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生生理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作者: 许倩 刘云霞 于永洲

医学生生理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0

摘  要:生理学为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专业基础课,课程难度大且有效教学时间少,传统的教学模式很难确保课堂效果。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为时下我国高校教学改革探索的新方向,该文基于生理学知识特点,构建适合医学生的生理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该模式既能促进学生对生理学相关知识的学习,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内化,还能提高学生们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与参与度,因而能更加有效地达成医学生生理学课程教学目标。

关键词:医学生;生理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4)02-0101-05

Abstract: Physiology is a professional basic course of basic medicine and clinical medicine. However, the course is difficult for students and the teaching time is not enough for teacher at present, it is difficult for teacher to ensure the effectiveness using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The flipped classroom teaching mode is a new direction for the exploration of teaching refor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China, and this paper constructs the physiology flipped classroom teaching mode for medical students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hysiological knowledge. This model can not only improve students' initiative and participation in learning, but also help students internalize the physiology-related knowledge, and achieve the teaching goals of physiology courses more effectively.

Keywords: medical students; physiology; flipped classroom; teaching mode;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生理学作为一门介于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专业基础课,理论知识抽象且深奥,一直以来都是学生感到较为困惑、学习较为困难的科目,再加上课程学时相对较少,教师在课堂上常采用“满堂灌”教学模式,学生课下死记硬背,导致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整体教学效果不够理想[1]。

对此,探讨生理学课堂教学改革具备显著教育价值。有研究表明,在高职医学院校生理学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提升学生自主学习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2]。故此,我们对翻转课堂进行了进一步的创新,并在一般本科医学院校进行了生理学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一  医学生生理学翻转课堂教育改革的必要性

(一)  医学生生理学课程面临的问题

生理学是生物科学的一个分支,是医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生理学不仅是学习医学后续课程的基础,也是医学生毕业后继续学习与提高专业知识的基础。目前我国高校对生理学课程的设置大概每节课45~50 min左右,每次课上两节,而我国医学院校的生理学教学多数仍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即教师按照教学大纲在讲台上教授生理课课本理论知识,以“满堂灌”的方式进行灌输式教学,而学生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几乎全部依赖于教师的讲解,只能被动地接受深奥晦涩的生理学知识,导致学习效率较低,且学习自主性不强。传统的教学方式在生理学教学中具有以下几个弊端:首先,整课堂以教师单方面授课为主,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学生专注听课的时间非常有限,这会导致大量重要的知识点无法在课堂上被学生有效吸收。其次,课堂上教师教学方式枯燥单调,易导致生理课教学缺乏互动性与趣味性,对于学生掌握知识产生了负面影响。此外,这种授课模式易忽略学生的参与度,这不仅抑制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也不利于对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这与国家和社会对医学创新型复合人才的需求是相悖的,不利于医学科学的长远发展[3]。故而,如何在生理学课堂上调动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兴趣,加强对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生理学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4-5]。

(二)  翻转课堂教学的特点

翻转课堂是指在上课前先让学生通过网络课程自主学习相关教学知识,自己对新知识先进行分析、归纳与总结,然后再通过课堂上师生互动,将知识点内化,从而获得掌握新知识[3]。翻转课堂模式是大教育运动的一部分,其教学理念是“以学生中心”,旨在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中心”理念,其与混合式学习、探究性学习、其他教学方法和工具在含义上有所重叠,都是为了让学习更加灵活、主动,让学生的参与度更强。目前,翻转课堂广泛应用于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课堂教学中,能显著提高学生心理素养,受到普遍好评[6-10]。

因此,在生理学教学过程中引入翻转课堂,能够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从而改变目前生理学教学方式落后的现状。我们对翻转课堂进行创新,使之成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自己看到自身的不足或进步,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主动学习的动机。

二  适用于医学生生理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构建

(一)  生理学翻转课堂的不足

目前针对生理学课程的翻转课堂模式比较单一,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之处。首先,在视频自学过程中缺乏了教师的监督指导,这样会导致某些自律性、自主性不强的学生不能完成既定的任务,从而对知识的掌握不好。其次,前期的短视频教学学生普遍反应无法有效吸收,且翻转课堂大部分把时间交给学生讲述,学生需要在较短时间内准备大量知识点广且散的生理学知识,使得大部分学生觉得难度过大,超出了他们的能力与接受程度,因此无法充分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与自主性,在提到进行翻转课堂教学的时候,学生们普遍表现出抵触情绪。此外,在翻转课堂模式下,师生和学生之间缺乏足够的沟通与交流。教师无法充分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以及学习中遇到的困惑,因此无法向学生更好地讲解难点及重点,这对教师的工作及学生的长久发展很不利。

(二)  医学生生理学翻转课堂教学目标

对此现状,我们对生理学课程的翻转课堂进行了相应的创新,使之更加适合于理论知识抽象且深奥的基础专业课的学习。

我们对医学生生理课翻转课堂课程设定了三个层面的教学目标,即知识(系统学习生理学基本知识)、态度(激发学生学习积极主动专业知识的兴趣和动机)和能力(自我感知能力、自我调适能力等)。

第一层面的教学目标,主要依托于实体课堂上老师的讲授及线上网络教学视频的形式,使学生进行课前以及课下自主学习,系统深入学习生理学相关的理论知识;第二及第三层面的目标,则主要由线下的实践课来完成,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在教学实践活动中进行自我探索、自我觉察,促进对自己能力的认识与接纳,从而掌握相关学习及教学展示技能,提高自我调适能力。第一层面教学目标的达成是第二、第三层面教学目标实现的基础,反之,第二、第三个层面教学目标的实现,也会促进第一个层面教学目标的巩固。从而使得相对独立的线上线下教学,相辅相成的有机融合,共同承载不同层面的教学目标,并统一于学生的成长[11]。

(三)  医学生生理学翻转课堂教学设计

在医学生生理课翻转课堂教学设计方面,不同于首先进行自主在线学习的传统翻转课堂,我们创新的翻转课堂主要阵地仍然是实体课堂,由教师首先进行课程内容的讲解,在学生们对基础知识有了较为系统的了解之后,再要求学生课下结合网络视频优质教学资源深入学习,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最后要求学生在下一次上课时上台为同学们讲解,时间控制在15 min左右,除简单明了地讲解已学过的专业内容以外,同时要求学生对重点内容进行同学间的提问,并提出开放性问题进行学生间的相互讨论,讨论结束后再由教师归纳总结这次汇报的优点与缺点,如图1所示。我们对翻转课堂的创新,一方面,降低了翻转课堂难度,提高了学生的接受度与参与度;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分析推理及综合应用的主动学习能力,使得翻转课堂模式能够更加高效地用于生理课的学习与教学。

三  医学生生理学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

(一)  学生对本次翻转课堂教学的评价

本次生理学翻转课堂教学应用于2022级助产1班38名学生,参考相关资料,采用学生评价问卷(自行设计)统计本班学生对此次翻转课堂的教学评价(内容依据我们的教学目标,设定了5个条目),使用李克特(Likert)5级评分法评分,从“完全不同意”“不太同意”“基本同意”“大部分同意”至“完全同意”分别计1~5分。学生评价结果采用SPSS 19.0对数据进行分析,采用(x±SD)、名(%)进行描述,结果见表1[12]。

此外,我们还对这次的翻转课堂教学提出了3个开放性问题,由主研教师进行综合分析。问题1为“本次改进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否比以往的翻转课堂更加有效?”;问题2为“运用这样的教学模式对学生学习是否有促进作用?表现在哪几个方面?”;问题3为“这样的生理学教学模式,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针对问题1,有30名同学表示这样的翻转课堂比全程都是同学自学再翻转的降低了难度,所以大家更容易接受,更加有效。针对问题2,有28名学生认为对学习有促进作用,学生们为了做好展示,不仅需要课堂认真听讲,还需要课下再次深入学习,不仅要掌握知识,还要学会综合重点内容,在PPT制作方面也受益良多,此外,学生的现场表达能力也得到了充分的锻炼。问题3“这样的生理学教学模式,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学生们的建议主要集中在每次都是一个人上台展示,一个人的能力和力量不如团队合作的效果更好,希望以后能自由组合,每次3~5人共同协作,更能确保学习效果,同时锻炼同学之间的沟通交流能力。也有3名学生表示该教学模式会明显增加课后学习时间,课下花了大量时间用于学习、制作PPT及备课,这对于他们而言是一种挑战。

(二)  教学效果分析

由于传统的翻转课堂大部分时间均交给学生,从知识的获取、知识的内化及知识的外化均由学生自主完成,对于我国常年处于被动学习状态的大学生而言,这种学习难度过大,学生们很难在较短时间内将抽象的生理学知识牢固掌握且输出给其他同学,因而,教学效果往往不尽人意,表现为“台上学生讲不清楚,台下学生听不明白”的状态,学生们对翻转课堂普遍持有抵触情绪。

我们对此改进并进行教学实践,2022级助产1班38名学生参与了我们此次教学实践。结果表明,学生对于我们设计的生理学教学效果较为满意,对翻转课堂各个环节反应良好,具体总结归纳如下。

1  有助于更好地掌握知识

和传统教学相比,我们的生理学翻转课堂增加了学生课堂展示的环节,为了能够较好地展示,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及课下都认真学习,从而确保了课堂知识的掌握。这次调查表明,有94.74%(36/38)的学生认为这次教学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知识。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