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教育视域下医学免疫学课程个性化教学探索与实践
作者: 刘熔增 陈霞飞 李姗姗 李冰宇 李智涛
基金项目:河南省医学教育研究项目“‘新医科’背景下基于OBE理念的《医学免疫学》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Wjlx2022216);2021年河南省本科高校智慧教学专项研究项目“智慧教育时代地方综合大学个性化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河南教高〔2021〕489号);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项目“1型发作性睡病发病机制研究”(2023GGJS048)
第一作者简介:刘熔增(1985-),男,汉族,河南项城人,博士,副教授,免疫学教研室副主任。研究方向为医学免疫学课程教学。
*通信作者:陈霞飞(1986-),女,汉族,河南周口人,硕士,实验师,智慧教学部副部长。研究方向为教育信息化。
DOI:10.19980/j.CN23-1593/G4.2024.12.027
摘 要: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如何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实现个性化人才培养,是智慧教学环境下教育者需要解决的问题。该研究将个性化教学理念融入医学免疫学教学中,基于智慧教学平台,建设个性化教学资源,构建“过程性考核”评价体系,因材施教,开展个性化教学模式探索,以期提高教学效率。研究发现,个性化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在提高学生课堂活动参与度、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养成自主学习习惯和培养团结协作精神等方面优势明显。因此,智慧教学视域下的个性化教学有助于培养适应现代医学新发展和人类健康新需求的应用型高素质医学人才。
关键词:智慧教育;医学免疫学;个性化教学;自主学习;过程性考核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4)12-0112-04
Abstract: Under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students' learning enthusiasm is not high. How to meet the learning needs of different students and achieve personalized talent training is a problem that educators need to solve in the intelligent teaching environment. In this study, personalized teaching concept was integrated into the teaching of Medical Immunology, personalized learning resources and evaluation system of "process assessment" are constructed based on the intelligent teaching platform, and students are taught according to their aptitude, and personalized teaching models are explored to improve teaching efficiency. It is found that personalized teaching mode is beneficial to improve students' autonomy in learning, and has obvious advantages in improving students' participation in classroom activities, improving classroom learning efficiency, developing the habit of independent learning, and cultivating the spirit of unity and cooperation. Therefore, personalized teaching is helpful to cultivate application-oriented high-quality medical talents who can adapt to the new development of modern medicine and the new needs of human health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elligent teaching.
Keywords: intelligent education; Medical Immunology; individualized teaching; independent study; process assessment
2018年,智慧教育成为教育信息化2.0时代新的发展目标[1]。智慧教育本着“精准、个性、优化、协同、发展、创造”的原则,教师能够施展高效的教学技能,学习者能够获得适宜的个性化学习服务和美好的发展体验,从而培养具有良好的人格品性、较强的行动能力、较好的思维品质、较强的创造潜能的人才[2]。在新医科背景下,智慧教育引领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产生深刻变革,通过对学习过程的分析可以支撑教师差异化教学,学生个性化自适应学习。
医学免疫学是基础医学的一门重要的主干和桥梁课程,也是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等多种学科中的核心课程,包含众多专业术语,日常很少涉及,学生感觉陌生。传统课堂授课往往是以“教师为中心、教材为中心、课堂为中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不高、课堂“抬头率”不高、学习效果欠佳。如何尊重学生个性,从学生个性出发,满足不同学生,实现个性化人才培养,是智慧教学环境下教育者需要考虑的问题。
新医科要求建立中国特色医学教育“新体系”,包括优化培养制度、更新课程设置、改变教学模式、注重实践教育等,以引领全球医学教育的改革方向。笔者把个性化教学理念融入医学免疫学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开启互动探究、自主开放、探索式教学,以期利用信息技术融合教育教学,提升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率,培养能够适应现代医学新发展和人类健康新需求的应用型高素质医学人才。
一 医学免疫学的个性化教学探索
在面向个性化的教育时代,需要重新定位,构建符合地方高校实际、利于大规模复制推广、更加灵活与互动的混合式教学手段, 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随着教育信息化不断发展,知识获取方式和传授方式、教和学关系都发生了深刻变革。学生个性化数据的获取和大数据分析技术,使“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过渡具备了更多的实施条件。教师角色加速转型,从知识的传授者演变成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作者基于智慧教学平台“学习通”,以学习者为中心,建设个性化学习资源,因材施教,开展基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个性化教学模式探索。混合式教学是线上网络教学和线下课堂教学的融合,也是传统教学与线上网络教学优势互补的一种教学模式,通过引入面对面线下教学来改进线上网络教学的不足[3]。
(一) 建立教学资源库
课前优化和重构医学免疫学课程内容,将课程资料、课件、素材、试题、文献资料和微课等资源上传至智慧教学平台,建设课程资源库,为学习者提供个性化的教学资源。对于不理解的知识点,学生可以反复观看,带着问题听课,进而提高学习效率。医学免疫学建设的数字资源主要包括微课视频、教学课件、课程大纲、双语教材、题库和作业库等,其中微课视频资源共63个,占资源总数的40.91%,题库总数达到893题。
(二) 教学模式设计
笔者以2020级临床医学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选取1个班制定个性化教学改革方案,实施基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医学免疫学个性化教学,对“课前+课中+课后”各环节进行精心设计和探索实践。另外3个班作为对照班,以传统的线下教学方式进行授课。
1 课前教学环节设计
课前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在智慧教学平台“学习通”发布学习通知,让学生观看学习微课视频、教学课件、参考资料等。学生收到学习通知后,使用电脑或者手机在“学习通”平台随时随地进行学习,查看微课视频、教学课件,查阅参考资料,完成线上作业和课前测试,教师随时在线答疑。课前的学习任务完全在线上完成,教师需要检查学生完成情况,查看学生讨论的观点和疑问,教师依托平台进行检测,查看学生讨论的观点和疑问,进行总结、梳理,洞悉学习难点并引入课堂,使教学更加有的放矢。课前活动不仅体现教学活动的“线上线下”互动交流,还能提高教学效果,并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真正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2 课中教学环节设计
课堂上教师为学生构建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的环境,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教师针对学生线上学习情况,在智慧教室进行的分组课堂教学,主要包括线上学习分析、学生提问、重难点讲解和分组讨论等多个环节。课堂上采用项目式、合作式、探究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参与探究式学习,教师使用“学习通”适时发布课堂互动,如签到、抢答、问卷、小组讨论和选人等。学生在课堂上通过学习小组,进行协作探究,积极参与互动、资料学习、设备投屏和小组学习等。
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主讲者,而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实时监控课堂讨论过程,对于学生通过查资料、翻阅课本、互动讨论等多种形式仍然不能解决的问题,在课堂上通过教师重点讲解进行解答。教师也不仅仅是辅助教学,而是从整体上把握讨论的方向。在这种模式下,教师有更多的时间进行个性化辅导。
3 课后教学环节设计
任课教师通过“学习通”发布拓展阅读资料、课后作业、测试,学生按照个人的发展方向自主选择性完成。教师组织完成课程考核和评价反馈。通过智慧教学平台的学情分析掌握学习困难学生,及时发放学习预警,针对学习困难的学生或者需要帮助的学生提供个性化辅导。学生通过智慧教学平台了解学情,进行课后复习,提交作业并在线上回答问题或者提问交流,达到复习总结提升的目的。
(三) 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是在学习活动结束后对教学效果进行评判,是一种终结性评价方式。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单纯地以考试成绩评定教学效果的教学评价方式,已无法适应医学免疫学课程的教学需要。早在1967年,美国教育评价专家斯克里文就提出了“形成性评价”,指“学习者在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中,为引导教学正确有效地进行,而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效果所进行的评价”,它与“终结性考核”评价方式相对立[4]。20世纪80年代,过程性评价被引入我国教学评价领域。
在智慧教学环境下,笔者构建了过程性考核评价体系(表1)。过程性考核是一种把学生参与整个学习的过程纳入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签到、线上自主学习参与度、线下课堂互动、课堂小组讨论、作业和章节测试等完成情况,并与终结性考试成绩相结合的学业综合评价方法。
与以往终结性考核方式不同,学生在过程性考核方式下可以及时发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优势和不足,及时调整学习方法,由被动的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感。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利用“学习通”在线学习平台,对教学大数据进行全过程采集,通过采集课前学习行为数据,刻画学生画像,帮助师生了解学情。教师可以及时发现学习困难学生,并及时给予个性化帮助、检查教学效果、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
将过程性考核引入到医学免疫学的教学中,发现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明显提高。后台数据显示,课堂平均签到率为94%,作业平均完成率99%,章节测验平均完成进度是38个(课程章节测验共设置40个),任务点平均完成率93%,教师发放讨论25个,学生回复数2 444个。绝大部分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各项学习活动中。(四) 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