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价值探析

作者: 蓝兰凤

作者简介:蓝兰凤(1992~),女,畲族,福建宁德人,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深沪镇中心幼儿园,研究方向:幼儿教育。

摘 要:传统游戏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其引入新时期的幼儿教育改革当中,不仅能够进一步激发幼儿园游戏活动的活力,还能利用传统游戏的优势,引领幼儿收获更加全面的教育引领,使其在快乐的情绪体验中,既可以收获游戏经验,又能够更进一步了解本土文化,切实推进幼儿身心的全方位成长。就此,文章便从传统游戏特点和传统游戏引入幼儿教育的实际意义入手,依据传统游戏的引入原则,展开传统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融入探究。

关键词:传统游戏;幼儿教育;闽南地区

中图分类号:G61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2)50-0138-05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幼儿园应以游戏活动为基本活动”,而且游戏也被称为是幼儿的“生命”,是幼儿在学习与生活中,最喜欢也最无法抗拒的一种活动形式。所以,在新时期的幼儿教育改革过程中,不管是幼儿园,还是幼儿教师,既要能够清晰认知游戏活动对幼儿身心成长的重要价值,又要切实关注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能够主动发掘民间传统游戏的资源优势,来充实幼儿园游戏教育活动,来丰富幼儿园游戏活动内涵,来进一步践行幼儿教育改革,以能够更好地推进幼儿的身心成长,也使幼儿在积极的游戏参与中可以有效深化对本土文化和传统文化的认知,有效促成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基于此,笔者立足自身的幼儿教育实际,以闽南地区为例,就传统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引入价值展开论述,以为幼儿教育的改革提供一份助推力。

一、传统游戏的特点

传统游戏是我国民间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分支,不同民族、不同地区都有着自己独有的传统游戏,都能够展现不同的文化和地域色彩,在不断地演变与自然的传承中(口口相传:长辈教给晚辈,哥哥教给弟弟),伴随着一代又一代的儿童成长,给一代又一代儿童带来了欢乐。其中最值得关注的就是,传统游戏得以流传下来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它们简单且有着浓厚的趣味性,在顺应儿童天性的同时,基本不受地域、材料和人数的限制,不管是室内还是室外,不管是冬天还是夏天,不管是人多还是人少,小朋友们都可以从传统游戏的参与中收获最自然、最原始的快乐,可以给人一种回味无穷的感觉。

二、传统游戏引入幼儿教育的实际意义

(一)有利于幼儿身体素质的发展

综合研究发现,大部分传统游戏都是在户外场地进行的,这不仅能够引导幼儿摆脱室内空间的局限性,让小朋友们可以在户外操场上尽情地撒欢,还能使其在与新鲜空气和充足阳光的接触中,强化心肺功能,增强身体免疫力。而且,传统游戏大部分都包含有走、跑、跳、爬等基本动作,可以引导幼儿在参与游戏、完成游戏任务的过程中,收获骨骼、肌肉的锻炼以及运动协调能力的发展,从而切实推进幼儿身体素质的强化,也使幼儿可以在享受这种原始快乐和宽松氛围中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二)有利于幼儿健康心理的形成

现在的幼儿都是家里的“小王子”“小公主”,在家长的宠爱与宠溺之下,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行为认知,以至于在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中他们会不习惯分享、不喜欢合作、不懂得谦让,需要很长的时间去适应。而引入传统游戏之后,在丰富幼儿园游戏活动内容的同时,可以利用民间游戏简单且多角色、多人数的优点,带领幼儿进行集体游戏。从而使幼儿可以在游戏的吸引和引导之下,在自然而然的游戏参与中,主动与身边的小伙伴进行交流,逐渐增进幼儿与幼儿之间的关系,并引导幼儿在遵守游戏规则的过程中,明白只有同心协力、默契配合才能更好地完成游戏,才能收获更多的快乐,从而使幼儿在融入集体的同时,可以收获合作与交往能力的协同提升,也更进一步促使幼儿的身心成长,推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三)有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传统游戏虽然只是一种游戏活动,但是流传发展至今,它们已经成为一种传统文化的载体,其本身所具有的浓厚的乡土特色与市井气息,在反映当地风土人情、风俗习惯的同时,无不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教育价值。将其引入幼儿园的幼儿教育活动当中,可以引导幼儿在快乐的情绪体验与游戏感知中,切实加深对本土文化、本地习俗的了解,切实感知家乡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能够有效激发幼儿对家乡、对家乡人民、对家乡文化的热爱,从而在传承传统游戏的同时,有效推进幼儿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

三、传统游戏引入幼儿教育的开展原则

(一)趣味性原则

幼儿园的幼儿年龄比较小,他们单纯、直接,喜欢参与一切新鲜、有趣的活动,进而在将传统游戏引入新时期幼儿教育的过程中,幼儿教师首先考虑的就是这些游戏幼儿喜不喜欢,是不是可以给幼儿带来快乐。进而,就需要在趣味性原则的指引下,对多元丰富的传统游戏进行有计划的筛选,让幼儿可以被趣味性元素所吸引,从而能够主动参与其中,主动与小伙伴、幼儿教师一起去探究游戏过程、去完成游戏内容,从而在推进传统游戏活动顺利开展的同时,让传统游戏可以给幼儿带来更加鲜活的生活与成长氛围。

(二)教育性原则

传统游戏之所以被关注,之所以提倡引入新时期的幼儿教育当中,不仅仅是因为它具有丰富的趣味性,也不仅仅是因为它好上手,可以带给幼儿比较单纯的快乐,主要是因为传统游戏中所包含的乡土元素,所蕴含的民族文化。进而在具体的传统游戏选择与实际的游戏融入过程中,幼儿教师既要充分认知游戏对幼儿身心成长的价值,又要在教育性原则的指引下,在寓教于乐的基础上,深入了解传统游戏背后适合幼儿的教育内容,并带领幼儿在传统游戏的参与中,更好地、更深入地了解家乡文化,更真切地感知我们中华文化的多元性,真正践行传统游戏所蕴含的幼儿教育价值。

(三)选择性原则

传统游戏可以说是历史遗留产物,其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将其引入新时期的幼儿教育改革当中,可以推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幼儿认知的改变,并不是所有的传统游戏都适合引入幼儿园、都适合引导幼儿参与。进而在具体的传统游戏选择中,不管是幼儿园还是幼儿教师,都要遵循“选择性原则”。根据幼儿的成长特点、成长需求等进行游戏内容与游戏开展形式的筛选,有针对性地舍弃一些不符合幼儿认知或者不容易被幼儿接受的游戏,并对传统游戏进行有根据性的革新,以更加符合幼儿的成长需求,更能够推进幼儿教育改革的持续性发展。

四、传统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实际建构策略

(一)根据幼儿的年龄选择适合的传统游戏

幼儿园的幼儿基本都处于3~6岁这一成长阶段,这一阶段的幼儿年龄都比较小,看似什么都不懂,但其实这一阶段的幼儿因为年龄因素所产生的对事物的认知、对知识的理解、对情感的体会等会有很明显的区别。所以,在将传统游戏引入幼儿教育的过程中,幼儿教师必须要考虑到幼儿的年龄因素,并能够根据幼儿的年龄进行有针对性的传统游戏筛选,从而使小朋友们都能够顺利参与到传统游戏当中,都能够从中体会到游戏的乐趣,都能够从中收获到一定的身心素质成长。

例如,幼儿园小班的幼儿刚升入幼儿园,正处于对幼儿园环境的适应过程中,而且年龄小,身心发育也不够完善,幼儿教师在实际的活动教育指导中,要有意识地降低难度,即使是游戏活动的引入,也应该以简单、好玩的游戏内容为主,比如在幼儿园小班引入传统游戏时,教师可以带领幼儿玩“竹蜻蜓”,引导幼儿双手一搓,让“竹蜻蜓”旋转着飞上天空,比一比谁的飞得高,谁的飞得远。到了中班,小朋友们无论是胆量还是运动能力都有了一定的提升,教师便可以带领幼儿走出教室,去操场上玩“跳格子”的传统游戏,在蹦蹦跳跳中感知集体活动的快乐。到了大班,小朋友们又有了新的进步,他们在运动的同时,更喜欢探索未知,对此教师便可以带他们学习“闽南玩具棋”的玩法,在积极思考的游戏对抗中,感知动脑筋的快乐,收获寓教于乐的教育成效。在根据幼儿的年龄与认知能力进行有针对性的传统游戏筛选的过程中,让小朋友们既能够从中感知闽南游戏的多元化、趣味性,又能够从游戏的参与中,收获身心多方面能力的协同发展。

(二)根据幼儿的认知进行适度的游戏革新

传统游戏有传统的游戏方式,传统游戏可以带给幼儿比较真实的、简单的乐趣。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幼儿生活环境的变化,很多传统游戏无论是从开展模式还是开展内容上来讲,都不太符合幼儿的成长认知,这就需要幼儿教师在关注传统游戏开展价值的同时,做好对传统游戏的精心筛选,做好对传统游戏建构形式的适度革新,使其更加符合现阶段幼儿的成长认知与成长规律,更能够引导幼儿从中收获快乐的情绪体验,收获更多的知识与能力积累。

例如,“送王船”是闽南地区特有的一种古老又独特的民间信仰,其表达着对海内外亲人的思念,有着促进闽南民间文化交流的社会功能,但是这些内容对幼儿园的幼儿来讲存在一定的理解难度,他们会认为教师的讲解内容过于深奥。对此,教师便可以根据幼儿的认知,立足幼儿的成长环境,对传统的“送王船”活动进行游戏改编,改编成小朋友喜欢的“抬王船”游戏:首先带领小朋友们将在家搜集的月饼盒、饼干盒、彩带、旧毛线等生活废旧物品带到幼儿园来,与老师和小伙伴们一起动手制作一艘“大王船”,然后由教师从本班挑选出8名力气比较大、个子比较高的幼儿抬王船。在开始的时候,这8名幼儿可能会因为没有找到抬王船的技巧,或者不能适应彼此的脚步而不能顺利地完成抬王船任务,但是随着幼儿之间的磨合,伴随着其他幼儿“嘿咻、嘿咻,大家一起来用力!”的加油声,小朋友们很快就能找到抬王船的技巧,并可以在积极的游戏参与中,不断内化幼儿与幼儿之间的情感,切实深化幼儿对班集体的认知与认可。

(三)将传统游戏融入幼儿园一日生活当中

在新时期的幼儿教育改革背景引领下,游戏不光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引导幼儿学习知识、探究未知世界的重要途径,幼儿园的所有教育内容基本上都是以游戏活动的形式展开的。就此,在将传统游戏引入幼儿园的过程中,幼儿教师不能只将传统游戏作为幼儿教育中的一个专门“课程”进行建构,而是要将传统游戏全方位、多角度地融入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当中,让幼儿时时刻刻都能够感知传统游戏的乐趣,都能够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1. 融入户外体育活动当中

户外体育活动是幼儿教育中的基本组成内容,可以有效地锻炼幼儿的身体素质,但是很多小朋友都不是特别喜欢参与体育活动,他们觉得体育活动又累又有难度,这种消极的情绪状态,不仅影响户外体育活动的顺利开展,还不利于幼儿身体素质的进一步提升。因此在将传统游戏引入幼儿教育的过程中,幼儿教师便需要有意识地挑选一些可以发展幼儿动作技能和身体技能的传统游戏融入户外体育活动当中。例如,对幼儿跳跃能力的培养,教师可以带领小朋友们学习闽南传统游戏“跳橡皮筋”,除了基本的跳跃动作指导之外,引导幼儿在逐步增高的皮筋跳跃挑战中,保持较长时间的跳皮筋游戏参与热情,也有效锻炼了幼儿的跳跃能力。而在锻炼幼儿跑动和快速反应能力的户外体育活动中,教师可以带领小朋友们玩传统游戏“攻炮城”,并引导幼儿了解“攻炮城”游戏的来历(改编自郑成功对闽南水师的操练),用纸团、布团等做“炮弹”,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引导幼儿在专注、投入的攻、守游戏中,收获运动素养的不断提升。

2. 融入语言教育活动当中

语言是我们人类学习知识、参与社会生活的主要“工具”,更是幼儿成长中需要掌握的必备技能,需要幼儿教师在实际的教育引导中为小朋友们建构尽可能多的语言交流与表达的机会,建构尽可能多元、有趣的语言教育活动,让小朋友们可以主动听、积极说。例如,在将传统游戏引入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幼儿教师可以带领小朋友们玩闽南地区比较盛行的一种游戏“葫芦问”,这种古老游戏属于一种益智游戏,在玩的过程中需要用到骰子和极具特色的螺旋形图纸,还有着独特的闽南语口诀。进而在实际的游戏开展过程中,教师便可以对游戏玩法进行优化,除了给幼儿示范闽南语口诀之外,还要带大家对闽南语口诀进行普通话翻译,让小朋友们先学会念普通话版本的口诀,再一边念普通话口诀,一边玩游戏。抑或者可以带领幼儿玩闽南游戏“炒米香”,引导幼儿一边友好地拍打对方的手掌,一边有节奏地念“一的炒米香,二的炒韭菜,三的冲冲滚……”在回味闽南小吃的同时,自然激发幼儿的游戏积极性,使其可以在熟悉的生活内容引领下,在边玩、边学的传统游戏过程中,切实收获语言表达能力的锻炼与提升,更进一步推进幼儿园语言教学目标的达成,也有效激发小朋友们对闽南传统游戏的好奇心,使其开始期待下一次老师会带自己玩什么样的闽南游戏。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