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阈下利用信息技术优化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的研究

作者: 林舒佳

课题项目:文章系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课题《核心素养视阈下利用信息技术优化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的研究》(课题立项号:FZ2021GH038)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林舒佳(1989~),女,汉族,福建福州人,福建省福州第十六中学,研究方向:中学英语。

摘 要:在新时期教育教学和新课程理念下,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课堂教学的重中之重。阅读课作为初中英语的主要课型,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每位教师应该研究的重点方向。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改革带来新的活力与手段,作为初中英语教师,应该借助信息技术优化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方式与内容,切实提高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借此打破传统英语阅读教学的束缚,真正实现英语教学的价值。

关键词:核心素养;信息技术;初中英语阅读;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2)42-0083-05

英语作为一门国际性语言,在全球经济文化交流逐渐增加的现代社会,英语的重要性愈加凸显。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承担着培养学生英语语感、开阔学生眼界、增强文化素养的重任,在教学中更应该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除了英语基础知识的学习外,还要将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放在首要位置,从而帮助学生更加快速地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环境,满足现代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带来改革的契机。借助信息技术可以优化初中英语教学课堂,唤起学生对英语知识学习的兴趣与动力,也可以改善传统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阅读困难、阅读质量不佳的情况,让同学们在宽松、和谐的课堂环境中感受英语学习的乐趣与其蕴含的文化内涵,真正实现英语教育立德树人的育人要求,提高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整体质量。基于此,文章探讨了初中学生必备的英语核心素养,基于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分析了如何利用信息技术优化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希望能对广大一线教育者有所帮助。

一、 英语核心素养分析

核心素养培养既是素质教育改革的重点内容,也是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必然要求。英语是一门语言类学科,其核心素养的培养有助于学生掌握英语学习与发展的核心能力,有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英语核心素养包含了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思维品质与文化品格等四个方面的内容,具体如下:其一为语言能力,英语是语言的载体,学习英语是为了在社会生活中的具体情境之中可以应用英语进行理解与表达,语言能力是英语核心素养中最为关键的内容之一,也是其他核心素养的基础。只有在教学过程中系统地掌握了英语基础知识与语言表达技巧,学生才能培养良好的英语语感,实现用英语进行交流。其二为学习能力,即学生掌握正确的英语学习方法,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不断反思与积累逐步完善自己的学习方式。其三为思维品质,英语思维品质主要包含了英语学习过程中学生思维的批判性、创新性与深刻性,能通过英语学习分析出信息间的逻辑关系,并对所学内容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其四为文化品格,英语作为西方文化的载体,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学生要感受其蕴含的文化内涵,借此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增强学生对英语应用的理解。

二、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现状分析

(一)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时间安排不够合理

现阶段初中英语教师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过度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由此导致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缺乏阅读技能与核心素养的培养,阅读教学的时间安排也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学生在沉重的学习负担下,不能按照自己的需求合理选择阅读内容,也无法通过阅读教学对英语知识进行深入思考,长此以往,学生对英语阅读的兴趣自然得不到提升。

(二)教师重视语言点的讲解,没有思维的深度学习

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观念中,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体,由此导致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变成了讲解课,学生只能跟着教师的思路去理解阅读材料的内容。这个过程中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与个性化需求,学生对英语阅读也会产生错误的认知,甚至会因此抵触阅读,长此以往,不利于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

三、 利用信息技术优化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策略

(一)利用信息技术提升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

语言能力是构成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基础,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教师重视语言点的讲解,而学生只能被动吸收。因此教师在借助信息技术开展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要善于为同学们营造良好的交流氛围,让同学们能够有意识地应用英语知识分享自己的阅读感悟,同时借助信息技术提升语言基础知识教学的趣味性,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阅读积极性,增强学生的知识记忆效果,如此才能切实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体现英语阅读教学的真正价值。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阅读教学。

首先,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提升学生的语言基础。英语阅读是建立在一定的英语基础之上的,而传统的单词、词汇、语法教学往往枯燥乏味,学生往往通过不断地背诵与抄写才能掌握这些内容,在这种学习氛围中学生很容易失去学习的积极性,甚至产生抵触心理,从而放弃英语学习。因此教师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要善于利用信息技术提升语言基础教学的趣味性,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觉与视觉,使其更好地参与到学习中去,帮助同学们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英语基础知识的内涵,提升同学们的记忆速度与理解程度,从而为语言能力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例如在教授新课单词“short、long、black、gray、tall、young”等描绘特征的形容词时,可以用PPT或者希沃等软件制作单词卡片,调动学生的感官,使其快速有效地记忆。同时让同学们体会如何利用英语描述人物特征,借助这种有趣的形式让同学们更好地记住单词的具体含义,从而提升学生的英语知识基础。除此之外,传统的语言知识检测用小测形式居多,枯燥无味,甚至于学生谈测色变。天学网的单词PK功能增加了单词检测的形式,通过引入学生比赛机制,增加趣味性,在轻松的课堂环境氛围下完成了语言的学习和巩固。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英语基础的教学过程中要突出重点,将一些精华的内容通过信息技术展示给同学们,进而有效提升阅读教学的课堂效率,让同学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之中。

其次,教师要借助多媒体设备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表达能力,阅读是一个信息输入与输出的过程,如果只是通过阅读大量摄入英语知识而忽视了语言输出,学生的语言能力就得不到有效培养。因此教师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要充分激发学生的语言表达积极性,让同学们在阅读完成后主动将自己的阅读心得与体会展示出来,分享的内容可以是自己的阅读感悟,也可以是自己的阅读技巧,通过这种不断应用英语展示表达的过程可以帮助学生内化英语知识,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从而让阅读过程充满乐趣。例如在“Noise pollution”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引导同学们在阅读过程中思考文章的框架,从what、why、how三个维度来解析文章的结构。通过深度解析文章的内容,构建文章的思维导图,进而引导学生迁移提升,鼓励学生大胆地介绍其他的污染。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不断引导同学们发散思维,鼓励同学们利用所学知识来表达自己的想法。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借助信息技术为同学们搜集一些拓展内容,如在“Mozart-the wonder boy”阅读教学中,教师就可以为同学们搜集一些莫扎特的故事,让同学们明白莫扎特“Whoever works as hard as I do will succeed as I do.”这句话的含义,借此引导同学们英语学习没有捷径,要想获得成功,就必须付出比旁人更多的努力。通过这样的阅读拓展引导同学们进行交流讨论,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阅读材料的深刻含义,进而逐步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利用信息技术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传统灌输式英语阅读教学课堂上,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这种教学方式严重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师在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基础知识的传授,还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英语学习方法,帮助学生拓宽自己的学习渠道,让同学们以正确的学习策略提升学习效率,让英语阅读真正成为学生的兴趣,让同学们能够在积极的心态下主动学习,让学习不再成为自己的负担。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及时转变自己的教育观念,将信息技术与英语阅读教学充分融合,将更加全面与生动的阅读教学内容呈现给同学们。

首先,教师需要树立正确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目标,以目标引领学生养成自主阅读的能力与习惯。教师在课程开展之前借助智学网、校和家等反馈系统对学生的整体情况进行诊断,找到同学们感兴趣的方向与内容,进而借助信息技术为同学们搜集相关的英文阅读材料,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选择阅读内容,进而开展精准化与深度化的英语学习。为此教师在阅读教学实际过程中要为同学们留有充足的时间,让同学们整体阅读材料后再引导同学们自主提问,加深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理解。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开放性与共享性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主题合理选择一些网络资源,如在“Eating habits”阅读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前通过网络信息技术增加信息的输入,教师可以为同学们提供一些英文学习网站,如教育网、天学网等,让同学们通过网络事先学习阅读材料中的生词与语法,进而引导同学们主动搜集与阅读材料相关的内容,如同学们可以搜集世界各地人们为什么会形成独特的饮食习惯,这些饮食习惯与他们的生活环境有什么联系等,让同学们充分了解阅读材料的背景知识,借此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阅读材料的内容。

其次,教师要引导同学们在阅读过程中形成属于自己的阅读策略,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开展交互式的英语阅读教学模式,让同学们在不同渠道获取知识后借助希沃白板的拍照功能将自己的学习成果与教师或其他学生分享交流。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展开引导,帮助同学们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例如在“I must ask him to give up smoking”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同学们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对课文内容进行简单的预测,让同学们对课程内容有大致的了解,进而以问题引导同学们展开小组之间的讨论:“Why is smoking harmful to health? What is a healthy lifestyle?”让同学们在网络上搜集一些相关材料,进而在小组中用英语展开交流,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深入学生之中,找到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的难点,对学生的反馈及时给予准确的辅导,借此提升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究的能力,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阅读策略。

最后,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帮助学生形成反思学习的能力,教师可以通过智学网和天学网为同学们预留阅读任务,让同学们在课余时间根据目标进行自主阅读,教师则可以实时检测同学们的阅读时长与阅读量,在同学们阅读完成后,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平台让同学们将自己的阅读心得分享出来,学生也可以借助交流平台把自己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分享出来,从而得到教师或其他同学的帮助,借此提升同学们的阅读速度与自主解决学习问题的能力。

(三)利用信息技术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及时转变自己的角色定位,以引导者的身份参与到阅读教学中,引导同学们发散思维,从不同角度看待英语阅读内容,借此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与批判性思维,激发同学们的想象力。例如在“The population problem in China”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为同学们播放近年来的人口变化,结合同学们自己近些年的生活感受谈一谈为何国家的政策有所改变,让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展开交流讨论,在讨论中融入学生的思想。教师也可以在这个过程中以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What problem may the aging population causes?”让同学们联系生活实际,结合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语言组织,借此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其次,在思维品质培养过程中,教师需要转变以往的教学方式,让同学们深入理解阅读材料的内容,在同学们充分理解内容后再提出问题,借此分析出同学们对阅读内容的理解程度。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让同学们在充分理解英文知识的基础上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阅读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将阅读材料中的内容再现出来,让同学们在丰富直观的图片与视频中发散思维。如在“Our school life”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学校周边的电子地图呈现到屏幕之上,让同学们对照真实的地图场景谈一谈自己家在学校的什么位置、自己去学校的方式等,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同学们在小组中互相询问对方的上学路线,让同学们在这种轻松的氛围中发散思维,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最后,教师要借助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让同学们感受到英文知识之间的联系,例如,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构建思维导图,让同学们把自己所学的知识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出来,借此帮助同学们形成系统而完善的英语知识体系。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