配合、协同奋进中彼此间的默契度得到进一步提升,教师则在一旁提供必要的正确指导,以此为学生在训练过程中的安全性提供强有力保障。待学生完成自由训练活动后,教师担任裁判,并能够时刻秉持公正、公平的态度,组织学生开展五人六足竞赛,2支队伍为一组,优胜者进入复赛。另外,对那些表现比较差的小组,应该进行适当的引导,让他们进行深刻的反省,找到自己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相应的改善,这样才能让他们在下一次的比赛中获得更好的结果,从而让他们在不断的尝试和探索中获得进步。所以,教师应该积极地运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指导学生主动地、自主地参与素质拓展训练中去,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二)适时开展户外实践活动

素质拓展训练相关活动的开展不应只限制在教师以及操场等学校环境中,教师应打破并转变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对教学手段以及形式进行适时改进和调整,让素质拓展训练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和施展。在这一阶段,在体育教学工作中,应该及时进行课外实践,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而为实现学生全方位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例如,在进行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的时候,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校园,进行户外素质拓展训练,让学生亲身感受到环卫工人的工作辛苦,并全面、深入地了解并掌握环卫工人的工作模式。组织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开展路面清扫、垃圾清理以及草坪整理等环卫相关工作,以此让学生通过亲身参与对环卫工人的艰辛有了深刻的认识。在适当的时候,可以经常地让学生参加类似的野外实践,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各种功能,另一方面也能够让学生对各行各业的价值以及艰辛得到深刻、全面和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在悄无声息间让学生自身环保意识以及行为得到进一步强化,进而养成不乱丢垃圾等好习惯,从而让学生自身个性品德得到良好培养和适时强化。

(三)调整和改进素质拓展训练项目

教师应进一步提升对素质拓展训练项目适时调整以及科学改进工作的关注力度和重视程度,从而让相关项目以及活动的新颖性、趣味性以及创新性得到显著强化,从而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因此,教师要以学生的心理发展状态和需要为基本的依据和重要的依据,对素质拓展训练项目和有关活动进行具有高度科学性、合理性、有效性和可行性的布置设计,以此为训练项目以及相关活动价值和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和施展提供强有力保障。

例如,在进行小学体育教育教学工作过程中,为保证学生具有良好的体育素养,相关教师可充分结合教育状况以及需求对体育活动以及体育教学内容进行调整。比如,教师可以在适当的时候,让学生玩一场“搜捕游戏”,在班上选出一些学生,让他们扮演“警察”,然后用一块布蒙住“警察”和“小偷”的双眼,让他们一起玩,直到他们抓住了“小偷”,这场比赛才算完成。另外,还可以对“无敌的风火轮”进行研究,在这个项目开始之前,教师要把需要的报纸、胶带、剪刀等工具都准备好,然后发给学生,让学生一起画出一个大的圆环,画出一个大的圆环后,学生站在圆环上,一边走路,一边旋转圆环,这样就能充分生动地体现出创意的功能和价值了。从而让学生对体育教育教学工作的认识以及理解得到极大改善,进而促进学生积极参与相关体育教学活动中。

(四)注重安全教育教学

加大对安全教育教学工作的关注力度和重视程度,从而为素质拓展相关活动落实实施的稳定性、高效性提供强有力保障。就实际教育教学工作而言,不论是在体育活动,还是在哪种类型的体育活动中,都应该以确保学生的安全为工作的重心和中心。因此,在开展有关活动或训练项目之前,教师必须对训练活动中的各种要求以及有关的注意事项等进行明确和具体的描述,例如,训练项目类型、活动流程以及训练作用等。特别要格外重点强调安全事项,并再三叮嘱学生,一定要把自己的安全放在第一位。比如,在学校,教师应在实践操作前将篮球相关技术要领和技巧进行必要示范并做出具体说明,这样有助于学生直观地体会并观察到动作步骤和要领,之后才能提出进行自主训练的需求。同时,在学生进行自主训练的时候,教师应该随时注意他们的动作和行为,对他们在运球或传球过程中出现的缺陷以及不规范、不标准的地方及时指导和纠正,学生因自身操作不标准或者操作不当所引发的安全事故可由此得到有效防范。倘若部分运动技巧本身具备一定的不安全性和风险,对此类技巧教师在进行教学内容布置和设计工作过程中应开展深入、全面考量,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作足必要的准备以及提升对其的关注力度,将存在风险的运动技巧最大限度进行摘除,以此将活动风险控制在最低。除此之外,对小学体育教师而言,应聚焦安全教育工作与体育教学进行有机结合,进一步提升学生自身的运行安全意识,唯有素质拓展训练是在安全得到有效保证的基础上开展,才能使相关活动质量以及成效得到进一步提升。

(五)提升素质拓展训练的趣味性

素质拓展训练最开始被应用于军事训练中,所以将其与小学体育教育教学工作进行有机结合,需要对其进行适时调整和必要创新,以此让相关工作质量和成效以及相关训练活动趣味性得到强有力保障,从而为实现学生全方位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在针对拓展训练活动进行科学化、合理化设计工作过程中,应充分结合学生的兴趣点、关注点以及发展状况,凭借更具趣味性、新颖性以及创新性的训练内容或者相关活动来激发学生的运动积极性和活力,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对素质拓展训练的热爱以及喜爱。结合实际教育教学工作状况来看,备受青睐并广泛应用的素质拓展训练活动主要包括极速120秒、环环相扣、信任后背摔、袋鼠跑以及相关户外实践活动等,对此,体育教师应充分结合实际状况以及需求进行合理选取采用。

极速120秒其实质在于,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系列素质拓展训练。结合实际工作状况而言,训练项目主要包括跳绳、跑步、平衡训练以及投篮等,具体训练内容应由教师充分结合具体状况以及素质拓展需求进行合理选取和设定。将学生精细划分成诸多小组,让小组彼此间开展项目任务竞赛活动,比较哪个小组在限定时间内完成项目数量最多。本身极具多样性的训练内容就已经具备了较强的趣味性,设定时间限制的比赛活动又让此训练项目自身的挑战性以及刺激性得到进一步提升,以此让学生的积极性、运动热情得到充分点燃,进而踊跃参加训练活动,一方面完成了教学内容和教育目的,另一方面也让学生的潜力以及潜能得到进一步开发和强化。

环环相扣的主要作用在于,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以及合作意识,其规则包括:学生围成一个尽可能大的圆圈,同时手拉手,然后让呼啦圈从第一位学生的手臂逐渐、有序传递下去,直至到达最后一位学生的手臂为止。在进行此项活动过程中,学生的手臂应时刻保持“连接状态”,对传递最快且行为规范最标准的小组获胜。此项活动要求相邻的两个学生相互配合并保持身体的协调性,以此完成呼啦圈的传递,对学生整体团队协作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与此同时,还能够让学生自身创新能力得到一定培养和适时强化,给予学生更多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机遇。

信任后背摔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彼此间的信任度以及团队合作意识以及协作精神,同时也为学生心理素质的进一步强化提供必要支持和保障。此项游戏活动的主要内容在于:一个学生从一定高度采取后背摔的形式向后倾倒,其余学生应合力一同将向后倾倒的学生接住。在进行此项游戏活动过程中,需要格外关注的是学生的安全,在实际开展过程中,应作好充分的安全防护措施。除此之外,对站台高度的设定应极具合理性和科学性,以此让由于后摔力过大致使意外的发生得到有效控制和避免。而对负责接的学生而言,其双臂要采取交叉的形式,并紧紧握住形成一个圈子,腰杆挺直、膝盖内扣,在高处学生后倾时同时、一致蓄力迎接。此项游戏活动对站在高处的学生而言,其应具备极强的信任感以及足够大的胆量,而对需要迎接的学生而言,更多要求的是学生的协调、同心以及相互配合。

袋鼠跑就是一种仿照袋鼠的跑步训练,需要学生在腰上捆绑一个布袋,布袋中装进一定数量的乒乓球,在跑步过程中要控制乒乓球掉落。此项游戏活动依旧以比赛的模式进行,需要将学生进行精细划分成若干小组相同距离、每人布袋中球数一致,取胜的唯一标准就是保证剩余更多乒乓球。此种素质拓展训练活动,能够让学生自身思考能力得到进一步强化,让学生凭借全面思考、参照他人以及自我改进创新来控制球掉落数量。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