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O2O模式的机场运行管理课程教学研究

作者: 肖晓波 陈泉杉 熊治国 曹义莲

基于O2O模式的机场运行管理课程教学研究 0

摘  要:在分析机场运行管理课程特点的基础上,从课程教学模块优化、教学过程设计、课程学习资源搭建、课程实施流程等方面入手,通过线上理论学习、课堂案例分析、实验室仿真训练与企业定岗实践,构建基于O2O的机场运行管理课程混合教学模式。最后,根据探索实践,对实施O2O教学模式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机场运行管理;课程资源;O2O;教学活动;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4)04-0122-05

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knowledg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urse of Airport Operation Management, starting from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course teaching module, the design of the teaching proces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ourse learning resources, and the cours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the mixed teaching mode of the course of Airport Operation Management based on O2O is constructed through online theoretical learning, classroom case analysis, laboratory simulation training, and enterprise job practice. Finally, according to the exploration practice,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O2O teaching mode.

Keywords: Airport Operation Management; curriculum resources; O2O; teaching activity; teaching mode

如何更加有效地组织好课程教学活动,一直是教育界研究的重点课题。近年来,很多学者将商业运营中的O2O(Online to Offline)模式运用到高等教育教学中,取得了较好成效[1-5]。所谓的O2O教学模式,是指教学过程中,利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环境,通过传统的课堂教学与现代网络教育的优势互补、深度融合,将网络的丰富资源与学习工具和课堂有效控制结合起来,实现课堂教学时空延伸到信息网络的新型混合教学模式[5]。从长远来看,O2O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双主”特性,促进了教与学的有机结合,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

机场是空地运输转换的关键节点。机场运行指挥部门作为机场运行的神经中枢,担负着机场运行的组织、指挥、协调及控制等重要职责。机场运行指挥人员的岗位能力直接决定了机场运行管理水平。机场运行管理课程作为培养机场运行指挥人员岗位专业能力素质的核心课程,应当在人才培养上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我们结合机场运行管理课程的知识特点,将O2O模式应用到该课程的教学中,开展基于O2O的机场运行管理课程教学模式研究探索。

一  课程特点

(一)  课程教学内容

从知识模块角度来看,机场运行管理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机场飞行区场地与设施维护管理、停机坪与航站楼运行管理、航班运行管理、机场净空管理、机场应急救援以及机场服务质量管理等。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能使学生牢固树立安全底线意识,构建完备的机场运行指挥与管理知识体系,具备基本专业技能和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课程知识特点

一是课程知识的职业指向性。机场运行指挥人员主要协调机场空中交通管制、航空公司、地面服务保障单位,以及机场当局内部等各相关单位、部门之间关系,合理调配航班生产资源。涉及的主要岗位包括:机场运行指挥员、机坪管制员、资源分配员及机场应急救援指挥员等。从机场运行管理课程的主要内容来看,所学内容涵盖了机场运行指挥人员必备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能为从事机场运行指挥各岗位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二是课程知识的形态多样性。机场运行管理课程知识的形态包括两类:一类是经验形态的专业技能知识。该课程重点学习内容之一就是对机场运行相关民航规章、规范性文件、行业技术标准的学习和理解,这些规章、规范性文件和行业标准包括:《民用机场运行安全管理规定》(CCAR-140)《民用机场运行安全管理规定》《民用机场管理条例》《民用机场飞行区场地维护手册》《民用机场飞行区技术标准》等。另一类是理论形态的技术知识,这些知识包括机坪地面保障作业优化中的关键路线法、停机位分配的动态规划与智能算法、值机柜台保障能力评估中的随机排队理论。

三是课程知识的运用实践性。学习机场运行管理知识,是为机场运行相关岗位奠定基础。这些岗位的专业技能知识,仅仅利用课堂进行理论教学,学生无法感知机场运行的实际环境,因而,需要通过大量的场景模拟和仿真训练获得,从而将机场运行指挥技能嵌入到学生的知识体系框架中,实现机场运行指挥能力的提升。

四是课程知识的动态更替性。随着安全理念和民航技术的发展,民航当局也在不断调整完善机场运行的各项民航规章、规范性文件、行业技术标准等,因而,课程教学内容也须随局方的发文不断地更新到最新的版本。

二  教学设计

(一)  总体思路

技术史学家福格森(E.Ferguson)指出,技术是一种高度依赖视觉的活动,技术知识即使能被表达,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以视觉形式而非口述或数学形式进行表达的[6]。从上面分析可以看出,机场运行管理课程内容属于多形态的技术知识,有着区别于其他课程的鲜明特征。因此,仅仅采用MOOC的线上教学模式或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开展教学难以将课程内容呈现给学生。针对这一情况,我们秉承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为导向,坚持持续改进的教学反馈理念,通过运用O2O教学模式来探索机场运行管理课程的有效教学路径(图1)。

(二)  教学目标订立

以现代智慧机场运行专业领域所必需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与新手段为重点,围绕机场运行指挥人员的专业岗位能力,充分利用互联网、数字仿真等现代教育信息技术,通过创设逼真专业岗位学习环境,设计构建相应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目标,以及相应的实践活动。通过线上基本理论与规章文件的自主学习与线下的案例分析、参观见学、一线岗位人员交流等方式,将理论探究与实际操作相结合、个人学习与团队协作相结合、仿真操练与岗位实训相结合,使学习从课堂延伸到网络、到企业专业岗位,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探索实践能力,以及在复杂工作中做出正确判断并采取合理行动的综合能力素质。通过在教学过程融入爱国爱党、爱岗敬业、“三个敬畏”当代民航精神等课程思政内容,培养新时代立场坚定、技能过硬、严守规则、坚守底线的高技能机场运行指挥人才。

(三)  教学内容优化

为适应O2O教学模式,必须对传统的教学内容进行深层次优化改造,以适应模块化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教学等各教学策略的运用。根据机场运行管理课程知识特点,按照知识的内在逻辑性,将课程内容设计为六大模块:机场基础知识模块、飞行区运行管理模块、航站楼运行管理模块、机场净空管理模块、机场应急救援模块、航班运行与服务质量模块。并对各大模块以理论知识、案例分析与实践操作等作为其子模块的划分标准进行分类,便于厘清哪些知识应放在线上学习,哪些知识点的学习应在线下实施。通过课程教学内容优化,把原来与民航规章、规范性文件等相关的、看起来比较零散枯燥的理论知识得以清晰化和条理化,有利于O2O教学模式的组织与实施。

(四)  考评机制设计

良好的考核机制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有效途径。O2O教学模式涉及到学生的线上与线下、课内与课外、学校与企业、理论与实践等多角度、多维度、多阶段的学习过程,必须以行之有效的多元评价体系开展考核评估。根据课程知识特点和教学开展方式,通过增加过程考核的方式创新设计机场运行管理课程O2O教学评价考核,改变学生课堂处于被动“灌输”、缺乏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难以形成工程创新思维的局面。在线上学习过程中,利用超星学习通平台的监控功能,通过统计学习时长、线上题库答题水平、网上任务完成质量及线上交流互动情况,综合开展线上学习评价,占总评20%。线下考核评估则分为以下模块进行:一是课堂案例分析,通过学生分组,以小组人员发言积极程度、议题讨论质量,采取各组互评、教师打分等方式进行,其中以小组互评为主,教师打分为辅,占总评15%;二是仿真操作与岗位实训教学,以学生参与度、操作准确性、反应能力、处置结果等要素作为评价指标,以指导教师打分为主评价,占总评15%;三是期末闭卷考试,主要考察学生对机场运行指挥核心理论知识与方法的理解掌握情况,占总评50%。

三  课程资源构建

(一)  线上资源构建

1)微课视频库。根据机场运行管理课程内容优化得到的六大教学模块,对每一模块中的基本理论知识、规章规范知识进行梳理分类,将理论知识与涉及相关民航规章文件的内容分为96个知识点,由教学团队老师按分工分别录制成时长为5~12分钟短视频,上传至超星学习通,构建成在线网络教学课程,供学生课前自主学习。

2)学习视频库。主要收集整理下载机场运行现场的有关视频资料,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这些视频,能对机场运行指挥与管理的各个方面有直观形象的了解,有利于学生对机场运行指挥的知识体系构建。

3)规章资料库。收集局方对有关法规规章解读的视频及专家讲座视频。通过自主学习,增强学生对晦涩难懂的民航规章、法规的正确理解与合理解读。这些辅助视频资料是网上资源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4)在线试题库。按照机场运行指挥员国家职业标准要求,以教学模块为单位,收集整理大量机场运行理论试题,完善在线测试题库。试题库按照对机场运行指挥员的能力要求,分为一、二、三和四级。一、二级试题便于学生进行课前自主学习后检测学习效果,掌握基础知识;三、四级试题库用于提升学生的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其主要题型为填空、选择、判断题以及综合运用题。

(二)  课堂资源建设

1)机场运行管理案例库。机场运行管理课程教学内容的动态性,决定了教师必须紧密地追踪机场运行管理的前沿动态,不断挖掘机场运行过程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应各教学模块,收集整理各类机场运行管理案例,形成案例集,为翻转课堂讨论提供材料。

2)机场运行管理人员资源库。通过协调对接深圳宝安机场、珠海金湾机场、莲洲通用机场等共建单位,调研与机场运行的生产实践密切相关的高级管理人员情况,对接相关机场运行指挥人员,收集机场一线管理人员进课堂讲座的授课内容、授课形式,建立机场运行管理一线专家讲座资源库。

(三)  实践资源建设

长期以来,机场指挥人员的培养只是依靠相关民航院校的理论知识讲授和机场运行岗位的传、帮、带,缺乏岗前的实操训练,降低了培养效果。通过完善实践教学资源,才能提高学生实操能力。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