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雨课堂”网络教学平台的大学课程教学实践

作者: 李晓伟

基于“雨课堂”网络教学平台的大学课程教学实践0

基金项目:吉林省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基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的可见光吸收YSZ/TiO2/贵金属纳米纤维及其在柔性室温气体传感器中的应用研究”阶段性成果(YDZJ202201ZYTS373)

作者简介:李晓伟(1987-),男,汉族,内蒙古通辽人,博士,副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功能纳米纤维材料与气体传感器。

DOI:10.19980/j.CN23-1593/G4.2024.06.014

摘  要:围绕传统教学模式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将现代网络教学平台“雨课堂”与传统教学深度融合,用于大学课程教学的应用实践。从根本上解决课堂教学不能回放、过程性考核费时费力以及课堂师生互动不足的问题。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雨课堂”的引入,压缩老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成本,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雨课堂”;教学模式;大学课程教学;过程性考核;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4)06-0060-04

Abstract: Focusing on many problems in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we integrated the modern teaching platform "Rain Classroom" with traditional teaching for the college course teaching. This teaching model fundamentally solves the problems, including unrepeated classroom teaching, time-consuming process assessment, and insufficient teacher-student interaction.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the introduction of "Rain Classroom" not only reduces the cost of teachers' teaching and students' learning, but also improves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teachers and the learning effect of students.

Keywords: "Rain Classroom"; model of teaching; college course teaching; process assessment; teaching quality

现阶段,大学教学的普遍情况是课程多、课时少,为了完成课程教学内容,则要保证较快的教学进度。因此,在传统教学过程中,主要还是采用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同时,为了节约课上时间,常以PPT代替传统板书辅助教学。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造成学生课堂参与程度低、学生学习兴趣差,对所学知识走马观花、一知半解。最终导致学生学习效果差、基础打不牢、更不能对所学知识进行融会贯通。长此以往,大学教育则越来越难培养出具有创新性和创造性的人才,这是所有人不希望看到的结果。幸运的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催生了许多网络教学平台和智慧教学工具,针对传统大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诸多弊端,借助网络教学平台和智慧教学工具,提高传统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是对大学教学改革的创新,也是信息化时代大学教学的必然趋势[1-2]。在信息化和智能化时代的背景下,大学校园无线网络几乎全覆盖,学生利用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上网成了常态。因此,将网络教学平台和智慧教学工具应用于传统的大学课程教学的基本条件已经成熟。

“雨课堂”作为一款辅助教学的智能化教学工具软件,由清华大学和“学堂在线”设计开发,被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过程中。“雨课堂”配合着微信与PPT一起使用,使得讲课过程和学习过程变得更加轻松流畅。学生可以使用手机微信实现扫码签到、查看课件和课堂回放等功能,教师可以在PPT中实现课堂测试、投票等功能。“雨课堂”能够在课前、课中、课后多个环节,将师生之间建立起联系,使师生沟通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雨课堂”的使用,可以使传统教学与现代智能教学平台的优势充分结合起来,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联动,助力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一  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  课堂教学不能重播

大多数的传统课堂教学中,课堂均不会被录制。因此,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每一门课程学生仅有一次听课机会,如果学生出现一次偶然的缺席或者走神,很可能错过重要的知识点。如果是关键点没听到,很可能因此导致整节课或者整门课学不懂,学习效果差。还有很多时候,学生在听课过程中,一边听讲、一边思考和记笔记,如果思考或者记笔记时间过长,也会错过老师后续讲解的课程内容。再有,传统课堂教学中由于没有课堂录像,学生在复习时只能以个人笔记为抓手,如果笔记内容不详实,学生复习课程的时候难度会很大。

(二)  过程性考核费时费力

过程考核是学生评价的重要环节。近年来,为了加强课程学习的过程性管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各大高校纷纷出台过程性考核文件,要求摒弃传统、单一的试卷考核方法,加大学生学习的过程性考核,使学生的学习水平在成绩中得到真实的体现。然而,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过程性考核是一项费时费力的工作,需要占用老师大量的宝贵精力。例如,在学生考勤方面,老师习惯采用课上点名、课上随机提问和课上签到的方式对学生出勤进行考核,不仅占用课堂时间,而且在后续成绩统计过程需要花费大量时间[3]。课堂测验方面,教师通常采用期中考试、单元测验或随堂测验等形式,这些考核需要组织、评分、上成绩等繁琐过程,这些过程占用了老师大量精力。

(三)  课堂师生互动不足

传统课堂教学,为了能够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老师往往是采取随机提问的方式,然而得到的学生反馈很片面,不能真实反映大多数学生的知识接受程度和状态。特别是,受课堂教学时间的限制,教师和学生之间课堂互动次数有限[4-5],课堂上学生不能和老师进行充分交流,学生没有合适的渠道将学习情况和疑问点反馈给老师。因此,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老师不能根据课堂反馈,灵活调整教学进度和教学安排,不能针对性地解答学生的疑问点,从而导致很多学生听课后依然觉得疑惑,课堂教学效果较差。

二  “雨课堂”的主要功能特点

“雨课堂”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教学平台工具,在课程教学的应用过程中得到了很高的评价。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雨课堂”具有如下突出的功能特点。①操作简便。“雨课堂”在老师和学生端的操作界面都很简洁,老师只需要会使用Powerpoint和微信就能轻松使用“雨课堂”[6-7]。学生不需要安装“雨课堂”软件,只要通过扫“课堂码”就可以使用“雨课堂”的相关功能,简单易懂。因此,“雨课堂”深受老师和学生喜爱,使得师生之间的沟通更加顺畅。②功能实用且丰富,如图1所示。“雨课堂”的功能覆盖了课前、课上和课后的各个环节[8]。包括课前“签到”“随机点名”,课上“投票”“弹幕”“板书”,课后“发布试卷”“直播回放”“成绩单”等功能,这些功能大大提升了课堂教学和教学评价效率,增强了师生之间课堂互动,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专注度。③大数据统计分析。教师能够通过“雨课堂”给出的统计数据,方便掌握学生课前、课中、课后的出勤情况、答题情况和知识掌握情况[9],还可以根据数据统计结果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进度,有利于提升大学课程教学的质量。同时,学生也可以看到自己的“成绩单”“错误习题”“个人总分”“不懂课件”等,方便同学认识自己的不足,查找不懂的知识点,使学习过程变得更加高效便捷。

图1  “雨课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实用功能

三  利用“雨课堂”辅助大学课程教学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得益于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的普及及校园网络的全覆盖,利用“雨课堂”辅助传统教学具有技术可行性。在教师端,老师安装“雨课堂”软件后,在PowerPoint菜单栏就可以看到“雨课堂”插件,“雨课堂”插件在一定程度上扩展了PowerPoint的功能,老师只需要掌握PowerPoint的基本操作,就可以轻松驾驭“雨课堂”的基本内容。在学生端,学生不需要安装软件,有微信即可通过“雨课堂”上课。因此,利用“雨课堂”辅助大学课程教学方便可行。

目前大学教学的现状是课程较多,每门课程所占课时数量少,导致课程进度非常快。特别是对于专业必修课课程而言,课程内容多、难度较大,学生很难一遍完全听懂,常常跟不上老师讲授的节奏,最后导致学生对课堂知识半知半解,甚至考试时出现挂科情况。利用雨课堂可以帮助学生提前做课程预习,老师还可以设置课上随堂测验,加大过程性考核降低学生的挂科率,更重要的是“雨课堂”可以录制课堂,方便学生无限次在线重复观看。可见,“雨课堂”的使用能够助力提升传统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在课程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

四  “雨课堂”辅助大学课程教学的积极作用

将“雨课堂”应用于传统教学,探索基于信息化、智能化教学新模式,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摸索经验、开展教学研究,为大学课程教学提供教学参考。相对于传统教学中显现的诸多不足,“雨课堂”辅助大学课程教学具有如下优势(表1)。

(一)  课程无限次回放,学习不受时间空间限制

利用“雨课堂”辅助教学可以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学生学习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利用时间碎片拿起手机既可以学到知识。教师可以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正常上课,讲课的内容和与在PPT上做的课堂板书都可以保留下来,并由老师管理分享给学生,学生可以通过观看PPT及其板书回顾课堂。另外,“雨课堂”还有一个重要的应用,就是与腾讯会议进行联动。老师在进行线下或者线上讲课时,将电脑摄像头对准黑板和老师,就可以将老师的黑板板书、老师和PPT等内容全部录制。课程结束后,腾讯会议的录制视频会自动转存到“雨课堂”教学平台,同学们可以点击“雨课堂”上的课程回放,就可以无限制循环播放。课堂回放在传统课堂上很难实现,但借助“雨课堂”辅助教学则可以轻松完成,不仅方便学生在课后查漏补缺,也能帮助学生温故知新。

(二)  过程性考核简单易操作,提高教学评价效率

利用“雨课堂”辅助大学课程教学,可以使课程的过程性考核更加简便。一方面,雨课堂统计出勤情况,学生扫描课堂二维码签到并进入课堂。雨课堂可以清楚地记录学生进入课堂的时间和名字,缺席情况一目了然,相对于传统的教学课堂考勤大幅提高了效率。更重要的是,在期末评定成绩过程中,老师可以将每次考勤数据导出,数据电子化方便了成绩赋分。另一方面,老师可以用PowerPoint中的“雨课堂”插件,制作随堂测试题以及答案,测试题型有主观题和客观题。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将题目展示给学生,并根据习题难度设定好答题时间。学生看到试题后用手机端作答,作答完毕后。老师端可以即时统计出学生的作答情况,以及每个题目的正确率。在期末赋分时,“雨课堂”可以很方便地帮老师统计出每名学生的课堂测试总成绩,对学生的成绩评定更公平客观。

(三)  课堂师生实时互动且形式多样,提高教学质量

利用“雨课堂”可以通过学生课堂反馈、“弹幕”和“投票”等功能增加师生之间的教学互动,消除传统课堂上师生互动不足的问题[10]。例如,学生在听课过程中,如果有没听懂的地方,学生在“雨课堂”教学平台上可以随时点“不懂”,教师端则可以看到学生“不懂”的地方和“不懂”的人数,进而及时调整课堂教学进度,并针对学生问题做出进一步讲解。同时,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主动开启“弹幕”功能,有疑惑或者想发表看法的同学,可以将自己的问题或者想法编辑成文字,通过“弹幕”的形式发送到老师教学用的公屏上,让同学们共同参与讨论和思考。这样不仅增强了师生之间的教学互动,也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于课堂学习情况,老师还可以主动做一个调查,通过发放“投票”让同学们参与,通过“投票情况”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进而及时在课堂上调整教学方案,提高教学质量。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