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成效促进企业用人机制创新发展的路径探索

作者: 李忠岘 陆俊汕 陆祥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成效促进企业用人机制创新发展的路径探索0

摘  要: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当前高校就业创业领域的研究热点,为弄清企业用人机制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否存在必然关系,该文对录用过云南高校毕业生的147家单位进行跟踪调查,得出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现状,针对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单位)用人机制在选人用人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应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加强校企合作机制的落地,发挥好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政策功能,形成政校企生四方联动协作机制;消除大学生就业中的障碍,为打造良好的企业用人机制助力;积极挖掘大学生潜力,增强自我效能感,使其成为企业发展的源动力,进而推进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及企业用人机制的健康持续发展。

关键词: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企业用人机制;创新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4)13-0046-05

Abstract: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has become a research hotspot in the field of employment and entrepreneurship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order to find out whether there is an inevita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mployment mechanism of enterprises and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is paper conducts a follow-up survey on 147 institutions that have employed college graduates in Yunnan, and obtains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view of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recruitment mechanism of enterprises (units) under the current market economy conditions, this paper proposes that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should be guided by Xi Jinping Thought on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or a New Era. We strengthe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mechanism, give full play to the policy functions of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and the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and education, and form a four-way linkage cooperation mechanism between politics, schools, enterprises and students to eliminate obstacles in the employ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help build a good enterprise employment mechanism. At the same time, this study points out that we should actively tap the potential of college students, enhance self-efficacy, make them become the source of enterprise development, and then promote th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of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the health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 employment mechanism.

Keyword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enterprise employment mechanism;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出以来,全国掀起了体验创新创业和研究创新创业政策的热潮。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以来,国家、地方和学校为促进创新创业发展,先后发布的政策文件超过50份,这一系列文件正在转化为具体的政策措施,为创业创新教育加码助力。培养适应现代企业对新型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具有高标准创新精神、意识、理念和创业能力,良好职业素养和综合技能的毕业生,成了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和挑战,然而由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平衡,地方与企业对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认识、投入的人力、财力及配合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导致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得参差不齐,通过147家用人单位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需求进行调查,发现存在系列问题,并就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与探讨,且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一  调查方案设计与实施

(一)  问卷结构设计

问卷以录用过云南高校毕业生的企事业单位为主,在借鉴现有相关调查问卷的基础上,设计了云南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对学生职业发展的效能(企业)调查问卷。调查问卷结构设计与研究指标见表1。

(二) 调研实施过程

云南地处西南边陲,高校间距离远,调研企业分布在不同省份和地区,采用传统纸质问卷进行调查与统计,既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还要花费较长时间,更增加了研究难度。所以本次问卷调查采用网络问卷星进行问卷调查与统计,受访者利用手机扫描就可完成答题,便于调查问卷回收与统计,节约了调研时间,降低了研究经费的支出。项目组向合作单位发出调查问卷150份,最终收回147份,回收率98%,经过课题组整理分析后确认,全部为有效问卷,样本量基本符合抽样调查的要求,能保证问卷的信度与效度。

二  用人单位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需求现状分析

对147家单位(企业)反馈信息整理分析,从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需求、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期待和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取得成效肯定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  调查访谈单位的构成与确定

受访的147家用人单位中:①接受访谈人员的就职情况如图1所示;②受访单位规模如图2所示;③受访谈单位性质如图3所示。

小结:受访谈对象分为来自各单位的中层、基层管理者和一线生产技术人员, 其工作年限都在三年以上,单位的性质包括7种类型,能达到研究的目的,分析结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  用人单位对招聘新员工的要求

数据显示,受访单位对招聘人员学历及生源类型需求如图4所示;对毕业生类型的需求如图5所示;对高校学生能力需求如图6所示。

小结:受访单位每年招聘新员工仍然以应往届高校毕业生为主,但对生源类型的要求并不高,认为“只要动手能力强,不限成绩和生源类型”就可以成为自己的招聘对象,说明就业市场在扩大,对高校毕业生的需要是旺盛的。

(三)  用人单位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期待

数据表明,企业认为高校创新创业课程应该开设在大二、大三(98家,占比66.66%);对高校创新创业类课程授课教师队伍构成要求如图7所示;希望高校学生在校期间接受创新创业培训需求如图8所示。

小结:说明市场经济下用人单位希望高校开设创新创业课程,而且对授课教师综合能力和实际指导能力要求均较高,这也是高校需要重视的问题。

(四)  用人单位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成效的肯定

研究表明,用人单位对高校开设创新创业课程成效充分肯定,143家企业(占比97.28%)认为高校很有必要开设创新创业教育类课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对学生能力提升的成效如图9所示。有142家企业(占比96.6%)认为高校学生在实际工作中非常需要创新思维和能力;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能重点提高员工实际工作能力的成效如图10所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对提升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成效表现:有135家企业(占比91.84%)认为学生在校期间非常有必要树立个人创业规划发展目标的,有138家企业(占比93.88%)认为创新创业教育对学生职业发展影响非常大,有141家企业(占比95.92%)认为创新创业教育对改变学生学习态度和工作能力的影响较大。企业认为单位员工在大学期间接受过创新创业教育培训人员,在实际工作岗位中表现的评价,如图11所示;创新创业教育对体现学生个人价值的成效如图12所示;131家企业(占比89.12%)认为招聘员工时更倾向于受过创新创业教育及培训的学生。

小结:用人单位认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无论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员工能力、为单位创造价值方面,以及促进员工个人职业生涯发展上和单位长远发展上都发挥了积极地推动作用等成效明显。用人单位予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效能充分肯定的具体表现:一是高校开设创新创业类课程很有必要;二是创新创业教育改变了学生对工作世界的认识理念与工作表现;三是创新创业教育重点提升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三大综合能力;四是创新创业教育能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并能有效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团队意识与协作能力、自主学习与自我管理能力;五是创新创业教育能有效帮助学生树立个人创业发展规划目标,且对学生终身职业发展影响非常大;六是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提高大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对学生帮助很大,且在现实状况下,大学期间接受过创新创业教育的员工在工作岗位上表现得较好,工作勤奋踏实,上手较快;七是企业肯定在高校期间接受过创新创业教育的员工会为单位创造更多的价值,且明确表示更倾向招聘有创新创业教育经历的学生。

三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企业用人机制存在的问题

(一)  企业用人机制建设不完善,加大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难度

首先,各行业响应国家绿色低碳经济革命,为满足自身发展需要,大多数单位都迁入城郊或二、三线城市,即便是网络科技公司、创新型公司也打破漫天占点、铺设人员的传统管理模式,开启了小规模而简洁高效式的运营模式。其次,在国家宏观经济的调控下,创新型科技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出市,然其行业影响度不够,更不注重自身的包装宣传,故没有引起市场、高校和学生的关注,在经营过程中,对人员、新技术等社会资本运作较为单一,长期没有新鲜资源注入将会快速地凋零。最后,众多企业在快速发展的经济模式下,对高校学生需求的不确定,对需求的层次性、对生源类型性、对区域性或是性别上、工作强度性等方面较过去发生明显变化,许多单位考虑到人力资源或运营成本,忽略了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和谋求公司长远发展战略,表现对接收学生或配合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存在较大难度,一方面需要学生具有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另一方面使高校创新创业的实际平台减少或没有了,这无疑给高校的人才培养和学生能力的提升带来了更大更多的挑战,结论是各方均无效益。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