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种植活动对幼儿合作意识的影响研究

作者: 吴佳琦

作者简介:吴佳琦(1996~),男,汉族,江苏南通人,南通市五山小学幼儿园,研究方向:学前教育。

摘 要:我国幼儿园实践活动中有一种关键的形式称之为种植活动,它在幼儿园实践技能、合作意识和创造性思维等方面的培养上发挥着极其关键的作用,可以同时落实知识教育和素质教育,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方式。幼儿园时期进行学前教育教学时,培养幼儿形成合作意识至关重要,为了把初期阶段系统化教育教学的价值意义和作用力充分表现出来,幼儿园老师应提前将所有的准备工作做好,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围绕展开种植活动的具体条件,激励幼儿自主参与其中并形成较强的合作意识,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和发展。

关键词:幼儿园;种植活动;合作意识

中图分类号:G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2)38-0153-05

种植活动可以有效拉近幼儿和大自然以及幼儿和社会环境的距离,它具有积极的意义,幼儿观察发现并探索新事物离不开它,通过种植活动可以促进师生团结互助、相互配合完成活动任务,帮助幼儿逐渐形成团队合作意识,在现阶段教育局势下达到多元化发展幼儿教育的目标。要想规范开展幼儿园种植活动,提高活动效率,必须结合幼儿自身的发展需求和实际发展情况,充分发掘有意义的活动资源,然后用形式丰富、风格独特的活动吸引幼儿的注意,帮助他们用更加积极的态度完成种植活动,锻炼幼儿的思维能力和行动能力,实现种植活动的最大价值。

一、举办幼儿园种植活动的重要性

幼儿园实践活动中有一种非常重要的形式,那就是种植活动,它在育人方面具有十分显著的作用力,它的重要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

(一)有助于实现素质教育目标

从当前的形式来看,通常国内大部分的幼儿亲近大自然的次数寥寥无几,了解的大自然并不全面,从而导致幼儿的情感发育和能力发展等并不完善,存在一定的问题,幼儿园种植活动的开展为幼儿和大自然的亲密接触创造了相关的条件,在近距离观察植物生长后,剖析植物特性、生长规律、需要营养物质、生长环境等,帮助幼儿全面了解自然生物和四周生活环境,领悟生命的自强不息,实现素质化的教育目标。

(二)强化锻炼幼儿的实践能力

种植活动注重同时发挥幼儿实践活动期间的头脑能力和行动力,在实际参与过程中感悟完整植物种植经历的阶段,一方面可以触动幼儿的真情实感,提高核心素养,另一方面也可以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让幼儿的行为更加独立。

(三)有助于幼儿养成合作意识

种植活动进行期间,需要老师指导带领幼儿和同伴一起完成所有的活动内容,实现最后的任务目标。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绝大多数的幼儿生长环境较好,家庭无微不至的照料让他们从小衣食无忧,因此一些幼儿在所难免养成自私自利、不尊重他人、自我意识强烈的不良品质,伴随逐渐落实深入的种植活动展开,互相磨合与众不同个性和独树一帜特色幼儿的空间更加广阔,对幼儿合作意识及团队协作能力的发展大有好处。

(四)培养幼儿的综合素质能力

家庭教育的过程中,一些家长忽略了培养幼儿的综合素质能力,而且幼儿并未树立正确的合作意识,在自然方面的关注度严重不足。让幼儿花费一定的时间来接触大自然,使其一边劳动一边形成合作意识,这对他们品格培养及完成良好的人际交流具有积极的作用力。

二、幼儿园开展种植活动的现行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一)老师未明确种植活动的实际意义

一些老师在主观意识上并未认识到种植活动开展的实际意义,他们觉得幼儿园时期的教育应以线下课堂的形式为主,因此教学期间通常会更多地强调传授幼儿理论文化知识,即使展开了一些课外活动,也仅限于课间这段时间,幼儿只能在规定的区域范围内自由开展活动,老师并没有带幼儿了解更多的新鲜事物,没有形成发散性思维。采取封闭模式开展活动,虽然给幼儿提供了相应的空间自由活动,但是真正意义上来说,没有开阔幼儿的视野,思维仍然被局限,在重复性的课外活动中幼儿往往会感到疲惫不堪并心生厌恶,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幼儿的心理和思维发育。

(二)活动对象仅为部分的低龄幼儿

开展种植活动需要经过很长一段时间,要求老师有充沛的精力,如果所有的幼儿都加入种植活动中,那么需要老师有足够强大的忍耐性。所以,大多数老师为了节省精力,一般只让能力素质较强的幼儿参与,其余幼儿只能在一旁默默观看。幼儿园为了锻炼幼儿养成独立自主探究的精神,设置了园地,但园地设立的区域和幼儿游戏中心距离过远,大部分园地设置在幼儿园的自然角位置,并未把幼儿积极自主能力的培养加以考虑。几乎不存在科学现象和自然规律,无法有效激励幼儿进行学习,幼儿自主探究新鲜事物的能力无法提高。通过采访幼儿园的老师发现开展种植小麦的活动,需要幼儿亲自拿小麦种子完成播种浇水操作,实际感受这一流程,但是受幼儿数量过多的影响,假若给每个学生分发种子并让其播种浇水,极易破坏课堂纪律,考虑到这些原因老师仅挑选了五个性格乖张的小朋友完成小麦种植活动,其他小朋友作为观众。这样的形式虽然可以有效节省老师的时间及精力,但挑选部分幼儿参与其中会丧失幼儿探索新鲜未知事物的欲望。

(三)种植活动偏离真实生活

幼儿园可以培养幼儿的精神品质,让他们健康成长,幼儿园开展种植活动,需要和实际生活建立密切的联系,从实际情况出发考虑问题。如果和真实的生活状况存在较大的偏差,那么种植活动无法实现培养幼儿自主探究能力的目标,幼儿缺少亲近大自然、接触探索大自然的机会,将难以体会自然环境中的乐趣,更不要说提高自主探究的能力。通过走访各个家庭,采访家长发现幼儿生活的环境各不相同,生活在城市中的孩子种植知识匮乏,种植的植物仅仅只是家庭培育的花花草草。家长和孩子完全没有直接体验其他种植活动的经验,自小生活于大城市的孩子即使拥有亲近大自然的机遇,也难以体会自然中存在的乐趣。绝大多数的时间在家中度过,户外活动的时间极少甚至完全没有。这样的现象也表现出家长对开展幼儿园种植活动的支持,同时也进一步反映家长希望幼儿在参与种植活动的过程中感受自然的美好,符合实际生活状况,不要脱离真实生活。

(四)由老师主导种植活动全过程,缺少较强的活动组织力

幼儿园开展种植活动期间,极其容易出现老师难以掌控的局面。大多数老师会选择春季和秋季两个季节组织种植活动,但活动开展期间存在很大的自由度,由主观意识决定后续操作内容,缺乏周密严谨的计划,秉承幼儿参加即可的思想观念,为了任务的完成而开展活动,和艺术、科学、语言等其他活动相比,幼儿园种植活动的实践经验严重不足,很多老师不明确制作活动目标的方式,所以,对幼儿园老师而言,参与这一活动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挑战性。走访幼儿园园长,他们基本上都反馈了一个问题,即由老师主导幼儿园种植活动全过程,开展种植活动期间极其容易混乱教室环境,无法达到既定的教育效果。就拿种植水仙活动来说,幼儿在种植方面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但当老师拿出种植工具指导幼儿,并未在课堂上统一教授正确使用工具的知识,而是分发工具给幼儿让他们自己操作,这时幼儿们往往拿着种植工具各自玩耍,结果表明如果幼儿不听老师的谆谆教诲,将打破课堂纪律,课堂秩序难以为继。

(五)老师缺少专业的种植技术和丰富的种植知识

很多幼儿园老师在种植方面缺少丰富的知识储备和相关经验,不清楚种植工具正确使用的方法和正确保养护理植物的手段,种植活动难以正常开展。大多数老师接触农作物的机会较少,缺乏对应的种植知识和种植技巧,种植经验严重不足,老师种植植物的专业技术匮乏,无法解答幼儿提出的问题,甚至不知道运用了错误的方式完成操作。很多幼儿园老师自小生长在城市环境中,进行种植活动的过程中,不了解植物的喜好和生长条件,预先准备种植课程时,难以把种植期间面临的所有问题充分考虑进去。调查发现,大多数年轻老师都存在这样的问题,他们缺乏丰富的种植知识和种植技能,没有相关的种植经验,进行幼儿教育的过程中可能会面临无法解答幼儿疑惑的情况,对幼儿种植活动的知识教育存在一定的消极影响。

三、幼儿园种植活动培养幼儿合作意识的策略

(一)培养幼儿合作兴趣

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开展幼儿园种植活动的过程中,为了促使幼儿形成合作意识,需要提高种植活动的趣味性,使幼儿积极参与到种植活动中。幼儿老师进行教学期间,应细致观察生活中的教育切入点,再把它灵活运用到合作教育中,引导幼儿逐渐形成合作意识,达到提高幼儿合作能力的目标。

1. 主题活动灵活应用

为了让幼儿通过学习逐渐养成合作意识及合作能力,首先应让他们真实感受到合作的重要性。所以,需要合理利用种植主题活动,了解主题活动的内容,帮助幼儿加深主题活动进行方式的印象;其次,老师应强化幼儿指导,围绕布置环境,采取师生合作的模式构建符合种植的环境。与此同时,老师还应设置种植活动问题板块并详细记录种植情况,鼓励幼儿发现问题并主动寻求解决方式,解答疑问。譬如老师可以在问题板块中提出生活中存在哪些常见的种植植物等问题,问题发布后让幼儿回答,顺利解决后再留下幼儿自己的问题,提出种植活动期间存在的疑惑,让其他学生加入其中探讨,找到最终的答案,通过和他人的合作获得满满的成就感,提高幼儿参加种植活动的兴趣,进一步促使幼儿形成合作意识。

2. 灵活运用激励方式

合适的激励手段,不但可以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还能活跃课堂教学氛围,进一步提升学习效率,通常来说,传统的教学方式无法提高幼儿的教学活动兴趣,而激励手段可以调动幼儿的积极主动性,所以可以在种植活动教学中灵活运用这一方式。老师要鼓励幼儿主动加入教学活动中,针对表现良好、操作正确的幼儿可以口头表扬或者奖励一些小礼品,以调动幼儿主动参加种植活动的积极性。譬如举办小规模的种植比赛,划分小组协作完成种植,照料植物,经过一段时间用物品奖励或口头奖励种植效果最佳的幼儿,表扬主动参与但未取得一定种植效果的幼儿,鼓励所有参与种植的幼儿,提高合作积极性,实现培养良好合作能力的目标。

(二)确立优秀的合作榜样

日常生活期间,榜样可以发挥极大的引导激励作用,特别是心理、生理快速发展的幼儿时期,确立优秀的榜样,对模仿能力较强的幼儿来说是一种潜在的坚实教育力量,可以潜移默化改变幼儿的性格。所以,种植活动期间需要重视榜样的作用力,在种植活动中确立合作榜样,认识团结合作的力量,模仿学习加入合作种植活动中,开展活动的过程中慢慢形成合作意识。活动进行的过程中可以让多个老师同时指导,老师先示范再带领幼儿和其他幼儿合作完成,模仿老师的合作方式,在榜样力量的作用下分工配合,形成合作意识并提高相应的能力。

(三)构建恰当的合作条件

老师要实现提高幼儿合作能力的目标,可以在种植活动中创设情境,通过不同的合作教学工具,为幼儿学习活动的开展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调动幼儿参加的积极性,培养幼儿合作的兴趣度,使其逐渐形成合作意识。譬如可以准备幼苗、土壤、花盆、工具铲以及水等材料,创建契合种植活动的教学情境,设计相关的教学流程。首先,老师带领幼儿完成活动小组分配,按三人或四人为一小组的形式划分,然后选定每个小组的组长;其次,由老师示范关键的流程,加深幼儿的印象,指导每个幼儿亲身体验种植活动,根据记忆模仿实践;最后,展示每个小组的种植成果,讨论存在的问题,客观评价各个小组的种植情况,由老师统一总结,并奖励种植效果最好的小组。

(四)合理使用现代先进的教学设备

正式开始种植活动前,为提高幼儿的合作意识,老师可以借助先进的现代化教学设备,譬如多媒体教学装置播放相关的音视频和文字图片,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使其积极加入种植活动中,通过对应的合作种植活动材料让幼儿明确合作的重要性,鼓励他们主动采取合作模式参与种植活动,进一步加强其合作意识。

(五)趣味化种植活动

幼儿时期的孩子往往被充满趣味性的事物吸引,游戏教学便是一种趣味化的教学模式,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幼儿不仅可以发现其中的乐趣,还能学习相关的知识。所以,种植活动教学开展期间,可以借助游戏模式,提高活动的趣味性,使幼儿在体验游戏的过程中加强合作意识,明确合作的含义,积极采取多样的尝试方法,提高教学合作的效果,这满足幼儿教学的实际需求,也培养了幼儿的合作能力。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