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教育联盟结对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策略探讨
作者: 宋晓兰摘 要:教育教学持续有效的发展,不仅仅对学生提出了全新的教育要求,更是对教师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教育发展的好与坏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根本体现,现阶段,国家大力推行教育均衡发展的教育方针,但是乡村教师的素质依然有待提高。城乡教师结伴、结对发展可以有效改变这一现状,对提升乡村教师专业素养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同时城乡教师共同发展对时代的发展有着非常强烈的促进作用。城乡教师应该对当代的教育教学理论进行深入的学习与理解,利用新型教育理念切实践行新型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以实现提高自身教学水平与素质的最终目标,同时在与人合作相处方面有更深层次的理解。文章就导致城乡小学教育存在差异的原因、开展城乡教育联盟结对的意义,以及如何利用城乡教育联盟结对方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展开论述。
关键词:城乡结对;小学语文教师;专业成长;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2)51-0016-05
现如今,我国社会发展得越来越好,经济实力也向着更高的层次迈进,但是国家的每一步前进都存在“知识”的影子,也就是说知识对国家的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促进作用,同时这也给教育出了一道难题,使得人们对教育教学的水平提出了更为高层次的新要求。语文作为小学阶段最为重要的一门学科,是学生学好所有学科的基础,同时在教育教学中的地位也是不容小觑的,语文是学生了解、传播以及学习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载体,因此,小学语文教师非常有必要提升自身的专业化水平以更好地服务当代的小学生。教师质量是影响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小学教师应当将提升自我教育水平这件事牢记在心。新时代对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此同时,这也印证了小学教师专业发展逐渐成为时代进步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教育公平、教育均衡发展等一系列教育问题又重新摆在了大众的面前。这也要求在新课改不断深化与改革的大背景下,应该逐渐加强城乡教育联盟结对,促进小学教师专业技能的发展。
一、 导致城乡小学教育存在差异的原因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乡村教育紧跟城市教育发展的步伐,也取得了一些不小的成就,但是城乡小学教育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其中有三个主要的原因。首先,经济原因。经济水平直接影响到教育水平,这是毋庸置疑的,城乡经济发展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这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教育的发展水平。现阶段,城乡在经济方面存在不小的差距,其中体现在城乡居民的收入、消费能力等方面,这些因素在无形中影响着各个家庭对其子女教育的投入。城市居民的消费水平是较高的,在得到物质满足的前提下,对精神生活的要求与需求有很大的提升,从而对子女的教育会更加重视。其次,城乡文化底蕴存在差异较大。单单从学生的学习内容上来说,其两者体现的文化差异就很大。城市的小学生明显占据很大的优势,他们的图书阅读范围非常广泛,图书的来源也非常多,而对乡村的小学生来说,他们家庭中的藏书数量相对较少,从而对图书的涉猎也不是很广泛,接受课外知识的熏陶机会较少。还可以从学习辅导层面来看,乡村学生的家长大多忙于工作,辅导孩子功课的时间少之又少。最后,师资队伍构建的原因。城乡小学教师的师资队伍构建上也存在不小的差异,除了城乡教师学历水平上的差异之外,其实还存在诸多的因素,其中最为突出的因素之一就是城乡师资力量配备的不均衡。城市师资力量配备相对完善,教学条件要比乡村小学好,从而很多的优秀教师更愿意在城市中进行教学,这也就导致了许多乡村小学留不住优秀的教师,大量的人才流失,从而乡村小学的教学质量与水平有很大程度的下降。同时,乡村教师的工资待遇不如城市教师的好,这也是导致人才流失的重要原因。
二、 开展城乡教育联盟结对的意义
(一)有效实现市域统筹方式方法的丰富完善
在城乡联盟教育开展过程中,乡镇地区与城镇的教育水平差距将不断缩小,而交流开始变得日益密集,从而将教育资源进行充分的整合与共享。与此同时,不同资质的学校之间实现了互帮互助这一根本目的,从而城乡教育联盟可以说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案。这样的教学模式使得乡村地区也能够获得城市地区的教学资源,有利于促进教育的公平性。在城乡联盟教育中,教育部门要注意教学资源的公平分配,在这一过程中既要保证城市教师资源的相对稳定,又要提升乡镇教师的总体水平。
(二)减轻以县为主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弊病
联盟教育模式经过实践,打破了传统教育受区域管制的局限性,更多的优质资源教育教学资源向乡村学校“涌进”得以实现,同时在此过程中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也得到了深化。在联盟教育中,教学管理将提升一个重要的层次,教育发展眼光将会变得更长远,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多方位综合培养。
(三)在城乡教育联盟的发展下推进乡村教师队伍的建设
城乡联盟教育目的是带动区域教学整体质量,以帮扶的形式解决发展较慢地区的教育问题,这样能够快速提升乡村地区教师的综合素质。首先,无论是教师教学还是学校管理都能够得到有效的改善,教师们有更多的机会加强交流,其中,乡村学校会安排学校中优秀的教师到城市学校学习,让乡村教师发现优秀城市教师身上的闪光点以及可取之处,学习他们先进的教学方式,将自身的教学思想与观念进行改变,由此,乡村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会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乡村地区的教育教学质量也会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其次,开展课堂教学示范。城市学校每年都会安排优秀教师到乡村学校进行课堂教学示范,在这一过程中城市教师将先进的、良好的教学方式方法和教学理念与乡村教师进行交流与传授。在开展城乡教育联盟示范课的过程中,将课堂精细化与学生是教育发展中的主要对象的理念进行全面、深度的贯彻,并且充分利用当前先进的信息教育技术,与此同时,也为乡村地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了一个持续发展的良好平台。
(四)完善不同学校之间教师交流制度,实现城乡教育深度融合
教育部门一直在探索高效的教育教学模式,在此过程中收获了不少的成果,如探索出了乡村地区教师补充机制,乡村教师与城市教师之间的供需平衡也得以实现,同时将乡村学校教师专业职务的结构进行优化。并且教师之间的绩效工资矛盾也得到了妥善的处理。
三、 城乡教育联盟结对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策略
(一)加强城乡小学之间的联盟
城乡小学组成了学校共同发展的共同体,这为城乡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便利,让城乡小学语文教师有了提升自我专业化水平与质量的平台。城市相对来说是比较发达的,学校教育设施也要比乡村完善与先进很多,在网络信息、小学语文教师培训、人才引进等诸多方面存在一定的优势。但是近些年教育政策的改变与提出,让乡村小学中也汇集了很多优秀的、有经验的语文中青年教师,他们的教学经验、教学方法也是非常丰富的,拥有的教学思想与观念也处于教育教学的前沿,为乡村小学语文教师注入了一股新鲜的血液。城乡小学联合能够让其各自的优点与闪光点进行汇聚,有利于实现语文教育资源共享的目的,让其为语文教育事业共同贡献出自己的一分微薄的力量,同时也能让不同层次的语文教师群体都有一定程度的提升与发展。同时加以“捆绑帮扶”“领雁工程”等优秀政策形成联盟,以此利益共生的局面得以有效实现,让各个小学的教育资源和教师教学实现开放,在互动发展、共同成长的大背景下,各个小学都将自己特有的教育资源进行共享、相互借鉴、相互交流,以此帮助小学语文教师实现自我语文教学水平与质量的快速提升。
举例来说,学校可以将优秀的教学活动视频传到网络平台上,让其他学校观看与学习这些教学方法,比如:有的教师善于运用情境教学模式进行语文教学,在进行小学语文古诗词《咏柳》的相关教学时,教师利用了情境教学模式。教师可以提前在校外找到柳树枝拿到教室内,并结合课件中展示的高大的柳树,让学生仔细观察是否与作者描写的一致,通过此方法来进行情境创设,让学生做到感同身受。由此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词之美,加深学生对古诗词的印象。还有的教师喜欢借助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比如在讲解《登鹳雀楼》这首诗时,教师通过互联网搜索相关视频或图片,展示了鹳雀楼的图片,告诉学生作者在登上鹳雀楼后,写下了这首令人震撼的诗词。通过这样的方式进行教学,可以给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并且能够激发出学生的想象力,对传统文化古诗词的理解更上了一层楼。这两个案例可以让教师意识到资源共享对提升自我专业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二)加强城乡小学校长之间的互动交流
校长是一个学校的领导者,校长的作风无疑是体现一个学校作风的最好载体,城乡小学校长进行交流互动能够起到很好的领导作用,这让小学教师在校长的带领下进行更为深层次的交流与沟通,以此帮助小学语文教师更好地成长,帮助他们实现自身语文素质与教学水平的有效提升,更有助于提高城乡小学语文学科的教育教学质量与效率。教师专业发展不仅仅需要学校适时的激励,相应的评价机制,还需要一定的温馨的、令人愉悦的、积极向上的工作环境,但是要想这一切能够有条不紊地运行起来,校长的专业素质的提升在此过程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由此可看出,校长的专业素质水平与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素质与水平,因此,各个小学的校长应该提升自己的工作经验与水平,进行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相关培训,以此来提升自身的教育思想高度与专业水平。城乡小学校长应该根据当前的教育问题进行深度的剖析与理解,学习与分析不同学校的先进管理理念与教育制度,这也是为能够更好地进行师资交流活动与共享教育资源打下一个坚固的基础。
举例来说,城乡学校可以联合起来,定期聘请一些专业人士给校长开展提高自身专业水平与质量的相关培训,让每一位校长都能得到自我素养的提升,以此帮助各个小学的语文教师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创设出更为符合当代小学生的语文课堂。校长应该多去其他学校进行参观,学习其他学校的管理策略,发现自身管理方式存在的不足之处,学习他人管理方式中的闪光点,将其运用到自己的管理中。校长还应将自己学到的经验与本校的教师进行交流与沟通,让小学语文教师在思想上得到一定的升华,形成一种时刻走在提升自我专业素质的道路上的积极意识。校长通过到教育能力较强的学校进行思想、方式上的学术交流,随后将其与教师进行分享与交流,不仅能增强语文教师的自身专业能力,还给本校的语文学科教学注入了一股新鲜的血液,从而语文学科的教学质量也会有大幅度的提升。
(三)加强学科教师之间的互动交流
语文学科的教师进行互动交流活动,可以从其他优秀教师的语文课堂中汲取经验,学习更为先进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并且能够发现自身存在的缺点与不足之处。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中表现出来的知识、技能、掌控能力以及判断能力是衡量一个教师专业发展程度的有效方式,城乡小学之间可以开展一些专题教研的活动,让语文教师在进行活动的同时共同进步、共同前进与发展、互帮互助。语文学科的教师也可以与其他学科的教师进行结对,以此方式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知识素养和内化自身知识结构,为创新与改革自身教学方式提供更新与演进的机会。这种方式可以有效打破原来教学死板化的僵局,多多借鉴其他学科的教学方式与方法,以此将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打破,使得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更上一层楼。以此方式结伴相互合作,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有助于形成人们常说的“结伴效应”,从而帮助小学语文教师提高自身的教学质量与效率,有助于推动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与快速发展。
举例来说,学校可以开展一些语文学科的教研活动,让优秀教师传授一些对其他教师有所帮助的经验。比如,在开展如何将仿写训练进行得更加彻底这一教研活动时,可以让优秀教师分享一下自己的教学心得与体会。优秀教师可以这样说:在进行《金色的草地》一文教学时,必须预习课文,遇到好词好句时,自身先进行仿写,不断探索怎样更好地把仿写技巧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将知识化为己有。教师是学生学习生涯的引导者,同样也是共同探索者和学习者,应和学生一起提升自身的写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师也要积极与学生沟通,努力找到适合学生和自身的教学方法。同样,教师要时刻注重着写作能力的培养,更好地促进教育教学活动的展开,努力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写作氛围,大大地激发出学生写作的创新性和兴趣性,让学生以后的写作从中受益,同时拥有一个坚实的写作基础。通过这样的教研交流活动,可以让语文教师从优秀教师身上汲取自己的所需之处,学习更好地开展语文课堂的有效方法,从而使自身的专业化水平与质量也有相应程度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