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新”背景下高中通用技术学科技术试验活动教学路径分析
作者: 洪晓云作者简介:洪晓云(1988~),女,汉族,福建泉州人,福建省泉州第五中学,研究方向:高中通用技术。
摘 要:在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的“双新”背景之下,高中通用技术教学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革和创新,对技术试验活动给予了更高的重视和关注,旨在通过这一活动,从不同的层面、不同的维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就当前教学的实际情况而言,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和不足,广大教育工作者本身对技术试验活动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形式等缺乏系统性的认知,这导致整体的试验教学活动、效果大打折扣。因此,为了改善教育现状,突破当前教育的瓶颈,相关教育工作者应该加强对高中通用技术学科技术实践活动教学路径展开深度的研究和实践。
关键词:“双新”背景;高中通用技术学科;技术试验活动;教学路径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2)39-0012-05
在新的教育时代背景之下,如何将“双新”理念落到实处,这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应该切实考虑的问题,同时也对相关的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高中通用技术学科作为基础教育当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新课程、新教材的全面实施与使用,使得这一学科老师的教学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老师应该切实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学生的兴趣为切入点,优化实践活动的开展,凸显试验活动教学的作用和价值。
一、技术试验及其教学内容
(一)技术试验的相关概述
技术试验指的是在理论基础的导向之下,通过将相关的知识、原理、经验、技能进行有机结合,有效衔接,以此作为重要的支撑,然后积极地展开试验活动,在技术层面上进行不断尝试、优化、证明,对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创新性改造,继而满足实际的需求。作为一种探索性的实践活动,其成功的决定性因素主要在于对具体存在的问题是否把握住了核心,是否明确其中所蕴含的规律,是否落实了对技术层面的优化处理。
在高中通用技术课程当中,技术试验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通过开展具体的技术试验活动,能够让学生在活动当中获得良好发展,学生的试验探究能力能够获得实质意义的提升。同时学生在这一过程当中,不断地进行创新、发明、验证,这也是实现创新设计非常重要的途径。
(二)技术试验的教学内容
通过对通用技术学科的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在试验目的导向之下,具体可以将技术试验分为两个大类。
第一类是让学生在试验探索的过程当中,加强对试验现象的分析以及对试验结果的研究,得出具体的结论。学生历经技术试验活动的整个过程,在这一过程当中,通过对活动的反思和总结,形成科学的概念、形成系统性的认知,对其中所囊括的规律、结论有更深刻的认知和理解。比如在具体的实践活动当中,老师可以组织学生通过技术试验的过程,对影响结构强度和稳定性的主要因素进行针对性的探讨和细致的分析。第二类试验内容则指的是通过优化思想的导向,让学生加强对试验资料、试验材料的分类、整合。在逻辑顺序的支撑之下,对自己的方案进行优化设计,然后展开具体的试验,在试验过程当中排除试验的干扰因素,对所涉及的试验数据进行科学的整理和优化处理,综合多方面的因素进行分析调整,直到最后完成试验活动的目标。在这一过程当中,所涉及的整个步骤层层递进、环环相扣,进而达到具体的试验目的,即完成优质的设计方案。比如在桥梁结构的优化和改进当中,可以具体结合当前桥梁结构存在的问题,在优化思想的导向之下,对其结构进行优化改进处理。
二、“双新”背景下高中通用技术学科技术试验活动教学的重要意义
(一)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高中通用技术这一学科本身和生活存在着密切的关联,具有极强的实用性。老师在这一教学过程当中,应该注重引入生活元素,挖掘生活实例,积极地创造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当中,实现对相关知识的深度探索。在高中通用技术学科的具体教学当中,老师可以结合生活当中的具体案例,积极地开展试验教学活动,引入生活当中有趣的、新鲜的元素,为学生创设相关的教学情境,以此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学习潜能,让学生全身心、全方位地参与到试验过程当中,实现学习效果最大化。老师积极地创设生活化的试验课堂,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瓶颈,充分地体现了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思想,为学生创造了一个更广阔的生活化试验平台,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生活实践,在熟悉的情景当中去思考、去挖掘、去探索,从试验过程当中获得更多的乐趣和成就感,这能够让学生保持更饱满的热情参与到试验过程当中,实现对所学知识消化吸收、内化迁移。
(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高中通用技术学科具有极强的实践性、操作性,但是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之下,大部分教育工作者的教学思维没有及时更新,教学理念落后,所开展的教学活动存在很多的不足,老师一味地专注理论性知识的讲解,而忽视了实践活动的开展。在课堂当中,大部分学生的投入感不高、积极性不足,导致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受到了明显的局限。而为了改善当前的教育状况,老师在“双新”背景之下,通过积极开展试验教学活动,以学生的兴趣为切入点,不断丰富试验活动以及试验形式,有效地创设一个自主探究自主学习的平台,学生可以在这一平台上充分发展自己的想象力和创新力,结合具体的技术试验内容,优化技术试验设计,以向上的学习态度参与到试验当中,切实凸显这一试验活动教学的重要意义和价值。
(三)有助于落实目标要求
在“双新”背景之下,高中通用技术学科教学应该进行一定程度的变革,积极地迎合教学改革的潮流,积极地跟随时代教育的发展脚步,加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老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当中,通过落实试验活动教学,全面优化教学的路径,能够更切实地将这一教学目标落到实处。在具体的教学过程当中,老师以试验活动为主要的载体,让学生在试验过程当中不断加强对所学知识的梳理,然后结合科学的研究方法,全面优化试验设计方案,有计划、有层次、有目的地展开试验学习,在老师所构建的试验探究平台当中,发挥自己的聪明和智慧。学生通过具体实践活动,获得更多的乐趣和成就感。同时学生的思考能力、探究能力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得到良好的引导,继而使得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变得更加有意义,老师能够切实地落实对高效通用技术课堂的构建,使得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这一教育目标落地生根。
三、技术试验的教学策略与实践
在具体的实践过程当中,应该针对技术试验的教学内容,合理地选择相关的实践策略,使得试验相关的准备工作得以完备,然后展开初步的探索试验。在具体的试验过程当中,以苏教版必修2《结构与设计》这一模块的内容为例,活动的实施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步骤展开探索。
(一)“试验、探究、构建”教学策略
在通用技术学科技术试验活动的教学过程当中,老师可以以构建主义这一理论为主要的支撑,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回顾,激活学生的认知背景,结合以往的学习经验,然后借助问题的引导,让学生合理地想象,在猜想和假设的环节之上,引导学生积极探索、积极挖掘这一技术试验活动当中所存在的规律。老师可以以影响三脚架稳定性的因素这一技术试验为切入点,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技术试验活动当中。
其一,提出问题。老师在提出问题时,应该切实贴合学生的生活实际,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从学生比较熟悉的场景当中取材,缓和学生对技术试验活动的陌生感、排斥感,提升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摄影是很多学生都非常喜欢的一项活动,在摄影过程当中,很多时候都需要借助三脚架来稳定相机,特别是微距拍摄、夜景拍摄的时候,三脚架的重要性更为突出,同时对三脚架结构的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这样的话能够拍摄出更好的人物、图片等作品,达到更好的拍摄效果。基于此,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就三脚架结构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展开技术试验活动,具体探究三脚架稳定性是受哪些因素影响,如重心的高低、支撑面的面积大小等。为了提高技术试验活动的针对性,老师可以将这一技术试验活动的重点和目光聚焦在重心位置的高低这一主要因素上面,提出具体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探讨三脚架结构稳定性的影响因素之一是否在于重心位置的高低。借助问题的引领,让学生找到技术试验活动的方向。
其二,猜想与假设。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对高中通用技术学科的相关知识,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知识储备。所以在具体的教学过程当中,老师通过问题的引领,让学生明确试验探究的主要方向,然后学生具体可以结合已有的知识储备、认知水平、学习经验,对这一技术试验的结果进行科学的预测与猜想:三脚架结构的稳定性与重心之间存在着极大的关联,重心越低稳定性则越高,重心越高稳定性则越低。
其三,落实试验计划和试验方案。在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的基础之上,老师可以将班级的学生科学合理地分为多个小组,让小组为单位展开合作探讨,在交流互动的过程当中碰撞出更多的思维火花,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思维灵感。学生可以在这一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之下,提出自己的意见看法,提出自己的批判和质疑。老师应该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自主探究。但是不可忽视的是,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试验水平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很多的想法并不全面,很多的观点并不合理。而老师在这一环节,则可以给予学生适当、适度、适宜的指导和点拨,让学生有茅塞顿开的感觉。在这一过程当中,老师主要充当引导者、组织者的角色,让学生成为技术试验活动的真正主人翁。学生不断就自己的猜想和假设进行优化,然后落实具体的探究计划和试验计划,选择科学的试验方案,为试验探究活动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这一环节,学生可以就探究影响三脚架稳定性的一个因素这一试验主题,选择控制量变的试验方法,制定科学合理的试验方案:即选择一个三脚架,保持张开的角度是相同的,然后通过对三脚架重心的调整,通过对中轴进行升降起落处理,然后借助鼓风机,对户外的风力进行模拟,按照同一级的风力,在照相机开启后长曝光的模式之下,通过查看相片聚焦点的清晰度高低,以此来判断三脚架稳定性是否与重心高低之间存在着负相关关系。
其四,对试验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在技术试验活动过程当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具体的探讨,可以在这一工作当中有效分工合作:有的学生通过相关操作,让鼓风机正常工作;有的学生可以对三脚架中轴进行升降处理;有的学生可以就照片焦点的清晰度进行记录。通过分工协作的方式,让整个试验的过程变得更加顺利、有效、有序。同时在这一过程当中,加强对试验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为具体的分析探讨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
其五,分析与结论。通过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参加活动,学生可以借助相关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最后进行总结。在探究重心位置的高低是否影响三脚架稳定性这一技术试验活动当中,学生可以就所拍摄的照片进行对照分析,最后得出相关的结论,完善试验报告。试验结论:三脚架结构的稳定性与重心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两者是负相关的关系,重心越低,而它的稳定性就越好。而关于试验报告的组成部分,主要包括试验的题目、目的、设计方案、题材步骤、记录、结论等多方面的要素,学生用简洁明了、精练科学的语言完善试验报告。在这一技术试验教学活动当中,学生历经整个试验的过程,分析问题探究问题,最后做出科学的结论,有助于丰富学生的试验经验,强化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实践、探究精神。
(二)“试验、探究、优化”教学策略
在高中通用技术学科技术实践活动教学过程当中,老师采用的试验、探究、优化的教学策略主要是以构建主义为导向,结合做中学的理论支撑,强调让学生在具体的试验过程当中,基于技术试验这一主要的途径,通过不断观察以及对相关数据的收集,立足于数据这一基础,进行综合性分析,然后不断对当前所展开的试验设计方案进行优化处理,使得方案内容更能够凸显完善性、科学性的特征。学生积极地参与试验的整个过程,在分析探索当中,不断地用自己的智慧才华经验对试验方案进行优化设计。比如在教学苏教版“结构及其构件”这一模块知识时,老师可以以具体的案例为切入点,即桥梁结构的优化与改进,让学生展开探讨和分析。
其一,加强问题情节的创设。高中通用技术这一学科的知识比较复杂、烦琐,具有极强的抽象性和逻辑性,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会遇到极大的思维阻碍,陷入到困境当中。因此,老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当中,可以以桥梁结构的优化与改进这一案例为切入点,积极地创造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当中,获得思维上的启迪和智慧上的启发。比如老师可以将当前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等极具时代性的口号引入课堂当中,然后让学生真正地意识到修路造桥是当前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途径,引导学生在真实的情境当中获得更深刻的思考和感悟,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为乡村幸福修一座桥梁这一技术试验任务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