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层次职业学校兴起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高校发展问题研究

作者: 郑颖 陈灏

摘  要:应用型本科高校是我国普通高等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多由新建地方普通本科院校转型而来,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量的应用型人才。本科层次职业学校培养本科层次技术技能人才,是专科层次的职业教育在本科层次的延伸。应用型本科高校和本科层次职业学校既有共同性,也有差异性。在本科层次职业学校兴起背景下,分析应用型本科高校面临的问题,从明确应用型办学定位,落实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设置对接区域产业需求,构建宽基础、面向应用的课程体系,大力培养高水平“双师型”教师和探索产教融合新路径等方面提出发展对策。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高校;现状;发展问题;对策;本科层次职业学校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5)02-0078-05

Abstract: Application-oriented undergraduate universities are an important part of ordinar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China. Most of them are transformed from newly-builtlocal ordinary undergraduate universities. They have cultivated a large number of application-oriented talents for the loc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Undergraduate level vocational universities train technical and skilled personnel at undergraduate level, which is the extension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t junior college level at undergraduate level. There ar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application-oriented undergraduate universities and undergraduate level vocational universiti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rise of undergraduate level vocational universitie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faced by application-oriented undergraduate universities, and puts forward the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from the aspects of clarifying the orientation of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ies, implementing the talent training goal of high quality applied talents, professional settings to connect with regional industries, building a broad foundation and application-oriented curriculum system, vigorously cultivating high-level and "double qualified" teachers, and exploring a new path of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and education.

Keywords: application-oriented undergraduate universities; present situation; development issues; countermeasure; undergraduate level vocational universities

自1999年我国高等教育大规模扩招以来,形成了一批新建本科院校,其中绝大多数属于地方政府管辖,改变了高等教育的布局结构,对推动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普及化阶段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也带来高等教育结构性矛盾、同质化倾向、毕业生就业难和就业质量低等问题。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2014年5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提出试点推动、示范引领,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随后各省市纷纷启动本地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型试点。

教育部将我国高等教育分为研究型、应用型和职业技能型三大类型。应用型本科高校属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层次职业学校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是专科层次的职业教育在本科层次的延伸。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鼓励应用型本科高校开展职业本科教育。2022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提出推动职普融通,扩大应用型本科学校在职教高考中的招生规模。由此可见,应用型本科高校虽然属于普通高等学校,其具有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两种类型教育特点[1]。从人才培养目标和就业面向来看,应用型本科高校和本科层次职业学校具有高度的相似性。

目前应用型本科高校与研究型大学相比社会认可度不高,与职业院校相比就业率不高,相当部分存在办学定位模糊、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流于形式等问题。2021年7月,《教育部关于“十四五”时期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教发〔2021〕10号)提出,“十四五”时期,我国将以优质高等职业学校为基础,稳步发展本科层次职业学校,高标准建设职业本科学校和专业。高等教育职业化和职业教育高等化是21世纪国际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在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发展和稳步发展本科层次职业学校的背景下,探讨应用型本科高校发展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这方面的研究较少。

一  应用型本科高校和本科层次职业学校发展现状

(一)  应用型本科高校发展现状

2015年10月,教育部等部门下发了《教育部 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教发〔2015〕7号),正式提出要引导地方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发展。2019年1月,《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发〔2019〕4号)提出,到2022年一大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型转变。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相继出台,各地都在加快推进地方普通本科高校转型。以福建省为例,全省共有39所本科高校,其中31所参与试点应用型转型[2],占比近80%。

2022年,全国共有普通本科学校1 239所,普通本科招生467.94万人,在校生1 965.64万人[3]。根据《全国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情况监测报告(2022年度)》,全国共有633所应用型本科高校,在全国所有普通本科学校中占比超过一半[4]。

(二)  本科层次职业学校发展现状

2019年6月,教育部批准15所职业学院升格为本科层次职业学校,开展首批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2022年底,全国共有本科层次职业学校32所,职业本科招生7.63万人,在校生22.87万人[3]。《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到2025年职业本科教育招生规模不低于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的10%,在校生数量不容忽视。

根据教育部等九部门发布的《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教职成〔2020〕7号)及教育部2023年职业教育工作重点,要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支持一批优质专科高职学校独立升格为职业本科学校[5]。“十四五”期间,每个省级行政区都规划了要升格的优质高职院校,这些优质高职学校在办学实力和水平上都处于高职教育的领先位置,一些学校整体办学实力甚至超过当前相当多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如新成立的深圳职业技术大学。

二  应用型本科高校和本科层次职业学校同质性和异质性分析

(一)  主要同质性分析

1  承担同一层次、同一类别的教育课程

201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新修订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ISCED)将教育分为0—8级,共9个等级,其中6级课程定义为“学士或等同”,分为学术和专业两个定向类别。学术性课程定向培养理论型、研究型人才,专业性课程定向培养从事职业或行业的实用、技术型人才。根据此分类法,在教育课程分类上,职业本科高校和本科层次职业学校承担的是同一层次(第6级教育)、同一类别(专业性课程定向)的教育课程。

2  享有学士学位授权和授予工作

2021年11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发布《关于做好本科层次职业学校学士学位授权与授予工作的意见》(学位办〔2021〕30号),指出本科层次职业学校与应用型本科高校一样,享有学位授权,可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学士学位授予工作。

3  按学科门类授予学士学位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印发《学士学位授权与授予管理办法》的通知(学位〔2019〕20号)指出,普通高等学校应按教育部批准或备案设置专业时规定的学科门类授予学士学位,应用型本科高校属于普通高等学校。根据《关于做好本科层次职业学校学士学位授权与授予工作的意见》,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学士学位按学科门类授予,教育部在颁布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目录时,应明确专业归属的学科门类。

(二)  主要异质性分析

1  教育类型不同

现阶段应用型本科高校虽然可以开展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但被归入普通教育类型,本科层次职业学校从试点开始就从国家层面明确其职业教育类型。前者受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管理,后者受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管理。

2  专业设置不同

应用型本科高校专业设置参照普通本科高校,专业建在学科下,采用学科门类、学科大类(一级学科)和专业 (二级学科)三个层次来设置。根据《教育部关于公布2022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共有12个学科门类,93个专业大类,792个本科专业[6],涵盖面广。本科层次职业学校专业设置体现职业教育类型特点,基于产业、职业、岗位、专业关系基础上,对接现代产业体系,采用专业大类、专业类和专业三级分类,根据教育部《职业教育专业简介(2022年修订)》,共有19个专业大类,97个专业类,高等职业教育本科专业247个[7]。

3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同

根据《教育部关于“十三五”时期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从事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本科层次职业学校设置标准(试行)》的通知,本科层次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

4  人才培养规格不同

应用型本科高校培养的应用型人才直接面向市场、生产和社会服务一线,兼具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其任务是将抽象的理论符号转换成具体的操作构思或产品构型,将知识应用于实践[8],具有较强的专业应用能力。本科层次职业学校培养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直接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既掌握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又具有较强的操作技能和高级技术[9]。

综上所述,应用型本科高校与本科层次职业学校既存在相同性,也存在差异性,在差异中又存在很多相似性。

三  当前应用型本科高校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  办学定位不明确,背离国家办学初衷

办学定位是高等学校对办学类型、办学层次和服务面向的界定[10]。长期以来应用型本科高校办学定位不清晰,导致其出现了人才培养与区域、产业需求脱节的现象。一些应用型本科高校受社会上对研究型大学的推崇以及对职业教育的歧视影响,急于撇清与职业教育的关系,逐渐丢掉了原来职业教育的特色,不断学习模仿研究型大学,盲目拔高,照搬课程体系、扩大学科门类、偏向理论型教学和学术型研究,没有把办学思路真正转型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上来。一些由原来高职专科院校升格而成的应用型本科高校还停留在原来的办学模式上,强调职业技能训练,忽视理论知识培养及应用。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