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段如何有效当堂完成美术绘画作业
作者: 伏霞国家督学刘长兴先生在谈到高效教学时指出,高效教学抓住了怎样培养人这个关键问题,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优化课堂教学效果直接切入,进行研究和探索,说得更加通俗一点,就是学生能当堂学、当堂会、当堂完成。
一、小学低年级美术绘画作业不能当堂完成的现状
一直以来,美术课堂上存在一种怪异的“画不完”现象,这节课画不完下节课画,大部分学生的美术作业都不能当堂完成。没有良好的美术绘画学习方法,这种低效的课堂学习效率严重影响我们的教学进度。
此外,很多家长不重视美术课,不配合学校的美术教育工作,给学生准备的美术用品不齐全,导致美术课教学效果差强人意。比如,我要求学生配好水彩笔和勾线笔,很多学生却反映,家长不肯买,认为无所谓。可是只要是语文、数学、英语教师要求准备的物品,家长准备的都很齐全。一部分家长不重视美术教育,这和美术课堂作业质量欠佳有一定的联系。
这些现象久而久之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率,美术教学质量较低,也与当前课程改革提出的高效教学相违背。鉴于以上现象,我采取了一些措施,改变教学现状。要想在课堂40分钟内最大限度地完成教学任务,实现小学美术的高效教学,必须突出美术学科的特点,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有效利用课堂的时间当堂完成美术作业,提高课堂效率,优化课堂教学效果,从而大幅提高美术教学质量。
二、当堂完成小学低段美术绘画作业的策略
1.认真钻研教材,教学设计要精练
教学设计是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确定合适的教学起点与终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优化设计,形成教学方案的过程。它是一门运用系统方法科学解决教学问题的学问,它以教学效果最优化为目的,以解决教学问题为宗旨。因此,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材来设定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舍弃一些不必要的环节。
例如,在教学《大树的故事》一课时,我并没有一开始就让学生去讲故事,而是直接从大树的结构入手,让学生跟着教师一起在校园观察大树,边讲边示范,学生很快就起好稿,然后给学生留足时间用添画的方法给画面添加事物,创作完成后,引导学生根据作品内容讲述自己独一无二的大树的故事。在作业展评时间,令我感到惊喜的是,大部分学生都能完成作业。这节课的确令我很意外,课前预设时,我并没有想到学生们基本上都能完成作业,因为对于初次接触这种关于故事性的画来说,难度特别大。课后我也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我想,学生之所以能当堂完成作业,是因为我这节课的教学目标设定明确,围绕这个目标没有什么花架子,所有的教学环节都为教学重点服务,这种教学模式也是我今后在上课时所要借鉴的。
2.依据教材内容优化教学方法
教材内容是教学方法的根本依据,选择教学方法,必须以教材的内容和特点为依据。美术教学方法极其丰富,教师能否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是影响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的关键。
(1)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绘画兴趣。绘画质量不高,会使学生对自己的绘画能力产生怀疑,特别是一些绘画基础比较差的学生,他们的起点本来就比别人低,再加上课堂作业的不尽如人意,慢慢地就会不喜欢美术课,如果家长也不支持,他们就会对美术课失去兴趣。当他们失去兴趣之后就会有一系列的不良反应,如课堂纪律不好,做小动作、交头接耳,甚至做其他科目的作业,影响教师上课。所以,我在课堂教学中会充分利用现有科技成果,发挥现代化教学设备的作用,不断提高教学效率。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应该适度、恰当,以最少的时间获得最大的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教学《太阳》一课时,我通过多媒体放映关于太阳的动画片,演示制作的方法,一下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很快就明白了制作方法以及在制作时需要注意的问题。用多媒体进行演示,节约了课堂的时间,也给学生留出了大量的时间进行创作,学生在充足的时间内都完成了作业。
(2)边讲边画。这是美术教学中经常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就是教师在教学中一边向学生讲解相关知识、绘画方法和步骤,一边结合所讲的内容进行示范。这种教学方法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我在教学《大树的故事》这一课时就采用了这种教学方法,可以说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我一边讲大树的结构,一边示范。学生跟着我一起起稿,他们很快就抓住了大树的特点来进行作业,有效地解决了教学重点。
三、有效评价,提高当堂完成美术绘画作业效率
教师要总结出适合低段学生的评价方式方法、激励性评价语言等,多营造一些课堂氛围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美术造型的表现欲。
1.在美术绘画表现方面给予学生的评价
教师在每节美术课前的复习巩固或作业讲评中,可以通过本班或班班学生之间的作业对比,或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内容突出或针对性强的美术作业进行欣赏、评析,突破学生在立意、构图、色彩方面的瓶颈,加强和提高学生对美术作业的兴趣和表现能力。通过课堂作业的展评,加强和提高学生对美术作品更加深入的了解,并组织学生多参加各级各类的绘画比赛,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应着眼于促进学生的发展,评价应是全面的和个性化的。全面的评价就是从各角度去评价学生,积极挖掘学生的闪光点,比如从学习态度、学习能力方面,从操作技能、标新立异方面,从合作精神、交流表达方面,不仅仅评价学习结果,更注重评价学习过程。如“这幅画你分析得很好”“你画的线条很美”“颜色搭配得很漂亮”等评语,教师应在教学中随机运用。个性化就是肯定学生身上表现出来的与众不同的方式方法,保护学生的创造成果,注重对学生个体纵向发展的评价。
2.学生的自我评价
在评价的过程中,不光是教师要做出正确的评价,更要让学生全面地参与进来,让学生自己来发现美,组织学生自评、互评、多元化的激励评价,积极的评价可使学生产生新的学习冲动,增强信心,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到下一轮的探究与创造中去。让他们发现自己作业中的优点和缺点,让学生感受成功带来的喜悦,对自己的缺点也要正确对待,培养学生不断进取的精神,美术涵养会得到不断的发展。在课内课外多开展自评、互评和小组评价,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能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这样的评价更有说服力。让每个学生能够自主地发挥能动性,提高创造力。
在教学中,教师要多鼓励、少指责,多赞扬、少批评,让学生认识到他们想象创造的成果能够得到别人的承认和肯定,以此来培养激励他们的课堂绘画效率。重视评价,欣赏别人的同时反思自己,学生会在实践和反思中发现自我,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学生会更自信更高效地完成作品。
总之,实现教学的高效性,促进学生当堂完成美术作业,我们还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高他们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使其体验成功的喜悦,有效地发挥其主动性,配合教师的教学,更多更好更快地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作者单位: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实验小学)(责任编辑张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