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下新媒体在高校党建工作中的运行模式分析
作者: 韩雪峰
摘 要:高等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高级人才”,而高校党建工作是其中不可或缺的关键因素。在 “互联网+”不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党建工作作为学校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与时俱进,不断进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媒体发生了巨大变革,新媒体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不仅使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还对大学校园的生活和学习产生深远的影响,这也给高校的党建工作创造了新的机遇。将新媒体与高校党建工作相结合,可以更好地提高高校党建工作的效率和有效性。
关键词:互联网+;新媒体;高等教育;党建工作;运行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4)11-0067-05
Abstract: The goal of higher education is to cultivate socialist high-level talents with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in morality, intelligence, physical fitness, aesthetics, and labor, which cannot be achieved without the Party building work in universities. In the new era,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party building work in universities,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school development, should progress with the times.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plus" technology, great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in traditional media, and the development of new media has brought great changes to people's lives. Similarly, new media has also brought about tremendous changes in the lives and learning of universities, creating new opportunities for their party building work. Combining new media with party building work in universities can better improve the efficiency and effectiveness of Party building work in universities.
Keywords: Internet+; new media; higher education; Party building work; operating mode
基层党组织作为党的执政基石,我们必须要加强基层党组织的建设,要使得各领域的基层党组织成为党领导的坚实战斗堡垒,保证党的领导地位的巩固和不断发展,这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会蓬勃发展。教育事关国家兴衰和党的长远发展,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高等教育是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国家繁荣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提高高校党建工作的效率和有效性,是提高高校党建工作总体水平的有效途径。高校基层党组织是党在高校开展工作的重要基石,承担着重要的职责。基层党组织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斗堡垒,是保证学校教学、科研、管理等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骨干力量。
“互联网+”时代,将新媒体与高校党建有机地融合,能够增强高校党建工作的实效性,探索优化新媒体在党建工作中的应用,可以进一步促进新时代高等教育的发展。
一 “互联网+”时代下的党建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提出:迎接数字时代,激活数据要素潜能,推进网络强国建设。“互联网+”是指互联网发展新形态和新业态,重新塑造了物联网、云计算、社会计算和大数据等新的信息技术的新形态,进而促进了以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大众创新和协同创新为特征的创新,从而使我们的生产、工作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成为了以创新为核心的“新常态”[1-2]。在“互联网+”时代下,党建工作的理论基础如图1所示。新媒体利用数字技术和互联网等新技术以及新型终端设备,从而向用户提供信息和服务,成为当今社会必不可少的媒体形式,尤其是进入流媒体大数据时代,信息数字化平台流动性极大增强,带来了党建工作的新业态。因此,在互联网不断发展的今天,对于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也在不断增加。新时代高校的党建工作也应充分发挥新媒体在信息技术、教育技术、管理向度和心理视角的全维度作用。
(一) 高校党建工作现状
“互联网+”与党建工作的结合改变了传统的“面对面”的教学模式,把以往线下的专题培训、交流研讨等活动拓展到网上进行。现阶段,全国高校的老师、学生都可以通过“学习强国”“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等APP进行学习,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媒体平台涌现出来,如抖音、快手、小红书这类新媒体短视频平台,还有微博、微信公众号这类新媒体社交平台,从过去的“两微一端”逐步迈向“互联网+”全域的数智融合,这些新生代的软件都使学习更加方便快捷。“互联网+”时代下,高校党建工作的效率以及范围都有了进一步的提高[3]。
新媒体作为互联网的一种产物,以数字化和无线网络技术为支撑,具有大容量、实时性和交互性的媒体,相较于传统媒体而言,能跨越地理界限,实现全域化集束和全球化传播。当新媒体应用到高校党建工作中,不仅可以促进当下高校党建的工作形式更加开放性、平等性、交互性的创新,更是对于高校党建工作基于虚拟与现实双向立体交叉的内容重构。
(二) 高校党建工作的问题
尽管高校党建工作在“互联网+”时代探索了新的方式,但随之而来的问题仍然存在,亟待解决。
1 高校党建工作中对新媒体的应用较少
传统的高校党建工作主要通过开会等方式进行,比如党员生活会和文件传达会等,会议的形式也相对严肃枯燥。这种工作方式给予党务工作者多样性和创新性的空间都相对较低,内容相对乏味,效果不明显,缺少吸引力和感染力,无法满足当代大学生的要求。随着“互联网+”时代到来,高校对于党建工作并没用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作用,对于新媒体技术的应用并不成熟,不能很好地将党建工作与新媒体技术相结合。当前,高校党务干部大多凭借多年来传统的高校党建工作经验来推进工作,且视野狭窄不够开放、缺乏创新,特别是面对新生的新媒体软件、互联网内容和数字化技术,对于传统党务工作的路径依赖和对于新生事物的内心抗拒使得很多新媒体应用难以发挥本有的育人向度。因此,高校党建工作必须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作用,推出多样化的党建活动。当然,在充分发挥新媒体技术的同时,我们也需要继承传统党建最基本的史料书籍学习模式,并且不能忽视传承传统优秀经验的重要性[4]。
2 新媒体平台内容的丰富性、原创性较低,关注量及阅读量也相对较低
新时代,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性不断加深,对于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也在不断深入,但大多数的高校对于使用新媒体发布的内容大多都是理论学习和党建新闻且内容单一;同时高校新媒体发布的内容大多为从其他主流平台转发而来,大多师生可能已在其他主流平台观看过,且不能与自身高校的实际情况进行内容上的创新,产生了动态疲劳;高校新媒体平台发布形式基本以文章为主,很少使用短视频的形式,这些导致了难以大范围地吸引到高校师生的观看,与师生之间的互动也相对较少,最终导致了平台的关注量及阅读量较低。高校对于新媒体的应用在党建工作的宣传教育方面并没有发挥出其相应的作用。同时受制于不同上级主管部门的工作要求,许多高校宣传部门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也缺乏与新闻工作者、新媒体工作者的有效沟通,其宣传方式及手段往往更加传统,内容更加单一,难以入心入脑,从内化到外化走入高校师生的内心。
3 高校党建工作在制度建设方面尚未充分运用新媒体的优势
在高校党建工作中,既要重视新媒体的作用,又要通过一系列的规范性制度加以制约与规范。虽然很多大学都对此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光是认识到新媒体信息传播的重要意义是不够的,必须要对新媒体信息传播的内容和途径进行有效的控制,才能防止某些错误的观念和不恰当的言论的传播给大学带来不良的影响。网络作为高校党建工作的主要应用形式,我们最需要做的就是简化传统的党建工作程序,提高党建工作的效率与有效性,从而更好地创新组织生活、加强教育工作。而当前,高校中虽然开始运用新媒体进行党建工作,但积极性不高、应用性不强并没有提高党建工作的效率。因此,高校应积极应对新媒体所带来的的双重影响,应加强新媒体在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制度建设。
二 新媒体在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应用
(一) “互联网+”时代下应用新媒体开展党建工作的可行性
1)当前,随着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全国高校的校内网络设施基本完备,学生们都可以利用校园网进行网上学习。手机、iPad、笔记本电脑等电子产品作为新媒体的终端设备,为学生们传递各种信息。据统计,高校中手机的普及率达到100%,笔记本电脑的普及率也接近100%,还有接近四分之一的人拥有iPad,22.4%的人由于手机更新换代的原因,同时拥有两部手机一起使用。可以看出这些电子产品成为高校学生获得消息的主要渠道。同时,“三微一端”等社交网络应用也成为了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以微信为例,据腾讯公司2022年财报显示,中国共有13.13亿微信用户,其中13~65岁人群99.6%拥有微信账号,85%以上用户每日使用微信超过45分钟。终端设备和社交网络应用的大面积普及为高校党建工作使用新媒体提供了必要条件。
2)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媒体发生了巨大改变,新媒体的出现扩宽了人们获得消息的渠道[5]。高校中对新旧媒体使用频率的调查如图2所示,由于新媒体的便携性高,信息量大的特点,接近90%的大学生天天都会使用手机来获取他们想要的信息,只有5%的大学通过传统媒体渠道获取信息。可以看出高校大多数人都使用新媒体获取消息,所以运用新媒体进行高校党建工作是可行的。
注:从上到下依次为手机、网络、电视、电台、报纸。
3)“互联网+”时代下,新兴媒体不断涌现,各种新的媒体应用层出不穷。大学生们可以通过这些应用获取知识,据统计,高校中使用短视频、微信、微博等新媒体APP获取知识的统计如图3所示[6]。超过70%的高校大学生通过短视频APP来获取新知识,其中最常用到的就是抖音APP,作为当下最火的短视频软件受到广大学生的热爱。据调查,抖音中有不少普及知识的博主发布一些短时频,我们可以从中学到很多知识,同时一些官方机构也会在抖音注册账号进行相应的宣传工作。使用微信来获取知识的大学生也超过了50%,微信之中的公众号和朋友圈功能是大学生们获得知识的主要渠道,现如今各种公众号层出不穷,实时发布最新消息,同时我们也可以进行相应的转发和讨论,相互之间的互动更加方便。微博、知乎等软件也为高校中的学生获得知识提供更加便捷的方式。各种新媒体APP为高校党建工作提供了信息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