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视域下初中英语阅读主题式教学的策略探究
作者: 吴正宁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主题式教学作为一种新颖的教学方法已经逐渐在教学活动中得到了应用。所谓主题式教学就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一种创新,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制定相应的主题,然后带领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研究,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另外,教师采用主题式教学的过程中还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拓展和延伸,将各个学科的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增加学生的知识范围。因此,教师在开展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和教学内容构建相应的主题,从而提高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互联网视域;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2)12-0091-04
初中英语课程的阅读教学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所以教师如果能够在阅读教学中构建相应的主题式教学活动,就可以有效地提高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效率。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已经让初中英语课程的教学活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所以教师也要学会与时俱进,在互联网的辅助下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这样才能为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教师在采用主题式教学方法的过程中,要根据主题内容为学生选择相应的阅读资源,并且还要在阅读主题的引导下让学生对阅读资源进行深入分析,这样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得到良好的体验。
一、 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采用主题式教学的重要性
(一)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向学生讲述大量的基础知识,却忽略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考试中取得理想的成绩,所以教师更加注重结果。如果教师能够在教学中采用主题式教学,就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人文素养,不仅能够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还能让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升。
(二)更加符合社会发展需求
很多教师在带领学生阅读英语材料时,一般都会选择固定的阅读资源,并没有及时对阅读资源进行更新,所以学生的阅读需求并没有得到满足。再加上教材上的阅读资源缺乏规律,仅仅靠学生自己的能力很难将阅读资源进行整合。但是主题式教学的原则认为语言性学科的教学内容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所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要按照整体内容学习。因此,教师如果能够采用主题式教学开展阅读教学活动,就能够围绕教学主题将阅读资源进行整合,如果在这个过程中能够利用互联网辅助教学,就可以让教学内容更加符合社会的发展需求。
(三)使阅读教学的方法更加丰富
大部分的教师在开展初中英语课程的阅读教学时都是为学生制定阅读任务,并未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选择阅读内容,学生阅读也只是为了完成教师的要求,所以学生在整个阅读过程中都非常被动。如果教师能够采用主题式教学,就可以凸显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更加具有主动权。教师也会根据学生的反馈随时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促使教学方法更加具备阶段性和多样性,更加适合学生的需求。另外,教师利用互联网技术还可以为阅读教学增加更多的阅读资源,这样才能让学生实现全面提升。
二、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及分析
(一)阅读教学目的性强
教师缺乏对英语阅读重要性的正确认识,导致教师开展阅读教学只是为了让学生应付考试,并且还有很多教师会将考试成绩当做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缺乏对综合能力的培养,即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将文章整篇背诵,但是依然不能将其中的含义理解透彻,这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造成了制约。因此,教师要及时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积极构建阅读主题,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
(二)缺乏新颖的教学内容
初中英语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的过程中,一般都是按照教材上的内容引导学生进行阅读,但是这些阅读内容太过保守,对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并没有起到太大的作用,所以教师也要根据教育事业的改革对阅读资源进行适当的调整,才能拓展学生的知识范围。初中英语教材中虽然提供了一些阅读资源,但是这些文章之间缺乏关联性,对学生系统地学习英语知识非常不利。因此,教师要合理利用互联网技术将英语阅读资源进行整合,同时还要将时事热点融入教学中,才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阅读教学的方法过于单一
传统教学中,大部分的教师都会将自己当做课堂上的主体,这种形式的教学模式虽然能够很好地控制课堂秩序和教学进度,但是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发展却非常不利。所以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技术创新教学方法,这样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更加积极。另外,教师还要为学生创建不同的阅读方法,运用多样化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阅读,使学生的视觉和听觉能够得到双重刺激,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核心素养。
三、 基于互联网视域下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主题式教学法的应用策略
(一)对阅读教学的内容进行系统性的调整
主题式教学在运用过程中最主要的基础条件,就是制定明确的阅读主题。阅读的主题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制定,也可以围绕教材的内容从知识点中提炼出来,然后教师再利用互联网技术对主题进行适当的拓展和延伸。另外,教师也可以通过互联网搜集阅读资源,然后再对相关的阅读资源进行精简,这样能提炼阅读主题。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构建阅读主题,这样能让主题更加真实。教师在制定阅读主题的过程中,必须要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确保主题的创新性能够得到保障,这样才能通过新颖的主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还能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丰富教学内容的范围。
因此,教师在制定阅读主题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并且还要确保学生的实际需求能够得到满足,这样才能提高阅读主题的有效性。教师还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为学生留出充分的自我发挥空间,还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搜集阅读资料,然后再对学生搜集到的资料进行针对性的引导,促使学生能够自主对教学资源进行整合。
(二)丰富阅读资源
教师在利用互联网帮助学生搜集阅读资源的过程中,首先要引导学生对教材中的文章内容进行深入阅读,这样才能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从而制定更加适合学生发展的学习目标。例如:教师在开展人教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上册《Do you have a soccer ball》的教学活动时,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就可以发现本次教学内容主要是围绕着体育运动,所以教师就可以将本次的教学目标制定为促使学生掌握更多关于运动的词汇。其次,教师要制定阅读主题,在确定阅读主题式时,教师除了要围绕教材内容之外,还要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能力和需求,这样才能让阅读主题更加具备有效性。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教材的内容搜集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文章。最后,教师可以将班级中的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然后引导学生以合作学习的形式共同搜集。学生在利用互联网技术搜集阅读资源的过程中,可以将阅读资源以视频或者图片的形式呈现,学生在搜集阅读资源的过程中还可以和其他学科的教学内容结合在一起,从而让阅读资源更加丰富。又如:教师在开展关于友谊的阅读教学时,教师就可以直接将友谊当做阅读教学的主题,其中涉及的友谊可以是朋友之间的友谊,也可以是国家之间的友谊,然后引导学生搜集更多关于友谊的资料。
(三)通过互联网技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传统的教学方法非常枯燥,所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会非常被动,严重缺乏积极自主的兴趣。所以教师可以在互联网技术的辅助下运用主题式教学培养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这样才能提高英语阅读教学的效率。首先,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阅读氛围,教师可以将学生的阅读资料设计成教学课件,通过多媒体设备在课堂上播放,然后还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搜集与阅读内容相关的资源,让教学内容以更加直观的方式呈现在课堂上。另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交流和沟通,让学生自主搜集阅读内容的补充材料。然后教师可以对学生准备好的阅读资料进行总结,从而使阅读资源得到拓展。学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自主讨论,还可以在互联网的社交平台上建立QQ群或者微信群,相互分享与主题相关的阅读资源。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积极自主地搜集阅读资料,不仅能够使学生的自主能力得到提升,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四)组织主题阅读实践活动
英语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的时候,需要在互联网技术的基础上,把阅读教学和学生实际情况相融合,重视班级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充分掌握学生们的实际学习情况以及个人兴趣爱好,为他们实行分层次的教学,在因材施教的视野下,提升学生们的阅读兴趣,激发他们的阅读动力,促进他们形成英语核心素养。教师也可以设计一些学生们都感兴趣的阅读主题,让学生们依据自己的个性,在互联网上搜集各种阅读素材,在阅读中对文章进行归纳和总结,在课堂上与同学互相分享。在阅读遇到问题的时候,让学生及时地咨询教师,教师给予正确的指导和帮助。在完成课堂教学以后,教师还要鼓励学生们走出教室,勇敢地到社会上去参与实践。教师可以为学生们设计一些作文大赛或者阅读辩论会,让学生们深刻地发掘阅读的内容,指导学生们主动地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提升阅读核心素养。
(五)创设教学情境
在以往的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常常对学生们进行满堂灌或者填鸭式的教学,学生们被动地接受教师知识的传递,学习没有主动性,学习效率十分低下。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教师在教学中需要熟练地运用互联网技术,引导学生们积极参与到阅读学习中。因此,教师能够为学生们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有效地激发学生们对阅读的浓厚兴趣,使他们可以积极主动地阅读。具体来讲就是教师不用着急为学生们做文章的精讲,教师可以创设一种阅读氛围,让学生对文章先产生情感共鸣。比如,在学习《Why dont you talk to your parents?》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先对学生们提出关于文章主题的问题,你是否会经常和父母谈心呢?为什么呢?之后,教师可以为学生们运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一些关于家庭和父母的歌曲或者视频,让学生们在轻松温馨的氛围中积极地思考。之后,英语教师为学生们讲解教材文章中的重点词汇、短语和句式,让学生们想象与父母相关的画面。教师还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的方法,安排学生们结合文章主题设计一段情境对话。在这样的氛围下,学生们就可以深刻地理解文章内容,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
(六)开展小组合作探究模式
在设计好阅读主题以后,教师们就能够引导学生们去充分地准备课前所需要的一些材料。英语教师可以先就文章的主要部分为学生们实施精讲,之后引导学生们浏览和阅读与主题相关的一些内容,在这个基础上为学生们设计问题,让学生们自主地组成学习小组,以小组的形式进行交流和沟通,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们可以结合互联网技术,运用微信平台、家校通平台等形式进行交流。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们开展实地调研,让他们记录下合作学习的完整过程,共同整理、制作成课件,在课堂上展示出来,和别的小组一起交流和分享。在这样的情境下,学生们的合作互助观念提升了,对阅读主题的认知程度也就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质量也会大幅度提升。比如,在学习《Were trying to save the earth!》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安排学生们围绕文章主题拯救环境进行探究和讨论,学生们可以从互联网或者图书馆中查询搜集一些丰富的阅读素材,在课堂上展示给同学们,学生们在观看之后进行分享和交流。此外,教师也可以从学生们的学习情况和兴趣爱好着手,设计一些不同的阅读主题,指导学生们在小组之间进行探究,让他们从不同的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运用角色扮演以及知识竞赛的方法,提升阅读效率。
(七)结合互联网开展综合评价
在进行英语主题阅读的时候,教师需要对学生们的阅读进行综合评价。教师在评价的时候,可以结合互联网技术,对学生们的学习状态进行监督,掌握学生们的阅读进度与实际状况,积极地监督和管理学生们的阅读效果。另外,学生们也能够运用互联网平台对教师的教学过程进行评价。教师在学生们的评价基础上,会及时做好整改,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积极地创新多样化的阅读方法,锻炼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能力,实现自己的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