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视角的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效益评价与提升策略研究

作者: 高新勤 刘庆华

基于学生视角的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效益评价与提升策略研究0

摘  要: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是高校组织高水平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教学基地。该文以2018—2022年实验室信息统计数据为依据,在分析陕西高校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从开放实验、毕业设计和竞赛获奖等学生为参与主体的视角,对陕西高校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效益进行评价;针对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提升建设效益的对策和建议。研究结果对于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管理者提高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可持续建设水平和创新人才培养能力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陕西高校;示范中心;人才培养;效益评价;对策与建议

中图分类号:G48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5)03-0001-04

Abstract: The national experimental teaching demonstration center is an important teaching base for universities to organize the high-level experimental teaching and cultivate the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ies and innovative spirit. Based on the statistical data of laboratory information in 2018-2022,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statuses of the national experimental teaching demonstration centers in Shaanxi universities are analyzed, and the construction benefits of them are evaluat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tudents as the main participants in open experiments, graduation designs, and competition awards. Aiming at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shortcomings, th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to enhance the construction benefits are proposed. The research results have an important reference significance for the education administrative departments and university managers to enhance the sustainable construction level and innovative talent cultivation ability of national experimental teaching demonstration centers.

Keywords: universities in Shaanxi province; demonstration center; talent cultivation; benefit evaluation;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实验室是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是教育部依托高校建设的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平台,是高校组织高水平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教学基地[1]。截至目前,全国共有895个实质运行的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分布在392所高校,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涵盖理、工、农、医和文等13个学科门类[2]。如何评价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效益是一个值得深入探究的问题[3-5]。

高校实验室效益评价一直是研究热点。吴金栋等[6]基于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构建了不同类型的实验室效益评估指标体系,对某高校37个综合实验室进行评估及分析。马楠等[7]针对实验室效益考核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考核体系关键“五要素”,即“体制与管理”“实验教学”“实验室与仪器设备”“实验队伍”和“环境与安全”。马如停等[8]建立了高校实验室建设项目绩效评价模型,对完善高校实验室建设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具有借鉴意义。进一步梳理文献发现,现有研究多数针对具体学校或校内实验中心,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评价法等传统评价方法,从制度、经费、人员和场地等学校视角和项目、论文、教材和获奖等教师视角研究实验室效益评价问题,而以陕西高校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对象、基于历史数据、以学生为参与主体的视角评价实验室建设效益的文献严重缺乏[9-10]。

本文依托高等学校实验室信息统计系统,以2018—2022年间实验室信息统计数据为依据,基于学生为参与主体的视角,对陕西高校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效益进行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有针对性地提出效益提升策略与建议。

一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现状分析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在示范引领、辐射带动、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各大高校都从使用面积、运行管理等方面全力推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一)  高校分布情况

如图1所示,陕西拥有48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分布在15个高校,其中6所部属高校拥有28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占比58%;9所省属高校拥有20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占比42%。由于4所高校数据不完整,因此,本文的分析与评价以其余11所高校的38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主,同时剔除极个别明显不合理数据。

(二)  使用面积分析

图2所示为陕西高校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房屋使用面积。4所部属高校的20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使用面积由2018年的163 910 m2上升到2022年的282 371 m2,占比由70%增加到80%;而7所省属高校的18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使用面积基本维持在73 000 m2左右,5年间无明显变化。

二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效益评价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效益体现在多个方面,如教师依托实验室承担的科研项目、获得的各类奖励、授权的发明专利等。下面基于学生为参与主体的视角,依托高等学校实验室信息统计数据,从开放实验、毕业学生和竞赛获奖等几个方面评价建设效益。

(一)  开放实验

高校教学实验室的核心工作是承担实验教学任务。建设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目标之一也是共享优质实验教学资源,面向校内、外学生开放实验。

1  开放实验个数

图3所示为陕西高校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平均开放实验情况。陕西高校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面向校内、外学生开放实验个数相对稳定,但相比较而言,面向校外学生开放实验个数整体偏少,且呈略微下降趋势。

2  开放实验人数

图4所示为陕西高校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参加开放实验的校内、外学生情况。除2020年以外,省属高校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参加开放实验校内学生人数与部属高校一样,总体呈上升趋势;省属高校和部属高校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参加开放实验校外学生人数均呈下降趋势,且省属高校下降更为显著。

3  开放实验人时数

图5所示为陕西高校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参加开放实验的校内、外学生平均人时数。各高校参加开放实验的校内学生人时数有一定范围的波动;省属高校和部属高校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参加开放实验校外学生人时数均呈下降趋势。

(二)  毕业学生

依托实验室完成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的学生人数,是以学生为参与主体评价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效益的重要指标。图6所示为依托陕西高校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完成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的学生平均人数,总体呈下降趋势;依托省属高校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毕业的学生人数下降较为明显。

(三)  竞赛获奖

依托实验室获得省部级以上竞赛奖项,是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直接体现,也是以学生为参与主体评价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效益的重要指标。图7所示为学生依托陕西高校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获得的省部级以上竞赛奖项,总体呈上升趋势。

三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效益提升策略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坚持以教学为主,开展实验教学研究,实现优质实验教学资源开放共享,旨在以高水平实验教学支撑高质量人才培养。所以,学生是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直接受益者,也是示范中心建设效益的主要体现者。

针对陕西高校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开放实验个数、参加开放实验校外学生人数和机时数、毕业学生人数下降的问题,除了3年新冠感染疫情影响以外,建议各高校真正建立实验室开放共享机制,在保障本校教学科研基本需求的前提下,主动向其他兄弟院校、企事业单位等开放共享;构建实验室开放共享信息服务平台,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仪器设备分散放置但统一预约的管理模式,形成陕西高校仪器设备集聚效应,切实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

通过文献查阅和问卷调查、结合工作经验发现,仅从开放实验、毕业学生和竞赛获奖等方面评价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效益还不够全面,还需要强化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考核,完善以学生为参与主体的效益评价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是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中的优秀项目,是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举措。该计划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强调有效利用高校实验室、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平台所拥有的教学科研资源,开展前沿性科学研究、颠覆性技术创新、实质性创业实践。所以,学生依托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承担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数量应该成为评价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效益的重要指标。

(二)  通过校企合作就业的学生人数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管理办法》,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要积极与科研机构和行业企业开展实践教学基地和资源建设,联合培养创新人才。在校企协同、产教融合的过程中,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得到显著提高,高校完成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企业实现了发现合适人才、选拔优秀人才的目的。所以,通过校企合作就业的学生人数,是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协同育人功能的体现,应该纳入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效益评价体系。

(三)  学生为主体取得的专利及成果转化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要加强信息安全和知识产权保护。学生为主体使用仪器设备、开展科学实验形成的科学数据、技术秘密和知识产权要受到保护,论文发表、专利申请、成果转化时应凸显学生的主体作用,明确学生的重要贡献。所以,把学生为主体取得的专利及成果转化等纳入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效益评价体系,有助于激发学生从事科学研究并取得实质性成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除此之外,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思维、锤炼学生工程素养、厚植学生家国情怀和涵养学生工匠精神等方面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也应该以优、良、中和差等定性描述的形式纳入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效益的评价体系之中。

四  结束语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