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与煤层气专业集群建设与思考
作者: 茹忠亮 简阔 郭少龙
摘 要:打造特色专业集群是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型快速发展的关键,专业集群的组建要结合区域产业链布局、学科基础、产业政策动态及专业人才需求。煤与煤层气专业集群按照“由产业引出的专业集群”模式建群,紧密结合地方产业布局,符合能源革命转型发展需求。下一步建立煤与煤层气现代产业学院,充实集群相关专业设置,加强学科引领,深化合作交流,实现以特色学科、特色专业集群推动特色产业链条创新发展。
关键词:专业集群;产业链;产业学院;能源革命;煤与煤层气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4)07-0077-04
Abstract: Building characteristic specialty clusters is the key to the transformation and rapid development of local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ies. The establishment of specialty clusters should combine with regional industrial chain layout, discipline foundation, industrial policy dynamics and professional talent demand. Coal and coalbed methane specialty cluster should b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industry leading to form the specialty cluster model, closely integrated with the local industrial layout, fit the energy revolution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needs. The next step we will establish coal and coalbed methane industry college, enrich the cluster related specialty settings, strengthen the leading of discipline, deepen cooperation and exchange, achieve with characteristic disciplines and specialty cluster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haracteristic industry chain innovation.
Keywords: specialty cluster; industry chain; industry college; energy revolution; mine& coalbed methane
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发布的《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指出,地方高校的发展要“围绕产业链、创新链调整专业设置,形成特色专业集群”推动学校转型发展。地方本科高校在专业集群布局与建设时,要对地方支柱产业及产业链进行分析,关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分析产业的学科基础、学科属性与要求,构建以与主干学科关联度高的核心专业(优势、特色专业)为龙头,充分融合若干个学科基础、工程对象与技术领域相同或相近的、具有内在关联的若干专业的有机集合[1]。应用型本科院校伴随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应运而生,目前已经成为高等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是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办学使命,也是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科专业建设和课程设置的根本依据。资源禀赋是产业集聚的最初诱因,人才集聚是产业集聚的重要保障。产业的集聚式发展与专业的集群化发展呈现同频共振态势,专业集群是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和专业结构优化及专业布局调整的战略选择,是建设中国新型大学的重要战略[2]。太原科技大学晋城校区是根据《山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要求,由晋城市人民政府与太原科技大学共建的以工科为主的多科性本科院校。学校办学的指导思想是服务晋城社会经济发展,兼顾周边地区人才需求,放眼全国人才竞争形势,依托晋城,立足山西,辐射全国;重点布局资源能源、智能制造、智慧应用学科集群,重点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应用型、创新型高级专业人才。煤与煤层气专业集群是太原科技大学晋城校区结合地方煤炭、煤层气产业发展,以采矿工程专业(煤与煤层气方向)为核心,融合油气储运工程、能源与化学工程、安全工程、环境工程等专业,打造的服务于地方产业转型发展的特色专业集群。本文将从煤与煤层气专业集群生成的产业基础、学科基础、政策引领和人才需求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得出煤与煤层气专业集群的生成逻辑;并结合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趋势,从产业学院建设、专业布局、学科发展及合作交流等方面提出建议。
一 煤与煤层气专业集群生成逻辑
顾永安等[3]对全国多所应用型院校的专业集群建设案例进行了深入分析,将专业集群的生成逻辑或组群逻辑归纳为四类:①由产业引出的专业集群;②由学科引出的专业集群;③由核心专业衍生的专业集群;④由特色优势实力引出的专业集群。下面就以太原科技大学晋城校区煤与煤层气专业集群建设为背景,从区域产业链、学科基础、政策动态及人才需求等几个角度分析晋城校区煤与煤层气专业集群的生成逻辑。
(一) 区域产业链基础
山西是我国煤炭、煤层气资源大省,自然资源部日前发布的全国矿产资源储量统计显示,截至2021年底,全国煤炭、煤层气资源储量分别为2 078.85亿吨、3 659.68亿立方米。其中山西省煤炭储量494.17亿吨,煤层气储量3 336.57亿立方米,占全国储量的23.78%和91.17%,均居全国之首[4]。
晋城市地处沁水煤田腹地,无烟煤分布广,储量大,是我国最大的无烟煤生产基地。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已形成煤炭开采、洗选加工、煤化工、煤机装备及煤炭贸易等完整的产业链;沁水煤田煤层气储量丰富、分布广泛、开采条件适中,作为一种非常规天然气资源,在国家政策、资金的支持下,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形成集煤层气勘探开发、地面排采、井下抽采、煤层气集输、液化和民用燃气、工业燃料、汽车燃料和瓦斯发电等于一体的煤层气产业体系。蕴藏丰富的资源和蓬勃发展的企业为煤与煤层气专业集群的组建奠定了产业基础。按照太原科技大学晋城校区的办学思路,结合区域产业发展状况,太原科技大学在晋城校区开设安全工程、环境工程等6个专业,于2013年开始招生;随后,在2016年开设采矿工程(煤与煤层气方向)、油气储运工程、能源化学工程专业(煤层气方向),逐渐构建了煤与煤层气产业相对应的煤与煤层气专业集群。主要的煤炭、煤层气企业及专业对应情况见表1。
(二) 学科基础
煤炭是我国的传统能源,煤层气则属于蕴藏在煤层中非常规天然气资源。为了在降低煤炭开采瓦斯灾害的同时又可开发利用煤层气清洁能源,袁亮、彭苏萍等院士提出了煤与煤层气共采这一新的学科方向,重点解决煤与煤层气两种同源共生资源安全高效、协调开发的难题,是采矿工程、石油工程、地质工程等学科的交叉。2015年原晋煤集团联合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石油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河南理工大学创办了国内第一家煤与煤层气共采国家重点实验室,实验室聚焦国际煤层气抽采科技前沿,围绕煤炭与煤层气共采的基础理论、地质评价等重大技术课题开展研究及工程试验[5]。先后承担了国家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等重大专项科研项目,编制了《山西省煤层气和压缩煤层气质量标准》地方标准和GB/T 26569—2011《民用煤层气(煤矿瓦斯)》和GB/T 26127—2021《车用压缩煤层气》两项国家标准,在煤层气开采理论及技术方面取得了丰富的创新成果,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2008年建立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已有30多名博士进站工作。主办了“第十六届国际煤层气暨页岩气研讨会”“能源革命·煤层气论坛”等国内外学术会议。
2020年,国家煤层气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经过多年的筹备、建设,在晋城市综合检验检测中心挂牌运营,主要承担民用煤层气、车用压缩煤层气、天然气等产品的委托检验、仲裁检验、买卖双方第三方公正检验,同时,还承担相关检测方法标准的制修订和检验仪器设备的开发等工作。中心拥有8 000余平方米的专业恒温检测实验室,1 400余台精密仪器设备。国家煤层气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是我国第一家国家级煤层气质量检测专业机构,对于提高我国在国际煤层气产业发展领域的地位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位于晋城地区的第二家煤层气领域的国家级科研机构。2020年太原科技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与国家煤层气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共同建立了晋城市“煤层气产品质量”博士工作站。
煤与煤层气共采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煤层气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以雄厚的科研实力、先进的科研设备为煤与煤层气专业产业发展提供学科引领。太原科技大学晋城校区为煤与煤层气产业发展培养专业人才。在共同的使命驱动下,三家单位建立良好的产学研合作机制,在课题申报、科技攻关、科研仪器共享和科研人员交流等方面开展了深入的合作与交流。
(三) 政策支持
煤层气作为一种优质高效清洁能源,具有良好的安全效益、环保效益和经济效益。为有效促进煤层气产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出台了煤层气开发利用的“十一五”“十二五”计划等一系列煤层气产业政策。国务院办公厅先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瓦斯防治工作若干意见》(国办发〔2011〕26号)、《关于进一步加快煤层气(煤矿瓦斯)抽采利用的意见》(国办发〔2013〕93号),有关部门发布了《煤层气产业政策》《煤层气勘探开发行动计划》等文件,不断推动完善煤层气产业政策体系。自1994年原煤炭工业部颁布《煤层气勘探开发管理暂行规定》以来,国家累计出台煤层气产业发展相关政策文件(包括法律法规等)30多项。煤层气不仅是山西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的重要抓手,也是山西低碳绿色发展的资源支撑,更是助力“碳中和”的现实途径,山西煤层气的发展在全国不是跟跑者,而是引领者。利用地缘和资源优势,紧密结合产业政策,打造具有特色的煤与煤层专业集群时不我待。
(四) 人才需求
煤炭是我国重要的战略资源,煤层气是近年来国家大力开发的清洁能源。安全绿色、高效智能是我国煤炭开采技术发展的方向,也是我省能源革命转型升级的关键一环,山西省目前已经建成24座智能化煤矿,612处智能化采掘工作面,2021年山西煤层气产量达到61.27亿立方,占全国煤层气年产量的80%,需要培养大批具备掌握绿色智能采矿及煤层气开采的应用型技术人才。晋能控股集团2022校园招聘可为采矿工程、采矿工程(煤层气方向)、油气储运工程、安全工程和煤化工等专业本科生提供800个岗位,兰花集团提供300个岗位,华新燃气可提供100个岗位,阳泰集团可提供80个岗位,还有山西焦煤、中煤能源、中国神华等省内外大型煤炭、煤层气相关企业也有大量的岗位空缺。针对企业人才需求,按照专业集群的模式探索应用型本科专业建设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保障是地方本科院校特色发展的一个新途径。
(五) 专业集群生成逻辑
从以上分析可见,山西省晋城市区域蕴藏有丰富的煤炭、煤层气资源,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煤炭开采、煤炭洗选、煤炭深加工利用等完整的产业链。近年来,随着山西能源革命转型发展及国家大力开发利用清洁能源,煤层气作为一种非常规天然气资源得到了广泛开发利用,同时国家出台了很多政策法规大力支持这一新兴产业发展。目前,在沁水盆地形成了煤层气勘探、开采、集输、发电、取暖和燃气等完整的产业布局。煤与煤层气国家重点实验室、煤层气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则为煤与煤层气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学科引领和支撑,太原科技大学晋城校区煤与煤层气专业集群为煤与煤层气产业培养了应用型本科人才,晋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煤与煤层气专业为产业发展提供了高级技能人才。由此可以得出,太原科技大学晋城校区煤与煤层气专业集群是按照“由产业引出的专业集群”模式建群,紧密契合区域煤与煤层气产业,具有亲产业性,同时,又有学科的引领和支持,具备了博士后、本科、高职高专三类不同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