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需”督导:挥好本科教育教学“督”和“导”的指挥棒
作者: 郑西贵 郭昌清 王香婷 宋晓秋摘 要:随着我国进入新时代,国家对高等教育人才的培养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如何建立科学有效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是每个高校都要解决的紧迫问题。《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中指出,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各高校要深刻理解并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努力完善教学质量评价体制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该文分析“督”和“导”的含义、属性、职能,并结合其内在规律,系统阐述本科教育教学督导工作的职责、理念、督与导的辩证关系,认为要以导为主,督导结合,因“校”制宜做好本科教育教学督导工作。
关键词:本科教育教学督导;教育教学评价;以导为主;以督促导;因需督导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4)16-0001-06
Abstract: With the society entering a new era, the country has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the quality of training talents in higher education. How to establish a scientific and effective teaching quality evaluation system is an urgent problem that every university should solve. In the "Overall Plan for Deepening the reform of Educational Evaluation in the New Era", it is pointed out that educational evaluation is related to the direction of education development, and what kind of evaluation baton is there, what kind of school guidance is there. Universities should have a deep understanding for important discussions of Chinese President Xi Jinping about education, striving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evaluation system and mechanism, revering the unscientific orientation of educational evalua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eaning, attributes and functions of "supervisor" and "guide" respectively, and combined with their internal laws, systematically expounds the responsibility, concept and supervision relationship of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and teaching supervision, and believes that guidance should be the main, supervision should be combined, so that "school" can do a good job in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and teaching supervision.
Keywords: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and teaching supervision; education and teaching evaluation; guidance orientation; promoting guidance by supervising; supervision and supervision based on the needs
教育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基石,是培养国家栋梁的重要途经。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和新论断,系统回答了教育工作的根本性、全局性、方向性和战略性问题。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广博的学科基础、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创新精神。本科教育教学督导作为一种重要的质量监控手段,旨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改善教学效果,对于促进本科教育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中指出,教育督导是教育法规定的一项基本教育制度。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教育督导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督导在督促落实教育法律法规和教育方针政策、规范办学行为、提高教育质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仍存在机构不健全、权威性不够、结果运用不充分等突出问题,还不适应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
为了适应新时代新教育的要求,保证教育教学督导工作顺利有效开展,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本文分别从 “督”和“导”的含义、属性、职能入手,通过比较论述和举例论述,系统阐述以需求为导向,因“校”治宜,督导结合的本科教育教学督导方法。
一 “督”——扮好教学督导的“黑包公”
(一) “督”的释义
根据“督”字的由来和发展并结合本文所研究的问题,释义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督”有察视的意思。《韩非子·八经》中有言:“有道之主听言,督其用,课其功,功课而赏罚生焉,故无用之辩不留朝。”即懂得治国道理的君主,听取臣下的话时,会督察他的作用,考核他的功绩,根据功效来确定赏罚,所以无用的辩说不会留于朝廷。《管子·心术上》有言:“故事督乎法,法出乎权,权出乎道。”意为事事都要用法来督察,法要根据权衡得失来制定,而权衡得失则是以道为根据的。这两处“督”指督查、察视。
2)“督”有纠正的含义。《逸周书·本典》中言:“能督民过者,德也。”即能够纠正百姓过错的人是有德行的人。此处“督”指纠正。
3)“督”指责罚。《篇海类编·身体类·目部》中说:“督,责也。”《韩非子·八经》中有一处说:“听不参则无以责下,言不督乎用则邪说当上。”即说君主听话不进行检验,就无法责求臣下;不责罚言论是否有用,臣下就会用邪说迎合君主。此处“督”指责罚。
4)“督”也有督促的意思。《广雅·释言》中说:“督,促也。”《篇海类编·身体类·目部》也说:“督,催趋也。”
5)《广韵·沃韵》解释道:“督,率也。”《三国志·蜀志·姜维传》中有一言:“维粮尽退还,明年,加督中外军事。”即说姜维因粮草食尽而退还,第二年,朝廷加封姜维统率中外军事。因此“督”也有带领的意思。
(二) “督”的属性及其职能
根据“督”的多重含义,“督”即是视察,考察、评价、估计系统是否按律法运行或组织是否按规章制度办事。若有违规运行或人员失职之处则应该严厉责其纠正整改,对于屡教不止的应该严厉处罚,督促其继续整改。“督”的执行有权威性、严肃性。
根据其含义和属性分析,“督”有监督、督促、检查和评估等职能。
(三) “严”以执“督”——扮好教学督导的“黑包公”
在教育教学督导中,“督”是监督,是遇错必究的决心和态度。世间事,作于细,成于严。要扮好本科教学督导工作的“黑包公”,最重要的就是一个“严”字。商鞅认为:“法已定矣,不以善言害法。”即法度已经确定,不应该以所谓的仁义道德的空谈来破坏法度。笔者认为放宽角度即是说教育、教学督导工作要以“法”为度,为衡量的标准,督导者要以“法”来监督,被督导者要按“法”来改进。有“法”即要“严”,要坚持“督”头上一把“严”刀,以严格的标准、严谨的行动、严肃的纪律,对教育实践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都切实督导到位,严格把关,做到真正公平。监督者不能当“老好人”,而要当“黑包公”。坚守督导者该有的底线和原则,黑即是黑,不能颠倒黑白。督导过程中对存在不足之处的教师,应明确指出,帮助其及时改正。要加大督导的工作力度,但又要合情合理合法地督促整改。对整改工作走过场的,应严厉批评,责令其继续整改。尤其是那些与师德师风要求不符的、达不到的,该“补课”的就要“补课”,该“回炉”的就要“回炉”。如2021年发生在上海震旦职业学院的一起事件:一位教师在课堂上公然否定南京大屠杀遇难者人数,称当年的侵华日军在南京屠杀了30万人是没有强有力的数据支撑的,这个“30万”只是一个中国历史小说写作的一个概述。又如,上海交通大学一位历史学教授竟然公开为日本军队在二战期间所进行的细菌战洗白。这两起事件均造成了重大教学事故,产生了严重的不良社会影响。
教师的责任,一曰传播,二曰塑造,前者关注知识、思想、真理,后者聚焦灵魂生命、新人。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应具备为人师者的德行和才学,以上两位教师,发表不当言论,严重误导学生,造成重大教学事故,应严惩。对于以上案例中的重大问题,督导单位应严格督促学校进行整改,严厉惩罚不良师者,督促学校优化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整体道德素质,杜绝此类事件再发生。
“督”的不仅是教师(即被督者),首先应该是督导者。“督”者要坚决同错误的思想、言论、行为作斗争,在大风大浪面前无所畏惧,大是大非面前头脑清醒,在诱惑面前立场坚定,不能当墙头草,做“两面人”。督导工作要突出“严”字,以铁的纪律加强整改,严明纪律,严肃教育,严惩腐败,严格监管,在总开关上下功夫,不越雷池,不踩红线,真抓真管。严格监督教育教学过程,对于出现重大政治问题、思想错误、造成重大教学事故的教师应严厉惩处,教育整改,杜绝一切“污风、邪风”浸染校园环境。
“督”也是督促纠正。教育教学督的目的不是恶性惩处,也不是公报私仇,而是切实真抓实改。“督”不仅要做到坚决抓“苍蝇”,而且要坚决除“苍蝇”,不能因为是初犯或者有“关系”而放任不管或者只下表面功夫,要严抓狠打,不让“苍蝇”影响良好的教学氛围。
一切“污风、邪风”都会阻碍实现新时代教育教学改革的步伐,阻碍建设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阻碍教育强国的步伐。督导过程中发现教育障碍就要扫清障碍,要想通畅,必得清堵。扫除作风之弊、行为之污,既要靠内力,也要靠外力。内力就是内在意识,只有思想上自觉、行动上才能主动,才能释放出扫除“污风”的源源动力。外力就是外在督促,通过有力、有效的外在督促,细心地耐心引导,形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改进教育教学作风的外在压力,才能达到“红红脸、出出汗、排排毒”的效果。“督”就要严,就要“狠”,就要彻底,这样才有助于发现问题,为解决问题打下基础。
二 “导”——抓住“牛鼻子”,挥好指挥棒
(一) “导”的释义
“导”的关键在于疏导,具体剖析为以下几处。
1)“导”有指引,带领之意。《说文》中说:“导,引也。”
2)“导”也有启发、开导、教导的含义,要因势利导,按需引导。
3)“导”也有畅通之意。《国语·周语上》中有言:“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意为治水的人要开挖水道,让它通畅流淌。