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吉游戏”教育理念下大班自主游戏中教师三维观察评价方法与指导策略
作者: 张兰君摘 要: 文章强调了幼儿园自主游戏中教师观察的价值性,并从教师观察现实情况、教师观察行为现存问题两方面入手,分析了“安吉游戏”教育理念下大班自主游戏中教师观察行为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安吉游戏”教育理念下教师在自主游戏中科学观察的有效策略,其中包括全面系统地观察幼儿、提高教师自身解读幼儿游戏行为的能力、及时介入并给予一定的干预性指导、构建并使用三维观察评价方案等,以期实现大班自主游戏中教师观察评价与指导的升级。
关键词: “安吉游戏”教育理念;大班自主游戏;教师观察;三维观察评价
中图分类号: G61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8918(2023)36-0161-06
“安吉游戏”教育理念强调了幼儿在游戏中的主体地位,对幼儿游戏过程中教师的观察行为也较为重视。从大班自主游戏的角度来看,在“安吉游戏”教育理念的指引下,需要教师强化观察行为,持续完善观察评价方法与指导策略。
一、 幼儿园自主游戏中教师观察的价值
观察是教师了解幼儿自主游戏的重要手段,依托观察,教师可以真实掌握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的基本情况以及幼儿游戏自主性,明确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观察为教师进行自主游戏环境的优化创设以及游戏条件的设置提供了重要参考,确保所设定的游戏环境、投放的材料等能够切实支持幼儿展开自主游戏活动。观察是教师指导幼儿自主游戏的前提,保证教师可以在合适的时机介入游戏,提供针对性指导,调动幼儿展开自主游戏的积极性。
二、 “安吉游戏”教育理念下大班自主游戏中教师观察行为的现状分析
(一)大班自主游戏中教师观察行为的展开现实情况
从观察目的、观察内容、观察与记录方式、观察运用情况等几方面入手,对大班自主游戏中教师观察行为的展开现实情况进行分析,能够了解到:①大班自主游戏中,教师观察的主要目的在于明确关于幼儿学习与发展的高价值信息,及时、有效介入并提供适当指导,完成幼儿教育阶段的教学任务;②教师观察的主要内容包括幼儿已经具备的知识与经验、幼儿的学习品质以及能力倾向、对游戏活动材料的选择与实际使用情况、幼儿的兴趣点、幼儿的心理与情绪状态;③常用的观察与记录方式主要有利用多媒体设备完成辅助观察、应用描述记录法实现观察记录;④教师对幼儿自主游戏的观察与记录结果主要应用在支持幼儿游戏与学习、进行教育反思以推动个人专业能力提升等方面。
在“安吉游戏”教育理念指导下,教师普遍会对大班自主游戏期间幼儿的行为进行观察与记录,更多地发挥出幼儿的主体性地位,减少教师介入与干预,鼓励幼儿结合自己的兴趣等完成游戏选择与各项活动的展开。诚然,当前的大班自主游戏中教师观察行为实际展开情况良好,但是依然还存在诸多不足。
(二)大班自主游戏中教师观察的现存问题
结合当前的大班自主游戏中教师观察行为来看,教师观察依然有所缺陷,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第一,教师的观察技能有待提升。存在部分教师未切实参考幼儿的发展水平、幼儿游戏活动的具体情境进行观察与分析,此时,难以真实掌握幼儿在游戏中的核心需要;观察与记录的内容单一,仅仅对整个活动过程进行客观、笼统、简单的描述。第二,教师对幼儿行为的理解深入程度还有一定提升空间。在观察中更多体现出成人思维与期待,对幼儿在自主游戏中的核心需要等较为忽视,并未深入理解幼儿行为。第三,教师未及时干预幼儿游戏或是提供指导。在“安吉游戏”教育理念指导下,教师几乎不会对幼儿的游戏过程进行干预,只有在发生危险问题或是存在明显安全隐患的条件下,教师才会提供指导。其他情况下,教师几乎不干预幼儿游戏。第四,观察评价方式缺乏全面性与科学性。存在部分教师应用的观察评价方式较为片面,只能够对幼儿的单一活动行为、发展情况等进行评价,无法为指导工作的展开提供丰富且充分的参考。
三、 “安吉游戏”教育理念下教师在自主游戏中科学观察的有效策略
(一)全面系统地观察幼儿
“安吉游戏”教育理念指引下,大班自主游戏活动期间,教师作为观察者,要做到“最大程度的放手,最低程度的介入”,使得真正的儿童与真正的游戏能够客观充分地展现。首先,教师要根据观察目的,选取合适的观察角度,以获取有价值的信息。而不是在客观描述时笼统、简单,致使观察活动失去意义。其次,重视对幼儿操作过程的观察。从重结果、轻过程转向重结果的同时更加重过程。最后,提出递进性要求,深入观察幼儿。在连续性个案观察中,并非看到预期目标已经达到就终止观察活动。在“安吉游戏”中,教师要做好引导者、合作者和支持者的角色。及时发现幼儿在游戏中的“哇”时刻,引导幼儿在现场观察同伴的作品、倾听同伴的想法、学习同伴的建构技能和方法等,从而促进幼儿在“搭建技能、解决问题、互助合作”等多方面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在游戏中,教师要善于用一双敏锐的眼睛去观察幼儿,发现那个“了不起的儿童”,进而在“看懂”幼儿的基础上给予幼儿适宜的支持和引导,引导幼儿游戏水平向更高阶发展。
在当前的大班幼儿自主游戏中,角色游戏是一种常见的游戏形式。在角色游戏中,平时不善于表达、沉默寡言的幼儿,也能够在游戏中主动地与同伴互动交流、产生清晰的角色意识,能够看出能力较弱的幼儿也能在游戏中大放异彩。在实际的角色游戏展开期间,教师需要落实对所有幼儿表现的全面观察,将重点放在幼儿是否能够在活动中清晰表达自己的需求、是否可以与其他幼儿之间产生互动与交往方面,以此判断幼儿的交往能力,分析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情况。为进一步提升角色游戏的展开效果,教师应当结合对幼儿活动情况的观察结果,逐步完善游戏内容、规则、方案等,对一些共性的游戏规则方面的问题要全班讨论达成共识,对一些角色意识相对薄弱的幼儿,不仅要丰富幼儿的生活为游戏打好基础,还要选择适宜的游戏材料,激发幼儿扮演游戏的兴趣。
(二)提高教师自身解读幼儿游戏行为的能力
在“安吉游戏”教育理念指引下,在大班自主游戏的教师观察实践中,教师可以从表征行为、建构行为、合作行为、规则行为等多个方面入手,对幼儿在自主游戏中的行为展开全面观察以及深入分析,确保教师能够在游戏中更好地观察幼儿、读懂幼儿的行为表现,用专业视角发现幼儿行为背后的价值意义。针对行为观察与分析要点,有选择地对观察时间、观察对象、观察内容、观察方法等基本信息做出描述。对游戏中幼儿行为观察、解读与分析,教师扮演观察者、解读者等多重角色,察其言闻其声,观察幼儿外显行为,注意倾听幼儿与同伴说的话及在游戏时发出的声音等。
(三)及时介入并给予一定的干预性指导
“安吉游戏”教育理念虽然强调要充分发挥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完全不介入幼儿的游戏活动过程。换言之,在大班幼儿自主游戏期间,教师要在全面观察幼儿表现、深入解读幼儿活动行为的同时,及时、适当介入游戏,并给予一定的干预性指导。一般来说,如果幼儿在自主游戏中出现重复性游戏行为,那么教师必须要在此时介入并进行干预性指导,以此促使幼儿能够达到更高一层的游戏水平。从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方面来看,当幼儿出现重复性游戏行为,表现出了幼儿当前的游戏水平,此时需要教师提高相应的游戏主题或者提供指导,推动幼儿更好地发展。例如,在连续几天无主题的游戏活动中,幼儿均进行“滑体”的搭建并熟练玩耍。此时,教师可以设置一个相对灵活的主题,包括“如何让自己变得更高”等,让幼儿发挥想象、自主思考与动手实践,形成更多的游戏体验。此时,幼儿的游戏权利并没有得到限制,且幼儿的游戏水平也呈现出有所提升的发展趋势,同时达到对幼儿问题思考与解决能力优化培养的效果。
另外,教师还应当结合幼儿的实际游戏情况,及时介入,依托启发式提问的方式进行干预式指导,充分发挥出幼儿在游戏中的自主性的同时,结合教师的指导与支持扩展幼儿的游戏经验,帮助幼儿实现他们的想法、支持游戏活动的发展。例如,在“搭建坦克”区域游戏活动期间,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自行组建小组利用现有材料搭建坦克,让幼儿分工明确、相互合作,运用围合、架空、垒高、对称等建构技能,使坦克作品更加完善,关注作品中的一些微小细节。此时,出于安全考虑,教师可以以平行游戏者的身份适时介入游戏,并向幼儿提问:“坦克顶上的大块蓝色积木看着摇摇欲坠,很容易掉下来砸到人,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它更牢固点呢?”围绕这一问题,各组幼儿进一步讨论并完善搭建方法,最终构建完善的作品。在整个游戏中,结合教师的及时介入、干预,幼儿能够不断地发现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这也是一个自我唤醒、自我生成、自我创造、自我超越的深度学习的过程。同时,在此过程中,幼儿增强了身体素质,发展了认知水平、语言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表达了自我情感,还激发了创造力。
(四)构建并使用三维观察评价方案
1. 三维观察评价方案的设定
结合当前的幼儿园大班自主活动的展开情况来看,“安吉游戏”教育理念的实际应用时间相对较短,教师的教育观念的有待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游戏材料的选择与利用、自主游戏环境的创设以及应用、多维度观察、依托观察等方式完成对大班幼儿自主活动的科学评价与指导等方面的能力水平也处于参差不齐的状态。基于此,需要在“安吉游戏”教育理念的指导下,落实对大班幼儿自主游戏教师观察评价方案的创新与优化,强化“安吉游戏”的现实展开效果,推动大班幼儿能够在自主游戏活动中得到更好的发展。
对于自主游戏而言,其可以理解为幼儿展开多样化运动的有效形式之一,实际所具备的显著特点包括游戏性、开放性。在实际的大班幼儿自主游戏期间,幼儿主要依托组合、拆分、搭建、排列材料等形式的应用,或是构建运动场景、直接参与运动,实现对个人基本动作能力水平、材料创造与创新性使用能力水平、同伴交往能力水平等的提升。由此可见,大班幼儿自主游戏的展开,能够推动幼儿基本动作能力、资源利用能力、同伴交往能力的综合性提升,具备三维整合发展的作用。由于自主游戏对幼儿发展所产生的促进性是整合的,蕴含运动在内的多元发展,因此,现有的以学科为体系的单位评价模式难以实现对幼儿园教师多视角评价大班幼儿发展的现实需求的满足。同时,在实际的游戏活动中,大班幼儿的发展并不能够使用量化的、结果性的方式完成评估。大班幼儿在自主游戏中的兴趣、学习品质、为了维持游戏活动而付诸的行动等,均需要相关教师依托观察挖掘,并应用对应的发展指标阐释大班幼儿的有效行为信息,在此基础上实现对幼儿发展水平的真实判断,并及时给予适当的教育支持。基于此,幼儿园可以结合幼儿教育的现实展开情况,以多视角、过程性、个别化的大班幼儿自主游戏评价理念,组织展开教师三维观察评价模式的搭建,为幼儿教师进行幼儿自主游戏的观察提供更多参考与指导,保证教师观察幼儿自主游戏时“有据可依”、解读幼儿自主游戏行为时“有据可循”,促使“尊重幼儿、理解幼儿、支持幼儿”在幼儿园教育阶段能够得到切实落实。
“安吉游戏”教育理念指引下,在构建大班自主游戏三维观察评价框架期间,需要落实对幼儿游戏评价的改革情况、发展趋势的全面性了解,对“安吉游戏”教育理念对幼儿游戏教学、幼儿游戏评价所提出的要求以及做出的指导展开分析,明确大班自主游戏三维观察评价的主要维度,即社交维度、技能维度、个体维度。同时,进一步细化大班自主游戏三维观察评价的主要内容,即基本动作、资源利用、同伴交往。深入发掘“安吉游戏”教育理念对大班自主游戏三维观察评价的实践指导价值,实现大班自主游戏三维观察评价具体框架的优化设计。另外,为深入推进“安吉游戏”教育理念融入大班幼儿自主游戏,教师要在观察与评价中能够看懂游戏、理解儿童、改变教育观。分享活动中,教师可以以白描的手法,结合图片、视频讲述幼儿在游戏中的行为表现,运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常模、安吉游戏五个关键词:爱、冒险、喜悦、投入、反思对幼儿的游戏行为进行分析,并提出进一步支持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