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观后教再评 先仿后变再思
作者: 邱长梅
摘要:教师研训是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与水平的多元途径之一,但当前各种师训模式基本流于形式、缺乏主题与新意,研训推进较慢。大多数幼儿园一线教师不知道如何进行有效导引介入,应该结合怎样的主题式教师研训来开展,这是值得我们研究的。本课题基于“户外兼容性材料游戏”主题式教师研训的创新研究,以大、中、小教研团队为研究对象,实施“先观后教再评,先仿后变再思”的研训路径,探索出一种主题式教师研训的有效模式,从而提升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水平。
关键词:户外兼容性材料游戏;主题式教师研训
中图分类号:G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918(2022)52-0149-05
一、 主题式教师研训提出的背景及意义
(一)目前主题式教师研训现状分析
为了提高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水平,目前大多数幼儿园都在根据幼儿园实际设定主题来开展一些教师教研师训活动,比如幼儿园一课多研、幼儿园同课异构等主题。
1. 教师教研流于形式,缺乏创新
部分幼儿园的教研是为了教研而教研,在开展形式上缺乏创新,常常就是教研组长主持—领导提出教研重点—各组员聆听,周而复始,流于形式,渐渐的,教师对教研师训越来越没有兴致。
2. 教师教研意识淡薄,缺乏主题
部分幼儿园教研通常是为本学期的核心教研目标而教研,看一次午餐管理来讨论半日活动的组织,看一次室内自主性游戏的组织就来研讨游戏主题,常常教研重点太过宽泛,并没有明确主题,一次教研也没有解决什么具体问题。
3. 教研实训各自为阵,缺乏结合
一些幼儿园教师教研与园本培训缺乏有效结合,往往是教研一块,以幼儿园学期教研目标为重点开展;园本培训又是另一块,往往会以园所品牌特色为重点来开展,两者没有关联性。同时教师培训时间不定,缺乏渐进,每次主题不定,缺乏连续性。
(二)户外兼容性材料游戏的现状
为了遵循幼儿游戏材料可变性、多功能性、可自主创造性等原则,很多幼儿园都会在户外活动区提供相关的一些兼容性游戏材料,使户外兼容性材料游戏搞得热火朝天。通过实地观摩和班级观察,我们发现户外兼容性材料游戏还存在以下问题:
1. 教师观察描述无重点,幼儿游戏自主而凌乱
在户外兼容性材料游戏中,幼儿自主选择各类兼容性游戏材料,选择多了而玩得更凌乱了,材料四处乱放,对游戏进行观察时,教师所使用的观察表的记录没有针对性,更没有重点,经常是流于形式或流水式记录。
2. 教师介入导引无成效,幼儿游戏时间悄然而逝
在户外兼容性材料游戏中,幼儿太投入角色而玩得疯狂,幼儿常常会因为操作材料、角色体验不同而与同伴发生争议与冲突,教师为了平息风波,常常给出一些欠缺思考的引导,因此幼儿游戏水平无明显提高。
3. 教师反思分析无价值,幼儿游戏水平停滞不前
在户外兼容性材料游戏中,教师对幼儿的观察会进行整理与反思,但总是为了反思而反思,记录无条理,泛泛而谈,以至于下一次游戏中幼儿仍然如此,幼儿游戏水平停滞不前。
(三)主题式教师研训课题研究的意义
主题式教师研训课题的开展是当今自主游戏大环境下所必须的,只有教师研训创新而有效,才能更好地解决户外兼容材料游戏中所碰到的一系列问题,才能提升教师的综合专业水平。
1. 主题式教师研训的操作路径——是幼儿园创新教研模式的良好开端
以往的幼儿园教师研训活动形式单一,解决问题针对性不强,研训形式与内容比较零散,主题式教师研训是幼儿园教师研训的一种创新模式,它开启了幼儿园创新教研的新篇章,它可以有效解决教研主题下的具体问题,分层研讨,快速解决问题。
2. 主题式教师研训的多维模式——是激活中青年教师教研热情的有效途径
以往的幼儿园教师研训大都是中层、组长“一言堂”,其他中青年教师都是聆听者,聆听的内容都太过理论或者不能切实解决当下的问题,而主题式教师研训是真正解决户外兼容性材料游戏中存在的问题,例如该如何介入导引。主题式教师研训因为能切实解决问题,因此,一线中青年教师更更乐于研训。
3. 主题式教师研训的管理机制——是推动教师研训渐进性开展的有力保障
主题式教师研训由于是紧紧围绕一个主题而开展的,而且定期定点进行研训,从而让幼儿园研训得以延续性和渐进性,让教师研训更有成效。
二、 主题式教师研训的研究设计
(一)相关概念界定
1. 户外兼容性材料游戏
本课题中提到的户外兼容性材料游戏是指幼儿园户外一类由几种游戏材料自由组装,相互操作(木板、梯子、轮胎、纸砖、PVC管等)而所创设的自主游戏形式。
2. 主题式教师研训
本课题中提到的主题式教师研训是指在围绕“户外兼容性材料游戏”为主题,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持续性的研讨活动,从而系统地解决户外兼容性游戏中的一系列问题,提高教师的相关专业水平。
(二)课题研究目标
1. 以户外兼容性材料游戏为载体,提高教师综合专业水平。
2. 以主题式教师研训为导向,改革创新幼儿园现有研训模式的常规化。
3. 以主题式教师研训为抓手,提升幼儿园一线教师的教研热情与教研水平。
(三)课题研究内容
1. 以“户外兼容性材料游戏”为研训主题,实施一系列连续性主题式研训。
2. 改变教师研训“一言堂”模式,确立主题鲜明的持续性教师研训流程体系。
3. 通过“先观后教再评,先仿后变再思”的主题式教师研训路径,提高教师在户外兼容性材料游戏中的观察导引、反思评价等综合能力。
本课题研究是基于“户外兼容性材料游戏”主题式教师研训的创新研究,以大、中、小教研团队为研究对象,实施“先观后教再评,先仿后变再思”的研训路径,探索出一种主题式教师研训的有效模式,从而提升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水平。
三、 主题式教师研训的流程体系
在基于“户外兼容性材料游戏”主题式教师研训的研究中,课题组成员对研训的流程进行系统规划,形成图1所示体系:
(一)理论学习
专家引领——邀请相关专家来园对课题组成员进行从游戏组织形式、推进方式、材料投放、教师的评价与反思进行全方位的分析与指导等方面的现场讲座,并经常派课题组成员外出聆听专题讲座,进行现场互动与交流。经验著作——向课题组成员介绍汪劲秋老师等专家的经验著作视频,了解户外兼容性材料游戏,还网购了《幼儿园自主游戏观察与记录——从游戏故事中发现儿童(万千教育)》等书籍,让教师通过经验著作借鉴其他教师的经验。
(二)实际运用
角色参与——教师以角色的身份参与指导,在“户外兼容性材料游戏”实际指导中教师和幼儿处于一种平等的人际氛围中,转换角色参与游戏其效果比教师直接说步骤好得多。随机点拨——教师根据幼儿个体发展的差异,适时给予随机指导。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鼓励能力较弱的幼儿参与游戏增强角色意识,突出幼儿游戏中的主体地位。
(三)研讨交流
圆桌会——以“圆桌会”的形式进行主题式教师研训,有主持人、记录人、“破冰人”,大家你说我说,取长补短、相互学习,在游戏中指导应更加科学。辩论会——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中阐述个人观点或是集结小组观点进行集体智慧大爆发,在聆听与辩论中总结、反思,最终通过辩论梳理出终极观点,为户外兼容性材料游戏进一步开展奠定基础。现场会——组织教师进行现场户外兼容性材料游戏现场观摩交流,针对游戏中发现的问题,当场讨论解决,同一问题不同的见解和解决方式,从材料提供、协助操作等多方面提炼自己的导引策略。
(四)分享推广
小组分享——结合“主题式研训”及自己的实践研究小组分享,教师人人发言,然后进行归纳,说明其优点与补充意见。园内推广——根据小组记录的内容及流程图,在全园老师面前交流,将整理的精彩之处向全体教师推广,运用于平时的户外游戏活动中。经验交流——通过交流汇报的方式向全园、全镇进行经验交流,相互探讨。
四、 主题式教师研训的具体实施
(一)基于“户外兼容性材料游戏”主题式教师研训的夯实基础
1. 区块划分
课题研究前开展了关于幼儿园现有兼容性材料的初期研讨,对幼儿园现有的兼容性材料进行统计、分类,对幼儿园的户外地点进行了划分,主要有6大区块:休闲沙池、野地实战、快乐体艺、木块创想、管子游弋、车轮滚动。在与课题组的成员经过两次初期研讨之后,幼儿园各班在各区块进行活动。
2. 研训主题
在“户外兼容性材料游戏”中教师发现很多问题,为达到主题式教师研训的目的,我们课题组成员把聚焦到的共性问题确立为每月的研训主题重点,力求通过教师研训梳理问题、解决问题。
3. 研训时间
课题组成员以小、中、大班骨干教师为首,其他教研成员为辅的团队研训,每周二下午13:00确立“畅谈60分钟”作为主题式教师研训的时间。
(二)基于“户外兼容性材料游戏”主题式教师研训的操作路径
在基于“户外兼容性材料游戏”主题式教师研训的研究中,课题组成员首先系统构建了研训的操作路径,让研究更有体系。(见图2)
1. 先观后教再评
①观——洞悉游戏情境:本课题主题式教师研训首先观察洞悉幼儿在“户外兼容性材料游戏”过程中的问题,其次通过经验著作、专家引领的方式对问题进行理论研训,从而获得点滴经验。
②教——导引游戏过程:课题组成员教师在前期研训之后付诸行动,在户外兼容性材料游戏中对幼儿游戏过程进行实践引导,教师发现问题时立马介入,把教师的主导地位提升起来。
③评——分组团队研析:“户外兼容性材料游戏”主题式教师研训中,教师在游戏中的角色定位分年段组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团队研析,一周2个班。
2. 先仿后变再思
①仿——仿照三部曲:主题式教师研训前奏——仿照名师在介入导引方面的经验著作;主曲——现场观摩特色园区在自主性游戏中的教师材料投放与指导;尾声——专家引领,委派课题组成员外出聆听自主性游戏方面的专题讲座。
②变——思路大革新:经过仿照三部曲研训,课题组教师改变了自己原有的错误游戏指导观念,改进了自己的导引方式。在研训中我们采用圆桌会的形式来进行,首先发言教师播放视频,阐述自己在导引方式上的改进,然后你说我说亮观点,每次研训大家都在众说纷纭中梳理思绪。
③思——研思再整合:通过一个阶段的主题式教师研训,我们课题组对导引方面的研训会做阶段性的记录,分别记录导引线索、策略运用、方法、导引常用语等,例如,当孩子缺少恰当材料时,寻求帮助,我们可以进行材料导引。利用示范演示、言行暗示法等。
(三)基于“户外兼容性材料游戏”主题式教师研训的多维模式
1. 现况评述——说一说
在说一说环节中,我们侧重给教师创设一个能够融入研训活动的情境,促使教师能够“浸入”研训活动中。鼓励教师完整呈现出自己对“户外兼容性材料游戏”的观察和发现,形式不同的案例生动形象地跃入教师的眼中,使教师能在教研活动中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增强教师的专注度。
2. 草根剖析——论一论
在呈现幼儿“户外兼容性材料游戏”前,安排一个“本次教研关键点的预告”活动;在呈现幼儿“户外兼容性材料游戏”后,预留充分的时间让教师以自己的看法和纬度区畅所欲言,尽情讨论。一方面可以分享到教师多样化的观点,另一方面让教师在研训的过程中更易产生前后对比性的经验和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