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童年在丰富中走向美好
作者: 瞿卫华我常常想,如今是不是有一部分儿童的生活就像鲁迅当年所说的那样,只能看到“院墙上四角的天空”?显然,偏狭的生活不利于培养儿童健全的人格与昂扬的精神。这时候,就需要用书籍来打开更加辽阔的时空了。就比如,打开冯云的“中国的孩子”系列作品:《胡同里的春节》《夏日侗歌》《纸上中秋》《澳门的雪》,我便会被书中所展现的丰富性所深深吸引。
一
这套书最先呈现出来的,就是地域文化的丰富性。为了让这套书能够成为真正的“中国的孩子”系列,作者别具匠心地将书中34个故事的发生地分别安置于中国的34个独具特色的城市或乡村。这里既有北京、上海等国际化大都市,也有不太为大众所熟知的辽宁长海、贵州黎平等地方。在我看来,这套书简直就像是一本当代中国儿童生活手册,详尽而生动地为我们呈现了全国各地人世间的童年风情。
在书中,34个小故事既是独立的个体,又以中国34个行政区域这个主线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每一个行政区域,都有其颇具代表性的传统文化、民俗风情、特色美食、地理景致等地域特色。不同地域的孩子们的人生轨迹、生活习俗、成长特征,以及他们如何实现中国梦的童年故事也在这丰富多样的背景下展现得淋漓尽致,呈现出多元化的童年生活样貌,进而把“中国的孩子”的生活图景与时代发展交融在了一起,让我们从中看到了中国新时代的发展。
冯云就像一个高明的导游,边给我们讲述故事,边用极富表现力的词句带领我们领略当地的建筑特色、民俗习惯、特色美食、方言俚语等等。于是,我们在阅读中跟着他走南闯北:眼前一会儿是吉林长白山的独特风光,一会儿来到广东佛山的舞狮现场,一会儿又身处江西景德镇去领略陶瓷工艺品的巧夺天工,一会儿走进了甘肃敦煌在鸣沙山中听那驼铃声声……书中的每一个故事都笼罩在这般浓郁的地域文化氛围之中。读着读着,各地的画卷在我们眼前一一铺展;读着读着,中华文化就在我们心中渐渐生根。
二
现实当中,每个儿童只可能经历一种人生,但在他们充满好奇的内心深处肯定向往着不一样的人生体验。这套书就是用了34个不同的成长故事,给小读者们带来了不一般的成长体验。
在《胡同里的春节》这个故事中,你可以和陈松、小玲子一道,在春节带着用零花钱买来的礼物去看望那位曾经令人生畏的“老黑褂儿”,在他家放开肚皮大吃一顿,并邀请“老黑褂儿”到家里一起过除夕。
在《巴桑一家》这个故事中,你也许会遇到做羊毛生意的巴桑一家。他爸爸夜巡铁路时,用一根大木棍撬开卡在铁轨上的一块大石头,让火车避免了一场车祸。然而,骑着摩托回来的路上,因为一身汗水在西藏高原的春夜里迅速冷却,他爸爸被冻住了,卡在了车上……
在《苏迪雅·阿拉善》这个故事中,你或许能到阿拉善牧区和苏迪雅一起精心养护那匹生下来就有些瘦弱的骆驼阿拉善。苏迪雅之所以要精心照顾骆驼阿拉善,是因为她的爸爸妈妈在南方工作。她是那么想念自己的爸爸妈妈,因而心中对失去妈妈的骆驼阿拉善满是怜悯……
随着一个个故事的发生、展开,你的身份也跟随着在不断地切换:你可能是一位正处于叛逆期的倔强少年,也可能是一位需要独自面对生活重担的留守儿童,还可能是……在作家写实的描述中,你在一个个崭新的生活世界中游历、感受、发现、创造,并由此让自己的人生也随着丰富起来。
三
这套书还呈现了不同地域儿童的成长困境,并着力表达了孩子们在战胜这些困难的时候所表现出的强大的精神力量。这些精神力量就像一颗颗种子,会在阅读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播撒到你的心间,待到有朝一日,当你身逢困境,这些精神力量的种子就会被唤醒、生根、发芽,让你内心强大。
在《双胞瓷》这个故事中,熙姬在练跆拳道时不小心踢倒了门,压死了妹妹熙妍喜欢的猫。熙姬究竟该怎样才能弥补自己的过失,重圆双胞胎姐妹情呢?她很苦闷……后来,是亮亮为了感谢熙姬帮忙赶走黑狗之恩,用一周的时间做了一对青花瓷猫,让姐妹俩重归于好。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试着用美好的事物去修补美好的情感吧。
在《苔花》这个故事中,小主人公苔花原本幸福地和老邰生活在一起,可是十岁那天,老邰告诉她是领养的孤儿时,苔花一时难以接受。直到她听到老邰和胖婶的对话,才体会到老邰对她的无私的、坦诚的爱,理解了老邰,理解了生活。从苔花的这一转变过程中,我们知道了,面对生活的不幸,要珍惜现在的拥有。
在《大姐》这个故事中,他们的爸爸妈妈在南宁打工,大姐就像妈妈一样照顾家里的二姐和弟弟。为了交校服费,大姐出去想借钱,却怎么也没好意思开口。等她困窘万分地回到家,却发现爸爸意外地回来了。原来,今天是大姐的生日。爸爸还带来一个好消息,他们有能力让大姐上初中了。在百感交集中,我们和大姐一同明白了,生活再难,也可能会“柳暗花明又一村”,不要放弃希望。
一个故事,就是一份精神阅历。当我们跟随着小主人公们去经历、去感受的时候,我们的精神世界同样受到了震荡、激励。更为可贵的是,这套书中所呈现的精神元素是多元的,从不同层面展现了当代“中国的孩子”的精神气象。
在书的封底上,有一段介绍的话,说这套书用“34个饱含地域风情的童年故事,构筑当代中国孩子诗意醇厚的心灵地图,展现中华民族五彩缤纷的民俗画卷”;著名作家曹文轩的评价语亦说,“这是一套凝聚着中国元素、中国风格、中国精神和中国气象的儿童文学作品”。那么,不妨放下喧嚣,打开这套书吧。走进去,你不仅可以读到中国精神,读到中国气象,还可以读懂儿童心灵,读懂成长密码。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