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材料专业教师促进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的探讨
作者: 王晓钧 李旸摘 要:复合材料专业教师是学生专业知识的施教者和专业生涯的启航者,专业教师、专业课程中的思政教育以及它们的融合也是专业建设的新的关注点。该文针对复合材料专业的教育特征和发展特征,提出复合材料专业教师是复合材料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的第一责任人、第一策划人、第一实施人和第一见证人。秉持坚定的立场和明确的方向是复合材料专业教师的职责,充实和贴切的内容是复合材料专业课程进行思政教育的充实内涵,专业教师在行为和方法上将专业知识与专业实际发展相结合进行立标和树人,并关注专业课程思政教育在身边和在未来的效果。专业教师在专业课程思政教育中发挥的独特作用,促进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的提升。
关键词:复合材料;专业教师;思政教育;专业课程;立德树人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5)02-0166-05
Abstract: Professional teacher is the pilot of students' career and the educator of professional knowledge for students. Professional teache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or professional course of composite materials, and their mutually dependent and interacting have been focuses of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ccording to educat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omposite materials, a viewpoint is presented in the article, which points out that professional teacher is the responsible person, the chief designer, the direct implementer, and the witnes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professional course. It is declared that principled stand and correct direction are the responsibility of professional teacher. Informative and experienced content promotes the excellenc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or professional course. In the cours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professional teacher gives directions and develops a person in both behavioral and methodological terms. Professional teacher should also focus on result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professional course in present study and in future careers. The specific role and action of professional teacher motivate the cultivation of talents a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Keywords: composite materials; professional teache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professional course; moral education
为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新趋势,紧紧围绕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需要,加快建设发展新工科,探索形成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工程教育体系,促进我国从工程教育大国走向工程教育强国[1],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与中国工程院于2018年联合发布《教育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 中国工程院关于加快建设发展新工科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强调要强化学生工程伦理意识与职业道德,融入教学环节,注重文化熏陶,培养以造福人类和可持续发展为理念的现代工程师[1]。以此为指导,工科学生不仅要掌握专业知识,还要具备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团队合作能力、工程伦理和职业道德、良好的表达和人际交往能力、终身学习意识等,而这些素养和能力可通过专业课课程思政环节获得有效支撑[2]。在专业课程的教学活动中,充分挖掘专业教学中的思政元素,构建完善的课程思政教育体系,不仅是课程思政改革的基本要求,更是实现“三全育人”体系构建的重要条件[3]。因此,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新局面和时代的新要求促进我们对专业课程思政教育建设的关注和思考。
在工科专业教育中,通过课程思政达成工程教育认证中要求的素质和能力,是合理且有可实施性和可操作性的工作[2]。在专业课程的实施和操作中,专业教师是专业课程思政教育实施的主体,教师如何与学生实施高质量的课程思政的双向奔赴[4],则需要专业的教师在专业课中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在专业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中开展思政教育,把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有机结合起来,培养政治取向鲜明、职业素养优良的人才[5]。本文以复合材料专业为例,探讨专业教师在促进专业课程思政教育建设中多维度的内涵与作用。
一 复合材料专业特征
(一) 复合材料
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多种性质不同的单一材料,通过不同复合方法所得到的宏观多相材料[6]。复合材料通常按所用的基体分为聚合物(树脂)基复合材料、金属基复合材料、无机非金属基复合材料[6]。以聚合物为基体的热固性复合材料和热塑性复合材料形成当今国际复合材料的主流。因复合材料中的增强体不同,有纤维增强、填料增强以及混杂增强复合材料等。复合材料表现出卓越的力学性能、显著的耐腐蚀性能、可设计性能和轻量化等特点,使它们覆盖军事和民用领域,成为汽车、航空航天、风电与光电、高铁、船舶、食品产业、石油与化工、城市交通、建筑与装饰、厨卫装备、体育用品和军事装备等应用领域中的基础材料,这为复合材料专业学生们的就业和未来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众多的机遇。
(二) 复合材料教育的发展
我国的复合材料与工程学科从无到有,不断进步和发展,为国家培养一批又一批专业管理和技术人才。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专业代码080408)涉及到材料学、化学、物理学、纺织学和高分子等多门学科,是一门快速发展中的多学科交叉的专业。中国开设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的高校已有数十所,包括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等知名高校,也包括一些地方性和专业性的学院,截至2022年,全国先后有6所高校通过了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的国家认证,它们依次为华东理工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江苏大学、东华大学和西北工业大学,这些高校代表着我国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的实力。随着我国和世界复合材料产业与应用的飞速发展,促进了复合材料教育和研究的快速进步,我国现在对复合材料专业人才的培养规模是相对稳定的,而社会对复合材料专业的人才处于迫切需求的状态,因此,复合材料专业人才的供需矛盾是明显的,发展我国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的教育是一项迫切的、长期的、社会必需的百年大计。
(三) 复合材料行业的发展
复合材料产业自20世纪60年代在中国诞生以来,经过数代人的不断努力,中国的复合材料产业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规模和特色,从基体原材料到增强原材料,从纤维编织物到各种辅助材料,从材料设计到各种制造装备,不仅在硬件上打造出中国复合材料工业的优势,在工业制造理论上也建立了中国自主产权知识体系,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中国人自己手上。自2009年以来,中国复合材料工业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并且向世界各地输出中国制造的优质复合材料制品和中国复合材料各种先进技术,中国的这些复合材料工业品及其先进制造技术,造福于世界,推动着人类的进步。
二 课程思政教育的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7]。讲话表明课程思政教育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教育中的重要特征。
作为工科类的教育,专业课程思政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8]”。从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以来,中国的教育注重“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9]”。2018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强调“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坚持兴国必先强师”“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充分认识教师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把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和根本性民生工程切实抓紧抓好[10]”,将教师队伍的建设上升到国家战略布局的高度,号召全社会更加注重尊师重教,教师队伍思想素质和技能素质也必须全面提升,真正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11]。2020年,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指出:要紧紧抓住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程教学“主渠道”[12],明确落实立德树人战略举措的实施点。因此,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发展过程中,课程思政教育从上层建筑到具体的教育和教学层面都在不断地强化和扎实推进,课程思政教育中教师的重要作用和关键引领受到关注。
三 复合材料专业教师促进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的建设
专业教师是专业建设的主体人物之一,专业课程是专业建设中学科的主干,课程思政教育的建设促进专业建设走向新高度。作为专业知识教育和专业课程思政教育最直接的关联者和奋斗在教学第一线的人物,专业教师的思想高度、素质、技能和行为效果要彰显出专业的特色,要明确专业教师在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复合材料专业教师促进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提升,既是复合材料专业建设和专业课程建设的价值引领,也是专业教育中立德树人的高纬度。
(一) 复合材料一线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的第一责任人
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教育的重要讲话和国家一系列的思政教育政策文件中,教师在课程思政教育中的定位已经非常明确,既是根本的关键者,又是实施者,更是引领者,因此,在专业课堂内外,奋斗在教学第一线的专业教师的责任重大、站位关键、影响深刻。
处于关键位置的专业教师,自身的课程思政教育意识必须要明确。首先,专业教师必须认同我们是在进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必须认同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才能有正确的方向,才能不断取得辉煌的成就。进行课程思政教育,离不开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离不开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是百年以来中国取得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建设伟大成就的基础,也是中国复合材料事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走向世界前列的社会基础。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制度,服务国家是专业教师基本的情怀,拥有这样情怀的专业教师才能用融入思政内容的专业知识传授引导学生在专业领域以专业的模式实现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