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精神融入运营管理课程思政建设路径探索

作者: 于丛木 刘天森 王佳遇 王成刚

摘  要:运营管理是管理学领域的专业核心课程,聚焦于探索企业生产运作全过程的管理模式及其优化路径。现阶段,推动企业运营与国家重大战略相融合已成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选择。该文以哈尔滨工程大学为例,通过深刻把握建党100周年伟大历史契机并结合学校“三海一核”办学特色及军工精神,运营管理课程需将我党红色精神深度融入课程专业知识体系,并重点选择船海工业及其相关产业作为案例探索对象,通过“企业家进课堂”、企业经典红色精神建设案例分析、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案例分析等思政建设方式,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如何依托党的红色精神引领企业高质量运营,切实助推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践行党的重要精神,实现个人综合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红色精神;运营管理课程;路径探索;企业高质量发展;课程思政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4)05-0169-04

Abstract: Operation Management course is a core professional course in the field of management, focusing on exploring the management mode and optimization path of the whole process of enterprise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 At present, promoting the integration of enterprise operation and national major strategie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choice for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This paper takes Ha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grasping the great historical opportunity of the 100th anniversary of the founding of the Party, combining the school's characteristics of "three seas and one core" and military spirit. The Operation Management course needs to integrate the red spirit of the Party into the professional knowledge system of the course, and focuses on choosing the ship and sea industry and its related industries as the case study object. In the study, we us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methods: "entrepreneurs entering the classroom", case analysis of enterprise classic red spirit construction, and case analysis of deep integration of Party construction and business. This paper helps students deeply understand how to rely on the Party's red spirit to lead enterprises to high quality operation, effectively encourages students to practice the important spirit of the Party in the process of career planning, and realize the improvement of personal comprehensive ability.

Keywords: red spirit; Operation Management course; path exploration; high quality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运营管理是我国高校管理类本科专业核心课程,广泛适用于工商管理、电子商务等专业的人才培养且参与课程教学的学生数量较多,旨在引导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并建立企业运营管理思维模式,形成持续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当前,课程思政理论与实践建设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重要议题,事关人才培养质量的切实提升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表明,加快推动“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变,充分挖掘各个专业以及各门课程的思政元素,是我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及内涵式发展的重要且创新性举措。面向当代青年成长成才的现实需求,高等院校亟需构建“课程大思政”“育人大格局”的新时代课程思政体系,努力做出实质性和突破性的探索。

近年来,我国高校立足将办学特色与学科体系融入经济管理专业领域,以实现学校优势在教学理念与办学使命层面的升华。作为奠定经济管理类学科重要知识基础的课程,运营管理课程思政建设亟需深化以下方面:其一,课程内容设计层面,师生需牢牢把握建党100周年伟大历史契机,深化红色精神谱系在课程内容设计层面的融入,突出红色精神对于高校课程建设的重要指导作用,以及学校办学特色及其人才培养目标方向。其二,课程建设指导理念层面,突出红色精神与学校办学特色的高度融合,系统且情境化地将红色精神融入不同章节内容体系,强化对学生价值观引领及实践能力的提升,运用高等教育管理理念重构课程思政建设路径[1-3]。为此,本文以哈尔滨工程大学为分析案例,结合学校“三海一核”办学特色与哈军工精神传承,探析红色精神融合运营管理课程思政的建设目标、关键着力点和典型案例设计,力求丰富管理类课程思政建设经验。

一  红色精神视域下运营管理课程思政建设目标

通过深刻把握红色精神赋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指导与实践路径,并以哈尔滨工程大学为分析案例,运营管理课程思政建设亟需锚定以下关键目标:其一,通过将红色精神谱系与船海工业典型案例共同融入课程内容,强化学生对大国防、大工业的系统认知。为此,运营管理课程思政建设需实现的第一项目标为结合国内外运营管理的先进授课理念与课程体系建设模式,将船海工业领域重要科技及管理成果充分融入章节内容设计,引导学生全面认识我国船海工业及关联产业发展历程、运营特征和发展方向,重点强调运营管理知识体系在船海工业运营管理过程中的指导作用,从而推进管理类课程对学校办学特色与办学理念的积极响应。其二,全面促进不同时代特征的红色精神融入课程思政内容设计。从我党成立初期构筑的“红船精神”到当代“抗疫精神”,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精神力量。为此,运营管理课程思政建设需实现的第二项目标为从高等教育课程思政建设视角助力国防经济体系建设,将党和国家的核心精神融入课程内容设计,助力强化学生“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的理想信念。同时,依托课程建设,从人才供给质量视角强化船海工业与国家精神间的联系[4-5]。其三,依托红色精神谱系,助推管理类专业核心课程为船海工业发展提供扎实的知识体系。专业核心课的内容设计与教学效果从本质上决定学科专业发展质量,鉴于运营管理课程的受众学生群体广泛且知识容量较大,运营管理课程思政建设需实现的第三项目标为充分且合理依托红色精神谱系内涵,全面深化运营管理作为专业核心类课程的建设质量及对船海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实质性贡献,为管理类课程建设内涵式发展路径的构建提供参考依据。

二  红色精神融入运营管理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着力点

结合运营管理课程内容体系与教学目标,融入思政元素的过程需遵循以下原则:①确保思政元素与教学内容的知识要点高度相关;②确保思政元素具有较广泛的代表性与较强的时效性;③确保融入的思政元素易于学生理解与应用;④立足以企业高质量发展为视角把握思政元素的类别与应用价值,确保所选择的案例及开展的活动切实符合企业党建现状及课程思政需求。有鉴于此,针对具体章节内容,红色精神融入运营管理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需把握以下关键着力点。

(一)  运营管理战略章节

现阶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已成为我国重大发展战略,企业作为落实“双循环”经济的核心实践主体,需在战略构建层面有效融入国家重要经济战略部署[6-7],首先就要树立开拓精神与创新意识,特别是强调企业要发挥首创精神、解放思想、敢为人先。为此,本章节可考虑引入“红船精神”“北大荒精神”及“改革开放精神”作为核心思政元素,并选取四川航空“中国机长”英雄事迹作为核心分析案例,深入剖析四川航空如何将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战略深度融合,以及如何秉承“推陈出新”的思路探索战略创新的新路径,帮助学生全面理解我党先进理论及重要思想如何指导企业战略制定及优化设计。

(二)  产品设计与精益生产章节

对于几乎所有企业来说,产品/服务质量可以被视为决定企业发展前景的核心竞争力,也是连接企业与消费者/市场的关键纽带。在企业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境下,产品/服务设计应体现出极大程度的创新性,且需要设计者在工作过程中展现出作风顽强、攻坚克难、理论联系实际、精益求精的精神。为此,产品设计与精益生产章节可考虑引入“延安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及“铁人精神”作为核心思政元素,并选取“中国船舶集团抗疫生产双胜利”作为核心分析案例,深入剖析企业如何在新冠感染疫情严重冲击和外部市场严峻考验的双重压力之下,始终保持清醒的战略定位和底线思维,全力保障船海主业平稳有序运行,并开发设计了新型高端产品(例如中国首艘全球最大24000TEU超大型集装箱船)且完善了产品设计机制,帮助学生深刻理解红色精神如何指导企业攻克生产运作过程中的困难,进而通过提升产品/服务设计活力构建核心竞争力。

(三)  综合生产与运营能力规划章节

产品/服务可被视为企业构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外在表现,而整体工作设计则可被视为形成产品/服务的内在基础,主要体现在从内部规划层面引导产品/服务体系的构建,此过程要求企业树立全局意识,强化团结奋进、以人为本与科学精神。为此,综合生产与运营能力规划章节可考虑引入“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及“抗击非典精神”作为核心思政元素,并选取“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第一设计部的工作计划”作为核心分析案例,深入剖析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总体设计研制任务如何体现出严谨、求实、高效的工作特征;同时,高质量的工作设计也要求团队成员增强自主学习能力并展现“工匠精神”。该部分思政元素设计将帮助学生明确企业工作设计的一般流程及素质要求,进而在未来就业过程中快速适应岗位需求。

(四)  项目管理与供应链管理章节

相比于运营管理过程的其他环节,项目管理和供应链管理与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关联更密切,这要求企业充分发挥协作精神及开拓精神,以积极正确的商业伦理观促进多方互利共赢。为此,项目管理和供应链管理章节可考虑引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论述作为核心思政元素,并选取“船海工业企业融入新发展格局的创新性举措”作为核心分析案例,深入剖析船海工业企业如何依托业务领域拓展及供应链延伸全面步入新发展时期,帮助学生从更加广域的层面理解企业运营管理的外延边界,从系统、全局、战略的视角把握运营管理的发展前沿,进而以更开阔、更广博的意识融入企业运营管理实践。进一步,邀请船海工业企业的高层管理者走进课堂,针对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进行专题讲授,特别是剖析如何将红色精神融入运营管理的关键环节,以及如何依托红色精神激发不同企业间的合作动力。企业家进课堂的核心目的是,促进学生直观感受船海工业企业的关键运营环节特征及红色精神的实践体现,帮助学生更有效地规划职业发展方向。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