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高中数学概念课教学方法浅述
作者: 祝登峰 曹世童摘要:社会在不断发展前进的同时,人们对高中教学水平也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21世纪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高中教育正在迅速转变教学方式,其中高中数学在教学方向上更是以学生为主体,注重高中学生对数学基础的掌握。高中数学概念对学生学习高中三年的数学知识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说概念知识是掌握高中数学内容的关键,如果高中学生在一开始学习数学的时候就不具有概念意识,潜意识里就认为高中数学概念是不重要的,那么对今后的学习会埋下隐患,不利于数学这门学科进一步的研究与学习,高中教育要想得到全社会的认可,必须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趋势,不断革新的教学方式,因此高中数学概念课的教学方式需要与时俱进。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数学;概念课教学;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918(2022)45-0100-04
在新时代成长的学生,相比传统刻板的教学对有新意的教学方式更为偏爱,也更容易接受与吸收,而在高中阶段学习高中数学的概念知识需要教师在教学上做出改变,高中教师一成不变的只顾埋头输出课本上的教学内容,而不顾学生的接受能力与消化程度是一种不称职的表现。一直以来,概念课教学都是最容易被学生以及教师忽视掉的重要内容,而基础部分掌握得不扎实,学生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遇到比较难、比较灵活的题型就会手足无措,然而任何题型无论怎么变化都离不开核心概念,所以教师以什么样的教学方式开展高中数学概念课更容易让学生吸收也是目前教师所需要面对的挑战。
一、 教师转变高中数学概念课教学思路,提高教学质量
概念是学习任何一门学科最基础的内容,每一个教师对学科教学的核心都是围绕概念出发,更是所有学生在学习之初最先学习到的知识,一种不具体的抽象性表达。而高中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容易一笔带过概念的具体讲解,喜欢直接借助题目与概念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方法本身并没有太大问题,能够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既节约课堂教学时间又能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但是这种教学的最大弊端在早期是很难被发现的,在短时间内高中学生还能通过记忆题目类型的方法答对一些比较简单的题目,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就会出现思维混乱,从而对学习产生不利的影响。且随着课程教学的不断推进与深入,学生们就会接触到越来越多公式的结合,这时候之前学习的题目就显得很单薄且容易被遗忘。随着高中数学内容的不断增多,题型越来越复杂,学生就会出现对知识点理解不清、思绪混乱的情况,因此需要教师转变原本的教学思路,对概念课尝试进行新的讲解方式是十分有必要的。
例如在人教A版2019《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第一章关于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的授课过程中,其中集合概念高中数学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尝试一些有趣的互动小游戏,将不同的元素类型列在黑板上,为了让学生对集合的概念认识更加具体化一点,高中数学教师可以先列一些非数字的元素,利用小游戏进行正式上课前的热身,高中数学教师将其他非数字的不同属性的元素打乱之后,让学生根据课前所预习内容上的认识,独立对各种元素进行分类,从而保证能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到分类归纳活动中来,之后再过渡到高中数学的集合概念上,这样有利于学生加深对集合本质内容的理解。从初中刚步入高中的这一段时间内,很多学生的学习习惯还停留在从前,并不适合现在高中数学的学习节奏,高中数学知识点密集且难度加大,将初中的数学学习方式带入高中数学显然是不合适的,高中学生很容易跟不上教师的高中数学教学进度,由于在短时间内学生自己很可能无法消化大量的知识点,就会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所以在高中数学的学习除了教师需要根据概念课来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做出一些课堂内容上的创新,来丰富整个课堂的内容。当然,学生们在步入高中校园时就要有心理准备,及时来调整自己的学习方式,由于对数学学科的学习经过了小学与初中的前期教育已经形成了一套差不多固定的属于自己的学习方式,有自己对学科的认识,此时教师再通过强硬的教学方式去教学是会适得其反的,必须以合适的方式去引导,通过高中数学概念课的核心内涵与本质的重要性,从而让学生们有意识地去改掉自己学习中存在的缺点与不足。重视对高中数学概念上知识点的学习与巩固,只有在教师与学生的共同配合下,才能极大提高高中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从而让学生不会感到高中数学概念课的沉闷与乏味,反而能在其中找到不一样的学习趣味,所谓寓教于乐的方式才是最好的教学形态。
二、 改变学生对高中数学概念课的认识,树立良好的学习意识
高中数学的知识点在内容上不同于以往的低年级数学的内容,其对高中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与解题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就目前的教学现状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学习数学最努力的那个学生不一定是数学成绩最好的那一个,付出与回报在高中数学上是不一定成正比的。其实也不难解释其中的原因,数学这个学科更多地需要思维体系的构建,虽然刷无数的数学题目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量,但如果学生自身并没有静下心来去思考每个题目背后的考点,思考所折射出来的概念依据,那么这些努力所带来的效果就是差强人意的,究其原因还是学生学习高中数学容易停留在表面,而没有去反思错题背后的数学概念,总是自信地认为已经完全掌握了数学概念,殊不知学的还只是数学的皮毛,并没有将概念的本质参透。
例如在人教A版2019《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第三章关于函数的概念与性质的授课过程中,单单去看函数的概念主要是理解三要素,但就是这几个要素构成了破题的关键和高考的重点与热点问题,很多时候学生就是在课上一听而过,在脑海中只留下模糊的印象,即只知道函数的概念是三个要素,但是具体是指哪三个要素则答不上来,这就是学习的大忌,学习知识必须准确地知道具体内容,而不能模棱两可,当开始犹豫每个概念的具体知识点的时候,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出现错误。且学生并没有认真学习概念课的知识,在面对高中数学概念课的态度上是不够上心的,高中数学中的函数知识一直贯穿于高中三年的知识,也是常考与必考的内容,所以在教学上数学教师都是毫无保留地将所有的概念知识都讲解给学生,但学生常常认为概念只要稍微听一下课就能掌握,这就陷入了一个认知误区,高中数学概念知识要想完全掌握就需要不断反反复复去记忆,并通过其他辅助来加强记忆与理解,因此教师必须彻底扭转学生对高中数学概念课的态度,将函数中的定义域知识点、值域相关内容、对应关系在题目中以什么样的题型体现,怎样利用高中数学概念的原理来一步一步破解题目,最后做到对题目的举一反三,只有高中数学教师在课堂上将解题过程演绎出来,高中学生才能真正懂得掌握基础概念课的重要性,否则学生学习高中数学总是容易困在自己的思维模式中,不会梳理数学概念,自己在进行运用时也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这是高中数学教育的部分缺失。高中学生一定要意识到高中数学概念课对学习数学起着重要作用,高中数学的基础不牢则无法研究其中更复杂的题型,从而得到更大的提升与进步,自然而然无法取得理想的成绩,所以高中学生一定要以认真的态度学好数学概念,且具备良好的学习意识,如果自身不具备这种意识就会在学习高中数学的过程中受到阻碍,无法更好地在高中数学的学习上得到很大的提升。
三、 打破传统高中数学概念课的教学方式,不断尝试与创新
高中数学教育正在不断注入新鲜的血液,这些年轻的高中数学教师都是在相似的教育大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更理解当代高中学生的学习特点,同时也更能感受到高中数学教育的日新月异,高中教师从事数学教学是需要不断吸收养分的,不断去提升自己,善于储备教学知识与精进教学方式,使自己的教学方式能够更加多元化,提高高中学生的数学学习质量。当然,高中的教师队伍里还有许多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年长的老教师积累的教学经验也是现在年轻的数学教师达不到的,然而任何东西想要进步,不可避免地需要传承与创新,同理,高中数学教育也不例外,如果高中数学教育一成不变,那么教师队伍就会缺乏活力,每一个教师如果对自己的学科十年如一日的教学,这是不符合教育发展需求的,也会造成教师队伍自身的懒惰。
例如在人教A版2019《高中数学》必修第二册第十章关于概率的授课过程中,高中数学教师对概率中一些有趣的问题可以与同学们一起在课堂上进行实践,探究数学概率的本质,如比较经典的盒装红蓝球问题,高中数学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将3个盒子中分别装进任意两种颜色,即有红红、红蓝、蓝蓝这3种情形,其中一个学生从中取出一个蓝色的球,来求另一个盒子中取出蓝色球的概率。教师可以将学生们进行小组划分,每个小组共同进行实践与探究,只有让学生们实实在在地参与到高中数学概率的问题中,才能对概率问题的概念有更加直观与清晰的认识,按照传统的老教师教学方式,都喜欢“简单粗暴”的直给方式将概念输出给学生,不会在教学形式上做出创新,究其原因主要是老教师容易受他们的教育背景影响,思想中认为数学概念是十分基础的内容,已经默认每个学生都会自己主动吸收消化高中数学概念知识点。但随着教育的不断变革,教学学科种类增加,且各个学科的概念知识点都是直通式的灌输给学生,导致高中数学学习效果不尽如人意,所以高中数学概念课需要教师们勇于创新教学课堂,尝试各种新的课堂形式,将高中数学的概念内容融合进各种能够增加学生兴趣点的教学形式,对高中数学概念课而言,必须要打破原本的教学框架,高中教师也不能一直待在舒适区,要善于不断发现问题并针对问题及时找到解决方案。目前高中概念课是高中学生最容易忽视的一个部分,许多数学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就是因为高中数学的基础概念知识都搞不清楚,才会被困在原地一直打转不见进步,教师有责任也有义务让在高中学生眼里枯燥无趣的数学概念课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四、 注重学生高中数学概念思维体系构建,提升学习空间
高中教育要适应时代的步伐就要不断地前进,在保证学科正常教学水准的情况下,同时要关注到高中生对高中数学整体概念的输入。高中数学概念课的核心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点需要高中教师的数学概念输出是有效的、可行的,同时其也是可被学生接受与认可的,这就对高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不能一直沿用老一套的教学方式,要对相应的授课方式进行调整。高中学生只要能够从高中概念课堂中发现概念课教学的意义与价值,从而寻找到学习高中数学的技巧与方法,能够根据高中数学教师的课堂内容进行梳理与总结,从而发现数学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与规律,进而形成一套属于自己的高中数学思维体系。因此高中数学教师不能只是一味地输出,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调整教案,每一学期每一单元的高中数学内容与其他单元之间会涉及的概念知识串联在一起,通过三年的这种学习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一整个高中数学概念树状图,这样学生能够清晰地知道每个知识点内容归纳在哪个数学概念之下,哪些数学概念的内容较多,会涉及不同学期不同单元的数学概念内容,从而构建并串联起所有高中数学的知识。
例如在人教A版2019《高中数学》必修第二册第八章关于立体几何初步的授课过程中,首先高中教师要让学生明确这个数学单元的概念核心是涉及空间线、面平行、垂直关系等概念内容,学生需要清楚地区分开来什么是数学意义上的点、线、面,不能将生活中对点线面的认识代入数学中来,在之后的教学中,高中数学教师需引导学生将这些概念与之前高中数学必修一中所学习到的内容结合在一起,在将之前必修一中所学习的函数内容与这个单元的数学内容有所联系,十分容易在各类考题里面出现,那么学生就需要有意识地根据这些知识点的相关性进行归纳,在脑海当中将必修一与必修二的内容有规律的构建起一个模型,这个模型的搭建因人而异,不需要每个学生的模型都是一模一样,而学生需根据自己的学习习惯与方式,在基础概念的构建中还可以添加一些其他知识点的补充,可以是自己容易混淆的知识点做到了怎样的区分,经常出错的题目的概念是什么,只有学生清楚地熟悉每一个概念所在的单元,加上一些自己个人特点的标注,再结合做题就能发现出题者的用意,万变不离其宗,出题者是如何将一些明明不在同一单元或同一学期的数学内容进行拼接与融合,所谓难度较高的高中题目就是许多的概念性问题叠加在一起,通过概念的不断叠加,许多的问题就不能只看一个面,需要高中学生结合各个角度去看,才可能找到解题的突破口,所以高中学生通过概念课的学习,并熟练掌握高中数学的概念要义就能找到学习数学的窍门。在高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数学相较于其他的学科是有规律可循的。只要学生可以牢牢掌握数学所有的概念知识点,并反复运用在各种题型之中便能轻松吃透高中数学学科的重点与难点。高中教育最讲究方式方法,只顾埋头苦读并不能适应当代素质教育的要求,学生要学会透过学科的表面深入学科的实质,层层剥开藏在题目背后的概念知识,从而取得学科上的长足进步。
五、 结语
高中数学教育正在不断调整教学方式,并以一种新的面貌来面向社会与人民,其中提高高中数学概念课教学的比重是新时代高中数学教育的进步与发展,对教师而言的一种挑战。高中数学概念不像其他学科的概念都具象化,通过教师课上讲解学生就能明白大部分问题,然后通过课后题目的练习加以巩固就能掌握,高中数学概念吸收多少通过做不同题目的正确性就能检验出来,没有完全掌握每个单元的概念性问题,那么做题就会寸步难行,这也凸显了高中数学概念课在高中教育中的地位,其符合高中教育发展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徐胜.核心素养下高中数学概念课教学策略分析[J].读与写(上旬),2022(7):214-216.
[2]董雯雯.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概念课教学研究[J].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科研,2021(10):220-222.
[3]许英姿.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案例分析[J].中学生作文指导,2021(36):159.
[4]张发富.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策略[J].女报(家庭素质教育),2020(6):360.
作者简介:祝登峰(1981~),男,汉族,安徽东至人,安徽省东至县第三中学,研究方向:高中数学教与学、新教材新高考核心素养;
曹世童(1986~),男,汉族,安徽潜山人,安徽省东至县第二中学,研究方向:高中数学核心素养、高中数学教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