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自主在线学习意识及在线学习效果的实证研究

作者: 张艺潆 张换想 于云 游晶 李兴洲 邱洪斌

大学生自主在线学习意识及在线学习效果的实证研究0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重点课题“疫情后时代公共卫生学科教育与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GJB

1422711);佳木斯大学新医科医学教育专项项目“疫情防控背景下公共卫生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2022XYK-14)

第一作者简介:张艺潆(1985-),女,汉族,黑龙江佳木斯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为教学管理。

*通信作者:邱洪斌(1963-),男,汉族,黑龙江佳木斯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为教学管理。

DOI:10.19980/j.CN23-1593/G4.2024.06.020

摘  要:在新冠疫情背景下在线学习的常态化发展,大学生的自主在线学习意识和学习效果已然成为评价学习质量和教育质量的观察指标。该研究旨在通过对336名大学生进行自主在线学习意识、学习效果及两者关系的研究分析,为在线学习意识和效果的提高提出相关建议。采用曼-惠特尼U检验和Kruskal-Wallis检验分析进行在线学习意识、学习效果的现状及差异性分析;采用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在线学习意识和学习效果的影响因素;在线学习意识和学习效果的相关性检验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研究发现影响大学生自主在线学习意识和学习效果的因素包括专业、年级、学习时间、学习频率及网络环境。建议学校针对不同专业、年级学生合理有计划地安排自主在线学习时间和频率,优化在线学习网络环境和在线学习资源,进而提高自主在线学习意愿和学习效果。

关键词:大学生;在线学习意识;在线学习效果;影响因素;相关性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4)06-0085-05

Abstract: With the normalized development of online learning in the context of COVID-19, college students' awareness of independent online learning and learning effect have become observation indicators to evaluate the quality of learning and education.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improve online learning awareness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through the research and analysis of 336 college students' consciousness of autonomous online learning, learning effect and their relationship. Mann-whitney U test and Kruskal-Wallis test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status quo and difference of online learning awareness and learning effect. Multi-factor linear regression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online learning awareness and learning effect. Spearman correlation analysis was used to test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online learning awareness and learning effect. It is found that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consciousness and effect of self-regulated online learning include major, grade, learning time,learning frequency and network environment. It is suggested that schools arrange the time and frequency of independent online learning in a reasonable and planned way for students of different majors and grades, optimize the online learning network environment and online learning resources, and improve the willingness and effect of independent online learning.

Keywords: college students; awareness of online learning; effect of online learning; influencing factors; correlation analysis

目前,国内外尚无统一的关于在线学习的解释。一般将学习者利用电子设备进行的学习活动称为在线学习[1]。Moore等[2]指出,有不少学者认为远程学习时代发展趋势是在线学习,在线学习不仅有利于促进资源整合,而且有利于促进学习者与教师的互动。在线学习也被认为是更适合开发和获取能力方面的教育形式[3],学习者在在线学习的过程中具有高度的自主权[4]。在全球新冠疫情的影响下,在线学习不仅完美地解决了地域的限制,为大学生们提供了学习的机会而且可以最大程度地保障师生的人身健康。因此,自2020年全球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在线学习已然成为教育领域革新的聚焦点[5]。然而,作为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根本区别于传统教学模式[6],不少学者对在线学习的学习效果提出质疑[7]。因此,本研究拟通过实证调查在分析高校学生在线学习现况的基础上,探讨大学生在线学习意识和学习效果的影响因素,以期在新冠疫情背景下为提高在线学习意识和学习效果提供启示。

一  研究设计

(一)  调查对象

本研究的调查对象为佳木斯大学一年级至五年级的各专业在校本科生。为避免新冠疫情的传播,采取“问卷星”在线问卷调查平台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方便抽样原则发放问卷。为保证问卷内容的真实有效性,在问卷填写前进行说明“本次调查采取匿名方式填写;答案没有对错之分;问卷仅限于学术研究并对相关信息进行严格保密”。调查问卷于2020年4月底发放,持续一个月,共回收343份问卷,删除无效问卷后,最终剩余336份问卷用于数据分析,问卷有效填写率为97.96%。

(二)  调查工具

本文所使用的问卷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基本信息部分,包括被调查者的性别、专业、年级、家庭居住地、网络环境、在线学习时间安排及学习频率的情况。第二、三部分分别为在线学习意识、在线学习效果,均在由赵颖[8]参照Eastin和LaRose等观点设计的调查问卷的基础上做小幅度改编而成。在线学习效果量表分为获取知识满意度、在线学习意识、在线学习能力和在线学习态度四个维度了解学生在线学习的效果。前三个维度采用李克特5点计分法,对在线学习态度采用是非判断。该量表的整体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80,KMO值为0.897,巴特利检验P<0.000 1,表明该量表信效度较高。

二  研究结果

(一)  研究对象的基本特征

在参与问卷调查的本科生中,男生167名,女生169名;非医学专业学生179名,医学专业学生157名;大一年级到大五年级学生分别为63、73、72、67和61名;家庭居住地为城市的学生156名,农村的学生180名;认为自己上网非常方便190名、比较方便99名、一般方便33名和比较不方便14名;安排专门时间进行有计划的网络学习者207名,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学习者129名;经常进行在线学习者143名,有需要时进行网上学习者161名,偶尔进行线上学习者32名,见表1。

(二)  大学生的在线学习意识

1  大学生在线学习意识现状

在线学习意识总体平均得分为11.04分显著高于中间值,其中主动在线学习行为维度平均得分为5.65分、主动在线共享行为平均得分为5.39分均显著高于中间值。总体来说,疫情期间大学生在线学习意识较好,见表2。

2  不同群体大学生自主在线学习意识的比较

不同专业、不同学习时间安排、不同学习频率和不同网络环境的大学生,自主在线学习意识存在显著性差异。医学专业、安排专门时间进行在线学习、经常进行在线学习和网络环境非常方便的学生在线学习意识较高,见表3。

3  自主在线学习意识的影响因素

根据多因素线性回归显示,影响学习意愿的因素有专业、学习时间、网络环境。以非医学专业为参照,医学专业学生的在线学习意识更强;以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为对照,安排专门时间进行学习的学生在线学习意识更强;相比于网络环境比较不方便的学生,网络环境非常方便、比较方便、一般方便的学生在线学习意识更强。影响在线学习意识的因素从大到小依次为网络环境、学习时间、专业,见表4。

表1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注:数据不服从正态分布,使用曼-惠特尼U检验(Mann-Whitney U test)。

(三)  大学生的在线学习效果

1  大学生自主在线学习效果的现状

大学生的总体自主在线学习效果为3.6分高于中间值2.7分,其中在获取知识满意度、在线学习意识、在线学习能力分别为4.07、3.99、4.03分,虽然显著高于中间值3,但仍然有待提高。在线学习态度平均得分1.88分显著高于中间值1.5分,但由于关于学习态度的调查题项仅有2个,为2计分制,因此对于自主在线学习的态度的解释需谨慎,见表5。

表3  不同群体大学生自主在线学习意识的比较

注:数据不服从正态分布,使用克鲁斯卡尔-沃利斯检验(Kruskal-Wallis test)。

2  不同群体大学生在线学习效果的差异性分析

除性别外,其余不同特征大学生的在线学习效果均存在显著性差异。自主在线学习效果较好的学生更倾向于是居住在城市、医学专业、大一或大五年级、安排专门时间进行在线学习、经常进行在线学习及网络环境比较方便的学生,见表6。

3  大学生自主在线学习效果的影响因素

根据多因素线性回归结果,年级、网络环境、学习频率是影响大学生自主在线学习的因素。其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网络环境、学习频率、年级,见表7。

(四)  大学生自主在线学习意识与学习效果的关系

根据图1可以看出,随着自主在线学习意识的增加,其在线学习效果提升。根据相关性分析得出斯皮尔曼相关系数为0.49,P<0.000 1,两者呈显著正相关,见表8和图1。

三  讨论与分析

本研究分析了新冠疫情期间佳木斯大学学生自主在线学习意识和在线学习效果的影响因素及其两者的关系。结果显示,在线学习意愿与在线学习效果之间呈正向相关,即在线学习意愿高的学生在线学习效果好,这与赵颖的研究结果一致[5]。影响自主在线学习意识和学习效果的因素有专业、年级、学习时间、学习频率及网络环境。

(一)  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学生采取不同措施优化在线学习资源

本研究发现医学专业的大学生在线学习意识较非医学专业学生高。一方面,可能是由于医学专业学生的学习内容抽象而且涉及大量的实验课程。相比于书本知识和传统面授教学,网络学习可以通过立体三维结构和动态视频等方式帮助医学生更好地理解人体解剖、机体代谢的过程等方面的知识,从而增加在线学习兴趣、提高在线学习意识;另一方面,非医学专业缺少医学专业在线学习的优势,这可能与特定专业缺乏在线教学资源有关,也可能与学生不熟悉在线学习资源有关。因此,建议教师和教育部门加强网络学习资源的多样化建设。充分利用学堂在线、MOOC等网络学习平台,配合课程录制,不断补充及改善课程内容,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