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课程思政融入度的交通专业教师实践教学能力评估研究
作者: 李晓雷 宋强辉
摘 要:专业实践课程在本科教学和本科人才培养中作用显著。提升教师专业实践课程的教学能力是提高本科实践教学质量的关键。基于教师自身的跨专业知识累积需求,从教师教学素质要求的视角对专业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评估指标进行分析,并根据本科专业实践教学的实际要求对评估指标的权值进行设定,同时从当前课程思政对教师教学的要求出发,分析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对课程思政的融入能力,得出教师跨专业实践教学能力的量化考核指标及其相应的权重,并构建基于课程思政融入度的本科跨专业实践教学能力评估模型,通过对模型进行验证和分析,认为所构建的模型可对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进行有效量化评估,可在一定程度上分析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的表现特征并可作为实践教师教学能力培训的评估标准,可进一步为提升实践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课程思政融入度;跨专业实践教学能力;教学能力评估;实践教学能力;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4)07-0144-07
Abstract: Professional practice course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undergraduate teaching and talents training. Improving teachers' teaching ability of professional practice course was the key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undergraduate practice teaching. Based on the cross-professional knowledge accumulation needs of teachers, the evaluation indicators of professional teachers' practical teaching ability were analyz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eachers' teaching quality requirements, and the weights of evaluation indicators were set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requirements of undergraduate professional practical teaching. At the same time, starting from the current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requirements for teachers' teaching,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ability of teachers to integrate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inking in the process of practical teaching, obtained the quantitative assessment index of teachers' cross-specialty practical teaching ability and its corresponding weight, and constructed the undergraduate cross-specialty practical teaching ability evaluation model based on the degree of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integration. Through the verific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model, the study concluded that the model could effectively evaluate the practical teaching ability of teachers, analyzed the performance characteristics of teachers' practical teaching ability to a certain extent. The study could be used as the evaluation standard of teaching ability training of practical teachers, which can further provide reference for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practical teaching.
Keywords: degre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integration; cross-specialty practice teaching ability; teaching ability evaluation; teaching practical ability; talent training
我国的交通运输工程专业源于20世纪80年代,是伴随我国公路运输不断发展并逐步壮大的专业。随着学科专业的不断发展,目前的交通运输专业涵盖了道路、铁路、航空、水运和管道等多种运输方式的研究,是一门综合性和应用型很强的工科专业。因交通运输工程专业的专业特点,使得对本科阶段的学生在进行理论教学的同时,嵌入实验和实训教学模块成为了学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的考虑重点。实践课程的纳入和合理化嵌入,对提升交通运输工程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意义重大。
国家一直以来都在强调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说推进课程思政[1]建设缘来已久。如从2005年起推进以“学科育德”为核心的课程改革;2020年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的通知[2],更是把课程思政建设提到了新的高度。根据《纲要》指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课程思政建设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
目前从CNKI对课程思政的研究来看,课程思政研究已经成为近年的研究热点,学者对课程思政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理论课程中课程思政元素的引入[3]、对课程思政本身的价值点的分析[4]、对课程思政在人才培养切入点的分析等方面[5-7],但对实践课程中课程思政的研究[8-9],还需继续深入。
根据相关资料研究显示,虽然当前课程思政研究较热,但研究大多停留在公共基础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10-11]。根据文献[12-13]研究的资料显示:2021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印发《关于公布课程思政示范项目名单的通知》,名单共遴选了课程思政示范课程699门,其中职业教育类课程100门。从遴选的数量和具体课程门数可以发现,涉及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相对较少,且大都集中在公共课和专业基础课,而专业核心课的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更少。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核心课的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资源建设较为薄弱,缺乏完备的考评体系,很难保障课程思政扎实开展。
一 教师课程思政能力的定义
学界对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并没有较为专业和权威的定义,根据南京师范大学高玉垒等[14]对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能力的解读,认为教师在大学英语课程的各种教学情境中,有意识地挖掘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并以恰当的方式有机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为实现学生的价值塑造、能力提升、知识积累所呈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和行为表现。文献[14]认为,课程思政教学能力的内涵包含了政治性、生成性、情境性和融合性四个特点。这一定义对于本项目研究的本科院校专业课程思政教学能力的界定具有借鉴意义。根据文献[15-16]对教学能力的定义,教学能力应包括教学准备能力、教学实施能力、教学评价能力等,不同的教学阶段,所需的教学能力侧重点不同,是教师在特定教学情境中展现出来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其价值指向为学生的预期学习结果。教育的要求是基于社会需求而不断发展变化的,不同的社会阶段对所需的人才要求不一,对学校和教师的教学能力要求也会随之变化。不同时期对教师教学能力影响因素的权重也不同,故在进行研究时,应基于研究的边界条件进行概念界定。
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17-19]不仅仅包括教师对思想政治的自身理解能力,还包括将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程教学的二次理解和传播能力,以及基于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进行知识传授时的共情能力和表达能力[20-22]。陈璟等[23]研究指出,目前工科教学在融入传统文化思想政治元素时存在诸多问题:一是专业课教师进行专业知识教学时极少谈及思想政治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二是个别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淡薄,缺失传统道德和民族自豪感等;陆道坤[24]、董凤等[25]提出在高等院校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和课程体系[26]建设过程中,应实现育人和育才相统一,解决好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两张皮”的问题。
二 进行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研究重要性
经CNKI学术关注度数据显示,关于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研究起源于1990年,而对于教师教学能力的研究则可以追述到更早,从CNKI发文的数量看,教师教学能力的研究数量远高于同期的实践教学能力的论文数量。可见国内对于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研究关注度低于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关于“跨专业的”本科实践教学能力研究更少,在CNKI上几乎搜索不到相关的学术论文,如图1—图4所示。
本科专业实践课程的教学大多涉及多学科和多专业的相关知识,尤其是在新工科背景下,在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的相关要求下,深入分析和研究进行基于课程思政融入度的本科跨专业实践教学能力评估的相关研究,对提升担任本科实验和实训课程教师的课程思政融入能力尤其重要。
三 教师实践教学能力量化评估研究的必要性
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意愿和学习动机。笔者所在高校的教务管理部门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问卷的结果如图5—图6所示。
问卷匿名调查了2 853名学生,其中针对:“您现在的学习动机是什么?”这一问题,有1 970人,即69.05%的学生的回答是“全面提高自身素质”;2 371名同学,即83.11%的学生的选择“完善自我,为今后工作、考研做准备”;227人,即占比7.96%的学生,明确不清楚自己的学习动机是什么;其他的学生要么选择“为父母而学习”,要么选择“为应付考试”,即约91%的学生都清楚自己的学习动机。83.11%的学生都希望通过学习能全面提高自身能力和素质,为日后工作和提升学历做准备。可见,本科专业学生绝大部分都具有非常强烈的自我提升愿望。针对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将知识与实际工程(案例)、热点问题等结合,帮助学生理解这一问题,90%的学生认同这一观点。
通过对学生基于专业实践课程对教学效果的调研发现,37.8%的学生非常认同实践课程对知识掌握的积极作用;52.52%的学生比较认同实践课程对知识掌握的积极作用;仅1.04%的学生不认为实践课程对知识掌握的积极作用,即共有约90.32%的学生认同实践课程对知识掌握的积极作用。
四 基于课程思政的教师跨专业实践教学能力量化评估的指标分析
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关系应该是同向共行,相互协同,达到协同效应。故在考虑交通运输工程专业实践课程的思政教学内容实,需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对课程体系进行有效分解,依据不同的课程作用单元,将适宜的思政内容进行有机嵌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