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职业教育培育工匠精神探研
作者: 邹忠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高校思政课研究专项“现代学徒制背景下高职思政教育嵌入实训的路径探索及模式比较研究”阶段成果(20VSZ096);北京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重点课题“新时代高职院校培育工匠精神研究与实践”阶段成果(BJSZ2021ZD12);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重点课题“基于增强获得感的高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与实践”阶段成果(2022X002-SXZ)
作者简介:邹忠(1978-),男,汉族,安徽淮南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DOI:10.19980/j.CN23-1593/G4.2024.06.019
摘 要:新时代深入推进弘扬和培育工匠精神的研究与实践,具有特殊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职业教育领域与工匠精神关联紧密,要深入理解新时代工匠精神的科学内涵和鲜明特征,立足培育工匠精神的工作现状,剖析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形成原因,提出加强和改进工作的思路和对策,推动新时代职业教育培育工匠精神的理论和实践发展,增强职业教育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培养更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职教新人。
关键词:新时代;职业教育;工匠精神;思想政治工作;改进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4)06-0081-05
Abstract: In the new era, it is of special importance and practical urgency to further promote the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promoting and cultivating the spirit of craftsmanship. The field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spirit of craftsmanship. It is necessary to deeply understand the scientific connotation and distinctiv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pirit of craftsmanship in the new era, based on the current status of the work of cultivating the spirit of craftsmanship, analyze the outstanding problems and causes of formation, and put forward ideas and countermeasures for strengthening and improving work, promote th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to cultivate craftsman spirit, enhance the pertinence and effectivenes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in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cultivate more new vocational education talents who are worthy of the important task of national rejuvenation.
Keywords: the new era; vocational education; craftsman spiri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improvement countermeasure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弘扬和培育工匠精神已经上升到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国家战略层面,并写进了“十四五”规划和《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等重要文件。工匠精神与职业教育存在着密切联系,两者共同形成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并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相生相伴、相辅相成。新时代职业教育要坚持把弘扬和培育工匠精神贯穿办学治校和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和各环节,这是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的有力抓手,是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提升职业教育办学质量、彰显职业教育类型特征的客观要求,是促进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创造精彩人生的现实需要。
一 新时代工匠精神的内涵与特征解读
工匠精神是现代职业教育的精神标识,是职业素养教育的核心内容。新时代职业教育要精准高效推进工匠精神培育工作,首先必须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工匠精神的科学内涵和鲜明特征。
(一) 既往研究对工匠精神的阐述
综观此前的研究,主要是从不同维度对工匠精神的内涵和特质进行阐释的。有观点认为,工匠精神是职业精神,体现着尊师重道、爱岗敬业、精益求精和求实创新的职业态度,涵盖职业敬畏、工作执著、崇尚精品和追求极致等内容[1]。另有观点认为,工匠精神是道德伦理,主要包含爱岗敬业、履行职责、无私奉献和踏实工作等道德规范,是凝结在职业之上反映出的职业伦理观念[2]。亦有观点认为,工匠精神是价值取向,是追求至善的人格信仰和把事情做好的目的性和欲望,让人为工作而骄傲,在工作中超越谋生的需求,追求和实现人生价值[3]。也有研究从比较的视角,认真总结和归纳了东西方工匠精神内涵的异同,代表性观点认为:东西方工匠精神在具体内涵上存在着差异,较之西方工匠精神而言,东方工匠精神更加注重技近乎道的人生境界,但两者在根本取向上无疑具有相通之处,均追求至善尽美的工作目标和职业品格[4]。总体来看,上述研究或是从思想和行为的层面,或是从崇德与尚技的角度,或是从专业精神、职业态度和人文素养的视角,对工匠精神的内涵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虽各有道理但均未得到普遍认同。
(二) 新时代工匠精神的权威界定
进入新时代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不同场合反复强调传承和弘扬工匠精神。2020年11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指出:“在长期实践中,我们培育形成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劳动精神,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是鼓舞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风雨无阻、勇敢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5]。这一重要论述界定了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丰富内涵,同时指出了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联系和区别,是新时代研究和实践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根本遵循。就工匠精神而言,其内涵既包括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和追求卓越的精神品质,也蕴含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其中既有侧重态度层面的内容要求,也有侧重情感层面的内容要求;既有侧重行为层面的要求,也有侧重思想层面的要求。“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是劳动意志,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价值取向,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进取品格。从结构层次上分析,价值取向居于内核,进取品格和劳动意志居于外层,三者最终需要也必须通过社会实践外化为行为表现。
(三) 新时代工匠精神的鲜明特征
新时代工匠精神集中体现了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历史根脉,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动实践为现实依据的鲜明特征。首先,从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来看,工匠精神是伴随人类社会劳动实践产生的,是对人们特定劳动行为的反映和评价。实现对劳动和劳动人民的尊重,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价值诉求。从概念的范围来看,我们所倡导的新时代工匠精神属于劳动精神的范畴,换言之,工匠精神在本质上是一种劳动精神,是劳动精神向更高层次和更高阶段的发展和升华[6]。厚植工匠精神能够有效消解劳作性劳动所产生的问题,诸如劳动者的自由意志弱化、精神世界虚化、生存状态异化等,进而更好地促进劳动者在创造性劳动中实现自我,获得自由全面的发展[7]。其次,中国古代创造了发达的技术文明,并由此形成了“锲而不舍”(执着专注)、“切磋琢磨”(精益求精)、“细针密缕”(一丝不苟)、“臻于至善”(追求卓越)、“业以济世”(爱国为民)和“艺无止境”(开拓创新)等先进的思想和观念。新时代工匠精神汲取了中国古代工匠文化的积极元素,使其自身内涵更加丰富、底蕴更为深厚,促进了工匠精神在新时代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再则,新时代工匠精神的内涵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生动实践中得出的重要认识和结论,是经过历史和实践检验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实现了对传统工匠精神的继承和超越,并赋予了其革命性,是劳动人民的创造精神,是工人阶级身上的先进精神,是具有社会和政治属性的革命精神[8]。回顾历史,我们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取得的辉煌成就得益于秉持了这样的工匠精神;展望未来,继续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胜利要求我们必须坚守这样的工匠精神。
二 职业教育培育工匠精神的现状分析
新时代职业教育迎来“大有可为”的广阔前景,也正在形成“大有作为”的生动实践。在这个过程中,职业教育领域切实增强了职业教育自信和工匠精神自觉,发挥好职业教育培育工匠精神的主阵地作用,以此推进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和内涵式发展。但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职业教育领域在培育工匠精神方面仍然存在诸多问题,迫切需要深入研究和妥善解决。
(一) 职业教育培育工匠精神取得的成效
1 凝聚了培育工匠精神的思想共识
经过长期的探索实践,职业教育领域充分认识到工匠精神是职业教育的特征和灵魂,培育工匠精神既是顺应时代呼唤和适应社会转型发展之变的迫切要求,也是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和激发职业教育自身发展活力的必要途径,并牢固树立起培育工匠精神的主体意识和价值导向,把培育工匠精神贯穿融入人才培养体系,渗透到教育教学全过程。培育和践行工匠精神业已在职业教育领域深入人心,逐步成为思想和行动自觉。
2 提升了现代职业教育的服务能力
我国已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培养了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不可或缺的人力资源支撑。职业教育领域坚持把工匠精神融入育人的各个环节,促进学生“德技并修、全面发展”,引导学生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兼备,有效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极大促进了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大军的建设,为推动实体为本的中国经济稳中求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了重要贡献。
3 形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鲜明特色
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9]。但长期以来,职业教育习惯于因循普通教育的理念和模式,在思想政治工作方面也容易做成普通教育的翻版。新时代职业教育坚持把工匠精神贯穿融入人才培养,灌注了丰富而精准的思想教育内容,成为育人的清晰主线和突出主题,增强了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并由此形成了职业教育立德树人的鲜明特点和创新亮点,有效提升了职业教育的办学辨识度和社会认可度。
(二) 职业教育培育工匠精神存在的问题
1 谋划不系统的问题
职业教育领域虽然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弘扬和培育工匠精神,并采取诸多措施把工匠精神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且取得较好的成效,但对培育工匠精神的内外部因素通盘考虑不够,普遍缺乏系统谋划和统筹推进,总体布局和顶层设计明显不足,碎片化和盲目性的问题比较突出。无论是教育主管部门,抑或是职业院校,均鲜有培育工匠精神的高质量系统化的设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