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党史学习教育的价值意蕴、挑战及实现路径
作者: 赖继年 戴圆圆摘 要:加强党史学习教育要把重点放在高校党史学习教育上,党史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程,高校是培育社会主义接班人的摇篮,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希望和力量。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具有坚定大学生的政治立场、增强党史学习教育的实效性、加强思政课内容多元化和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等重大意义,因此高校应响应国家学习和弘扬党史的号召。但当前高校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还存在诸多问题,如不良社会思潮侵蚀大学生意识形态、师资专业性有待提高、高校缺乏科学的规划和保障等,应该从宣传工作、师资队伍建设和科学规划等方面入手全方位推进高校党史学习教育。
关键词:党史学习教育;价值;挑战;保障;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4)11-0084-04
Abstract: To strengthen the study and education of Party history, we should focus on the study and education of Party history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Party history is the centennial struggle of the CPC,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e the cradle of cultivating socialist successors, and college students are the hope and strength of the country in the future. Promoting the study and education of party history has great significance in strengthening the political stance of college students, enhanc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party history learning, strengthening the diversific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and adapting to the needs of the times. Therefore, universities should respond to the call of the country to learn and promote party history. However, 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 in promoting the study and education of Party history in current universities, such as the invas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y by negative social trends, the need to improve the professionalism of teachers, and the lack of scientific planning and guarantee in universities. Therefore, we should comprehensively promote the study and education of Party history in universities from aspects such as propaganda work, teacher team construction, and scientific planning.
Keywords: learning and education of Party History; value; challenge; guarantee; path
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为此,党的二十大把“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写进《中国共产党章程》[1]。党史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的具体体现,是筑牢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之基,是弘扬党的优良传统的有效途径。欲知大道,必先为史。所以,各高校应紧抓时代机遇,强化党史学习教育的实际教学感染力,有效推进党史学习教育。
一 高校党史学习教育的价值意蕴
纵观中国共产党发展的百年历史,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始终致力于构建和谐社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从1921年党的一大在上海成功举办开始,中国共产党就不断谱写胜利的篇章。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全党同志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2]。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要发挥党史的资政育人作用,并且详细论述了党的历史经验和历史人物的高尚品格,我党涌现出一批批伟大的英雄人物,他们的光荣事迹感染了人民群众。学习党史就是要了解党在百年奋斗史中的英雄事迹,探究总结英雄事迹背后的伟大革命精神,有丰富价值意蕴,高校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正当其时。
(一) 加强思想引领,坚定大学生政治立场
《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强调,“引导学生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3]。党史学习教育能够引导当代大学生们端正党史观,树立正确的三观,加强大学生对党的认同感,增强其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奉献力量的意愿,从而进一步帮助大学生抵御社会不良风气,提高其对信息的辨别能力。因此,党史学习教育能从根本上对大学生的精神与思想进行洗涤,提升其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自信心,更加坚定政治信仰。
党史学习教育能够帮助大学生对历史发展保持着清醒的认知,培养正确的历史思维,准确把握历史规律,增强辨别历史是非能力,找准历史坐标,自觉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入侵。党史学习教育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从党史发展的脉络和规律出发,坚定“四个自信”,坚定政治立场,保持战略定力,增强是非洞察力。此外,中国共产党革命英雄人物的诞生及其英勇奋斗史不仅有助于提高青少年精神水平,激发他们的爱国爱党意识,还能为中国共产党精神文化的传承和良好的青年精神风貌提供保障。
(二) 传承党的成功经验,增强党史学习教育实效性
中国共产党能够带领中国克服种种困难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这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资源和实践智慧,党史是我们党发展壮大的重要成功经验。如果我们抛弃了传统,丢弃了本质,就相当于切断了自己的精神血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历来重视党史学习教育,注重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明确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智慧、砥砺品格[4]。党的百年史表明,中国共产党一步一步走向成功,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通过学习研究党史,不断总结经验,提高应对风险的能力水平。毛泽东同志曾说“我是靠总结经验吃饭的”,他在《如何研究中共党史》一文中说:“如果不把党的历史搞清楚,不把党在历史上所走的路搞清楚,便不能把事情办得更好”“要研究哪些是过去的成功和胜利,哪些是失败,前车之覆,后车之鉴”[5]。故而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能够让党从历史中获得启迪,从历史经验中提炼出克敌制胜的法宝,从而更好应对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
(三) 丰富教育资源,加强思政课内容多元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明,“坚持理论武装同常态化长效化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相结合”[6]。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能够为思政课提供更多可参考的历史素材,从而增强教师教学的针对性,极大提高高校教师思想政治教学的质量。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能够丰富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其融入高校思政课可以改革和创新教学方法。党史学习教育拓展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党史既可以为思政课教学提供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作为指导,也可以证明我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合理性。
(四) 明确党建的重要任务,适应时代发展需要
当前,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这一关键时期,高校推进发展党史学习教育,对于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奋力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等方面具有深刻而重大的意义与影响。在新时代加强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能够长期有效地提高他们的精神境界,主动将个人的成长同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联系起来,在继承和弘扬红色基因的过程中,努力为国家和民族的美好未来而拼搏奋斗。
二 高校推进党史学习教育面临的挑战
(一) 不良社会思潮侵蚀大学生的意识形态
大学时期是塑造正确三观的关键时期,大学生社会经验匮乏,心智尚不完全成熟,在面对诱惑时很难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非常容易被西方意识形态和历史虚无主义言论所迷惑。但是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使各类社会思潮得到了更加快捷的传播途径。以历史虚无主义为例,其往往以“价值中立”为出发点从根本上否定中国共产党的功绩,企图通过对历史的否认瓦解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并且极大地干扰了学生“三观”的良好形成,从而形成错误的历史观。其传播方式极具潜隐性,通过提取历史事件中的部分真相加以拼凑,利用大众的猎奇心理,企图摧毁中国人的信仰。
当代大学生在互联网和文化快速发展的状态下,了解世界的角度也越来越多,对历史和文化的看法也因为思想多元化而产生了一定的偏差。目前,在校生多为00后,对党的百年奋斗史欠缺系统了解,缺乏辨别不良信息的能力,面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泛起,很难对革命前辈们的伟大功绩产生深刻的认同。追根究底,还是由于大学生的意识形态教育不充分,对于党史学习教育注重形式大于内容,不能很好地把握党史学习教育的本质和灵魂,教育者未能使大学生对革命时期的物质和精神发展情况有较为客观的认识,进而导致他们缺乏正确的辨别能力以及反渗透能力。
(二) 党史学习教育师资队伍专业性和网络运用能力有待提高
当前高校的党史学习教育工作者有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者,也有一些非专业性的高校工作者。毋庸置疑,他们中绝大部分都会根据教育场地和组织者的要求来进行党史学习教育教学,具有良好的教学能力,但有部分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党史知识水平不高,教学思维不够活跃。
网络突破了高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空间和时间的限制,然而部分教师在将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过程中没能及时跟上时代步伐,思维仍停留于传统教学阶段。网络已成为学生了解党史的主要途径,大部分高校的校园网站都有专门负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栏目,但学生对其中呈现出的历史印象并不深刻,主要原因是学生相比较于趣味性较强的短视频,难以对这种连篇累牍的网页文字产生阅读兴趣。同时,线上的党史学习教育工作主要是由非专业性教师负责,其中部分老师的思想政治理论丰富度和宣传内容的思想高度还需进一步提高。高校缺乏专业的网络信息管理人员,非专业人员未能及时有效处理网络信息问题,导致校园网络信息管理水平得不到提升,降低了党史学习教育的效率。
(三) 缺乏科学的党史学习教育规划和制度保障
有些高校对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视不够,缺乏科学的党史学习教育规划及相应的保障措施,领导力和组织力不足,亦未成立负责党史学习教育工作的组织领导机构。学生自主学习的意愿不强,被动接受党史知识。虽然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提出了一系列管党治党的制度文件,现行有效党内法规近4 000部,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但目前还有高校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上仍存在一些问题,不仅没有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甚至出现了对现有制度落实不到位,形式大于内容的情况,一些高校还未提出有效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